大學圖書館是否該對外開放?浙江部分高校已試行

2020-12-13 浙江新聞

     浙江在線10月19日訊每一座城市,都有自己的敘事方式,那是由歷史的積澱培育出的文化底蘊和性格特徵。而閱讀,則是每一座城市的天然屬性。因為每一個有氣質的城市,都是一個熱愛閱讀的城市;因為每一個被書香裹挾的城市,都有其鮮明的文化標誌,那便是點綴於街頭巷尾、隨處可見的圖書館、書店。少了這些,這座城市便無異於一個文化荒原,貧乏無味。

  營造城市良好的閱讀文化氛圍,需要社會多元力量的相伴相生。它離不開城市「文化基地」高校圖書館的相傾,離不開社會圖書館的引領,當然,也離不開古老的藏書樓以及實體書店所搭建的特色公共閱讀氛圍的催化。

  共享:走進高校「文化供給站」

  學校,是一個城市的文化中心,大學圖書館具有豐富的館藏資源和濃厚的學習氛圍,可以說是促進全民閱讀的最佳場所。可惜,對大部分人來說,高校圖書館仍是「養在深山人未識」。在新浪教育推出的「高校圖書館是否應該對外開放」的調查中,網友「蒛糖」呼籲,「社會資源應該充分利用,建議放低門檻,加強外借管理。」也有一位名叫「phzhulei」的網友認為,「大學的圖書館主要還是為高校學生和教師科研學術所用,倘若真是完全向社會開放,反而會影響正常的教學秩序。」

  一石激起千層浪,社會對於開放大學圖書館的呼聲日漸高漲。但是高校圖書館的門檻真的有那麼高嗎?記者在調查中發現,事實並非如此。省內部分高校圖書館包括浙江大學、浙江工業大學已經在為社會讀者提供借閱服務。浙江大學圖書館副館長馬景娣告訴我們,「目前浙大圖書館系統網站的註冊用戶有8萬多,在校生只有近5萬,除去畢業後還未銷戶的學生目前估計共有1.2萬的非在校用戶。」

  顯然,這1.2萬人中很大一部分為社會讀者。登陸浙大圖書館網站,上面對於校外讀者的借閱規定一目了然:社會讀者只需憑身份證交納200元押金以及每年100元的服務費,便可辦理可開通圖書館借閱功能的校園卡,進行圖書借閱。如果你是60歲以上老人,甚至可以憑老年卡免費進館閱覽。雖然「養在深閨」,但還是「有求必應」。

  可惜,就目前而言,社會讀者能進入的大學圖書館尚在少數,但可以預計,隨著市民閱讀需求的日益膨脹,開放必是大勢所趨。「下沙地區沒有公共圖書館,這裡的居民閱讀需求沒法得到滿足,越來越多的市民電話我們或在下沙政府網站留言呼籲要求開放下沙的高校圖書館。」浙江理工大學圖書館辦公室主任韓俊告訴我們。「不是我們不願意開放,而是開放也面臨著很多風險,比如說校園安全隱患、館藏資源佔用、管理資金不足和人員設置等。」這些擔憂使得大學圖書館的開放變得「謹小慎微」,但值得稱讚的是,高校圖書館正在嘗試著為社會閱讀氛圍的營造出力。「根據大家的要求,我們也在積極做調研。對於特色館藏——紡織服裝類文獻,如果專業人士有需要預約,我們依然提供閱覽。」

  高校圖書館的開放任重道遠,不僅需要理念的更新,也需要在開放模式上有所突破。在這裡,不妨可以借鑑國外圖書館的開放模式。耶魯大學樹立了一種理念,要幫助大學所在地紐哈芬市成為「人人讀書的城市」,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圖書館採取分層開放的模式,比如公眾可憑有效證件入館、館內免費閱覽、外借圖書適當收費、不同讀者設置不同權限等,這些都可以創造性地結合到本土圖書館的開放模式當中。改變需要一步步來,高校藏書資源也必然會漸漸為大家所用。

  融合:享受社會「文化起居室」

  公共圖書館是一個城市公共文化建設的重要載體和表現形式,是城市文化的象徵,在推動城市全民閱讀中起著領頭軍的作用。

  近年來,公共圖書館不斷推陳出新,在理念上變「文獻閱讀」為「文化閱讀」。圖書館已經不僅僅單純是「借書還書你來我往」,倒更像一個融合了豐富多彩活動的「文化起居室」。「為滿足多元社會多元人群的多元文化需求,我們舉辦包括公益性講座、展覽、沙龍、讀者社團演出、免費電影觀看等各種活動,為讀者創造出全新的閱讀體驗,讓所有人群都可以在圖書館中找到屬於他們的閱讀方式和文化生活。」西湖區圖書館邊國堯館長說道。

  在該館正在舉行的「創意悅讀手作坊——環保手工企鵝垃圾桶」製作活動登記表上,短短幾天,已經密密麻麻登記了20多戶要求參與的家庭。「讓孩子邊手工邊閱讀,在慢的節奏中引領孩子走入藝術世界,激發閱讀潛能,這些親子活動讓我們在輕鬆的氛圍中陪同孩子一起學習,所以非常願意來。」前來報名的何女士稱讚道。

  不僅如此,西湖區圖書館「你點書,我買單」的個性化菜單式借閱服務也使得市民搖身一變成為圖書館的主人。家住城西的退休工人孟大爺是西湖區圖書館的常客,這幾天他很想看《賈伯斯傳》這本新書,但書庫裡沒有收藏,於是他又一次提起筆在服務臺的點購單上寫下《賈伯斯傳》這本書。原來,只要你需要的書價格在百元以內,就可以進行「點購登記」,圖書館會通過各種方式優先採購,並在新書入藏後第一時間通知讀者,讓你成為該書的第一位讀者!

  到今年9月為止,西湖區圖書館的「你點書,我買單」服務,已成功服務讀者1582人次。讀者紛紛表示,這項服務使讀者真正找到圖書館主人的感覺,也使圖書館第一次真正成為了市民自己的「第二書房」。

  圖書館,不僅是看書的地方,也是享受閱讀氛圍的場所。圖書館裡,有來複習考研的大學生,有複習考會計證的職員,有帶著孩子來玩的家長。但是,無論你是自修還是單純的休閒娛樂,無論是進行快餐式的淺閱讀還是深層次的閱讀,都能在圖書館找到屬於自己的空間。

  在西湖區圖書館,有開闢的少兒閱讀專區,天藍色的地板,大紅色的沙發,嫩黃色的凳子,卡通的牆貼,書架上琳琅滿目的兒童繪本、拼音讀物,為兒童打造了一個夢幻的文化樂園,有不少家長帶著孩子來共度周末。杭州市圖書館內,更設有一個頗有特色的音樂分館,音樂分館內的座位也是清一色的柔軟沙發,人們可以隨意選取喜歡的CD,或者觀看電影,打發時光。所以累了,倦了,也一樣可以邁進圖書館的大門,找尋片刻的寧靜與安逸。

  這種沒有邊界的閱讀氣氛正在蔓延,周邊鄉村的閱讀氛圍也日漸濃厚。在人們的傳統印象中,除了聊天打牌喝茶,農村的休閒方式相對較少。最近,平日裡喜愛串門打牌的白鳥村村民鄭大伯卻逛起了村裡的圖書室。「近日村裡建起了圖書室,有不少新書,我也過來看看。」在圖書管理員的引領下,他找到了《如何養殖甲魚》這本書,捧著認真地翻閱起來,「養了這麼多年的甲魚,想不到裡面竟有這麼多不知道的學問,看來以後要常來圖書室轉轉。」

  這些書都來自於其對口支援的西湖區圖書館,該館目前已經協助西湖區轉塘、留下、蔣村、三墩、雙浦等5個鎮街建設起了122個村社文化室。區級圖書館與村社圖書館合作,每月輸送圖書下鄉,甚至根據村民需要為其購置相關圖書,讓村民享受到了「把書送到家門口」的貼心服務。

  凝結:感悟城市「公共閱讀美」

  古老而神秘的藏書樓無疑是一個城市一道亮麗的風景線。然而藏書樓的高深莫測也引得眾人望洋興嘆。「藏書樓裡面存放的都是歷朝歷代遺留下來的珍貴古籍善本,一旦開放極易被破壞,風險太大,代價太高。」天一閣副館長賀宇紅為我們指出了藏書樓不對外開放的內在原因。但是對於裡面珍貴的特色館藏,藏書樓已經嘗試通過各種方式搭建起與讀者之間的橋梁。

  「一種是整理再版,針對天一閣的特色館藏,比如地方志、科舉文獻我們陸續進行影印出版。」賀宇紅說到,古籍整理工作其實從上世紀80年代就已經陸續開始,為滿足社會需求,2005年開始則更加系統進行。「除此之外,讀者還可登陸網上『天一閣博物館·古籍數字資源庫』進行免費查閱。」

  從2010年底開始,天一閣正式啟動古籍數位化工程以來,已經將3萬餘冊古籍分批「搬」到了網上,向世人揭開了原本「養在深閨」的館藏文物的神秘面紗。本次古籍數位化的皆是天一閣館藏珍品,讀者可以進入網站進行查詢,也可以瀏覽、編輯、下載網上的免費資源,這無疑給廣大古籍愛好者帶來了極大的便利。「電子書做得真不錯,特別是翻書的時候,感覺很好!」一位網友在翻閱了電子版《天一閣集》後留下了這樣的評論。電子資源庫從開啟到現在一年多的時間裡,網站的訪問量已高達36萬多,廣大學者與市民趨之若鶩,而天一閣也在爭取把更多的館藏古籍「搬」到網上。

  城市閱讀氛圍的催化,也離不開那些溫暖而富有個性化的實體書店。書店是一個因閱讀而聚集思想與人氣的地方,它開放、舒適、便捷、放鬆的環境能夠提供自由的閱讀交流機會。不僅如此,書店也是一個城市極富魅力以及藝術氣息的地方,舒緩的音樂,柔軟的沙發,暖色調的燈光,其本身帶給公眾的美感體驗就能夠吸引眾多的讀者參與閱讀。「有些時候去書店,並不僅僅是為買一本新書,逛書店本身就很讓人興奮。」時常泡書店的浙江大學文博系學生黃彩霞感慨道。

  與圖書館的些許莊嚴肅穆不同,書店則更加靈活多變,它可以開在繁華的鬧市,可以藏在隱秘的街道,但無論如何,它都緊貼著人群,成為人們就近的精神歇腳處。閱讀與藝術相結合,閱讀與休閒相結合成為了書店贏得廣大讀者停留的一大亮點。

  臺灣的老牌子誠品書店,以「開發可閱讀的生活創意」為理念,進一步將「書店」延伸為閱讀「人文、藝術、創意、生活」的知性生活空間。藍獅子雕刻時光書店,把書店開在了咖啡館裡,在休閒中感悟閱讀的樂趣。所以有人會說,人的生活方式有多少種,書店的表情就有多少種。城市裡的書店,是社會資源的聚集地,也是人群與社會,思想與創意的匯聚地。它們,已經成為催化城市閱讀氛圍的發動機。

  不妨多一些閱讀,多一些感動。

相關焦點

  • 大學圖書館要不要對外開放?
    浙江大學圖書館圖書館作為儲存知識、信息資源的寶庫,在推動文化傳播上發揮了巨大作用。高校圖書館更是有著科學研究,推動學科發展的重要作用。例如美國圖書館協會在2005年起草的一份大學圖書館文件中指出,對於校外用戶,圖書館應該像對待本校師生一樣,為他們提供服務,滿足他們對信息的需求;英國在高校圖書館對外開放則有著更為悠久的歷史,學校圖書館有專門的工作人員負責校外事務,足以看出對此項工作的重視。那麼,高校圖書館對外開放又有什麼意義呢?
  • 浙江大學:工作日嚴控校外人員校內就餐,高校資源該不該對外開放
    近日,浙江大學飲食服務中心發布了關於改善食堂擁擠情況的通知,規定工作日暫停使用使用微信或支付寶等支付方式,嚴格控制校外人員湧入學校食堂用餐。浙江大學校園對外開放,因為良好的環境和氛圍,成為周邊居民周末及外來旅遊人員打卡的勝地。
  • 西安高校圖書館能對外開放嗎?
    同樣高校雲集的西安,各高校圖書館館藏資源豐富,西安的高校圖書館能不能也向市民開放?還有一些大型企事業單位的圖書館,是否也能讓普通市民走進去?         西安高校雲集,這麼多的學校圖書館能對外開放嗎?校方和市民又持何種態度? 「我不支持學校圖書館對外開放,這樣會給校園增加很多不安全因素。」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經管院大三學生王慧如是說。
  • 四川大學等成都11所高校圖書館免費對外開放
    首批開放11所高校  四川大學、電子科技大學、西南交通大學、西南石油大學、成都理工大學、西華大學、西南民族大學、成都信息工程學院、成都學院(成都大學)、成都工業學院、四川大學錦城學院  特別提醒  市民可在開放圖書館的高校免費辦理借閱證,外借圖書必須依照圖書館的借閱規定並繳納押金
  • 高校圖書館對外開放還需三思
    筆者認為,這條法規是否應該被正式列入法案還需再三斟酌。或者說,針對目前的情況而言,高校圖書館全面向社會開放是難以實現的。這項提案的支持者們認為,國家以「鼓勵」態度推動高校圖書館對外開放,就是為高校更好地服務社會搭建平臺,是發展文明的舉措。但是不要忘記,高校的本職在於服務好在校師生。向公眾開放高校圖書館,勢必會對本校師生利用好圖書館資源產生幹擾、甚至會擾亂校園氛圍。
  • 珠海高校圖書館對外開放 大部分只許閱覽不讓外借
    在高校數量較多的珠海,大學圖書館是否對外開放呢?南都記者走訪發現,在珠海的高校,高校圖書館「對外開放」已經是常態。多所高校圖書館負責人表示,開放學校圖書館主要是為了回饋社會,讓社會公眾有機會共享高校的學術資源。只要不影響教學,開放將會是一直的政策。
  • 大學圖書館對外開放大有可為
    據了解,我國一共有2852個縣級單位,如果每個縣都有圖書館,就有2852個縣級圖書館,但全國目前2914所高校的圖書館比2852個縣級圖書館的資源要大得多。絕大多數學校圖書館並不對外開放,而很多學校圖書館師生借閱的比重比較低,這也造成巨大的資源浪費。  書的獲取途徑有很多,可以去書店買,可以到書攤淘,可以找朋友借,現在還可以更方便地從網上購。
  • 7所高校圖書館4所對外開放 借閱制度不盡相同
    日前,安徽省教育廳下發文件,要求高校開放圖書館、體育館等資源,截至目前,安徽省內已經有超過十多所高校圖書館對外「敞開懷抱」。9月19日,記者調查了青島市內7所高校,發現有一半高校的圖書館都是只對校內學生及教職工開放。
  • 浙江師範大學圖書館對外開放 市民感慨門檻高
    原標題:浙江師範大學圖書館對外開放 市民感慨門檻高  近日,浙師大圖書館網站公布了一則消息,學校圖書館將對外開放,允許市民借閱書籍。  不過,一看具體要求,許多人都傻眼了:想去浙師大借書看,我根本不夠格啊。
  • 為什麼說大學圖書館好,大學的圖書館應該對外開放嗎?
    大學圖書館畢竟是大學內部的圖書館,對內對大學生就應該是開放的。這就好比是自己家裡的東西,給自己家人看是一個道理。但要有一套切實可行的一套管理辦法,家裡也要有家規,不能放任自流。家就是家,誰家裡可以外人隨便出入。家裡人也要有鑰匙,否則也是不能隨便進家門的,外人和非家裡人,在沒有徵得主人同意的情況下是不能隨便進屋參觀的。這是常識,大學圖書館也應如此。
  • 成都9所高校圖書館對外開放
    核心提示  開放  四川大學、電子科技大學、西南交通大學、西南石油大學、西南民族大學、成都理工大學、西華大學、成都信息工程學院、四川大學錦城學院這9所高校圖書館已在昨天對市民不同程度開放。  養生、攝影、歷史和小說  記者通過打電話或走訪的形式了解到成都首批面向社會開放的11所高校圖書館昨日的開放情況。  四川大學、電子科技大學、西南交通大學、西南石油大學、西南民族大學、成都理工大學、西華大學、成都信息工程學院、四川大學錦城學院這9所學校圖書館已在昨天對市民不同程度開放。
  • 大學圖書館對外開放將定期舉行
    中大等41所大學承諾定期向社會開放圖書館 然而資源緊張的現狀促使大學圖書館的開放只能「適度」  在8月5日全國青少年「大學科學營」活動啟動儀式上,清華大學校長陳吉寧代表41所承辦活動的大學,向全國大學發出倡議並承諾:定期設立校園開放日,向社會無償開放圖書館、實驗室、研究中心和創新基地。  大學圖書館對社會開放,各界好評如潮。
  • 2018福建公務員面試熱點模擬題:高校圖書館對外開放誰將受益
    2018福建公務員面試熱點模擬題:高校圖書館對外開放誰將受益 福建公務員考試網為您提供福建省公務員考試行測輔導資料,包含2018福建省考面試答題技巧
  • 大連10所大學對外開放圖書館體育館 有場館免費
    文本報記者欒光煜 圖受訪者提供  大連理工大學令希圖書館。  大連海事大學天象館。  東北財經大學圖書館。  遼寧師範大學生物標本館。  大連外國語大學圖書館。  大連醫科大學圖書館。  大連交通大學圖書館。
  • 浙江大學藝術與考古博物館今日正式對外開放!
    9月8日,浙江大學藝術與考古博物館(以下簡稱「浙大藝博館」)歷經十餘年籌備正式開館,並於今日(9月9日)起,免費對外開放。 位於浙江大學紫金港校區的浙大藝博館由國際博物館領域著名設計機構——紐約Gluckman&Tang設計事務所主持設計,浙江大學建築設計研究院負責施工設計。
  • 臨沂大學圖書館對外開放嗎 不是本校學生也能進出自如?
    臨沂大學的規模是眾所周知的,其實臨沂大學校內的圖書館也是尤為出眾的,但是很多愛好讀書的小夥伴都想知道。臨沂大學圖書館對外開放嗎?是不是不是本校的學生就不能進入呢?趕緊來看看吧。   臨沂大學圖書館簡介   臨沂大學圖書館位於山東省臨沂市雙嶺路中段臨沂大學內,由分布在新校區、北校區的館舍以及各系院資料室組成。   圖書館建築面積6.7萬平方米,是學校的地標性建築,也是國內高校單體建築面積最大的圖書館之一。
  • 海南高校圖書館開放嗎?海大提供圖書館電子資源
    根據《規程》規定,圖書館在學校教學期間開放的時間:每周應不低於90小時,假期也應有必要的開放時間,有條件的學校可以根據實際需要全天開放。網上資源則應24小時開放。  為此,海南日報記者特地走訪海南大學、海南師範大學與海南熱帶海洋學院,了解海南省主要高校的圖書館對外開放情況。
  • 洛陽新區圖書館暨河南科技大學圖書信息中心昨日竣工
    昨日下午,當我們來到這裡時,工地已基本清理完畢。遠遠望去,主體建築頗像一個大鼎。  河南科技大學規劃設計科科長於文勝介紹,該工程於2010年3月開工,總投資約3.5億元,總工期約兩年半。工程正式竣工後,將移交市圖書館和河南科技大學共同管理,下一步主要將兩個圖書館的圖書資料等運過來,同時對電子信息查閱系統進行安裝、調式,之後,將正式對外開放。
  • 沙坪垻:3所高校6座圖書館對外開放
    即使你不是大學生,也能到高校圖書館借書了。為整合有效資源,最大限度發揮資源效用,近日沙坪垻區文化委與重慶大學、重慶師範大學、重慶科技學院3所高校6座圖書館籤訂了高校圖書館社會化服務協議,今後重慶市民可憑身份證在這6座大學圖書館辦理借閱證並借閱圖書。
  • 武漢高校圖書館對外開放,哪個才是最值得打卡的?
    武漢高校眾多各有特色,它們的圖書館也是如此,尤其不少新圖書館開始陸續使用,各大高校圖書館不斷逆天、刷屏。我們選取了9所武漢高校的圖書館,究竟哪個才是顏值與實力並重,你們心目中的最牛圖書館呢?看完就給它投一票吧!為啥華科的圖書館最受寵?因為華科的圖書館被稱為是最受華科學子寵愛的寶地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