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12-16 來源:浙江陶瓷網 責任編輯:admin 閱讀:1218
1、燒窯過程中坯體所發生的物理變化有:
1)重量減輕--人工水、結晶水和有機物質蒸發和揮發的結果;
2)可塑性喪失;
3)顏色發生變化;
4)空隙發生變動--水分及有機物質蒸發和揮發時,坯體空隙率逐漸增加,到開始玻化時,空隙又逐漸被溶液充滿,顆粒被液體包圍,空隙逐漸減少,直到坯體被燒結;
5)體積收縮--坯體空隙增加時,體積微有膨脹現象,空隙減小時,漸漸收縮;
6)機械強度發生變動--晶格被破壞,結晶水失去時,晶體分裂,坯的機械強度減低,到重新結晶後,機械強度增加很大。
2、坯體的化學變化: 氧化和還原等變化,還原作用多在250-900℃時發生,分解作用多在500-1300℃時發生。
1)碳酸鹽的分解。
2)碳素、硫化物及有機物的氧化。
粘土中夾雜的硫化物在800℃左右被氧化完畢。
3)坯體中存在的碳素及有機物在600℃以上才開始氧化分解,並持續到高溫,此階段產生的氣體必須完全排除掉,否則會引起坯體起泡。
C+O 2 →CO 2 ↑
4)強還原階段(1020-1150℃)。
此階段坯體內的三氧化二鐵及硫酸鹽在釉層封閉坯體之前得到充分還原與分解。 (以下反應在還原氣氛中,1100℃強烈反應)
(以下反應在還原氣氛中,800℃進行即強烈反應)
5)氧化亞鐵易與二氧化矽生成易熔的玻璃狀物質,促進了坯體的燒結。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