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近東被誤讀了!

2020-12-25 正和島

作為一位低調、務實、敢為人先的民營企業家,張近東在企業家和媒體圈中一直都很受尊重。

上周至今,關於「蘇寧股權質押」一事引發廣泛關注,有投資界人士稱,外界對該事件有過度解讀之嫌。

就筆者多年以來的觀察和了解,作為巨頭背後的掌舵者,張近東一直以來都有自己堅定的信念:關於轉型創新、關于堅守服務、關於壟斷競爭、關於企業家精神……他經常提到的一個詞是「格局」,他相信「布局決定格局、格局決定結局」。

張近東有句名言,他說:「一個沒有前瞻性和大格局的企業,往往會在大變局中迷失方向,遭遇大潰敗。」

很多人和事,今天看起來似乎是不盡如人意的,但把眼光放的長遠些,你會發現,曾經的質疑,無非是一場認知上的誤解,因為那些善於謀變之人,他們著眼的是未來,而不是當下。

蘇寧面臨的轉型,是中國數字經濟大幕開啟的典型樣本,蘇寧的未來究竟會怎麼樣?沒有人能給出絕對的答案,可以肯定的是,謀變的張近東,不需要誤讀,這種誤讀背後,反映了對中國大型企業數位化轉型的理解尺度。在商業浪潮中浮沉三十載的蘇寧,值得你的客觀解讀。

本文是張近東歷年來經典言論的整理,他的這些觀點,不光在總結蘇寧的過去,也在指向蘇寧的未來,同樣對於別的企業如何轉型創新、如何突破困局,也會有很大的啟迪意義。

編輯:正風

來源:正和島商業洞察

01、企業成功蝶變的密碼:轉型+創新

不管是在傳統零售,還是在網際網路領域,蘇寧都是獨樹一幟的存在。經過近十年的蝶變,它成功的從一家傳統連鎖零售商,轉變為線上線下融合的智慧零售企業,更在今年全面向「零售服務商」升級。

大多數傳統企業之所以轉型失敗,都是因為快死了才想起轉型;而蘇寧的幾次轉型,雖然每次看起來都像是「壯士斷腕」,但毋庸置疑,轉型後蘇寧正變得越來越好。

蘇寧在轉型過程中做對了什麼?我們從張近東過往的發言中,總結出5點「獨門秘籍」:

1.要在技術的快速變化中始終把握住行業的本質

在技術飛速躍進的年代,完全追逐技術,最終可能會被眼花繚亂的新技術搞暈頭;而完全拒絕技術,最終將被淘汰。

技術歸根結底是個工具,但每個行業都有它不變的內核,那就是如何更好地服務它的客戶。

比如零售業從本質上講是從事商品流通服務,網際網路帶來的最大轉型是提高流通效率、更好地滿足顧客個性需求。

2.轉型要有超前規劃,你能看多遠,你的事業就會有多大

我們不是為了創新而創新,而是要把既有的資源不斷地優化和配置,來實現更高的目標。

從上線蘇寧易購,到推出O2O模式,再到推出開放平臺,所有這些,都不僅是為了眼前的利益,而更多的是著眼於未來的布局。

3.在壓力面前,需要堅持創業精神

我們可以直面挫折,可以承認錯誤,但絕不輕言失敗,更不容許放棄!跌倒了可以再爬起來。如果一味地求穩怕輸,那就很難成功了。

很多企業之所以轉型不成功,並非因為他們沒看到趨勢,而是無法承受短期的誘惑和壓力,從而左右搖擺,瞻前顧後,不能用創業的決心去轉型。

放棄過去的成功很難,但有時不放棄就無法獲得明天的成功。轉型是掌握新工具、獲得新能力的學習過程,出現這樣或那樣的問題都是正常的,需要用時間換空間,這就更需要我們要有堅持的精神。

4.要注意節奏,謀定而後動

無論是創新還是創業,生存和發展是前提,創新太早會成為先烈,太遲會被時代拋棄,只有在恰當的時候發力,方能既不傷及本身,又能創新成功。

就如同轉彎,一列高速飛馳的火車與一輛小轎車轉彎的節奏完全不一樣。小轎車可以輕鬆轉過的彎,對於火車來說,則需要早轉、慢轉,急了不行,那是要翻車的。

5.所有的轉型最後都要固化成團隊的文化

只有文化上的轉型才是真正意義上的精神傳承。企業處於不同的時代,會形成時代文化的印記;企業運用不同的技術工具,會形成不同思維文化的定勢。

所以,在網際網路的浪潮下,企業文化既不能一成不變、固步自封,也不能全盤否定,推倒重來。網際網路企業的文化特徵是注重用戶的體驗,用開放分享的思想重塑價值鏈,用平等的企業氛圍促進創新。

02、骨子裡的精神底色:堅守服務,是立身之本

我們說,競爭優勢歸根結底來源於企業為客戶所能創造的價值,而服務作為一種非價格競爭手段,在增強企業競爭力方面發揮著日益重要的作用。

張近東曾在不同場合中多次強調服務的重要性,在他看來,服務是烙在蘇寧骨子裡的精神底色,或者說,是蘇寧的立身之本。

那麼,張近東領導下的蘇寧究竟有著怎樣的服務理念呢?下面這段文字或許是最好的詮釋:

無須諱言,蘇寧發展到今天,也遇到一些問題。

面對用戶的需求,我們的響應速度是否夠快?我們有沒有創造更多驚喜感?我們是不是在追求增長時,脫離了服務的本質?

服務用戶的過程中,遇到問題總是在斤斤計較,大家首先想到的是自己的KPI,還是用戶的滿意值?是解決用戶問題,還是超預期的解決用戶問題?

我們需要思考:在全新的消費時代,什麼才算是好服務?形式千千萬萬,但內核只有一個。

好服務不是沒有感情的流程正確,而是能給用戶帶去信任感的「非標品」。服務滿意度沒有「比較好」,只有0分和100分,沒有99分的概念。做到了,用戶就會信任你,做不到,用戶就轉身離開。

抓住好服務,這是我們做好一家零售企業的精神信仰,也是蘇寧從誕生那一刻起,烙在骨子裡的精神底色。

經歷過專業零售、連鎖零售、網際網路零售的蘇寧更應明白,無論身處哪個時代、社會如何變革,服務永遠是零售的立身之本。

零售即服務,服務即戰略。

追求好服務,我們的終極目標在哪裡?

讓用戶易得,讓員工獲得,讓夥伴值得。

公司將持續加大對一線員工的激勵,並將薪資與用戶滿意度掛鈎,用戶越滿意,薪資就越高。

如果沒有給我們的員工創造價值,所有的東西都是紙上談兵。沒有物質,談什麼理想?

我曾經說過,民營企業小的時候是個人的,大了就是員工的、社會的。蘇寧,不但要讓自己強大,更要具備持續為社會創造價值的能量。

流螢提燈引路,身後萬馬千軍。

怎樣的蘇寧,就會有怎樣的蘇寧人。做用戶需要的蘇寧,做社會需要的蘇寧,我們責無旁貸。

03、踏準時代節拍:趨勢,一定會取代優勢

商業世界裡,我們常講的一句話是,得勢者得天下。當然,這個勢指的不是優勢,而是趨勢。

張瑞敏曾說,企業要踏準時代的節拍,同樣,張近東對此也有深刻的感受。他認為,企業都是時代的企業,任何優勢在趨勢的大潮面前都終將被淹沒。如果用一句話來總結,那就是趨勢一定會取代優勢。

很多朋友說,蘇寧這幾年動作頻頻,似乎踩上了風口。但我們絕不會僅僅滿足於踩上風口,我們最終的目標是為行業的轉型升級再造風口。

首先,趨勢一定會取代優勢,而變革最重要是要看得清方向、順應潮流,而企業家則要敢於放下過去的成功。

企業都是時代的企業,任何優勢在趨勢的大潮面前都終將被淹沒。企業不怕選擇艱難的道路,就怕迷失正確的方向。

我們在2009年轉型網際網路零售時,可以說是在傳統連鎖最巔峰的時候,也是我們業績最好的時候。

但是伴隨著智慧型手機、電腦等一系列通信網絡產品的爆發式增長,我們預感到消費習慣一定也會發生劇烈的變化。所以,我們決心突破自我,上線電商,義無反顧的擁抱網際網路。

其次,是要找到合適自己的發展路徑。

所有的轉型都有時間窗口,變革如果缺乏一條明確的路徑,猶豫不決,瞻前顧後,就會浪費寶貴的時間,進而錯過變革的最佳時機。

在我們轉型初期,因為沒有標杆可以參考,很多時候都是在「摸著石頭過河」,但是我們堅信一點,線上線下融合的O2O模式一定是未來零售業的大勢,因此我們堅定的將線上線下的商品、服務、體驗等全流程打通。

04、蘇寧不追求壟斷,競爭不是你死我活

最近的政治局會議提出「強化反壟斷和防止資本無序擴張」,僅僅14個字,卻流露出意味深長的信號。

可以明確的是,在網際網路行業富足而強大的今天,國家希望它能更多地承擔起經濟和社會義務,而非僅聚焦於自身的利潤增長。

2017年,在一次內部交流會中,張近東也提到了「做大不是唯我獨尊,不是逆我者亡順我者昌」,今天來看,不失為一種先見之明。

在年初的供應商大會上我曾講到,一個企業的價值不是你擁有多少,而是你能夠釋放多少,我們有數萬家的商戶和供應商,我們逐步在開放,很多品牌商和平臺商戶都希望與我們在物流等方面建立合作。

今天的電商不僅是線上線下的平臺之爭,大家開始比物流,比服務,比供應鏈。可以拿報表去看一看,無論是周轉率還有帳期,我們都是優於對手的。

企業之間本身就存在競爭與合作等各種關係,但是我覺得作為一個企業,發展大了,還是要顧及一些社會形象和社會價值。

競爭不是你死我活,實際上競爭是競合,中國消費市場去年是18萬億,而且消費佔中國的經濟比重越來越重,這個市場實在太大了。體量越大,越要包容,越要開放。

做大是一種能力,我們一定要學習,但是做大不是唯我獨尊,不是逆我者亡順我者昌。

蘇寧的發展不是追求寡頭壟斷,我們希望帶動整個社會的發展,市場上不可能只有一家企業,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才是春。

在競爭中,競爭對手正是推動自身企業不斷發展的標杆。

05、面對非議無需懼怕,行動是最好的回應

針對近日「蘇寧股權質押」一事,有投資界人士稱,外界對該事件有過度解讀之嫌。

每到年末,大部分企業的資金調度本來就緊張,需要通過一些方式進行資金騰挪,股權質押是其中一種比較常見的方式。

而我們也能從張近東的內部講話中,感受到蘇寧不懼輿論風波的底氣和信心。

從11月份以來,外部陸續有一些關於公司的失實報導和炒作渲染,一定程度上幹擾了企業正常的經營活動。

在集團過去十年的轉型中,我們圍繞零售基礎設施的建設,做了大量的超前投入,過程中雖然也付出了成本,但是我們最終走出了自己特色的智慧零售之路。

在這裡,我要告訴大家,只要蘇寧不做危害國家社會利益的事,只要我們服務好用戶,我們就扛得住任何輿論攻擊,只有用戶的口碑才是對我們最終的評價。

有什麼問題我來頂、我來解決,大家只管聚焦把工作做好,保持定力、堅定信心,不要被外部雜音所幹擾,我們要用行動做出有力回應。

06、所謂企業家精神,無非是走出舒適區的魄力

現代管理學之父德魯克說,企業家就是那些願意過不舒服日子的人,或者說不願意過舒服日子的人。這一點放在張近東身上來看,尤為貼切。

2018年,在中國企業家俱樂部理事互訪活動中,張近東對企業家精神做出了如下定義,他說,企業家精神最核心的一點,就是要有敢於走出自己舒適區的魄力。

不得不說,二者對企業家看法,有著諸多的共性。

我認為,任何企業的成長壯大,有一種東西是共通的,這也是讓我們心有靈犀的聚在一起、成為中企俱樂部理事的原因之一,那就是企業家精神。

企業家精神決定了一個企業事業的大小和長短,是企業發展的靈魂。

什麼是企業家精神,有人講是創新,有人講是冒險。我認為企業家精神最核心的一點,就是要有敢於走出自己舒適區的魄力。

當然,走出舒適區不是指要另起爐灶、拼命折騰,而是要打破故步自封的藩籬,了解時代的脈搏,努力做時代的企業。

當前,時代在快速的變化,企業總是處在不確定的環境中,今天的優勢終究會被明天的趨勢代替,我們真正的對手不是同行,而是難以跳出的慣性思維、傳統思維,企業要實現基業長青,就必須立足行業與時俱進,要把握趨勢迎接挑戰,其實這就決定了我們必須要敢於走出舒適區。

坦白的說,蘇寧28年(今天已經30年了)的發展歷程,就是一個不斷走出舒適區的過程,始終在建立自身發展的時代感。

07、結語:多一些耐心,給真相時間

30 年來,蘇寧是世界零售業的一個秘密。蘇寧的成長一直充滿著質疑,它的成功轉型也充滿了神秘性。

作為一家上市公司,蘇寧的一舉一動,無論好壞,都是在輿論的聚光燈下完成的,都會是社會關注的焦點。而些許的風吹草動,都會產生連鎖反應,從而被無限制的放大,讓蘇寧承受巨大的外部壓力。

這往往是企業最難熬的時期,些許的動搖都有可能導致前功盡棄。這個時候,就需要企業堅定不移的守住行業本質、耐得住社會非議。

回首30年,蘇寧的轉型發展過程中經歷了各種質疑與非議,但他們也的確擁有著那樣的決心與意志。如今看來,正是因為那時的決定和堅持,為蘇寧贏得了轉型的時間,也贏得了戰略迴旋的空間。

而蘇寧今天的被誤讀,完全是蘇寧在執著探索數位化轉型所遇到的階段性困難。

我們不但不能看笑話,更應該給予支持和肯定,更重要的是思考我們每個企業的轉型和求變是否應該更堅決。

如果蘇寧不去做這些轉型的探索,也許他也可以輕鬆的看這個世界各種各樣的誤讀,但中國少了一個勇於探索的企業。

一秒地獄,一秒天堂。

作為旁觀者的我們,絕不能因為只看到事物的片面就急於下判斷,這樣得出的結論往往是武斷的。

多一點耐心,離真相就能更近。

參考資料:

《張近東:蘇寧轉型期間,3次創業成功的幾點經驗》 大咖約

《新書前言 || 張近東X華祥名:蘇寧為什麼能》華祥名

《張近東內部交流會講話:蘇寧是一個技術企業,要做網際網路零售》 騰訊深網

相關焦點

  • 張近東的朋友圈,愛江湖救急
    而這句話別人的感受如何並不知曉,但最近蘇寧的老闆張近東肯定感慨頗深。如果讓張近東在這句經典臺詞上加上一句話,恐怕他最想說的是:世事難料。1./ 遇到問題的張老闆 /張近東並沒有想到,自家公司最近總能上熱搜。
  • 2019,張近東和蘇寧綻放
    回看南京城裡這家行將而立之年的電商巨頭,復盤張近東29年的創業之路,君子豹變可能是最恰如其分的讚譽。北京大區蘇寧小店項目、國際米蘭俱樂部、投資集團TMT投融資項目同獲「董事長特別獎」在新一年的電商江湖上,張近東和他掌舵的蘇寧將有最值得期待的看點。
  • 張近東的關鍵時刻
    有分析認為,張近東本輪股權質押與蘇寧即將到期的債券有關。就在12月11日,蘇寧公告顯示,百億債券已提前兌付。儘管蘇寧處於風口浪尖,但創始人張近東面對媒體依然鎮定自若。他說「面向第四個十年,蘇寧將全面向「零售服務商」升級。持續加強在小微、農村、實業製造三個重點領域的賦能」。
  • 蘇寧深耕實體經濟,張近東的堅守與創新
    三年前的全國兩會上,蘇寧控股集團董事長張近東的這番表態與如今中國經濟發展的方向不謀而合。在12月13日的蘇寧內部工作專題會上,張近東再次強調,面向新十年發展,蘇寧會始終聚焦零售主業,重點加大在實體經濟方面的發展力度,發揮產業生態優勢,做好商品經營和用戶服務。零售業發展與實體經濟成長壯大密不可分,回首張近東的創業史,其在零售領域三十年的堅守與創新,就是一部深耕實體經濟編年體。
  • 蘇寧新十年,張近東「會挽雕弓」
    其發展脈絡,與蘇寧控股集團董事長張近東的個人風格密切相關。在日新月異的零售市場,張近東追求的不是最快,也不是最多,而是穩中求進,厚積薄發。這一輪業務重組、新公司成立看似「突如其來」,但對張近東和蘇寧而言,正是其三十年發展理念的一種延續。  蘇寧新十年的轉型或許剛剛開啟,但張近東的零售布局其實早已「在路上」。
  • 張近東正向淘寶求援!其中原因很玩味
    12月10日,據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的披露,蘇寧控股集團股東張近東、張康陽及南京潤賢企業管理中心(有限合夥)已將公司全部股權出質給淘寶(中國)軟體有限公司。
  • 政協委員張近東:網購不可能代替實體店
    所以,張近東表示,虛擬網店想要取代實體店是不可能的,就算哪一天它代替了,代替也是它滅亡的開始,因為這意味著它違背了社會本來的商業價值。城鎮化做大市場蛋糕張近東之前一向倡導「家電下鄉」政策,談及到時下深受業內關注的「家電下行」政策時,張近東表示,從國家的高度來看,「家電下鄉」對去年的保增長擴內需起到了很大的帶動作用,預計今年這一政策將會被延續下去,不過,他也認為,政策的推出針對的不是企業而是社會,一個行業想得到長足發展最終還是要靠市場自身的調節。
  • 春節致信員工,張近東感恩蘇寧人的堅守與付出
    原標題:春節致信員工,張近東感恩蘇寧人的堅守與付出速途網1月23日消息(報導:李楠)今日,張近東發表致蘇寧一線員工的春節慰問信,尤其面向湖北區域的員工,要求人力資源做好服務保障,囑託員工務必注意安全!信中,張近東還表示,今年春節,蘇寧將有12萬員工堅守一線為全國用戶服務。
  • 紮根實體經濟,助推零售升級,張近東的「零售進化論」
    三年前的全國兩會上,蘇寧控股集團董事長張近東的這番表態與如今中國經濟發展的方向不謀而合。在12月13日的蘇寧內部工作專題會上,張近東再次強調,面向新十年發展,蘇寧會始終聚焦零售主業,重點加大在實體經濟方面的發展力度,發揮產業生態優勢,做好商品經營和用戶服務。零售業發展與實體經濟成長壯大密不可分,回首張近東的創業史,其在零售領域三十年的堅守與創新,就是一部深耕實體經濟編年體。
  • 從蓄力到釋能,揭開張近東新十年棋局
    其發展脈絡,與蘇寧控股集團董事長張近東的個人風格密切相關。在日新月異的零售市場,張近東追求的不是最快,也不是最多,而是穩中求進,厚積薄發。這一輪業務重組、新公司成立看似「突如其來」,但對張近東和蘇寧而言,正是其三十年發展理念的一種延續。 蘇寧新十年的轉型或許剛剛開啟,但張近東的零售布局其實早已「在路上」。
  • 兩年新增10萬員工,張近東有何統御之術?
    農曆臘月二十九,蘇寧控股集團董事長張近東發布致員工親筆家書,勉勵12萬春節期間奮鬥在一線的員工,此外,張近東還為值班的一線員工準備了上億元的節日補貼。年的28萬,短短兩年間吸納10萬新員工,需要張近東拿出更加科學先進的管理方法。
  • 嚴師出高徒 張近東「三高」模式自主培養蘇寧人才
    該計劃由張近東親自發起並推動落地,因為對「1200工程」的高度重視,在蘇寧該項目也被稱為「董事長工程」。   與多數僱主不同的是,蘇寧強調自己不僅是尋找為智慧零售貢獻才幹的年輕人,更是選拔可以成長為蘇寧未來事業接班人的好苗子。這是張近東推行的「1200工程」的精神內核。
  • 收購家樂福一年後 張近東吹過的牛兌現了嗎?
    消息一出,輿論譁然,蘇寧這次出乎意料的收購,不僅使得騰訊永輝超市的合作作罷,也給蘇寧的「智慧零售」版圖加上了戰略重器,毫無疑問,做出這個決策是張近東。張近東對於家樂福的重視,不僅在言,更在行動,在去年雙十一前夕和今年618大戰前,張近東兩次親臨家樂福,多次親自巡店的背後,掩蓋不住家樂福在蘇寧未來零售變革的重要角色。張近東為什麼要買家樂福?
  • 蘇寧雙十二服務進化 張近東:聚焦零售主業,做好用戶服務
    對此,蘇寧董事長張近東表示:「不被外界雜音所幹擾,用行動作出有力回應。只有用戶的口碑才是對我們最終的評價。」  對張近東來說,商海浮沉三十載,一場「輿論戰」, 一年「雙十二」,或許都只是其零售生涯的一個註腳。順勢而為,逆勢突圍,當蘇寧第四個十年布局徐徐展開,立足「零售服務商」身份,張近東和蘇寧又將如何出發?
  • 3千億負債壓頂,張近東能否頂住?看看他的朋友圈就知道問題不大
    蘇寧易購的利潤都是通過投資收益來的,比如說張近東在2015年大手筆認購阿里的股票,隨後阿里市值暴漲,張近東陸續清空阿里的股票,就賺到了兩三百億最少。很多人說張近東是通過投資收益來粉飾財報。不過這個問題得看你怎麼看,很多公司想粉飾也是粉飾也不了,關鍵是張近東的投資真的能夠賺錢。我們來看看張近東過去幾年的幾筆最重要的投資,除了2015年大手筆投資阿里外。
  • 張近東:民生商品質量和服務是家樂福的生命線
    就在蘇寧易購618超級秀開始前的幾個小時,蘇寧董事長張近東現身南京家樂福大橋南路店,為618終極大戰助陣。張近東在現場對家樂福員工提出要求,大家要嚴把商品質量,大力推廣到家服務,集團也將全方位的支持、補貼家樂福,全方位保障用戶的菜籃子。
  • 30年創業熱情不減 張近東瞄準零售服務超級市場
    而三十而立的蘇寧接下來怎麼走,張近東多次對外給出了明確答案:未來十年,蘇寧易購將從"零售商"升級成"零售服務商"。 在業內人士看來,創立新公司雲網萬店,既是蘇寧新十年戰略的一次落地,也是張近東在蘇寧第四個十年開始節點上的又一次"創業"。
  • 張近東將「一帶一路」比作蘇寧的發電站,隱藏著什麼商機?
    張近東將「一帶一路」比作蘇寧的發電站,隱藏著什麼商機?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張近東是怎麼完成破局的。蘇寧是中國為數不多的比較有實力的企業,同時蘇寧能夠成長的很迅速,離不開國家和世界的經濟環境,也許在蘇寧的發展中,我們能夠夠看到很多企業能夠走出去的一些方式,同時借鑑蘇寧的這種發展模式,必然也會為很多企業找到發展的出口。
  • 擔心完許家印擔心馬雲,如今又在擔心張近東,今年的網友真是忙
    最近許多網友開始關注蘇寧老闆張近東,因為是張近東把蘇寧控股的股份質押給了馬雲的淘寶,借到了10億元。蘇寧控股的持股人是張近東父子,目前這家公司持有蘇寧易購3.98%的股份,折合市值30億。換句話說,張近東用價值30億的資產,跟馬雲的公司借了10億。於是網友們都炸開鍋了,蘇寧是不是沒錢了?各種言論開始出現,蘇寧則忙著闢謠。大概的意思就是大家都說蘇寧沒錢了,然後蘇寧就一直解釋說,這是正常的商業行為而已,不影響公司的經營。然後蘇寧的債券開始跌了。
  • 【張近東等將蘇寧控股集團全部股權質押給阿里巴巴旗下公司】國家...
    (原標題:【張近東等將蘇寧控股集團全部股權質押給阿里巴巴旗下公司】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的披露,蘇寧控股集團股東張近東、張康陽及南京潤賢企業管理中心(有限合夥)已將公司)【張近東等將蘇寧控股集團全部股權質押給阿里巴巴旗下公司】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的披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