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譯 Vania
2017-02-13 09:40
本文為編譯,有部分刪節。來源:womenshealthmag.com
鎂和健康有著緊密聯繫根據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的調查結果,在美國,不論男女老少,絕大多數人都有鎂攝入不足的情況。例如,19歲到30歲之間的女性每日的鎂推薦攝入量為310微克,31歲至50歲的女性則應攝入320微克。但調查顯示,成年女性平均的鎂攝入量為267微克,明顯低於推薦值。
身體中許多酶都需要鎂元素來轉換和儲存能量,所以如果鎂不足的話,其他像鈣和鉀之類的電解質也會受到影響。
當然,大多數身體健康的人,就算不注意飲食中鎂的攝入量,也不會感覺有多糟。但由於某些疾病,如克羅恩病或者囊性纖維化,以及酗酒、服用某些藥物等所導致的礦物質極大流失,就會引起鎂缺乏,繼而會使人感到噁心、反胃、食欲不振等等。如果長期缺鎂的話,更會出現肢體麻木刺痛、肌肉收縮痙攣、癲癇發作、心律不齊甚至性格大變等嚴重症狀。所以,在膳食結構中攝入足夠的鎂是非常重要的。
鎂有哪些作用?含礦物質的粉底和散粉一般都含有鎂成分鎂除了能夠增強肌肉功能、維持並提升能量代謝外,還能夠保持肌膚有光澤。鎂對維持健康皮膚屏障十分重要,並能幫助改善乾燥、受損的肌膚。因此醫學專家建議鎂也可以用於局部皮膚上。局部用鎂被認為可以消炎,同時幫助皮膚合成必須的油脂。含礦物質的粉底和散粉一般都含有鎂成分,但不能把這些當作主要的攝入來源,最好還是直接攝取。
怎樣正確補充鎂?日常飲食中有30%至40%的鎂可以被人體吸收,因此攝取鎂最好的方法就是多食用綠葉蔬菜,例如菠菜、甘藍、甜菜等。堅果、豆類、種子以及全穀類也是很好的鎂來源。總的來說,食物裡纖維素越多,所含的鎂也就越多。富含鎂的食物還有黑巧克力和牛油果。
加州巴旦木含有豐富的鎂元素,對於人體健康非常有幫助通過飲食很難會攝入過量的礦物質,因為腎臟會排出多餘的物質。但如果是靠服用營養補充劑的話,有可能會導致鎂攝入過多,繼而引起一些腸胃副作用,比如腹瀉,甚至在極端情況下會導致鎂中毒。
為了防止攝入過量,醫生建議服用含鎂、鐵、鈣和維生素D3的複合維生素,以平衡各種元素的攝入量。同時,為防止腎臟把補充的礦物質都排出去,可以選擇緩釋維生素來保證各類營養素的吸收。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關鍵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