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12日 訊 /生物谷BIOON/ --季節性流感疫苗有點像當地的天氣預報,根據地方的情況以及盛行風的方向,氣象學家就能夠預測未來的天氣如何,而追蹤流感「洲際旅行」的專家們也在從事著相似的工作;Meinig生物醫學工程學院的研究人員David Putnam表示,流行病學家會監測東南亞地區流行的流感毒株,他們通常會選擇三種或四種,而且還會預測流感流行毒株是哪些?
圖片來源:Tom Fleischman/Cornell Chronicle
通常情況下這些研究者的預測是準確的,但有時候也會出錯,由於流感病毒蛋白的突變每年所研發的疫苗也並不盡相同;但流感病毒的特定蛋白並不會發生改變,刊登在國際雜誌Vaccine上的一篇研究報告中,研究人員就對流感病毒其中一種名為Matrix-2 (M2)的保守蛋白進行研究,將其置於一種納米級別的緩釋「膠囊」中,從而開發出了一種能夠有效抵禦新甲型流感(H1N1)流行的速效、持久多菌株疫苗。
這種膠囊是細菌的外膜囊泡(OMV),其是一種基於膜的納米結構,利用,致病性的大腸桿菌所開發。甲型流感病毒常常能夠移動靶點,年復一年地發生著變化,而且還能夠演變成為大流行,並且在大範圍內進行傳播,進而使得人群處於疾病風險之中;文章中,研究人員利用OMVs的多樣性開發出了一針接種型疫苗(a single-shot vaccine);OMVs常常能夠有效抵禦其它多種致死性的病原體。
從進化角度來講,M2蛋白通常存在於鳥類、豬和人類的流感序列中,因此研究人員利用來自鳥類的兩種序列、來自豬及人類的一種序列,將其組裝形成一種多靶點抗原,研究者Putnam表示,菌株來自人類的毒株會發生突變,但我們至少知道這些突變是哪裡來的。研究人員發現,與典型的8周多針疫苗接種體系相比,當接種新型疫苗後,感染甲型流感病毒的小鼠僅在4周內就能夠產生高水平的抗體,而且這種保護效應比較持久,6個月後,所有接種OMV疫苗的小鼠都在致死性的甲型流感病毒感染中存活下來了。
6個月大約是小鼠平均壽命的25%,因此研究人員認為,基於OMV的疫苗或許也能夠長效保護人類健康。儘管每隔十年我們都會進行疫苗的加強注射,就好像破傷風一樣,但從理論上來講,這種新型疫苗能夠為機體提供更加持久的保護效應。此外,由於這種疫苗混合製劑被包裹在細菌的囊泡中,並不需要佐劑的幫助,來自細菌的OMV就能夠刺激機體產生免疫反應,因此,製造出緩釋的OMVs疫苗或許是最划算的。(生物谷Bioon.com)
原始出處:
Hannah C.Watkins,Catalina L.Pagan,Hannah R.Childs, et al. A single dose and long lasting vaccine against pandemic influenza through the controlled release of a heterospecies tandem M2 sequence embedded within detoxified bacterial outer membrane vesicles. Vaccine (2017). DOI: 10.1016/j.vaccine.2017.08.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