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無尾象和貓的旅行探險事務所,請隨我們一起去發現那些不為人知的小眾旅行故事吧!
作為一個成都人,為朋友談及成都,美食必然首當是其衝,今天我們就來說說沒有任何景點,卻最具代表性的街區玉林路。我想每個地道成都人對美食的追崇是相當認真的。而最為知名的明星街區也是甚多,錦裡、寬窄巷子等等,但是我一直覺得真正讓人上癮又沉迷的,只有玉林。趙雷在《成都》裡唱到:「走到玉林路的盡頭,坐在小酒館的門口」,儘管在玉林路的盡頭並沒有小酒館。但小酒館是當代玉林路的一個縮寫。
玉林是成都一個生活片區的統稱,有人說它就像成都溫暖的腹部,在整個現在急速擴張發展的時候,小酒館依然守護著她的原力。門口一隻骨節彎曲到誇張的手的速寫,已經掛在玉林西路上21年。很少有人知道他背後與文藝圈的故事。
每次我路過「小酒館」門口,外面從早到晚的遊客,幾乎快要壓斷馬路,日日年年裡,一大半的人在門外排隊合影然後匆匆離去,一小部分人會推門而入,在吧檯上完成自拍……對於遊客來講,這裡就是個打卡拍照的網紅地,但對於成都人來講:真正的玉林是周圍那些橫豎交錯的街道。
雖然小酒館不是4A景區,旁邊開店的老闆說:它在成都有血有肉地生長了21年,見證了中國當代藝術已經過去以及正在發生的故事。但未來這裡只會成為遊客打卡地,因為那樣的日子和人都再也不會有了。
每天下午3點開門後,都能看到小酒館裡昏黃的燈光、我們推門而進,牆上的海報、合照、手繪,就能把時間拉回到那個全四川甚至全中國最迷人黃金年代,上世紀90年代的光輝……
那個年代裡,那些沒有地方去演出的長頭髮搖滾青年們,沒錢喝酒,就喝白開水找創意,伴著夏日裡悶熱的汗珠子,把原創的熱情留在了小酒館。於是,小酒館成了那個年代的「地下成都 」。而這就是玉林路的前身。
有一位作家曾在書裡寫到:成都 灰濛濛的天空下,只有小酒館的燈光一直亮著。隨著消逝的時光,我們的生命也不可救藥地消失了一半。所以去小酒館的時候,好好看看它,感受一下這群藝術家為它傾注的熱情:它的名字是沈曉彤取得;它的LOGO是邱黯雄畫的;它的外觀是劉家琨設計的。而不是只會拍照打卡,畢竟這裡代表著那個黃金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