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整課堂│纖維素酶在纖維素纖維織物整理中的應用

2021-03-06 印染學習與交流

更多精彩節目 點擊上方「印染學習與交流」一鍵關注

這裡是【印染學習與交流】總編財爺:每天學習一點點是我們生活的態度!終身學習是我們社群每個人的目標!2020年,我的口號始終不變:【愛印染,愛學習!】。加財爺微信:13857537264,有生產技術問題請在印染部落發布!進入方式,底部原文進入!

掃碼進印染工程師技術交流群

需備註:印染廠名稱+實名+崗位工種(否則不予通過)

▲長按二維碼,添加財爺微信

纖維素酶在纖維素纖維織物整理中的應用,包括棉織物精練加工、纖維素纖維織物柔軟整理、拋光整理、牛仔織物返舊整理、Lyocell纖維去原纖化處理,指出纖維素酶在紡織加工應用中存在的問題。

作者:江南大學紡織服裝學院 餘圓圓 王 強 範雪榮

生物酶製劑以其高效性、專一性、作用條件溫和以及環保的加工過程等特點被廣泛應用於紡織染整加工,其中纖維素酶是應用最廣、最成功的一種酶製劑。

纖維素酶是一組催化水解纖維素,生成葡萄糖的酶系總稱。目前,商品化纖維素酶主要由木黴(Trichodermaspp)和黑麴黴(Aspergillusniger)2個屬的菌株發酵生產製得。

纖維素酶系各組分根據其性質和功能,主要可以分為3大類: 

(1) 內切葡聚糖酶(endo-l,4-D-vlucanase,EC3.2.1.4,來自真菌的簡稱EG,來自細菌的簡稱Cen)。該酶可以隨機水解纖維素大分子鏈中的p-l,4-糖苷鍵,形成新的還原末端;

 (2) 外切葡聚糖酶(exo-l,4-p-D-jucanase,EC3.2.1.91,來自真菌的簡稱CBH,來自細菌的簡稱Cex)。該酶沿纖維素鏈末端水解,依次釋放纖維二糖;

(3) p-葡萄糖苷酶(3-D-~lucosidase,EC3.2.1.2l,簡稱BG),又稱纖維二糖酶。該酶主要將由內切葡聚糖酶和外切葡聚糖酶水解產生的纖維二糖、寡糖以及低聚糖繼續水解,生成葡萄糖。

20世紀80年代,美國科學家首先將纖維素酶應用於棉織物整理,隨後各國的研究者對纖維素酶在紡織加工中的應用進行了許多研研。目前,纖維素酶已成功應用於纖維素纖維織物的精練前處理、柔軟整理、拋光整理和牛仔織物返舊整理等。

1.纖維素酶在棉織物精練加工中的應用

棉織物退漿後仍有大部分的天然雜質(棉籽殼、果膠、蠟狀物質、蛋白質等)、漿料和油劑殘留,導致織物潤溼性差、色澤發黃,影響了織物的外觀、手感和後續加工。因此,棉織物退漿後需要進行精練加工,去除天然雜質。棉織物的傳統鹼精練工藝存在能耗高、廢水排放量大、纖維損傷嚴重等缺點,已經不符合現代綠色紡織加工的要求。

利用纖維素酶進行精練加工是各國科學家研究的一個重要方向。纖維素酶可以水解纖維素,使附著有雜質的微小纖維水解弱化,在機械作用下從織物上脫落,達到去雜的目的,並且纖維素酶還可以降解棉纖維上的棉籽殼。

胡映清對纖維素酶降解棉籽殼進行研究發現,纖維素酶處理純的棉籽殼屑時,降解率高達80%,為纖維素酶去除棉織物中殘留棉籽殼提供了理論支持。Csiszfir等自1998年起開始研究纖維素酶在棉織物精練中的應用,發現對棉織物進行纖維素酶預處理可以提高鹼精練的效果,聯合處理後,棉籽殼的失重率達到80%左右。該團隊還對商品化的纖維素酶降解棉籽殼進行了研究,發現商品化的纖維素酶可以直接降解棉織物表面的棉籽,還發現螯合劑EDTA可以增加纖維素酶降解棉籽殼的能力。

    

雖然纖維素酶處理棉織物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達到去雜的目的,但效果並不十分理想。為了進一步提高酶精練的效果,越來越多的研究利用纖維素酶與其他酶製劑(果膠酶、蛋白酶、脂肪酶、木聚糖酶、角質酶等)復配,用於棉織物精練。在複合酶製劑中,各種酶組分之間協同作用,使雜質能夠被更多、更快地水解。

目前,棉織物的酶法精練尚未實現大規模推廣應用,主要是因為酶精練在處理效果上,特別是在棉籽殼去除方面不能達到傳統鹼精練的效果,從而無法替代鹼精練。

造成酶法精練效果差的原因有很多,首先,棉織物上雜質成分很複雜,這導致單一的酶組分很難將其降解,需要多種酶的協同作用;其次,在多酶協同作用時,由於各種酶催化反應的最適條件不一致,很難保證各組分酶都能發揮較好的催化水解作用;最後,一些酶製劑尚未出現商品化產品,例如果膠酶、角質酶等,實驗室工程酶的酶活還不高,限制了酶法精練的研究。總之,酶法精練還需要科學家進一步的研究探索。

2.纖維素酶在纖維素纖維織物柔軟整理中的應用

    

生物柔軟整理是利用纖維素酶對纖維素纖維的水解作用,使纖維剛度下降,提高織物柔軟性能。

Yanv等研究表明,利用纖維素酶處理耐久壓燙整理後的棉織物可以改善織物的手感,但是會造成織物強力和耐磨性下降。吳贊敏在其博士論文中研究採用生物-化學聯合的方法,實現棉織物的超柔軟整理。在該研究中,棉織物先經過纖維素酶的減量處理,再用化學柔軟劑對其進行增量整理。經纖維素酶處理後的棉織物能吸附更多的化學柔軟劑,並且更多的柔軟劑可以從纖維素酶水解產生的孔隙中進入纖維內部,提高了柔軟效果的耐久性。CSlszaF等採用纖維素酶結合物理機械作用和有機矽柔軟劑對亞麻及含亞麻織物進行整理,發現酶整理能顯著削弱亞麻纖維的剛性,有效改善麻織物的手感。王革輝等對纖維素酶T225處理高支純薴麻織物的服用性能進行了研究,結果表明,經纖維素酶T225處理後,織物抗皺性略有提高,手感更柔軟,刺癢感得到改善。

3.纖維素酶在纖維素纖維織物拋光整理中的應

    

纖維素纖維的表面有很多突出的微原纖,導致織物在受到外力和外界摩擦作用下很容易起毛起球,影響織物表面的光潔度和手感。生物拋光是一種利用纖維素酶改善纖維素纖維織物表面光潔度和柔軟性的整理,利用纖維素酶水解織物表面的絨毛和微原纖,使其變得脆弱,從而可以在織物與織物或者織物與設備之間的摩擦作用下從織物表面脫落。該整理可以應用於機織和針織的纖維素纖維織物(棉、麻),並可以在紡織品溼加工的任何一個階段進行,大多數情況下在漂白後進行。

    

Pete等用Trichodermareesei纖維素酶處理棉纖維和紗線,發現處理後纖維變得光滑、紗線毛羽減少。Sreenath等採用纖維素酶、果膠酶和木聚糖酶單獨或協同作用處理黃麻/棉混紡織物,發現纖維素酶單獨處理可以去除織物上突起的黃麻和棉纖維,而果膠酶和木聚糖酶單獨作用時無法去除。纖維素酶、果膠酶和木聚糖酶聯合作用時,纖維素酶在較低用量時就能達到很好的拋光效果,說明果膠酶和木聚糖酶的加入對纖維素酶的拋光整理具有一定的促進作用。Fu等的研究表明,乙二胺可以提高纖維素酶的活力、熱穩定性,酶最適溫度由50℃提高至65℃。將乙二胺加入到纖維素酶的拋光整理中,可以提高整理效果,並減少纖維素酶的用量。


4.纖維素酶在牛仔織物返舊整理中的應用

    

牛仔織物一般是以靛藍染色的純棉紗線為經紗,不染色的紗線為緯紗織造而成的粗支斜紋布。由於靛藍染料的耐溼摩擦色牢度差,牛仔織物可以通過特殊的水洗方法獲得「穿舊」時尚效果,深受消費者喜愛,該整理又稱為牛仔織物返舊整理。在早期,牛仔織物採用石磨水洗的方法獲得「穿舊」效果。但是,石磨水洗整理中存在一些不可避免的缺點,如浮石在機械攪拌作用下會造成服裝脫線、織物強力損失過大、設備損壞,小的浮石顆粒會造成設備排水系統的堵塞,另外水洗過程易產生石灰粉塵,汙染織物,影響織物色澤。

纖維素酶已經成功應用於牛仔織物的返舊整理。通過纖維素酶對牛仔織物表面棉纖維的水解作用,在機械外力的作用下,使得織物表面的靛藍染料隨著纖維一起從織物上去除,產生類似石磨水洗的效果。纖維素酶水洗基本可以避免石磨水洗中存在的問題,並且可以獲得一些其他的優點。例如,經纖維素酶水洗後的牛仔織物可以獲得更加均一、立體感強的花紋,色澤鮮豔,還可以從本質上改善織物的手感。但是,由於纖維素酶易與脫落下的靛藍染料結合,重新吸附到織物表面,在纖維素酶的牛仔織物返舊整理中會發生返沾色現象,使纖維素酶的水洗效果降低。

    

酸性纖維素酶和中性纖維素酶都可以應用於牛仔織物返舊整理。酸性纖維素酶對纖維素纖維有更強的水解作用,水洗效率更高,但是織物強力損失大,整理重現性差,易返沾色。中性纖維素酶的活力較低,同酸性纖維素酶相比,達到同樣的整理效果需要更長的整理時間或使用更多的酶。但是,中性纖維素酶處理對織物強力損失小,整理效果重現性好,很少發生返沾色現象。酸性纖維素酶和中性纖維素酶各有優缺點,由於酸性纖維素酶的價格較中性纖維素酶低很多,在牛仔織物返舊整理實際生產中使用較多的是酸性纖維素酶,只有在一些高檔牛仔織物的返舊整理時才採用中性纖維素酶。

Mamma等研究發現,利用蛋白酶對纖維素酶進行改性,可以有效減少牛仔織物纖維素酶處理中的返沾色現象。陳新琪等在超聲波條件下,用中性纖維素酶對牛仔織物進行返舊整理,發現超聲波作用可以提高中性纖維素酶的活性,增強牛仔織物的褪色效果,褪色率提高。

5.纖維素酶在Lyocell纖維去原纖化處理中的應用

    

Lyocell纖維,又稱Tencel纖維,是以一種叔胺氧化物NMMO為溶劑溶解纖維素製得紡絲液,然後紡絲成形,因溶劑可以回收對環境無汙染,被稱為新世紀的綠色纖維。另外,Lyocell纖維還具有手感柔軟、吸溼性好、強度好等優點。

纖維的原纖化是指纖維與纖維或與其他物體發生溼摩擦後,纖維表面的一些巨原纖從纖維主體上剝離,進而分裂成細小的微原纖的過程。纖維素纖維普遍存在原纖化的問題,其中Lyocell纖維在使用過程中產生原纖化的程度是最嚴重的。織物中的纖維原纖化後,織物易起毛起球、染色光澤差,嚴重影響織物的品質和服用性能。

利用纖維素酶水解Lyocell纖維表面的微原纖,使其逐步弱化,在機械的協同作用下,可以將其斷裂去除,達到纖維去原纖化的目的。Morgado等研究發現,纖維素酶短時間處理Lyocell織物不能去除織物上纖維表面的微原纖和絨毛,反而有加重原纖化的趨勢。但是延長纖維素酶的處理時間後,纖維表面的微原纖和絨毛又都會被去掉。另外,研究證實機械作用在該整理過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Kumar等口日利用纖維素酶處理Lyocell織物,發現處理後織物的手感、懸垂性以及表面光澤等方面得到改善。Younsook等的研究表明,稀鹼預處理可以進一步提高纖維素酶處理Lyocell纖維去原纖化的效果。

6.纖維素酶在紡織加工應用中存在的問題

雖然纖維素酶在紡織加工應用中具有很多優點,但仍存在一些問題,制約了其進一步大規模的應用。

1. 處理後織物強力損失大

纖維素酶中含有三種不同的酶組分,內切葡聚糖酶、外切葡聚糖酶、纖維二糖酶。在三種酶組分的協同作用下,纖維素纖維的無定形區和結晶區可以被水解。當三種酶組分同時存在時,三者習慣聚集在一起作用於纖維上同一位置。因此,纖維經纖維素酶水解後,纖維上局部區域會出現「坑洞」、部分開裂。另外,纖維素酶分子可以擴散到纖維內部,對纖維內部造成損傷。由於纖維素酶水解作用會不受限制的破壞組成織物的纖維素纖維,導致酶處理後織物強力損失過大。

2.酶製劑成本高

    

與傳統化學處理的成本相比較,酶製劑的價格相對過高。紡織行業利潤本就不高,酶製劑的高價格影響了其廣泛應用。

3.酶的穩定性差、工藝重現性差

    

由於纖維素酶酶活很難保持穩定,儲存條件的變化、儲存時間的長短等都會對其造成影響。另外,纖維素酶酶活對處理溫度和pH很敏感,稍微的波動都會對其產生影響。在紡織加工中,雖保持每批次酶處理加工的條件一樣,但是加工後織物的品質卻很難保持一致。

儘管纖維素酶在紡織加工應用中仍存在一些問題,但隨著商品化纖維素酶的不斷發展以及技術與工藝的不斷進步,其在纖維素纖維織物整理中的應用範圍將擴大,在紡織加工中具有較大的發展潛力和廣泛的應用前景。

來源| 印染學習與交流

相關焦點

  • 酶在紡織品後整理中的應用
    酶處理工藝現在已被公認為是一種綠色的,符合環保要求的生產工藝。在紡織中應用生物酶的技術範圍較廣,下面小編帶大家簡單了解一下酶製劑在紡織品後整理中的應用。生物酶在紡織品整理主要集中在兩方面:1、纖維素纖維紡織品的酶洗、柔軟整理、拋光等。2、蛋白酶處理羊毛纖維紡織品可以提高毛產品防氈縮性,同時改善織物染色性能、表面光澤和手感柔軟度等。
  • 紡織染整工業中的生物酶介紹
    酶的生產和應用,在國內外已具有80多年歷史,進入20世紀80年代,生物工程作為一門新興高新術在我國得到了迅速發展,酶的製造和應用領域逐漸擴大,酶在紡織工業中的應用也日臻成熟,由過去主要用於棉織物的退漿和蠶絲的脫膠,至現在在紡織染整的各領域的廣泛應用,體現了生物酶在染整工業中的優越性。
  • 染整課堂│染色部門找不到的問題,要查後整理工序,來看原因!
    由於用水成本的逐步上漲,棉等纖維素纖維織物在染色前、後整理前較易發生半制品坯布上的帶鹼現象,甚至在染成品上布面PH值8以上的情況也時有發生,有的甚至超過了9;其中連續式長車軋染生產線的又比間歇式浸染方式更為頻發。
  • 染整課堂│什麼是「軟片」?
    紡織品染整助劑中,柔軟劑的品種最多,產量最大。在染整加工中,為了使織物具有滑爽、柔軟的手感,提高成品質量,除了採用橡毯機械處理調節手感外(改善織物交織點的位移性能),往往還用柔軟劑進行處理。柔軟劑是降低纖維間的摩擦係數,以獲得纖維表面柔軟、潤滑效果的紡織助劑。
  • 纖維素纖維在混凝土中的應用
    纖維素纖維本身具有優良的特性,如天然的親水性,卓越的握裹力,巨大的纖維比表面積,及較高的韌性和強度等,加入混凝土中後,水的浸泡和外力作用下,形成大量均勻分布的細小纖維,可有效阻止混凝土塑性收縮,幹縮和溫度變化而引起裂縫的明顯提高混凝土的力學性能。
  • 再生纖維素纖維是什麼面料
    我們都知道,地球上的資源是有限的,但是人類的需求有無限多,隨著耕地的減少和石油資源的日益枯竭,天然纖維、合成纖維的產量將會受到越來越多的制約,再生纖維素纖維應運而生。人們在重視紡織品消費過程中環保性能的同時,對再生纖維素纖維的價值進行了重新認識和發掘。如今再生纖維素纖維的應用已獲得了一個空前的發展機遇。
  • 面料染整工藝流程介紹
    面料染整工藝流程介紹,面料染整工藝流程的選擇,主要是根據織物的品種、規格、成品要求等,可分為前處理、染色、印花、後整理等。面料的前處理天然纖維都含有雜質,在紡織加工過程中又加入了各漿料、油劑和沾染的汙物等,這些雜質的存在,既妨礙染整加工的順利進行,也影響織物的服用性能。前處理的目的是應用化學和物理機械作用,除去織物上的雜質,使織物潔白、柔軟,具有良好的滲透性能,以滿足服用要求,並為染色、印花、整理提供合格的半制品。棉:原布準備、燒毛、退漿、煮練、漂白、絲光。
  • 防起球整理的幾種方法
    防起球整理的幾種方法,防起球的方法較多,染色前、染色中的方法有如改變纖維的結構、成分與性能,改變紗線的紡紗工藝及織物結構,改變染整工藝等,但我們一般習慣於布匹和成衣漂染後整理,其方法有:1、生物拋光(生物酶整理)生物拋光是用纖維素酶改善棉織物表面的整理工藝,以達到持久的抗起毛起球作用,增加織物的光潔度和柔軟度.生物拋光去除從紗線表面伸出的微細纖維,織物表面絨毛大大減少,變得光潔而不會起毛起球
  • 銅氨纖維和粘膠纖維是纖維素嗎 粘膠纖維是纖維素纖維嗎
    銅氨纖維和粘膠纖維是纖維素嗎 粘膠纖維是纖維素纖維嗎 2020-12-15 15:38:38 來源:全球紡織網 銅氨纖維和粘膠纖維是纖維素嗎?
  • 納米纖維素的製備-ATS納米纖維素均質機的應用
    納米纖維素(nanocrystalline cellulose,簡稱NCC)的直徑一般為1~100nm,長几十至幾百納米的超細纖維。其具有非常多的優異性能,比如粒徑小、比表面積大、高強度、高硬度、密度小等,而且其表面含有大量的極性基團,非常容易進行表面改性,使其表面電位升高,從而導致在基體或溶液中的穩定性增加。
  • 水分散型聚氨酯在功能性整理中的應用(二)
    楊棟樑全國染整新技術應用推廣協作網  (二)免燙整理的功能性添加作用  棉和其它纖維素纖維經免燙整理後,可以使其免燙(或洗可穿)性能獲得很大的提高(W&W達3-3.5以上)。適應人們快節奏生活和減輕家庭勞動,並保證衣著平整和形態穩定的外觀。
  • 再生纖維素纖維是莫代爾嗎 再生纖維和莫代爾是什麼關係
    ,莫代爾也是一種纖維,但是再生纖維素是一個大類。如果大家在選購服裝的時候,導購員跟你講這件衣服是再生纖維素纖維,大家肯定一頭霧水吧。所以我們先來簡單的了解下再生纖維素纖維和莫代爾是什麼關係?再生纖維素纖維是不是莫代爾呢?
  • 染整工藝原理(十)--防皺整理
    °      §2 織物的折皺和纖維素纖維織物的防皺原理      一、織物折皺形成的原因   1、fibre的回覆度與防皺性能的關係   折皺可以認為是由於外力使fibre彎曲變形,放鬆後來完全復原造成的。
  • 殼聚糖/纖維素纖維複合紙的製備及性能研究
    紙張作為一種可再生、可降解的生物基高分子包裝材料,被廣泛應用於包裝各類商品,尤其在快遞行業中是使用規模最大的一種包裝材料。在我國禁塑行動的背景下,「以紙代塑」的呼聲日漸高漲,將逐漸成為新趨勢,為進一步拓寬紙張在包裝領域的應用帶來發展契機。通過「以紙代塑」可以有效緩解石油基塑料包裝材料引起的白色汙染、微塑料等問題,促進未來人類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 再生纖維素纖維襪子 舒適又耐穿
    再生纖維素纖維襪子 舒適又耐穿 2011-12-22 14:58:00 來源:網上輕紡城 據了解,湖南省長沙市芘恩家紡有限公司研發出一種用再生纖維素纖維織造的襪子
  • [公告]南京化纖:年產4萬噸新溶劑法纖維素纖維(LYOCELL)建設項目...
    為此,國家先後出臺了《紡織工業發展規劃(2016~2020年)》和《化纖工業「十三五」發展指導意見》,中國化學纖維工業協會制定了《再生纖維素纖維行業「十三五」發展規劃》。在上述規劃中,明確行業總量穩定增長。提高行業集中度。加快發展差別化纖維。加快非織造用、阻燃、高溼模量、著色、異型等新型纖維素纖維產品開發和應用。
  • 紡織新材料及染整加工特性(上)
    彩棉形態結構與白棉相似,纖維較細、生成的纖維素次生胞壁很薄,胞腔很大,色素主要分布在纖維次生胞壁中。彩棉中纖維素含量佔85%-90%,而由棉中纖維素含量在94%左右。其餘物質主要是蠟質,其含量是白棉的6-13倍,灰分含量是白棉的1.4-1.6倍,蛋白質含量是白棉的1.75-2.1倍,含氮物質也較多。彩棉中銅、鐵、鋅、鉑含量高於白棉,其它金屬含量低於白棉。
  • 染整課堂│印染加工的流程及常見問題
    織物上的漿料主要有天然漿料(如澱粉等)、合成漿料〔如聚乙烯醇(PVA )〕及纖維素漿料〔如羧甲基纖維素(CMC)等〕煮練:煮練就是用化學方法去除棉布上的天然雜質,精練提純纖維素的過程。漂白:漂白就是漂白劑有還原型和氧化型兩大類對棉布進行漂白。
  • 染整工藝原理(五)--絲光
    其他鹼金屬的氫氧化物對纖維素纖維也有一定的膨化作用,但其膨化能力隨原子量增大而↓,且成本較高,因此只有燒鹼才具實用價值,某些酸和鹽類溶液(H2SO4,HNO3,)也可使纖維素纖維膨化,獲得絲光效果,但實際生產有困難,缺少實際意義。
  • 論文|纖維素分解菌的篩選與鑑定
    世界上最豐富的可再生資源非纖維素莫屬,然而纖維素結晶區和非結晶區彼此交織的獨特結構使得酶分子及化學試劑難以與這種緻密結構的表面結合,造成纖維素利用率低下。尤其是作物秸稈,大部分被焚燒,既浪費資源又汙染環境。纖維素具有代替糧食生產酒精、生產飼料蛋白、有機酸發酵、製取功能性寡糖等潛在功能。對纖維素資源的開發和利用意義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