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長期主義思維做公益

2020-12-22 澎湃新聞

原創 三聲編輯部 三聲

��本號引起極度舒適,建議星標一下

與中國少年兒童基金會達成戰略合作並設立「鬥魚公益專項基金」,體現著鬥魚官方將公益事業長線運營、深度運營的追求。從單純的宣發渠道,變成了公益項目的策劃者和組織者,鬥魚給公益帶來了新可能。

作者 | 劉浩川

2020年12月10日,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與鬥魚公益合作暨「鬥魚公益專項基金」捐贈儀式在京舉辦。儀式上,鬥魚與中國少年兒童基金會正式達成戰略合作,鬥魚創始人、CEO陳少傑代表鬥魚向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捐贈首筆善款300萬元,成立「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鬥魚公益專項基金」。

長期以來,鬥魚藉助平臺和主播的影響力,帶動用戶關注公益、投身公益,逐步搭建起了公益宣傳的新陣地。而此次與中國少年兒童基金會達成戰略合作並設立專項基金,更體現出鬥魚將公益事業長線運營、深度運營的決心。

該基金將用於「鷹翔計劃」、「護航計劃」等鬥魚平臺與兒童基金會共同策劃制定的青少年公益項目。同時,鬥魚也將與中國少年兒童基金會合作挖掘、孵化新的公益性項目。

不久後「鷹翔計劃」有望最先落地,鬥魚計劃針對因疫情犧牲的英烈子女,以及往年因公殉職的英烈子女進行愛心捐贈,首批捐贈區域覆蓋全國近20個省份。

01 | 以直播為紐帶

事實上,從2015年鬥魚就開始嘗試引入公益相關的直播內容,藉助自身的流量和品牌,鬥魚通過直播把公益組織、愛心網友和弱勢群體聯結在一起,最大化提升公益項目的傳播度和影響力。

縱觀鬥魚平臺內公益生態的搭建,經歷了一個循序漸進、逐漸豐富的過程。從單純的宣發渠道,變成了公益項目的策劃者和組織者,鬥魚給公益帶來了新可能。

2015年,鬥魚舉辦了「地球一小時」公益直播,觀眾通過切換直播間,能夠看到北京、成都、洛杉磯等全球各個城市的活動盛況。在平臺和主播的號召下,參與關燈活動的直播間達到100個,超過兩百萬用戶參與到「關燈」活動中。這是第一次,大家意識到利用直播做公益,能夠取得如此令人驚喜的效果。

2016年,鬥魚開始打造「公益直播間」的概念,開始公開招募一些公益主播、公益機構入駐平臺,鬥魚作為宣發出口對其進行流量扶持。那時候,響應中扶會「愛加餐」活動進山扶貧支教的女主播魏雍、嚴冬關愛孤寡老人送溫暖的MG社團、專為留守老人和兒童提供幫助的「萊愛公益」等許多正能量主播湧現於平臺中。許多公益團隊有了自己的傳播媒介,更多的善行義舉和公益活動尋找到了自己的曝光渠道。

隨著公益內容越來越豐富,鬥魚開始嘗試由傳播轉化為公益活動的參與者與組織者。

2018年下半年,鬥魚打造了「流量扶貧」模式,號召平臺頭部主播前往被幫扶地區,對當地特色產品進行直播宣傳,並幫助當地百姓聯繫批量訂單。2019年3月,在「流量扶貧」的框架下,鬥魚又面向全網招募「公益主播團」,號召更多主播參與到扶貧帶貨中。

今年初,全國遭遇了嚴重的新冠疫情,鬥魚上線了「武漢,加油」抗疫直播專區,推出雲抗疫、雲出遊、雲娛樂等一系列直播內容,幫助網友減少公眾焦慮情緒,豐富宅家生活。

4月,鬥魚又號召包括旭旭寶寶、YYF、一條小團團OvO、大司馬等在內的鬥魚28位頂級流量主播,組成了一支「全明星帶貨天團」,為湖北賣力帶貨。四天直播結束,鬥魚湖北公益帶貨專場售出湖北特產80.9萬件,累計銷售額3034.4萬,直播間觀看人數超過3431萬。

當越來越多的公益項目落地,鬥魚探索出了一條「直播+公益」的新道路。鬥魚藉助平臺的流量和品牌,將明星主播、公益組織和愛心網友緊密聯結在一起,通過直播最大化的提升了公益項目的影響力,為網際網路企業做公益打開了新思路。

此次,與中國少年兒童基金會正式達成戰略合作,意味著鬥魚圍繞公益內容、公益項目的布局更進一步。未來,鬥魚將參與到更多的國家級公益項目中來,利用流量優勢、內容優勢進一步參與國家公益事業。

02 | 共創公益

在傳統的公益傳播模式下,圖文、長視頻等媒介形式帶來的是對事件單方面的報導,觀眾缺乏互動性與參與感。而直播藉助彈幕、打賞、帶貨等產品功能,則剛好打破這一桎梏。尤其是在鬥魚用戶群以90後、00後居多的情況下,公益直播能夠以年輕人喜愛的表達方式,帶動年輕用戶參與公益。

捐贈儀式上,鬥魚傑出主播代表PDD獲得「鬥魚青少年公益倡導人」稱號。作為主播,他在鬥魚平臺內有1783萬的關注,全網累計粉絲量超過5000萬。依靠幽默的直播風格以及一系列出圈鬼畜視頻,他成為許多青少年關注的電競偶像。

PDD說,「從最初只有寥寥數人關注,到現在擁有上千萬的粉絲,影響力越來越大,與之相伴的是責任也越來越重。我經常思考一個問題:該如何把握好這份影響力,做更多、更有價值的事情?」

做公益是PDD認為能夠帶給粉絲正能量的事情之一。

2019年3月,他在內蒙古自治區多倫縣捐贈的皮皮歡樂希望小學竣工後,也被許多電競媒體以及粉絲自發傳播,成為電競論壇內的討論熱點,相關話題還一度登上微博熱搜。

「公益不是個人英雄主義,更應該是全社會的集體行動。今天,我很高興見證並參與兒基會和鬥魚的合作,希望自己也能盡綿薄之力,帶動更多年輕力量參與公益。」PDD倡議道。

截止目前,在鬥魚聯合公益組織、愛心企業成功舉辦的數十項公益直播活動中,旗下已經有超過200位頭部主播參與到了扶貧、公益、志願服務等領域。鬥魚推出的種種公益直播項目,不僅讓用戶參與公益的門檻更低、傳播範圍更廣,結合彈幕、連麥等新穎的直播互動形式,也大大提升了用戶的參與感。

隨著捲軸的拉開,預示著鬥魚在公益領域的探索拉開了新篇章。正如陳少傑所說,「公益不止獨行,風雨還需攜手,」期待在鬥魚和兒基會的帶動下,有更多善良的人們參與公益,為兒童少年的健康快樂成長盡綿薄之力。

©三聲原創內容 轉載請聯繫授權

【爆料或尋求報導】加微信號:sanshengss333

原標題:《鬥魚:以「長期主義」思維做公益》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看得遠才能跑得快 輕鬆籌楊胤2020創業邦年會上詮釋長期主義
    在健康保障的道路上砥礪前行了六年的輕鬆籌,迄今已聚集了超6萬愛心用戶,為數以百萬計的大病患者提供了籌款幫助,並構建起了包含大病眾籌、保險、健康服務、公益等全業務模塊的健康保障集團。時光匆匆,轉眼間,2020年就要和我們揮揮手說再見,而開好明年頭,收好今年尾,輕鬆籌正在進行之中。
  • 肩負時代使命,賦能美康產業|艾美集團用創新思維堅守長期主義!
    圖|  2020年APEC女性領導力論壇本次論壇以「創新者:生長無界」為主題,與會代表圍繞消費、教育、文創、醫療健康、公益等領域的熱門話題,共同探討數字經濟時代洪流下的創新機遇與發展,呈現女性洞見。圖|北鬥導航系統科學家徐穎發表演講艾美集團推動美康產業走向長期主義
  • 希諾水杯——優秀成績背後的長期主義堅守者
    鈦材料最早是被用在心臟起博器上的材料,金屬鈦對生物有親和作用,鈦在表面易形成緻密的氧化物保護膜,有一定的抗腐蝕能力,且鈦的質量較輕,所以可使用金屬鈦做金屬盒放置起搏器本身。用它製作的保溫杯便有一定的殺菌、抗菌功能,泡出一杯暖暖的養生茶,一直呵護著你陪在身邊。很多同行為了快速佔領市場,快速推出產品。但希諾秉承匠心精神經過三年的潛心研究,300多次試驗,不斷完善升級出了高端純鈦真空保溫杯。
  • 作業幫侯建彬:長期主義CEO眼中的「競爭力」與「裡程碑」
    正如《哈佛商業評論》的一篇文章裡提到,亞馬遜的成功密碼,是長期主義的勝利。在貝索斯看來,他更願意著眼於長遠目標,做一個長期主義的領導者。「對自己的理念堅定不移,不會隨波逐流,這是稀有的品質。」結合亞馬遜今天的市值,我們不難看到長期主義的價值所在。
  • 張帆:用工科思維做公益,為教育注入持久生命力
    最初,張帆並不太了解什麼是公益、什麼是教育,只是帶著一顆樸素的初心,憑著一股勁頭去做,後來越做就越深入。做到最後,張帆發現,實際上弘慧是一個教育機構,雖然是以公益和慈善的方式來做,但基金會基於挖掘與培育多元的社會底層的自發、自治、互助和長期的自我生長的一個力量,在政府政策和商業到達不了的地方,致力於探究教育公益的基本規律,尋回教育的本來常識,找到教育的本質力量。弘道致遠,慧智育人。
  • 短期主義焦慮是持續性,長期主義焦慮是一次性,你會選擇哪一種?
    所以這是兩種思維狀態,也是兩種思維模式。關鍵點要看自己怎麼來選擇。有些人一分鐘看懂的事,有些人卻需要一輩子去看懂。有些人每天都在焦慮之中,有些人卻焦慮了一次就可以。 長期主義的焦慮是一種戰略性眼光,短期主義的焦慮是一種暫時性眼光。
  • 防止抑鬱,避免自殺——武志紅:要用長期主義去看待自己的人生
    人生很長,要用長期主義去看待自己的人生。此時打了敗仗,但以後可以贏過來。過去那些「高峰時刻」,比如成功,比如失敗,都曾在我們的思維意識中佔據主導——就是讓我們感覺轟轟烈烈、抽絲剝繭、熱淚盈眶、無法自拔的東西。而站在時間的後方,我們驚訝的發現,那些東西被時間逐漸磨平,直至在頭腦中消失殆盡——也不過如此。
  • 長期主義:專注力和連續性
    但今天是何剛兄召集的論壇,主辦方又是哈佛商業評論,我也確實在這方面有點思考,就來和大家做個分享。 一、長期主義 長期主義是個非常好的話題。中國也確實到了該討論這個問題的時候了。 我第一次對「長期主義」產生認識,是在2008年的哈佛。
  • 電影《半條棉被》弘揚大愛主旋律 輕鬆籌公益盛典與愛同行
    一年一度的輕鬆籌公益盛典,已經成為輕鬆籌公益路上的「加油站」,10億級的關注量,每年有更多愛心人士加入到公益隊伍中,讓輕鬆籌公益路上的每一次新啟航都動力十足。在輕鬆籌的公益道路上,有超6億的愛心人士相伴,一定可以走得更快、走得更遠。
  • NCT推出面向少兒的人工智慧思維能力測評公益項目
    12月10-11日,《麻省理工科技評論》全球青年科技領袖峰會在浙江紹興舉辦,「NCT全國青少年人工智慧素養普及公益活動啟動儀式」於峰會現場隆重舉行。圖註:NCT 全國青少年人工智慧素養普及公益活動籤約現場峰會現場,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秦曾昌教授(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博士後、牛津大學訪問學者)發表了「青少年計算思維培養價值」的主題演講。
  • 「青年之聲」名師公益課堂 解析七種化學學習思維方法
    近日,成都七中嘉祥外國語學校化學特級教師劉遠信走進「青年之聲·直播廳」,以「高考化學幾種實用應試思維方法的訓練與應用」為題開展了一堂精彩的網絡公益直播課程,為大家分享了7種學習化學的思維方法,以最受青少年喜愛的網絡視頻直播及互動方式
  • "希望小站"公益行動:用網際網路思維改善農村英語教學
    新華社北京5月18日電(記者郭穎)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與小站教育聯合發起的「希望小站」遠程英語教育支教公益平臺18日在北京啟動。該項目將藉助網際網路為偏遠地區鄉村英語教師提供在線培訓,助力改善農村英語教育。
  • 萬科公益基金會理事長王石:做公益不可急功近利,也沒有那麼稱心如意
    2017年從萬科集團董事局主席職位退休後,王石更加專情於豐富多元的公益慈善事業——推廣戶外水上運動,為WWF(世界自然基金會)代言,推介垃圾分類和環保再生利用,積極推動企業家群體對公益的關注和參與。他笑言:「退休後一乾重擔悉數卸下,沒有了額外的負累和限制,做公益自然更專注。」
  • 百度公益郭力:一起做大網際網路公益的餅 行業才有出路
    「公益行業想要追趕和適應最新的形勢,需要更多更好的理解和利用網際網路行業的總體趨勢。」郭力同時表示,一起把網際網路公益這個領域的餅做大,行業才有出路。   ▲百度公益平臺首頁。之後還會繼續做公益傳播嗎?   郭力:當然,傳播公益這件事正在通過我們的產品來常態化。今年,我們的重點業務就是「百度公益」平臺,一個多入口、基於位置、信息透明、用戶點評以及對入駐機構的類別數量不設限制的平臺,網址是: gongyi.baidu.com ,在手機上用各種瀏覽器、用微博、微信、手機百度APP等等都能打開。
  • 所謂的公益是什麼?我們為什麼要做公益?
    答案非常簡單,因為,我只是把公益,當作一項普通的事業來做。就算你這個事情再善良,做會計,搞金融,做買賣,不一樣要遭遇麻煩、失敗、挫折、誤解甚至侮辱嗎?那為什麼沒有人問,我們為什麼要做會計、搞金融、做買賣呢?您,又是為什麼選擇了現在從事的職業呢?
  • 做To B,考驗的是長期主義
    為什麼To B業務很難快速做大?大家好,我今天分享的主題是:從0到1做交易SaaS(軟體即服務)。從0到1做交易SaaS無非就三件事:一是做好產品;二是做好服務;三是做好銷售。做新產品、增加營銷的插件或者和行業裡軟硬體集成商一起合作,把產品打包成更多的解決方案都能提高你的客單價,但新產品的風險相對來說更大一點。因為從0到1去做一個產品的成功率往往是比較低的。在中國做交易類型SaaS產品的比較高級的玩法是提供服務平臺,然後按照交易去抽傭。
  • 推薦讀張磊《價值》,助你讀透價值的思維
    01.朋友的故事朋友做理財的,底薪不到4000,沒提成生活很拮据;卻突然收到客戶一面錦旗,外帶一封表揚信。他同事橫跑過來,直接把信撕了。大家說他搶同事的客戶,可最近才發現,是大家錯了。說實話,我當初也不理解朋友為何這麼做,我覺得理財圈子就那麼多,沒必要這樣做,自己多去爭取潛在客戶不就好了。
  • ABC美好社會諮詢社:一個培育公益思維的「訓練場」
    她說,「在這裡,我對公益有了更多的想法,也探索了我職業的其他可能性。」由於工作出色,沈三金現已成為ABC北京分社社長。在ABC為公益組織提供諮詢服務,已成為越來越多企業精英和高校學生參與公益的方式之一。「未來想專業做諮詢,來ABC是想學習諮詢的方法論,加入後發現真的可以做些有意義的事。」
  • 公益項目活動策劃方案有哪些 大學公益活動創意方案
    近年來,我國公益慈善事業發展迅速,不管是企業公益活動還是民間組織公益活動等層出不窮,給社會帶來了許多積極影響,讓更多人願意投身到公益活動中去。現在的大學生也開始有了更多的社會責任意識,積極參與到各種公益活動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