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半球檯風和颶風的九星連珠怪異現象,氣候變遷的警醒燈

2020-12-25 世界之大和你來看

目前在北半球已經形成了7個颱風或是颶風,有兩個正在形成中,這讓人很驚恐,今年在北半球怎麼會有這麼強地能量,也不得不讓人猜測,未來的日子,明年,後年會不會形成更多的颱風侵擾陸地,危害我們的生命財產安全。現在北半球東部大陸是以超強狂暴颱風山竹為首,西部大陸是以怪獸颶風弗洛倫斯為首,這幾個風暴幾乎在北半球同時形成,而且在北半球幾乎形成了一條直線。

九大風眼

在美國已經有4個颶風開始排隊,如果一個接一個登陸,會對美國基礎設施造成巨大損害,為許多城鎮帶來洪水災難,影響時間恐怕會持續數日。他由於受到風暴潮的影響,會形成巨大的風牆,而且他的最大時速已經超過200千米每小時,力量巨大,還會帶來巨大的降雨量,大批人員已經撤離,而且最恐怖的是,颶風的沿途會經過核電站,是否能抵抗住颶風的幹擾還是一個未知數。

怪獸颶風弗洛倫斯

尤其還有颱風山竹,現在已經確定比侵襲日本的颱風飛燕還要來得強烈,據估計他已經達到了和五級颶風一樣的強度,當然山竹颱風不僅會帶來電閃雷鳴,可能還會形成龍捲風,菲律賓北部將迎來強雨和每小時270千米的大風,而且颱風還沒到,菲律賓的呂宋島已經有城鎮生成水患,還有可能遭颱風吹落的廣告板已經撤下,菲律賓嚴陣以待,防範山竹颱風。中國的香港和澳門等地也在山竹的侵襲範圍之內,預估會在16號夜間以強颱風或者以超強颱風登陸廣東南部沿海,6000人被撤離避難,海南有2萬多艘漁船停港避難估計會有4300萬人會受到山竹的威脅。

城市淹水

近年來環境變遷,溫室效應加劇,大氣的溫度也愈來愈高,所以海水會吸收大氣中的一些能量,從而導致海溫升高,整個地球好像發燒了,海水中的能量太大,或者說海水溫度過高的時候,海洋就會用颱風或者颶風的形式把熱量釋放出來,所以在今年會形成九星連珠的罕見場景。

海嘯侵襲

據資料顯示,現在的氣候平均值和30年前的氣候平均值作比較的話,整個大西洋已經平均上升了1.5度到2度左右,海溫高1.5到2度是非常可怕的事情,所以導致大西洋一個接一個有4,5颶風的形成,而在太平洋的地區也有部分海溫高了0.5度到1度左右,所以導致海洋的能量傳輸變得怪異,所以我們才會看到如此多怪異的現象。

當然溫室效應還導致大量冰川的融化生物滅絕等等許多災難,但現在的人類好像還沒意識到這一點,依然在迅速破壞者環境自然。

冰川的融化

回顧上個月,在各地肆虐的森林野火災難還在眼前歷歷在目,被熱浪侵襲的大陸,包括了靠近北極的瑞典也爆發了森立野火。當然還有印度的大暴雨,中國大陸遼寧等地的高溫,氣候的巨大變遷已經是我們不可能不面對的真相,而且這個真相會一年比一年殘酷。

大家認為我們是否應該做些什麼了呢。

相關焦點

  • 「山竹」算什麼 九個颱風颶風正在全球「包郵」
    看看最近的太平洋和大西洋吧:國際上多個氣象組織發現,從9月14日開始,整個北半球一共有9個熱帶氣旋或潛在氣旋,且完美地連成一線,形成「九星連珠」。,叫颶風(hurricane);在南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叫旋風(cyclone);所以,不管是這兩天在美國東岸登陸的颶風「佛羅倫斯」,還是剛剛肆虐菲律賓和我國廣東的颱風「山竹」,本質上都是氣象學上的
  • 美國的「颶風」和我國的「颱風」有什麼區別?
    「颶風」和「颱風」在本質上是同一種天氣系統,也就是低壓系統,從空氣運動角度也稱為氣旋。氣旋一般可以分為「溫帶氣旋」和「熱帶氣旋」兩大類,颶風和颱風都是屬於「熱帶氣旋」。由於氣旋中心氣壓較低,周圍的空氣會由於水平氣壓梯度力而向中心運動,由於受到地轉偏向力的影響,北半球往右偏,氣旋呈逆時針旋轉;南半球往左偏,氣旋呈順時針旋轉。
  • 【颱風科普十六】颱風和颶風的區別:「產地」不同
    【颱風科普十六】颱風和颶風的區別:「產地」不同 來源:SRC-576   發布時間:2012年08月08日10:45
  • 颱風和颶風有什麼區別、幾級風算颱風
    有些事情或常識可能大家會比較模糊,比如颱風和颶風、幾級風算是颱風等。其實並不難了解,有些甚至我們在課本上海學過。可能時間長不接觸已經忘記了,那就在囉嗦一遍吧!什麼是颱風颱風是發生在熱帶和亞熱帶的海面上的熱帶氣旋,颱風來臨時總帶有狂風暴雨,當達到一定級別是會造成巨大的自然災害。
  • 龍捲風與颱風、颶風的區別?
    首先,颱風和颶風是一種東西,只不過在中國和西北太平洋沿岸國家(比如日本、韓國、越南等)叫颱風,在大西洋和東北太平洋沿岸國家(比如美國、加拿大等)叫颶風。然後,颱風(颶風)與龍捲風的區別如下:(1)看圖就知道!
  • 假如發生「九星連珠」的現象, 地球會怎樣?
    秦始皇「九星連珠」現象「九星連珠」並不是九顆星排列在一條直線上,這絕對是不可能的事情。當然不是,事實上根據科學家的模擬分析,已經基本確定了人類文明史上第一次九星連珠發生的時間,那就是130之後的12月10日,也就是未來的2149年12月10日,那一天將出現罕見的九星連珠天象。古代的五星會聚在天文望遠鏡未發明之前,人類是無法看到九星連珠的現象的,只能用肉眼看到五星連珠,也就是古代佔卜師所說的五星會聚。從地球上看。
  • 高考地理小專題——熱帶氣旋(颱風、颶風)
    因海陸熱力性質差異和大氣受熱過程影響(海水受熱慢於陸地),8月北半球表層海水溫度最高;此時大氣的水熱供應充足;海洋上的大氣受熱後容易形成低壓。(6分)典型例題四:(2018·廣西高三月考)根據下列材料,回答有關問題材料一 美國年降水量圖材料二 墨西哥灣地區的氣候有熱帶和亞熱帶之不同。特別應該一提的是幾乎每年都侵襲這一地區且常常是災難性的颶風(熱帶氣旋)。颶風從6月1日開始,一直延續到11月30日。
  • 氣候循環影響颶風變化?美國科學家稱颶風形成速度比30年前快!
    根據美國西北太平洋國家實驗室研究稱,最近幾年來,地球的颶風變化已經比以前強很多(他們說颶風跟我們說的颱風類似),通過數據分析,幾乎是所有強大颶風的特徵就是在形成的過程中迅速加劇,比以前的速度快很多。颶風或者颱風來說,是不可控制的,所以目前也只能作為應對措施來進行實時。科學新的研究表明,現在的颶風比30年前更強烈和更迅速地發生。
  • [視頻]氣象小常識:熱帶氣旋、颶風和颱風
    進入[環球時訊]>>     CCTV.com消息(環球時訊):我們經常會聽到颶風、颱風、熱帶氣旋、熱帶風暴這些名詞,它們之間到底是怎樣的關係,讓我們通過一個小短片來了解一下。
  • 颶風和颱風兩者之間有什麼區別?颶風、颱風介紹
    颶風和颱風兩者之間有什麼區別?颶風、颱風介紹 來源:東方天氣網 發布時間:2016-10-10 09:38:09
  • 千年難遇的「九星連珠」
    九星連珠在古代的眾多天象中,傳說是屬於大災難,大動蕩將發生的徵兆。因此,在古人的眼裡,最不想看到的就是九星連珠的發生。「九星連珠」現象「九星連珠」並不是九顆星排列在一條直線上,這絕對是不可能的事情。根據記錄,在公元前3001年至公元3000年這段時間裡,六星連珠一共發生了49次,七星連珠發生了3次,八星連珠也發生過三次,六星連珠以下的連珠現象次數更是非常多。這個數據只是扇形角度在5度以下的情況,如果將這個角度擴大到10度,那麼六星連珠有709次,七星連珠有52次,八星連球有3次。通過分析研究似乎都沒有看到九星連珠的影子,難道九星連珠只是傳說,永遠不可能出現嗎?
  • 【備考乾貨】國家氣候中心預計今冬將形成拉尼娜事件!對我國有何影響?颱風是變多還是變少?看如何防範颱風危害?
    拉尼娜事件對我國氣候有怎樣的影響?今年會是冷冬嗎?降水如何?一起來看!拉尼娜事件是指赤道中、東太平洋海表溫度異常出現大範圍偏冷、且強度和持續時間達到一定條件的冷水現象。但是,在全球變暖的大背景下,影響我國冬季氣候的因素更加複雜,除了來自赤道中東太平洋的拉尼娜事件的影響外,還會受到北極海冰融化、歐亞積雪變化等因素的影響。國家氣候中心將密切監視全球和區域天氣氣候變化,加強分析研判,及時提供滾動的監測預測意見和服務信息。 小科普:厄爾尼諾和拉尼娜就像一對兄妹,讓我們一起認識一下他們 》》》
  • 颶風和颱風究竟有什麼區別呢?
    小長假後第一天,給大家聊聊颶風(hurricane),因為4月5日,科羅拉多州立大學發布了關於2018年大西洋颶風季(2018 Atlantic hurricane season)的預測報告。看到這裡,可能會有人秒想到颱風(typhoon)。不得不說你很機智啊!那麼颶風和颱風究竟有什麼區別呢?
  • 颱風·颶風·熱帶風暴·熱帶氣旋
    4個颱風「扎堆」!10多個省份強降雨》報導,這段時間,西太平洋一度出現「四旋共舞」的局面,分別是14號颱風「摩羯」的殘餘低壓、15號颱風「麗琵」、16號颱風「貝碧嘉」和17號颱風「赫克託」。今天,我們就來認識一下颱風。  颱風是發生在西北太平洋上的具有暖心結構的氣旋性渦旋,是達到一定強度的熱帶氣旋。颱風威力強大,風力能達到12級以上。風力在16級以上的被稱為超強颱風。
  • 關於龍捲風、颱風、颶風的一些常識
    颱風(或颶風)是產生於熱帶洋面上的一種強烈熱帶氣旋。只是隨著發生地點不同,叫法不同。     在北太平洋西部、國際日期變更線以西,包括南中國海範圍內發生的熱帶氣旋稱為「颱風」;而在大西洋或北太平洋東部的熱帶氣旋則稱「颶風」。     也就是說,颱風在歐洲、北美一帶稱「颶風」,在東亞、東南亞一帶稱為「颱風」。
  • 颱風
    概述颱風(typhoon)是發生在西北太平洋和南海海域的強熱帶氣旋(風速超過32.6米/秒)。在大西洋或北太平洋東部的強熱帶氣旋稱為颶風,也就是說在中國、菲律賓、日本一帶叫颱風,在美國一帶則稱颶風。
  • 7月零颱風?颱風與它的「兄弟們」,今年有點怪!
    目前,北半球逐漸進入盛夏時期,逐漸進入颱風高發期,包括西北太平洋、北大西洋和北印度洋;相對的,南半球則將進入颱風休眠期,很難有颱風生成。熱帶氣旋生成和發展的有利條件包括:高海溫、高溼度、高對流不穩定層結的熱力條件,一定的科氏力、弱環境風垂直切變和初始動力擾動的動力條件。
  • 颱風颶風和龍捲風跟這幾地方的風暴相比簡直弱爆了!
    每年一到夏天,颱風是一個接一個的輪番轟炸,所到之處,昏天黑地,狂風暴雨,瞬間領略到在狂暴的大自然面前,我們人類是多麼的渺小!山東這邊已經是在西太平洋地區的偏北方向了,以往颱風是到達不了這裡的。最近幾年特別是今年的幾場颱風都席捲了山東,造成了很大的自然災害。
  • 科普:颱風和颶風如何區分 又如何命名
    新華社北京9月11日電(記者張瑩) 近來,颶風「哈維」和「艾爾瑪」先後在北美肆虐。而在西北太平洋地區,颱風「泰利」已於9日晚形成,預計數日後在中國東南沿海登陸。每年夏季,是颱風和颶風在東亞、南中國海和北美地區集中來襲的時間。那麼,颱風和颶風究竟有何區別?它們又是如何得名?
  • 颱風~颶風~你真的了解它嗎?
    其實它們都指向同一種自然現象——發生在熱帶或亞熱帶洋面上的低壓渦旋。東亞地區稱之為颱風(typhoon),歐洲、美洲等地稱為颶風(hurricane),而在東南亞、南亞,則稱為旋風(cycl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