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星圖像!北半球出行大量的「海藻海」,挪威和日本海洋已經變色

2020-12-25 悟空科學

在6月6日,美國宇航局公布了關於北半球的一組衛星圖像,顯示了北半球不少地區都出現了大量「海藻海」情況,從而引發了海洋生物的擔憂,根據衛星圖像顯示,在北半球日照不斷增強的情況下,大範圍海洋中的浮遊植物出現大量繁殖,衛星圖像清晰可見,其中最為典型的區域就是挪威海,這海洋都已經「變色」了,所以說清晰可見海洋的浮遊植物多強。

根據科學分析表明,這種類型的浮遊植物的鱗片狀殼由碳酸鈣製成,其賦予水乳白色 - 藍綠色。水中的一些顏色也可能來自沉積物或其他種類的浮遊植物。但是大多數的顏色改變是由浮遊植物產生,這個是沒有疑慮的,浮遊植物的延伸,包括了挪威最大和最深的海灣之一——松恩峽灣,雖然對魚類和人類無害,但是對部分養殖的影響大。

根據NASA科學數據顯示,高濃度的浮遊植物,導致挪威北部數百萬養殖鮭魚窒息。據科學報導稱,這種類型的浮遊植物常見於挪威周邊海域,但溫暖的天氣導致它們在5月迅速蔓延。到6月份都是可以看到的,這組衛星圖像就是才拍攝到的,到底影響多大,根據挪威海產品委員會表示,挪威養魚場1周內藻類突然飆升導致至少800萬條鮭魚死亡。

所以說,這對養殖鮭魚的人來說,這巨大的損失幾乎是無法進行彌補的,而藻類大量繁殖在挪威北部海岸迅速蔓延,主要因素還是溫暖氣候的影響,地球升溫加劇了,所以無非還是歸結在了地球環境的變化之上,在這些大量的藻類區域,野生魚類可以遠離海洋的致命區,但是養殖的魚類被圈養,是無法進行逃離,殖鮭魚種群已經面臨更加嚴重的崩潰。

而最近出了挪威之外,還有個地區還有,就是在日本北海道的海岸附近,同樣有大量的藻類同樣在5月下旬和6月初出現,海洋變色明顯。在5月26日和6月2日,美國宇航局Aqua衛星上的中解析度成像光譜儀(MODIS)可以看到大量的水生生物——浮遊植物。它們的綠色和淺藍色調描繪出旋轉的水團,水流和漩渦的邊緣。可以想像這覆蓋區有多大。

所以說氣候變化的間接性影響,導致我們地球海洋區域也在發生巨大變化,海洋溫度的上升,更加的適合了藻類植物的發展,如果持續下去,位於北半球沿海區域的居民,也可能會受到藻類植物的影響,例如對於捕魚,出行等問題帶來了影響,所以說我們似乎一天接一天的看到了氣候變壞的消息,氣候對地球球無論是陸地還是海洋區域的影響也是越來越大。

相關焦點

  • NASA 凌日外行星勘測衛星繪製北半球天空星圖
    NASA 凌日外行星勘測衛星繪製北半球天空星圖公眾號:太空夢想家翻譯:小帥譯文NASA 凌日外行星勘測衛星繪製北半球天空星圖這張 TESS 北半球天空全景圖的細節描繪了天鵝座的一個區域。這位行星獵人在為期兩年的「狩獵」中拍攝了大約 75% 的天空圖像,如今它仍在繼續工作。NASA 凌日外行星勘測衛星( TESS )通過一年的時間拍攝北半球的天空,以此尋找太陽系以外的世界。通過這張全景圖,讓我們看看 TESS 發現了什麼。
  • 視角| 從衛星圖像看澳大利亞火災與隱患
    其中維多利亞州和新南威爾斯州正處於本州數十年來最嚴重的火災季節之一。經過數月的異常炎熱,乾燥的天氣,大火至少導致了數千人的逃難與數億隻動物的死亡,並摧毀了2000多所房屋。毫無疑問,火災現場的照片震驚了世界,但是從太空拍攝到的衛星圖像則更能顯示澳大利亞人必須面對的艱巨問題。各國的媒體與衛星觀測機構每日都在更新著這場大火的最新信息。
  • 挪威海怪的真面目已經被揭開,抹香鯨是其天敵
    海洋也是人類探索最少的地方,尤其是深海,那裡是人類的禁區,存在著很多難以想像的物種,海洋裡的物種,我們認識的只是冰山一角。一些影視作品為我們展示了體長超20米的大王烏賊,對我們來說,它就是海洋中的怪物。不知道大家對尼斯湖水怪了解多少,大約從1500多年前,尼斯湖周邊的人們就開始流傳起了水怪的故事。
  • 中國位於南半球還是北半球 支付寶螞蟻莊園7月22日答案
    首頁 > 問答 > 關鍵詞 > 支付寶最新資訊 > 正文 中國位於南半球還是北半球 支付寶螞蟻莊園7月22日答案
  • 世衛稱北半球將進入抗疫艱難時刻,北半球都有哪些國家?
    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譚德塞23日表示,現在是10月份,真正的冬天還沒有到來,但已有太多國家的病例數呈指數級增長,很多地區的醫院和重症監護室接近負荷極限。隨著北半球進入冬季,全球新增新冠確診病例數在加速上升,特別是在歐洲和北美地區。
  • 日本要送間諜衛星上天
    3月28日,日本將用國產的H2A火箭向太空發射兩顆間諜衛星。如果發射成功,這將是日本第一次擁有自己的太空圖像情報技術手段。日本的目的是為搜集朝鮮的軍事和飛彈情報,但此舉給亞洲帶來了新的不穩定因素。  日本研製間諜衛星的決定是在1998年的內閣會議上做出的,當年8月,朝鮮曾發射了一顆「大浦洞」火箭,朝鮮稱是自己衛星技術的進步,但日本稱其為飛彈。
  • 科學家在這兩顆衛星上發現大量的神秘紅色線條,它們會是什麼?
    人類走出地球之後,探索太陽系的過程中,除了對八大行星感興趣之外,對這些行星的衛星自然也不會放過,其中土星和木星的衛星受到科學家的高度關注,這是因為土星和木星中有幾顆衛星是有大量的冰層,在厚厚的冰層之下可能會有液態海洋的存在,有液態水意味著可能會有生命,因此,它們受到了科學家的高度關注。
  • 北半球檯風和颶風的九星連珠怪異現象,氣候變遷的警醒燈
    目前在北半球已經形成了7個颱風或是颶風,有兩個正在形成中,這讓人很驚恐,今年在北半球怎麼會有這麼強地能量,也不得不讓人猜測,未來的日子,明年,後年會不會形成更多的颱風侵擾陸地,危害我們的生命財產安全。現在北半球東部大陸是以超強狂暴颱風山竹為首,西部大陸是以怪獸颶風弗洛倫斯為首,這幾個風暴幾乎在北半球同時形成,而且在北半球幾乎形成了一條直線。
  • 挪威的「魔鬼海岸」在這迷人的風景下藏著無盡的「玄機」
    挪威的森林大名鼎鼎,其實那不過是徒有虛名——僅僅因為作曲家格裡格的一首樂曲被日本作家村上春樹演繹成一個書名罷了。挪威的「魔鬼海岸」才是世界上獨具魅力的景觀。其魅力在於峽灣裡瀲灩的波光下暗藏著無盡玄機、佛羅埃島和羅弗敦島之間驚天動地的大漩渦以及至今還在流傳著的北歐海盜洗劫整個歐洲的故事。
  • 12張地球衛星圖像,激發您以新穎的方式看世界
    我們生活在一個非凡的世界中,有冰川雕刻的山谷,遼闊的沙漠,茂密的雨林和鋸齒狀的雪峰遍布在各個國家和大洲。在這段時間裡,家是我們旅行最多的目的地,今天,我們將分享一些我們喜歡的衛星圖像,這些圖像可能會為您提供一個地方的新視角。這些圖像來源於美國地質調查局,將激發您以新穎而激動人心的方式看我們這個世界。
  • 衛星圖像可用來預測流行病
    衛星圖像不僅能用來繪製各種地圖,還能幫助人們發現有害目標。據美國物理學家組織網近日報導,最近,美國科學家利用來自衛星的遙感圖像預測地球上什麼時候會爆發流行病。在疾病爆發前做出預警,是關乎生死存亡的大事。
  • 衛星應用頭部玩家,航天宏圖如何做好「千裡眼」和「指南針」?
    政府的反饋是積極的:自然資源、水利環保、大氣海洋、農林業、應急管理等國家部委及省市管理部門有強烈需求,國家也制訂了一系列政策法規鼓勵衛星應用產業發展,並通過政府採購的調節性機制,帶動遙感圖像處理軟體產品的市場需求。這讓航天宏圖的業務發展乘上了東風。
  • 北半球歷史罕見的高溫熱浪,將導致印度古陸板塊瘋狂北抬!
        2018年北半球進入「三佛天」後,極端天氣顯露真容、頻繁上演。美國西部山火肆虐,持續多日。    高溫、熱浪瀰漫東、西半球,日本多地高溫達39℃,歷史罕見,已導致百餘人因難耐「三佛天」暑熱而身亡,上萬人因中暑入院
  • 北半球歷史罕見的高溫熱浪,將導致印度古陸板塊瘋狂北抬!
    高溫、熱浪瀰漫東、西半球,日本多地高溫達39℃,歷史罕見,已導致百餘人因難耐「三佛天」暑熱而身亡,上萬人因中暑入院。韓國也達到了有氣溫記錄以來的歷史高溫,高溫達40℃,實屬暴表級別。歐洲更是酷熱難耐,西班牙、葡萄牙高溫達42℃,局地達到45℃,法國、德國更是熱浪滾滾,連一向涼爽的避暑勝地北歐,也難逃熱浪的裹挾,瑞典、丹麥、芬蘭、荷蘭、挪威等都感受到了「三佛天」的威力。高溫乾旱給農業帶來巨大的影響,歐洲農業部門發表報告稱,因「三佛天」的影響,法國、德國、英國的農業將減產20%以上。
  • 中國電科38所研製國內首顆商業SAR衛星傳回高清圖像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記者從中國電科38所獲悉,12月25日23時59分,該所和天儀研究院聯合研製的國內首顆商業SAR衛星(科學需求由廈門大學等單位提出)「海絲一號」SAR載荷首次成像工作即獲得有效回波數據。
  • 日本土地要被海貝思「流光」?大量土壤被洪水捲入海中,太空可見
    在颱風的最後一道轉移到北太平洋後,日本多地的天空得以短暫放晴,來自美國宇航局(NASA)的衛星上在近日捕捉到了日本本州島東部和南部多地的衛星圖像。可以看得到的是,大量棕黃色的條紋出現在日本本州島地區,這是多地因為洪水而鞭策洶湧的河流,其中最顯眼的那一條棕黃色線流過日本關東平原,這是日本第二大河流利根川,奔湧的河流在奔流入海後,卻讓沿海水域也變了色,從衛星圖像上看,沿海水域變成了怪異的黃綠色,這樣看起來,就像是日本的大量土地正被颱風海貝思帶來的洪水衝入大海之中,其實這種情況就是大量被降雨衝走,大量泥土和沉積物的水衝入海中
  • 最新研究:火星北半球表面下儲存有大量的水冰
    科學家們日前宣布,在遠離極地地區的火星北半球表面下儲存有大量的水冰。美國「火星勘測衛星」(MRO)探測器上Sharad雷達獲取的最新觀測數據顯示,在火星表面下存在著一層厚度達數百米的特殊構造,其中冰的比重高達50%。  美國國家宇航局的科學家們已在第39屆月球和行星科學會議上公布了這一最新研究成果。
  • 衛星海洋遙感科學與技術的發展
    2019年10月-11月,來自海洋學院的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帶來系列高水平講座,講座將聚焦海洋科學與技術領域,從物理海洋、海洋地質、海洋戰略與管理等多個學科方向,聚焦海洋強國建設,共同探討學術前沿,縱論海洋科學發展。2019年10月23日,中國工程院潘德爐院士將帶來題為「衛星海洋遙感科學與技術的發展」的講座。
  • 機器學習:給我衛星圖像,就知道哪裡比較窮 科學人
    他們訓練卷積神經網絡(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 )通過白天高清衛星圖像預測特定地區的社會經濟狀況,使用5個非洲國家最近的經濟統計結果進行驗證後,他們發現這種算法可以僅利用可得的公共數據估算出地區貧富情況。卷積神經網絡是一種優秀的深度學習結構,經常被用於大型圖像識別和自然語言處理等領域。
  • 挪威進口的三文魚有何不同,市場上有野生的嗎?
    但隨著「三文魚」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之後,我發現很多人似乎只了解「吃生魚片」,並不了解三文魚,更不知道其主要產地和區別,對挪威三文魚更是知之甚少。三文魚又名大馬哈魚、鮭魚,主要分布在大西洋與太平洋、北冰洋交界的水域。鮭魚有兩種遺傳上不同的屬:大西洋鮭和太平洋鮭。它們只能在北半球的寒冷海洋中找到。最常見的類型是大西洋鮭魚,以其上乘的品質而聞名於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