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頂尖理工科人才流失,80%留學博士滯留美國:讓人非常惋惜

2020-12-25 網易新聞

對於我國大多數學子而言,清北兩座學府是其畢生的追求。不過對於成功邁進清華北大的學生而言,追尋更高的學府又成了其更進一步的追求。事實上,每年都會有一大批學子走出清華北大的校園,繼續選擇出國深造。

山外青山樓外樓,在見過越來越多的人才之後,這些清華北大的學子便不再滿足於本科學歷,而是繼續選擇出國深造。據悉,美國、日本和英國都是留學生最感興趣的國家之一。然而在這三個國家中,更多留學生選擇前往美國。

這麼多人選擇去美國留學,自然是有一定原因的。放眼世界,在QS得出的2019全球最好的大學榜單中,全球前十的高校美國就佔據了5所。值得注意的是,前四所都在美國。僅這一點,就足以吸引一眾想要提升自己素質,接受更好教育水平的學子。

教育部曾就這一現象進行統籌,最後發現供1978年至2018年40年的時間內,我國有580多萬人選擇出國留學,而430多萬人已經完成了自己的學業。儘管出國留學的基數龐大,但是不可否認的是願意回國發展的僅有365萬人。

如果把這一數據放在留美的博士生中,願意回國的數據更是驚人。《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調研發現,在我國留美博士中,有79.4%的人會選擇留在美國發展,這也意味著高精尖人才願意回國的屈指可數。

前文所述也進一步證明了我國人才流失十分嚴重,這樣的現狀著實令人惋惜。事實上,一直以來,留學校完成學業後是否應該回國都沒有一個統一的意見。部分人認為,這些人拿著我國的資源出國深造,最後卻留在了國外,這是對國家教育的褻瀆,更是對不起國家。

也有人認為,在國外顯然有更好的機會和待遇,如果留學生留在國外,勢必會有更好的發展空間,因此他們選擇留在國外也是無可厚非的。事實上,留學生的想法各個不同,我們自然不能從中幹預。不過不可否認的是,我國高精尖人才資源依舊十分短缺。

雖然隨著國內經濟實力的不斷增強,海歸的數量也越來越多,但是這並未吸引我國遠在海外的高精尖認為歸華。數據顯示,全球材料科學領域最優秀的科學家中,十個裡面有6個是美國華人。而這六個人中,有5個人是從國內的高等學府走出去的。

實際上,這一現象不僅存在於我國,還有許多國家存在人才流失的問題,而這些人最後的選擇依舊是美國。歸根結底,這一切還要得益於美國強大的國力以及完備的教育體制。

數據表明,僅全球各地的美國留學生就可以為美國創造幾百億元的經濟價值,而留在當地的高精尖人才自然能創造更大的利益。美國可以做到今天這樣,自然有可學之處。我們只有不斷探索,並借鑑其精華,才可以真正留住人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相關焦點

  • 施一公:美國大學有華人教授超800人。人才流失到底怎麼解決?
    看一篇報導,留在美國的博士中,中國的博士最多,選擇留下來的佔了中國留美博士總人數的92%,位居全球第一。其次是印度,佔81%。其中清華北大這兩所頂尖學府,據統計每年的畢業生有超過20%的學生選擇出國留學,加上碩士研究生和博士比例實際更高。
  • 92%的中國博士選擇留美國?中國高端人才流失嚴重,數據引人深思
    從過去的30年間到現在,博士一直以來都是我國的高端精英人才。為了中國社會、經濟、教育以及科技等方面的發展,我國一直致力於培養優秀的知識型人才,希望他們以後能夠發光發熱,為我國的發展添磚添瓦。目前隨著國際化學習的熱潮,有大多數的優秀人才,為了取得學業深造選擇去美國留學,讀博士學位。然而這些優秀的知識型人才,在國外取得博士學位之後卻選擇留在美國。
  • 施一公:美國大學有華人教授超800人。人才流失到底該怎麼解決?
    西湖大學施一公教授在最近的一次訪談中說到:美國有34個州,在研究型大學生命科學院裡,擔任生命科學學科的助理教授、副教授、教授的華人大約有2600人,其中教授超800人。
  • 留美博士的中國博士,佔總人數92%,人才流失到底怎麼解決?
    有一篇報導說,美國的博士中有很多是中國博士,選擇留在美國的中國博士佔總人數的92%,位居世界第一,其次是印度佔82%。很多人都說清華北大不愛國,因為從清華北大出來的人才20%都去了美國,加上研究生和博士的比例會更高。
  • 數學天才留學歸來,6年後又出走美國,頂尖人才流失讓人痛心
    許晨陽是個「80後」,他自小就表現出了非同尋常的數學天賦,在別的孩子還不認識「加減乘除」符號的時候,他已經能夠熟練地進行簡單的運算了。上學以後,他的數學成績一直名列前茅,在老師眼中,他是一個喜歡思考的好學生,全班同學也都非常羨慕他的數學能力。
  • 啟德《中國學生理工科留學報告》:理工科海歸畢業年薪直達15萬
    ,從理工科留學生最關注的申請及就業問題入手,對理工科留學群體進行了深入調研,並結合教育部與留學目的地官方數據,梳理出系統化的理工科留學參考資料,以期為準備出國讀理工科的學生提供全面的諮詢建議。楊承寧 啟德教育集團留學事業部副總裁/運營中心總經理理工科留學多為碩士階段,美澳加位列理工科留學目的地前三甲教育部數據顯示,2018年度我國出國留學人員總數為66.21萬人
  • 中國物理天才哈佛畢業,就加入美國國籍,人才流失何時休
    話雖如此,可面臨「中國製造」,且花巨資培養出來的31歲帥小夥,卻加入美國國籍,成為哈佛最年輕華人教授一事,依然引起無數網友及社會各界的熱議。可是美國自然不捨得,同年哈佛大學打破慣例,向尹希拋出橄欖枝,允許他留校繼續進行物理學研究。2015年,哈佛大學物理系誕生了年僅31歲的正教授尹希。我國花大量心血和資金培養出來的人才最終卻還是留不住,為別人做了嫁衣,這已經不是一次兩次了。
  • 韓國高端人才流失加劇 科研環境差加班多成主因
    據韓國現代經濟研究院的最新報告,近幾年韓國高端人才流失海外的現象越來越嚴重,更令人擔憂的是,目前留在韓國國內的高端人才中,有22.3%的人有意向去海外工作。韓國高端人才流失現象為何會如此嚴重?對此,韓國政府將採取怎樣的措施呢? 一起來關注下。的確,近年來韓國的高端人才流失現象越來越嚴重。
  • 為何優秀人才都不願回國了?關鍵是因為這兩個原因!
    現在出國留學的人越來越多,尤其是重點大學的。但重點大學的學生在外國留完學後,很多都沒有回到我國,而是投入了外國的懷抱。現在清華北大都被戲稱為「外國人才的搖籃」。2004年從清華生物系畢業之後 ,赴美國聖路易斯華盛頓大學留學,2009年獲得神經科學博士,之後在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作為早期獨立研究員從事研究工作,2016年加入美國紐約大學醫學院神經學系,任助理教授。
  • 為什麼北大清華人才流失的那麼大?
    人是趨利的,孩子呱呱墜地沒人教他就會主動找奶吃。這是一種本能,學習知識可以教化一個人可以讓一個控制自己的欲望,讓他變得有擔當,有理想。但如果一個方向的條件足夠誘人,改變自我也是正常的事情。清華北大是我國的兩所頂尖學府,在近代為中民族站起來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也是從那時候起他們在我們心目的地位建立起來了,王冠寶座就屬他們倆了。新中國建立後,清華北大的生源幾乎是各地的尖子,可以說是收割了全國各地的天才。國家也是傾盡了大量人力物力財力,就希望他們能為我們的祖國建設源源不斷地輸送人才。
  • 啟德教育發布《中國學生理工科留學報告》:理工科留學生易高薪好就業
    而2035遠景規劃目標提出:2035年,我國經濟實力、科技實力、綜合國力將大幅躍升,關鍵核心技術實現重大突破,進入創新型國家前列,基本實現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國家文化軟實力顯著增強等目標。 世界也正在迎接第四次工業革命的到來,達沃斯論壇創始人兼執行主席施瓦布先生認為,人類正面臨著由5G與物聯網驅動的第四次工業革命,而美國科技界則普遍認為,第四次工業革命將在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量子通訊、可控核聚變等前沿技術領域取得重大突破。面對觸手可及的第四次工業革命,在過去200年中錯過三次工業革命的中國,築牢理工科人才根基成為擁抱新機遇的基礎。
  • 從留學生滯留海外談一談中國人才流失現象
    改革開放後中國掀起海外留學的熱潮,起初都是公派留學,最近十幾年來,隨著中國家庭收入的提高,中產階層擴大,他們願意把自己子女送出海外去留學,多半選擇美國,英國或者西歐其他國家,但是這些階層出去學習的孩子其實很大一部分從出去的那一刻起就已經沒有回國的計劃打算了,他們已經抱著出去就不再回來的打算了,最終很多人他們學有所成後真的就選擇定居當地發展,很多還加入了所在國的國籍,用自己所學知識為他國父母,這些現象也可以稱之為中國人才流失現象
  • 中國學生理工科留學報告:理工科留學申請量逐年上升,計算機科學最...
    啟德留學客戶服務數據顯示,自2018年以來,理工科申請數量一直呈上升趨勢,2020年因疫情影響,整體留學申請數量出現了明顯下降,但理工科專業的留學申請在所有留學申請中的佔比仍保持上升趨勢。另據數據表明,2015-2020年中國學生理工科留學前六大目的地為美國(23%)、澳大利亞(21%)、英國(20%)、中國香港(13%)、加拿大(10%)、德國(7%)。其中,2016至2019年期間,英國與中國香港的理工科碩士申請人數均持續增長,2019年英國同比增長速度達到62.26%。
  • 我國大量科研人才入美籍,科學家扎堆出海!美國就那麼香嗎?
    作為我國的最高學府,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每一年他們的留學人數都在不斷增長,並且出去留學的人很難回來。作為天才,成為了我國重點培養少年班的學生,在經過研究生、博士生等高學歷的培養之後,選擇出國,成為海外的頂尖人才,最後選擇了入籍美國,成為了一個美籍華人。
  • 北大數學天才張鉞遠走美國,為何人才留不住
    這裡走出了無數的知識人才,例如北大的許晨陽、張偉等等,可最令人惋惜的一個事實就是:從北大數學系出來的很多頂尖人才最後全部都出走他國了,為他國做了嫁衣。2018年,張鉞選擇進入到了美國的伯克利分校進行博士深造學習,令人驚嘆的是,張鉞憑藉個人難能可貴的天分和勤奮,只用2年的時間就把博士學位拿到了手。
  • 美國參議員提案設新籤證留住外國理工科留學人才
    美國參議員提案設新籤證留住外國理工科留學人才   中新網7月26日電 據美國《世界日報》報導,美國跨黨派參議員提出「聰明工作法案」(Sustaining our Most Advanced Researchers and Technology(SMART)Jobs Act),將為理工科外國研究生開闢一個學生籤證類別,並加速他們申請永久居民速度。
  • 啟德教育:理工科留學申請量逐年上升,六大目的地吸引超九成申請
    世界正在迎接第四次工業革命的到來,達沃斯論壇創始人兼執行主席施瓦布先生認為,人類正面臨著由5G與物聯網驅動的第四次工業革命,而美國科技界則普遍認為,第四次工業革命將在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量子通訊、可控核聚變等前沿技術領域取得重大突破。面對觸手可及的第四次工業革命,在過去200年中錯過三次工業革命的中國,築牢理工科人才根基成為擁抱新機遇的基礎。
  • 200萬頂尖中國人才為五眼聯盟所用,我們到底流失了多少人才?
    1、早期精英歸國率只有30%不像現在留學生魚龍混雜,2000年之前留學生95%是中國的精英分子,是大學裡最厲害的1%,中國現在最著名的學者幾乎都是那段時間出國留學的,而2000年之前留學生平均歸國率估計連20%都不到,這流失的幾十萬人堪稱精英中的精英,很多都成了西方高級科技人才
  • 近八成受訪者稱人情關係複雜阻礙留學人才回國
    2013年留學人員回國服務工作部際聯席會議公布的數據表明,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留學人員回國總數已達109萬人,其中,近5年回國的近80萬人,接近前30年的3倍。特別是2012年,留學人員回國數量達27.29萬人,同比增長46.57%,成為我國有史以來最大的海歸潮。目前,中央層面的「千人計劃」已引進3319人,各地也紛紛制定地方吸引人才計劃,已吸引兩萬多名海外人才回流。
  • 27位名校博士選擇入職中學,頂尖人才浪費了嗎?
    這份名單顯示,2020年該校新入職老師共66人,其中碩士39人,博士21人,博士(後)6人。其中不乏劍橋大學、牛津大學、倫敦大學、賓夕法尼亞大學、哥倫比亞大學等世界頂尖學府,畢業院校為北京大學的有17人,清華大學有16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