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人民幣匯率完全有條件繼續保持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穩定

2020-12-11 天天基金網

摘要

【央行談人民幣匯率】當前我國經濟保持平穩增長,我國實行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外匯儲備接近全球外匯儲備的30%,國際收支基本平衡,貨物貿易仍保持較大順差,未來人民幣匯率完全有條件繼續保持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

  近期,人民幣匯率波動引發市場關注。27日,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易綱就人民幣匯率、外匯儲備等問題接受了新華社記者專訪。易綱表示,人民幣在全球貨幣體系中仍表現出穩定強勢貨幣特徵。

  問:近期人民幣對美元匯率有所貶值,人民幣還是不是強勢貨幣?

  答:從數據看,人民幣在全球貨幣體系中仍表現出穩定強勢貨幣特徵。近期美元上漲較快,反映的是美國經濟增長加快、通脹預期上升、美聯儲加息步伐可能明顯加快等美國國內因素。而人民幣匯率對美元波動有所加大,主要是川普當選美國總統、美聯儲加息預期突然增強、英國「脫歐」、埃及鎊自由浮動等外部因素驅動。這些因素對世界各國而言都有些意外,資金回流美國推動美元指數迅速上漲、美國三大股指再創新高,全球貨幣普遍對美元貶值,有的跌幅還比較大。下一步美元走勢存在不確定性,不排除市場預期修正引發美元回調的可能。

  近期人民幣對美元有所貶值,但幅度相對大多數非美貨幣還是比較小的。10月份以來發達經濟體貨幣中,日元、歐元、瑞郎對美元分別貶值10.5%、5.8%和4.2%;新興市場貨幣中,馬來西亞林吉特、韓元、墨西哥比索對美元分別貶值7.2%、6.5%和6.1%,而人民幣對美元只貶值了3.5%,只有美元指數升幅的一半。由於人民幣對美元貶值幅度較小,10月份以來人民幣相對一些主要貨幣是顯著升值的。例如,在SDR構成貨幣中,人民幣對日元升值7.5%、對歐元升值2.5%、對英鎊升值0.5%;在亞洲新興市場貨幣中,人民幣對馬來西亞林吉特、韓元、新加坡元分別升值4.1%、3.3%和1.2%。

  從長周期看,人民幣也表現出穩中有升的態勢,過去5年CFETS人民幣匯率指數、參考BIS貨幣籃子和SDR貨幣籃子的人民幣匯率指數以及對美元匯率分別升值10.9%、11%、4.4%和8.8%,過去10年分別升值28.3%、33.4%、28.4%和11.9%,人民幣在全球貨幣體系中仍表現出穩定強勢貨幣特徵。

10月份以來主要貨幣匯率走勢圖

  問:如何看待近期人民幣對美元有所貶值,同時人民幣對其他主要貨幣升值?

  答:觀察人民幣匯率要採用一籃子貨幣視角。影響一國匯率水平的因素有很多,與政治形勢、經濟走勢、股市債市波動和市場預期變化等都有關係。由於國與國之間經濟結構迥異、經濟周期和利率政策取向不同步,比如當前我國經濟保持平穩增長,貨幣政策保持穩健,而美國經濟正強勁復甦,貨幣政策已出現收緊趨勢,相應的匯率走勢也難以趨同,盯住單一貨幣會積累超調的風險,後續的修正可能引起比較大的震動。而且,在貿易全球化的背景下,參考一籃子貨幣與盯住單一貨幣相比,更能反映一國商品和服務的綜合競爭力,也更能發揮匯率調節進出口、投資及國際收支的作用。

  有鑑於此,2003年以來中國一直強調人民幣匯率應該參考一籃子貨幣。2005年的匯改,2010年在國際金融危機緩和後繼續推進匯改,2015年8月完善人民幣匯率中間價,2015年11月推出三大人民幣匯率指數,都是按照既定的思路步步推進,使參考一籃子貨幣更加透明、規則和可預期。今年年中在英國「脫歐」、全球主要貨幣大幅震蕩的背景下,人民幣匯率表現出平穩走勢,正是「收盤匯率+一籃子貨幣匯率變化」的匯率形成機制順利運轉、取得成效的體現,未來人民幣匯率完全有條件繼續保持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中國是全球第一大貿易國,全球200多個經濟體都是中國直接或間接貿易夥伴,人民幣參考一籃子貨幣能夠全面反映貿易品的國際比價。而中美貿易規模只佔中國外貿規模的14%,況且中美的經濟周期也不一樣,改回去單一盯住美元會使人民幣匯率陷入僵化和超調的困境,並不可持續。

  問:如何看待外匯儲備的合理充裕?

  答:儘管近期中國外匯儲備有所下降,但仍高居全球首位,是十分充足的。中國外匯儲備規模接近全球的30%,分別是排名第二位的日本和第三位的沙烏地阿拉伯的2.6倍和5.7倍。從全球來看,外匯儲備的適度規模並沒有明確統一的標準。過去的教科書認為外匯儲備規模應至少滿足三個月進口所需,國際金融危機後有些調整,有觀點認為應該至少滿足六個月進口所需,還要考慮外債、外商投資企業分紅和企業、居民外幣資產配置等需要,但無論從哪個角度看,中國的外匯儲備是非常充裕的,覆蓋全部外債和六個月進口後還有充足的餘量,況且近年來還有每年大約5000億美元的貿易順差和1200億美元的外商直接投資通過金融媒介供應全社會的用匯需求。

  中國早在1996年就實現經常項目可兌換,服務貿易、海外留學、出境旅遊等用匯需求早已按需滿足。中國是開放經濟體,資本有進有出是正常的,儘管近期對外直接投資(ODI)比外商直接投資(FDI)要多一些,但觀察ODI的結構看,大多數投向海外高新技術企業股權、用於打開拉美市場和推動「一帶一路」建設,有利於國內經濟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當然,也不排除一些經濟主體出於經濟下行、營商環境等因素的擔憂,表現出較強的向外尋求安全資產的傾向。但誰也無法忽視中國13億人口的龐大市場,隨著中國經濟回升、體制機制改革和營商環境的改善,出去的資本還是會回來的。從過去20多年經歷的幾個經濟周期看,我對此有充分的信心。

  附:人民幣匯率近期走勢一覽

人民幣中間價走勢圖

在岸人民幣走勢

離岸人民幣走勢圖

(原標題:人民幣在全球貨幣體系中仍表現出穩定強勢--央行副行長易綱就近期人民幣匯率走勢答記者問)

(責任編輯:DF075)

相關焦點

  • 人民幣匯率有條件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穩定
    分析人士表示,本輪美元走強更多為短期情緒驅動,人民幣貶值缺乏基本面支撐,加之國際收支流出壓力今年以來有所改善,人民幣匯率有條件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穩定。   易綱表示,人民幣在全球貨幣體系中仍表現出穩定強勢貨幣特徵。   近期,美元指數加速上漲是人民幣匯率持續走跌的主要原因。首先,上周美國公布的製造業PMI和耐用品訂單均大幅超出市場預期,反映出美國製造業景氣度顯著提升;其次,美國11月貨幣政策會議紀要也進一步鞏固了12月加息預期;最後,市場對川普新政所形成的「再通脹」預期,使得美元多頭信心增強。
  • 中國經濟持續回升 人民幣匯率將保持在均衡合理水平
    繼16日重返6.8元上方後,中國外匯交易中心數據顯示,17日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再度調升150點報6.7675元,升值至2019年5月9日以來最高。當日外匯市場上,人民幣對美元即期匯率盤中繼續上揚,在岸和離岸價格盤中一度雙雙升破6.76元,續創本輪升值新高,最終在岸尾盤收跌報6.7659,較上一交易日官方收盤價跌46點。
  • 人民幣匯率破「7」!央行發聲:「7」不是年齡也不是堤壩
    離岸、在岸人民幣兌美元雙雙跌破7元整數關口!央行盤中發聲,稱人民幣資產的估值仍然偏低,穩定性相應更強,中國有望成為全球資金的「窪地」。人民銀行有經驗、有信心、有能力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穩定。
  • 央行:人民幣匯率雙向浮動將成為常態
    來源:證券日報網 劉琪本報記者 劉琪針對人民幣匯率走勢問題,央行貨幣政策司司長孫國峰在1月15日國新辦舉行的2020年金融統計數據新聞發布會上表示,2020年末,人民幣對美元匯率較上年末升值6.9%,波動幅度沒有超過歷史水平,比如2007年、2008
  • 央行四答人民幣匯率:決不會把匯率作為貿易摩擦的工具
    摘要 【央行四答人民幣匯率:決不會把匯率作為貿易摩擦的工具】「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當天的記者會甫一開場,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易綱就2018年的人民幣匯率作出上述定調。
  • 人民幣匯率糾偏基本完成
    昨日是央行發布完善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報價聲明的第三個交易日。早上9點15分,人民幣中間價較上日再跌704個基點,即期市場也低開,盤中跌近1%。    昨日上午10點30分,央行召開政策吹風會,宣布累積的貶值壓力已得到一次性釋放,偏差校正基本完成。從經濟基本面看,人民幣還是強勢貨幣,未來會進入升值通道。
  • 去年外儲規模增加逾1000億美元,今年有條件繼續保持穩定
    有望繼續保持穩定王春英稱,展望未來,世界經濟形勢複雜嚴峻,疫情衝擊導致的衍生風險不容忽視,國際金融市場仍存在較多不確定因素。但我國外匯市場有條件繼續保持平穩、均衡運行,外匯儲備規模也將總體穩定。溫彬表示,一方面,我國經濟復甦形勢持續向好,2020年經濟能夠實現正增長,在全球範圍內保持領先,為外匯儲備規模保持穩定奠定了堅實基礎。
  • 對人民幣匯率保持平常心
    對於2021年全球經濟的走勢,人們預期隨著疫苗上市接種,各主要經濟體將有所反彈,此長彼消,人民幣匯率將難以強勁升值。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下,我國面臨著嚴峻的外部環境,對外貿和投資構成壓力。過快的升值既在長期不可持久,也會在短期內形成波動。這也是市場較為普遍的觀點,人民幣升值不以過快,但央行也無需進行過多幹預。對央行而言,當下最重要的事情,仍是穩物價和穩增長。
  • 央行新年十大重點工作公布 引導預期保持匯率穩定 再提網際網路...
    對於今年的重點工作,會議從十個方面提出詳細部署,具體包括以下方面:    一是穩健的貨幣政策要靈活精準、合理適度。保持廣義貨幣和社會融資規模增速同名義經濟增速基本匹配;加強宏觀審慎管理,引導市場預期,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
  • 2021年人民幣升值動力仍強 波動區間將保持穩定 兌美元匯率中樞或...
    人民幣升值動力仍強多數市場人士指出,當前國內經濟持續回暖,貿易持續順差、貨幣政策維持穩健、中美利差維持在歷史較高水平,以及強勁的資本流入等都是支撐人民幣走強的因素。不過,近日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深化利率匯率市場化改革,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在「基本穩定」的基調之下,儘管人民幣匯率存在一定升值動力,但很難走出單邊行情。
  • ...2021年人民幣升值動力仍強 波動區間將保持穩定 兌美元匯率中樞...
    不過,近日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深化利率匯率市場化改革,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在「基本穩定」的基調之下,儘管人民幣匯率存在一定升值動力,但很難走出單邊行情。華泰證券研報認為,明年國內貨幣政策退出刺激,疊加財政政策保持寬鬆是一個「強匯率」的宏觀政策組合。
  • 央行孫國峰:人民幣匯率有升有貶 雙向浮動將成為常態
    北京商報訊(記者 嶽品瑜 劉四紅)1月15日,在國務院新聞辦新聞發布會上,央行貨幣政策司司長孫國峰在談及人民幣匯率走勢時指出,2020年末,央行對美元匯率較上年末升值6.9%,波動幅度沒有超過歷史水平,比如2007年、2008年的波動幅度;人民幣對一攬子貨幣升值約4%,從歷史上看年度的波動幅度也是處於中遊。
  • 到香港發央票可以穩定人民幣匯率?
    中央銀行票據即中央銀行發行的短期債券,央行通過向商業銀行發行央行票據來調節商業銀行超額準備金存款水平。簡單地說,央行發行央票可以回籠基礎貨幣,央票到期則體現為投放基礎貨幣。發行央票的信號意義比上調準備金率小,但強於開展正回購操作。它的創設,主要是為了對衝「雙順差時期」形成的高額外匯佔款,央行通過發行央票鎖住了大量「熱錢」。
  • 孫國峰:人民幣匯率與我國對外貿易和經濟基本面相符
    上證報中國證券網訊(記者 黃紫豪)央行貨幣政策司司長孫國峰15日在國新辦發布會上表示,2020年末,人民幣對美元匯率較上年末升值6.9%,波動幅度沒有超過歷史水平;人民幣對一攬子貨幣升值約4%,從歷史上看年度的波動幅度也是處於中遊。總的來看,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穩定,與我國的對外貿易和經濟基本面是相符的。
  • 人民幣匯率符合中國經濟基本面
    人民幣匯率水平與經濟基本面基本相符;有貶有升,雙向浮動,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了基本穩定——日前,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發布中國年度第四條款磋商報告,中國人民銀行發布《2019年第二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分別得出這樣的結論。針對近期熱議的人民幣匯率「破7」和所謂「匯率操縱國」言論,多方表示,人民幣匯率短期波動由市場助推,長期走勢則是經濟基本面決定的。
  • 事關人民幣匯率、貨幣投放、螞蟻金服等問題,央行最新發聲來了
    陳雨露強調,2021年,穩健的貨幣政策會更加靈活精準、合理適度,繼續保持對經濟恢復必要的支持力度。人民銀行會堅持穩字當頭,不急轉彎,根據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階段性特徵,靈活把握貨幣政策的力度、節奏和重點,保持貨幣供應量和社會融資規模增速同名義經濟增速基本匹配,以適度貨幣增長支持經濟持續恢復和高質量發展。人民幣是否會持續升值?
  • 人民幣對美元貶值有兩個同步 長期匯率將保持穩定
    特別是在2015年12月11日,中國外匯交易中心發布人民幣匯率指數(CFETS),強調要加大參考一籃子貨幣匯率的力度,以更好地保持人民幣對一籃子貨幣匯率基本穩定。基於這一原則,在《2016年第一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中,央行明確宣布人民幣已經形成了「收盤匯率+一籃子貨幣匯率變化」中間價形成機制。
  • 每日一詞∣人民幣匯率 the RMB exchange rate
    5日,人民幣對美元離岸、在岸價格雙雙"破7"。中國人民銀行對此回應稱,受單邊主義和貿易保護主義措施及對中國加徵關稅預期等影響,5日人民幣對美元匯率有所貶值,突破了7元,但人民幣對一籃子貨幣繼續保持穩定和強勢。
  • 央行:增強人民幣匯率彈性 提高貨幣政策自主性
    來源:中國證券網原標題:三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增強人民幣匯率彈性 提高貨幣政策自主性 上證報中國證券網訊(記者 黃紫豪)人民銀行26日發布《2020年第三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稱,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將繼續堅持市場在人民幣匯率形成中起決定性作用
  • 人民幣匯率為何創2年來新高?會否繼續升值?
    中國銀行首席研究員宗良對《財經》記者分析稱:「美元貶值加快,帶動人民幣被動升值。同時中國疫情首先得到有效控制,在中國經濟和外貿形勢依然看好的背景下,貨幣政策空間比較大。央行也積極向市場釋放信號,既不希望明顯貶值,也不希望過度升值,以保持人民幣匯率基本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