紮根實體經濟,助推零售升級,張近東的「零售進化論」

2020-12-17 大眾生活報

「堅持把發展經濟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

「要暢通國內大循環,促進國內國際雙循環,全面促進消費。」

「提高經濟質量效益和核心競爭力。」

十九屆五中全會公報中,關於中國經濟發展的論述再次成為了市場討論的核心。「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促進雙循環」等熱詞成為了中國經濟前行的燈塔與路標。

「實體經濟是蘇寧的基礎和根本,實體不斷地創新,我們要去學習,不斷地掌握一些新的技術。」三年前的全國兩會上,蘇寧控股集團董事長張近東的這番表態與如今中國經濟發展的方向不謀而合。在12月13日的蘇寧內部工作專題會上,張近東再次強調,面向新十年發展,蘇寧會始終聚焦零售主業,重點加大在實體經濟方面的發展力度,發揮產業生態優勢,做好商品經營和用戶服務。

零售業發展與實體經濟成長壯大密不可分,回首張近東的創業史,其在零售領域三十年的堅守與創新,就是一部深耕實體經濟編年體。當企業即將走過而立之年,蘇寧又將如何立足實體再出發呢?

張近東的起點:從實體開始,踏實做企業

1990年12月,27歲的張近東在南京寧海路上租下了一個面積不足200平方米的小門面開啟空調專營。這是蘇寧的起點,而「路邊小店」也是改革開放開啟後,實體基因的源頭之一。

實體經濟,是張近東的起點,也是蘇寧的起點。為了更好地服務客戶,服務購買空調的企業與家庭,張近東組織了一支300人的的專業安裝隊伍,為用戶免費安裝,首創「配送、安裝、維修」一體化的蘇寧服務模式。現在看來理所應當的「常規操作」,在當時卻成為了實實在在的「福利」。正因從實體開始,蘇寧才將「看得見」的服務看得更重,也將服務的實體——用戶擺在了最高的位置。

2005年,蘇寧於「五一」當天在全國開了22家連鎖店,現在仍被津津樂道的「家電大賣場」模式,其實就是那「200平方米小門面」的延續和升級,也是張近東紮根實體,服務用戶的擴展之路。

2008年以後隨著電商興起,網際網路時代到來,張近東順勢而為,成立蘇寧易購推動與線下的融合,並探索智慧零售模式,推動實體零售的數位化變革。蘇寧的各類專業化門店依然在各大城市中心、社區、縣鎮服務著萬千家庭,數位化轉型更是讓用戶服務搭上了網際網路的快車道。

加速線上線下融合,用網際網路創新發展實體,如果說蘇寧在實體中摸索創新是張近東創業的前半程,那麼線上線下融合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以開放賦能推動實體經濟不斷向前,就是張近東創業的後半程。

蘇寧的戰略:全場景生活圈背後的實體之基

「蘇寧這麼幾年在圍繞網際網路轉型發展過程中,始終堅持圍繞客戶服務,我們講零售的本質不動搖,通過實踐更進一步地認識和理解到,要堅持主業,堅持實體,堅持自己的核心能力。」張近東在2017年兩會上說的話如今看來,毫不過時。

張近東提到的「實踐」正是其多年來力主的全場景零售生態系統建設。從線上到線下,從城市到鄉鎮的全覆蓋,為用戶搭建隨時可見、隨時可觸的智慧零售場景,滿足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任何服務的需求。

除線上蘇寧易購主站外,蘇寧全場景還覆蓋了線下「一大(蘇寧廣場、蘇寧易購廣場、家樂福等大型業態)、兩小(零售雲縣鎮店、社區店即蘇寧小店)、多專(蘇寧易購雲店、蘇寧體育、蘇寧影城等)」——這一系列以用戶為中心的業態布局,通過網際網路化改造,形成了網際網路和實體店優勢的有機疊加,構成了用戶服務的「基礎設施」。

另一反面,不斷擴展場景的蘇寧也同樣注重修煉實體的內功。物流是連結場景零售的重要橋梁。走進蘇寧在上海和濟南的AGV機器人倉,映入眼帘的就是蘇寧AGV機器人疾馳的畫面。AGV機器人倉,人均效率600件/小時,5倍於傳統人工揀選。而南京市雨花物流基地的「蘇寧雲倉」,庫內應用的最新揀選系統,人均揀選效率1200件/小時,10倍於傳統人工揀選。這是科技的力量。

正如張近東所言,堅持主業,堅持實體,堅持自己的核心能力,所以蘇寧錘鍊出了自己的強大供應鏈、場景和物流能力。站在網際網路的風口中,蘇寧還是兢兢業業秉持零售初心,在智能化的浪潮裡,蘇寧選擇將科技為我所用,實現自身實體的創新發展,那麼下一個十年呢?

專注好服務:下一個十年依舊聚焦實體經濟

站在新十年的起點上,有人會問,蘇寧未來還做不做實體,還做不做得好服務?張近東給出了回應:「蘇寧會始終聚焦零售主業,重點加大在實體經濟方面的發展力度。」

11月30日,蘇寧易購發布的相關公告,其控股子公司雲網萬店科技有限公司完成A輪融資,融資金額為60億元人民幣,投前估值250億元。蘇寧升級零售服務商的戰略步伐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2020年以來,在持續推動企業數位化轉型以及開放賦能的基礎上,蘇寧線上線下業務仍處於快速發展階段。1-11月,蘇寧零售雲在縣鎮市場新開2700多家門店,在全國縣鎮市場累計服務用戶數量已經突破2億。與此同時,蘇寧家樂福以及線上開放平臺業務的整體銷售規模同樣實現了高速增長。818期間,蘇寧易購網際網路銷售規模同比增長達到107%。

面向第四個十年,張近東表示蘇寧已經明確戰略布局,即全面向「零售服務商」升級,進一步加快社會化發展步伐,加大開放賦能的發展計劃,助力行業轉型升級。

據悉,作為零售服務商,接下來蘇寧將持續加強在小微、農村、實業製造三個重點領域的賦能。面向小微企業,重點推動線上開放平臺入駐和線下社區網點的賦能;面向農村,通過發展零售雲、中華特色館、農村產業基地,全面助力鄉村振興的發展;面向實業製造,通過共享蘇寧海量的數據資源,引導上遊的生產研發與製造,從消費端來助力中國智能製造的發展。

「網際網路風起雲湧,創造了很多風口。大潮退去,我們相信持續奮進的人能夠成功。希望大家能夠關注實體經濟,關注我們真正能夠堅持從業、堅持實業、踏實做企業的人。」張近東的呼籲言猶在耳,在他的帶領下,蘇寧也與國家經濟的前行同頻共振。蘇寧已經走過了30年,而下一個十年的光景一定可期。

編輯:賀賀

相關焦點

  • 蘇寧雙十二服務進化 張近東:聚焦零售主業,做好用戶服務
    對此,蘇寧董事長張近東表示:「不被外界雜音所幹擾,用行動作出有力回應。只有用戶的口碑才是對我們最終的評價。」  對張近東來說,商海浮沉三十載,一場「輿論戰」, 一年「雙十二」,或許都只是其零售生涯的一個註腳。順勢而為,逆勢突圍,當蘇寧第四個十年布局徐徐展開,立足「零售服務商」身份,張近東和蘇寧又將如何出發?
  • 30年創業熱情不減 張近東瞄準零售服務超級市場
    而三十而立的蘇寧接下來怎麼走,張近東多次對外給出了明確答案:未來十年,蘇寧易購將從"零售商"升級成"零售服務商"。 在業內人士看來,創立新公司雲網萬店,既是蘇寧新十年戰略的一次落地,也是張近東在蘇寧第四個十年開始節點上的又一次"創業"。
  • 亮相一周年,騰訊智慧零售的進化論
    過去一年裡,圍繞騰訊智慧零售的討論幾乎從未斷過。人們好奇,這個看似無所不能的網際網路巨頭到底能否攻下零售業這座堡壘。許多人認為,騰訊缺少零售基因。對此,騰訊副總裁林璟驊有著不同的看法,「我們認為,只有演化,沒有基因論。」那麼,騰訊智慧零售在過去一整年裡究竟是如何一步步演化的呢?它又取得了怎樣的成長與蛻變?
  • 蘇寧新十年,張近東「會挽雕弓」
    審視當前的零售江湖,蘇寧始終是一個獨特的存在。從實體零售起家,到如今進化成為全場景的「零售服務商」。步入而立之年的蘇寧,發展路徑是獨樹一幟的。三十年來,蘇寧既沒有「抄近道」在某個方向劍走偏鋒,也沒有選擇在「舒適區」的坦途上一成不變。  其發展脈絡,與蘇寧控股集團董事長張近東的個人風格密切相關。
  • 從蓄力到釋能,揭開張近東新十年棋局
    審視當前的零售江湖,蘇寧始終是一個獨特的存在。從實體零售起家,到如今進化成為全場景的「零售服務商」。步入而立之年的蘇寧,發展路徑是獨樹一幟的。三十年來,蘇寧既沒有「抄近道」在某個方向劍走偏鋒,也沒有選擇在「舒適區」的坦途上一成不變。 其發展脈絡,與蘇寧控股集團董事長張近東的個人風格密切相關。
  • 蘇寧深耕實體經濟,張近東的堅守與創新
    三年前的全國兩會上,蘇寧控股集團董事長張近東的這番表態與如今中國經濟發展的方向不謀而合。在12月13日的蘇寧內部工作專題會上,張近東再次強調,面向新十年發展,蘇寧會始終聚焦零售主業,重點加大在實體經濟方面的發展力度,發揮產業生態優勢,做好商品經營和用戶服務。零售業發展與實體經濟成長壯大密不可分,回首張近東的創業史,其在零售領域三十年的堅守與創新,就是一部深耕實體經濟編年體。
  • 2020蘇寧加速開拓縣鎮市場 張近東如何將「好服務」下沉
    2020年以來,各大零售電商巨頭在縣鎮市場的布局更加深入,平臺競爭從單一的「拼低價」,升級到高質量商品、全渠道優質服務和供應鏈優勢的多維競爭。   近日,蘇寧召開內部專題會,張近東透露「零售服務」新十年戰略方向,農村、縣鎮將作為蘇寧持續開放賦能的三個重點領域之一。
  • 張近東會見梁海山 蘇寧海爾深化全場景戰略合作
    來源:金融界網站12月21日,蘇寧控股集團董事長張近東在南京蘇寧總部會見了到訪的海爾集團執行總裁梁海山一行,雙方圍繞生態產品、技術創新、場景體驗、用戶服務等方面進一步深化合作。張近東表示,在消費網際網路與產業網際網路的升級浪潮下,家電行業正迎來轉型升級的全新契機。家電消費的品質化、智能化、場景化、定製化趨勢顯著,需要海爾和蘇寧這樣的龍頭企業緊密合作,打造品質商品與優質渠道間「強強聯合」的標杆,共同探索行業發展前沿趨勢,助力整個產業鏈高質量發展。
  • 而立蘇寧靠「服務」,下一個十年張近東咬準這個「最終評價」
    正如張近東所言,做好用戶服務,以用戶體驗為標尺擁抱創新,升級零售主業,是蘇寧從"小門面"成長為零售巨頭的核心驅動力,更成為它而立之年再次出發、乘風破浪時堅守的定海神針。用戶思維讓蘇寧從"小門面"殺出血路1990年,27歲的張近東辭職下海。
  • 蘇寧易購怎麼從一家實體店領跑中國智慧零售
    這家蘇寧交家電的老闆只有27歲,名叫張近東,南京本地人,畢業於南京師範大學中文系。或許張近東本人也沒有料到,在今後不到20年的歲月裡,他所執掌的公司能夠躍升中國民營企業500強第二名。從1990年一個200平方米的專營店,到中國連鎖經營的龍頭,再到今天線上線下融合發展的世界500強企業,蘇寧成為智慧零售的引領者,發展主要經歷空調專營、電器連鎖、智慧零售三個階段。
  • 遠望谷湯軍:IOT技術助推傳統零售數位化轉型
    深圳市遠望谷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總裁湯軍先生結合中國零售的實際狀況和中國的RFID技術在零售行業的應用狀況,以「IOT技術助推傳統零售數位化轉型」為主題發表演講。湯總在開場時指出,2018上半年零售行業發展呈現出四大趨勢:線上線下(全渠道)融合加速落地,主要表現在企業的重構、供應鏈效率的提升、零售場景的延伸;社交電商發展迅速,以拼多多為例的典型社交電商,把流量入口的價值挖掘和平臺運營結合起來;線上泛零售品類擴充延伸;代際變遷與消費升級,消費人群越來越廣,90後漸成為消費者的主體。
  • 力推「正品下鄉」 張近東2019年兩會聚焦農村消費升級
    來源:金融界網站國家統計局公布的經濟數據顯示,2018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到380987億元,比上年增長9.0%。其中,鄉村消費品零售額增長10.1%。同時,2018年最終消費支出對GDP增長的貢獻率已達到76.2%。
  • 新零售:網際網路的再進化與逆生長
    當我們不再以網際網路的對立面的角度來看待新零售,而僅僅只是把新零售看成是行業發展過程當中必然要經歷的一個階段,或許,新零售的發展才不會有那麼多的質疑,而是變成了一種順理成章的存在。當人們對於新零售的厚望不再,或許,才是新零售行業的發展真正從浮躁進入到客觀理性發展階段的新開始。筆者始終都不認為新零售與網際網路是絕緣的,更加不認為新零售是憑空產生的。
  • 蘇寧零售CPU輸出臺灣市場
    中國江蘇網9月21日訊(記者馬燕) 9月16日,蘇寧雲商董事長張近東在2015年弘毅投資全球年會上宣布,蘇寧海外發展戰略全面提速,零售CPU的能力不僅要向全行業輸出,還要向全球輸出,那樣才能打造大陸領先全球的零售平臺。
  • 模式成熟加速複製,為什麼說零售雲是張近東開放戰略的「橋頭堡」?
    「面向第四個十年,蘇寧將全面向零售服務商升級,進一步加快社會化發展步伐,加大開放賦能的發展計劃,助力行業轉型升級。」12月13日,蘇寧控股集團董事長張近東在蘇寧內部工作指導溝通會上明確了企業新十年開放賦能的主基調,並強調將重點通過零售雲等方式加大智慧零售全鏈路能力輸出。
  • 張近東被誤讀了!
    經過近十年的蝶變,它成功的從一家傳統連鎖零售商,轉變為線上線下融合的智慧零售企業,更在今年全面向「零售服務商」升級。 大多數傳統企業之所以轉型失敗,都是因為快死了才想起轉型;而蘇寧的幾次轉型,雖然每次看起來都像是「壯士斷腕」,但毋庸置疑,轉型後蘇寧正變得越來越好。 蘇寧在轉型過程中做對了什麼?
  • 財經作家華祥名:我為什麼十年寫兩本張近東的書
    《張近東管理信念》由鳳凰出版傳媒集團旗下的江蘇人民出版社出版發行,財經作家、資深媒體人華祥名,十餘年深入觀察,七年傾心調研,三年潛心創作,全場景、全視角、全方位地記錄了蘇寧從一家空調專營店,到世界零售巨頭的崛起之路,也傾情講述了一家世界500強企業的中國智慧。
  • 收購家樂福一年後 張近東吹過的牛兌現了嗎?
    完成交割後,張近東給家樂福3萬員工寫了一分內部信,他認為零售變革已進入深水區,雙方的合作是行業升級的必然選擇,「時代需要蘇寧和家樂福這樣在各自領域對零售本質有著深刻理解、擁有核心能力的企業走到一起,積極探索零售發展的新道路,為消費者提供更好的產品和服務。」張近東說:家樂福中國才24歲,蘇寧也不到30歲」,「中國零售業的90後青年」的攜手,對未來要有充分的想像力和創造力。
  • 推動農村消費升級:張近東2019年兩會建言「正品下鄉」
    中新網3月4日電 國家統計局公布的經濟數據顯示,2018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到380987億元,比上年增長9.0%。同時,鄉村消費品零售額增長10.1%,連續七年超過城鎮消費增速。不久前,發改委等十部門出臺了刺激消費的相關政策,重點提出「促進農村消費提質升級,拉動城鄉消費聯動發展」,這預示著第二輪「家電下鄉」即將來臨。在全國人大代表、蘇寧控股集團董事長張近東看來,激活農村市場、加大補貼力度,必將有效擴大內需,全面拉動消費,為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 數字零售,新零售的新大陸
    當數字經濟成為新經濟的主導,數字零售的出現恰如其分。在很多人的印象裡,所謂的數字零售其實是新零售下的一個概念,抑或是說是新零售進化的產物,但是,相對於新零售的大而全,數字零售似乎顯得更加精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