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史:論諾曼人入侵英格蘭期間對蘇格蘭民族的影響

2020-12-22 惠言歷史觀

引言

在諾曼人入侵英格蘭期間,蘇格蘭的民族分裂現象已經幾乎消失;唯一的分歧存在於講蓋爾語的蘇格蘭高地人和住在南部平原地區的蘇格蘭低地人,也就是條頓人後裔之間。 低地蘇格蘭人在血統上其實和英格蘭人更為親近,他們的語言可以同時被英格蘭人、丹麥人和日耳曼人聽懂。他們雖被叫作蘇格蘭人,卻與英格蘭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

語言和血緣成了低地蘇格蘭人和高地蘇格蘭人之間最大的障礙,加上高地蘇格蘭人的個性中又融入了原始部落所特有的高傲和狂妄,時常挑起事端,高地和低地蘇格蘭人無法和睦相處,多年以來戰爭不斷。蘇格蘭王室雖為高地蘇格蘭出身,但是為了解決民族分裂這一棘手問題,他們世世代代利用兩個民族之間的矛盾,同低地蘇格蘭人聯合,一起打壓、對抗高地 蘇格蘭人。肯尼思一世的後代更是開始大方接受英格蘭移民,給予他們優待,以博取低地 蘇格蘭人的好感。 就是在這樣的政治形勢下,埃德加攜親友忠臣來到蘇格蘭。蘇格蘭國王馬爾科姆熱情地迎接了他們。

他稱埃德加是英格蘭唯一的合法國王,並表示願意 援助其東山再起;他還為埃德加的將領們分封加爵。馬爾科姆尚未結婚,便娶了埃德加的 小妹妹瑪格麗特為妻。瑪格麗特不懂蓋爾語,在同北部和西部地區首領談話時需要翻譯, 而擔當此職責的正是她的丈夫。久而久之,這門由自己的祖先斯科特人流傳下來的古 老語言,就遭到了馬爾科姆的嫌棄,他開始漸漸厭煩起蓋爾語。 在英格蘭人同蘇格蘭國王聯手的同時,英格蘭北部地區的反抗聯盟也逐步成型,留給 威廉的時間越來越少,他必須立刻發動進攻。

威廉率軍先行進攻牛津,面對諾曼人的來勢洶洶,牛津人頑強不屈,諾曼人突破城牆,進入城內,發動猛烈襲擊,肆意燒殺搶掠。720座建築當中,有將近400座被毀。聖弗裡德韋德修道院的修道士拿起武器保衛自己的家園,卻無濟於事,他們在諾曼人獲勝之後全部被流放。諾曼人乘勝追擊,接著,他們拿下了華威和雷塞斯特 ,兩座城市也幾乎被毀殆盡,德比有三分之一的房屋被掀翻。攻下諾丁漢之後,威廉在這裡建立大本營,交由紀堯姆·佩維爾 看守。紀堯姆·佩維爾可謂收穫頗豐,他拿到了諾丁漢的55座莊園、 48座商人房屋、12座英格蘭士兵的房屋和8座英格蘭農夫的房屋。

他將自己的城堡建在德比的一座巖石尖上,看上去像是一個懸在空中的鷹巢,氣勢磅礴。接著,諾曼人從諾丁漢向東進發,直逼林肯。在林肯,有166座房屋最終被毀。考慮 到這座城市的特殊性,這裡的居民擁有丹麥血統,與丹麥人始終保持友好往來,諾曼人擔 心會像在諾維奇一樣,遭遇援兵突襲,後果不堪設想。於是,他們用被毀掉的房屋碎 片建造起堡壘和戰壕,以形成更強有力的防禦工事。在林肯,諾曼人所關押的人質當 中,有一位叫作瑟爾戈的丹麥人後裔,他通過賄賂監獄看守人而成功越 獄。

他秘密前往亨伯河口的格裡姆斯比港口,求助正要駕船啟程回國的挪威商人,帶其一同回到斯堪地那維亞半島去找援兵。不巧的是,他們碰到威廉派去北歐各國進行談判的使者,使者決定徵用這艘船,同挪威商人一同前往目的地。挪威人見機行事,將瑟爾戈藏在船的最裡面,全力協助他躲避搜查、保護他的安危。使者登船之後,船順利離港,待地平線消失於眼前之後,瑟爾戈突然跳了出來,使者們大為震驚,遂 要求船隻掉頭返航,以將逃犯交給國王。奈何挪威人全然不屑,搪塞道:「風向正好,船隻正在全速行駛,萬萬不可掉頭。」諾曼人堅持要求返航,爭論愈演愈烈,最終短兵相接,挪威人稍佔上風;隨著船隻越來越深入海中,諾曼人漸漸失去對局勢的掌控。拿下林肯之後,諾曼人繼續向約克前進。

行經亨伯河口,他們遇到了盎格魯—撒 克遜人和威爾斯人聯合部隊的激烈反擊。奈何這也只是黑斯廷斯戰役的重演,諾曼人憑藉人數眾多和裝備精良擊退了敵人。大多數英格蘭人戰死,少數人逃至約克;諾曼人緊追不捨,突破約克城牆進入城內,大肆殺戮,老弱婦孺無一倖免。被諾曼第史學家稱作「叛亂分子」「強盜」的英格蘭剩餘殘留將士自亨伯河駕船逃至北方英格蘭和蘇格蘭交界處,準備在那裡稍作休整,重整部隊。然而,面對當前局勢,埃德溫和莫卡爾都感到無能為力,他們宣布撤退;接著,一眾有影響力的人物和大主教也宣布撤退。但是他們相互承諾,誓死不做諾曼人的奴隸。

諾曼人在約克建立起堅固的堡壘,這便是諾曼人在北方地區的大本營。五百位裝備精 良的士兵和數千位騎士聳立其上,對整個北方地區虎視眈眈。然而,約克不斷湧現出的反抗聯盟令諾曼人大傷腦筋。他們一邊下令修溝壕以鞏固防禦工事,一邊從各處搬運生活物品至堡壘當中,以免陷於包圍之中被困而亡。危機四伏的約克似乎困住了諾曼人的腳步, 他們侵佔北方地區的大計也就此暫時擱置。時值某一盛大宗教節日,曾為國王威廉加冕的大主教埃爾德雷德回到約克。一來到這裡,他便派人出城尋找糧食,待其僕人押運裝滿糧食和生活用品的馬車回城之時,於城門處偶遇諾曼第的子爵。諾曼人見狀問道:「你 們為何人?要把糧食運給何人?」

他們回答道:「我們是大主教的僕人,這些物品都是供大主教所用。」子爵隨即心生疑慮,並未考慮大主教的處境,就示意其隨從將馬匹和 糧車引至堡壘,將這些物品統統收入了諾曼人的糧倉之中。 此事一出,埃爾德雷德深受打擊,他一直自認為是威廉的盟友,如今卻受到如此待遇,憤怒之感從心而生。他身著主教禮服,手拿權杖,來到國王面前想要討個說法。 按照當時的習俗,國王在接見大主教之時應起身與主教行貼面禮;但是威廉起身之後,埃爾德雷德卻後退幾步,說道:「請您聽我說。您曾是外國人,您用沾滿鮮血的雙手接過了英格蘭。我曾用我的雙手為您加冕,為您祝聖。但是現在我要詛咒您和您的民族。這是您應得的,因為您背叛了上帝,您無視上帝指派到人間的使者。」

此番言論一出,威廉手下諸位將士憤怒不已,紛紛拔劍,要懲戒這個肆無忌憚的英格蘭人;威廉卻靜靜地聽著大主教的牢騷,甚至還有閒暇之心平息眾人的怒氣,想必老教士無力的詛咒並不能在他的心中掀起任何波瀾。他保全了埃爾德雷德的性命,讓其毫髮無損地回到了約克。但是此次事件卻在大主教的心中留下了無盡的憂愁,或者說,他終於意識到,是自己曾經助推自己的國家進入水深火熱之中,內疚之感令其惆悵不已。埃爾德雷德的雄心壯志就此被摧毀,於威廉而言,他既不是人質也不是奴隸,而是個沒有任何分量、不值一提的人。這一事實令他一蹶不振,健康狀況每況愈下,疾病一點一點地吞噬著他的精力。

一年之後,英格蘭人高舉抗爭旗幟朝約克進發,企圖奪回這片土地,埃爾 德雷德的憂愁和抑鬱也隨之加重,比起死亡,他更害怕看到威廉鎮壓同胞。害怕會目睹自 己的祖國和教堂變為廢墟,而他也只是無能為力,便祈求上帝帶他離開這個世界。英格蘭邊境的戰爭仍在持續,四處動蕩不安;人們期待著曾經從約克逃離的人們可以從遠方歸來,再次嘗試趕走外敵。諾曼人也漸漸感受到了局勢的動蕩和英格蘭人的倔強不屈,很多人滿足於已經到手的財富,決定就此罷手;有的人認為,英格蘭這片大地已不值 得讓自己去冒險失去眼前所得;還有人因為持續收到家信,遂決心回國,信中的內容全是 妻子苦苦哀求自己的丈夫早日回鄉。

為了挽留軍心,威廉展現出前所未有的慷慨,對諾曼人實施更為誘人的分封獎勵政策;同時向眾人承諾,一旦戰爭結束,他們所獲土地、 金錢和榮譽都將不可計數;他還命人在諾曼第士兵當中散播各種詆毀諾曼第婦女的言論,嘲笑諾曼第婦女的無知和無為,說這些婦女是致使軍心混亂的罪魁禍首。儘管使出了一系列手段,諾福克公爵于格·格朗麥斯尼爾,黑斯廷斯的堡壘看守者翁弗魯瓦和其他很多人都準備放棄他們的土地和榮譽,啟程回國。威廉嘲笑他們胸無大志,稱他們的行為是在損害國家的利益。眾人的離去為威廉帶來了嚴重的精神壓力,他預示到未來將會面臨前所未有的困難和挑戰,便將自己的妻子瑪蒂爾達也送回諾曼第,使其免受傷害,也可以使自己全身心地投入戰爭當中去。

相關焦點

  • 蘇格蘭為什麼會被英格蘭徵服?
    為了自由而奮鬥的蘇格蘭勇士威廉姆·華萊士,在與英國侵略者的戰鬥中百折不撓,越挫越勇。華萊士雖然最終倒在了叛徒與國人的陰謀算計之中,但是他追求蘇格蘭民族解放的理想卻刺激了蘇格蘭民族意識的覺醒。圖/威廉姆·華萊士在他之後的很長一段時間,蘇格蘭始終保持著光榮的獨立,與我們通常意義上的英國並不統一。
  • 英格蘭、蘇格蘭、威爾斯和北愛爾蘭是什麼關係,為何蘇格蘭要獨立
    由於整個西方和英國人站到了一起,俄羅斯遭遇了嚴重的外交困境,而英國人似乎沒有罷手的想法。事實上,英國人之所以對俄國緊咬不放,一個原因是美國在背後的慫恿,另一方面則是英國為了擺脫脫歐帶來的負面影響。而留在當地的凱爾特人則和盎格魯、撒克遜等日耳曼部落融合,逐漸形成了盎格魯-撒克遜人為主體的英格蘭人。英格蘭人自詡為「盎格魯-撒克遜人」就是來源於此。1066年,法國諾曼人入侵英國,在英格蘭地區建立諾曼第王朝。諾曼人徵服英格蘭後,不斷入侵蘇格蘭,迫使蘇格蘭臣服於諾曼王朝。不過蘇格蘭人並未放棄反抗,蘇格蘭一直或明或暗的和英格蘭的諾曼王朝及其後繼者作對。
  • 西方史:分析羅曼人與英格蘭人之間的政治較量
    在全國登記簿中,還有這樣一個現象:英格蘭人在諾曼人入侵之前進行的財產轉讓行為都被判為完全無效。諾曼人入侵之初,英格蘭人極度恐慌,不少人將一部分土地託付給 教堂,有的是將土地實質捐贈,以尋求永福,有的則是假裝捐贈,來保證戰後可以為兒子 留得一些土地。
  • 蘇格蘭與英格蘭的千年恩怨
    勇敢之心:蘇格蘭王國的獨立抗爭1066年諾曼人入侵英國之後的兩百年間,英格蘭和蘇格蘭的關係基本上是友好的,只是偶爾因蘇格蘭幹涉英格蘭內政而有所中斷。兩國之間有一大條荒僻沼澤地帶阻止它們的互相侵犯。比起英格蘭來,蘇格蘭較為貧窮,它離歐洲的商業中心更遠,而且它的西部和北部有大片人煙稀少的部落地區。
  • 一組關於英格蘭、蘇格蘭、威爾斯及北愛爾蘭的知識
    除本土之外,其還擁有十四個海外領地, 總人口超過6600萬,其中以英格蘭人(盎格魯-撒克遜人)為主體民族,佔全國總人口的佔83.9%。1066年諾曼徵服之間生活在大不列顛島東部和南部地區的文化習俗上相近的一些民族。
  • 英國是怎麼形成英格蘭、蘇格蘭、北愛爾蘭、威爾斯格局的?
    看過世界盃足球賽的同學應該都知道,在世界盃的球隊中,從來沒有出現過一直英國隊,而經常看到英格蘭隊,但是英格蘭卻不能代表整個英國,因為英國一共分為4個區域:英格蘭、蘇格蘭、威爾斯、北愛爾蘭。他們統稱為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也就是英國。首都倫敦,就位於面積最大的英格蘭。
  • 英國國家由來:詳解蘇格蘭與英格蘭的歷史淵源
    他們之所以追求獨立,是因為在他們的漫長歷史中,大部分時間裡,他們與南邊的英格蘭並不是一個國家,甚至一些時候,是敵對關係。  羅馬帝國時期  公元前54年,羅馬帝國軍隊渡過英吉利海峽,入侵不列顛島,那時候的不列顛島上居住的是凱爾特人,跟精銳的羅馬軍隊相比,基本就是原始人。
  • 由英格蘭、威爾斯、蘇格蘭等地組成的英國是一個統一的主權國家嗎
    大約從公元前500年開始凱爾特人從歐洲大陸進入不列顛島,他們逐漸分布到整個島嶼上,如今的英格蘭、威爾斯和蘇格蘭在當時都由凱爾特人統治。與此同時一部分凱爾特人從中歐和不列顛島入侵愛爾蘭,逐漸形成統一的文字和語言,建立起至少五個小王國。這一時期的英倫三島都成為了凱爾特人的地盤。公元43年羅馬皇帝克勞迪烏斯率四萬大軍入侵不列顛。
  • 英格蘭與蘇格蘭為何格格不入?
    英國,全稱「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由英格蘭、蘇格蘭、威爾斯和北愛爾蘭四個政治實體組成,「聯合王國」也是其唯一的官方稱謂。
  • 愛爾蘭國小民弱,為何沒有像蘇格蘭和威爾斯一樣併入英國
    歷史上英國曾多次入侵愛爾蘭,統治愛爾蘭長達三百多年。不過最終,愛爾蘭還是和英國徹底劃清了界限,從英國獨立了出去。而和愛爾蘭情況相似的蘇格蘭和威爾斯則成為了英國的一部分。眾所周知,愛爾蘭國小民弱,英國又是世界近代歷史上最強大的國家,那麼為何愛爾蘭沒有像蘇格蘭和威爾斯一樣被納入英國?首先,兩國的主體民族不同。現在英國的主體民族是英格蘭人。
  • 生活在蘇格蘭的英格蘭人,給人印象很深刻
    26歲這天,我的Young Person Card火車卡再也不能用了;同樣在這天,我感受了一次蘇格蘭和英格蘭之間的互不認同;還是這天,我們為「中蘇」民間友誼架設了一座橋梁,如果蘇格蘭真的獨立了的話。而蘇格蘭人和一部分威爾斯人在過去都是凱爾特人,皮科特人則是凱爾特人住在蘇格蘭東部和北部的一個分支,他們有自己的語言皮科特語,據說阿伯丁的拼寫Aber-就是皮科特語的殘留,皮科特族人在北歐海盜維京人入侵時期被徵服,維京人一度統治了東北方向的半個不列顛島。這裡就包括我拜訪過的蘇格蘭北部薩瑟蘭地區。
  • 英格蘭和蘇格蘭為何隔閡巨大?_遊俠網 Ali213...
    這場拖了兩年的脫歐大戲似乎終於迎來了大結局,而想要留在歐盟的蘇格蘭地區不幹了。原本在2014年鬧分家失敗後有所平息的蘇格蘭,如今在「脫歐」問題上風波又起。稱只要英國脫歐,那蘇格蘭就脫離英國。那麼為什麼這兩個已經肩並肩生活了1000多年,而且成為同一個國家也超過300年的民族隔閡仍然如此之大?
  • 蘇格蘭:聯合建國已300年,蘇格蘭為什麼還對獨立念念不忘?
    在金雀花王朝時期,英格蘭對於蘇格蘭的控制欲望在不斷增強,尤其是在「長腿」愛德華一世在位時期。愛德華一世趁蘇格蘭內政因爭奪王位而混亂的良機,入侵並直接控制了蘇格蘭王國。雖然距離合為一體還有很長的道路,但這一歷史事件對後來聯合王國的形成影響深刻。
  • 蘇格蘭要結束與英格蘭300多年的婚姻
    但對蘇格蘭來說是,歡呼聲是如此刺耳。一直享受歐盟農業補貼、歐盟單一市場各種優惠的蘇格蘭農民對脫歐深惡痛絕,與歐盟分道揚鑣直接影響了他們的生計和利益。儘管在脫歐之後的20個月依然可以享受歐盟關稅同盟和單一市場的待遇,但眼睜睜數著倒計時的滋味必然十分難過。 為此,蘇格蘭的做法只有一個——離!早離早嗨皮。
  • 蘇格蘭和英格蘭合併300年,為何還想著「分家」?文化差異是根源
    不只是人,其實國家、政權、部落、民族之間也常常如此。所謂同化,有時候僅僅是形式。比如最近在疫情的衝擊之下,英國治下的蘇格蘭人又掀起了一波獨立浪潮。眾所周知,由英格蘭、蘇格蘭、威爾斯和北愛爾蘭四個政治實體組成。其中英格蘭佔據主導地位,其人口也佔據了絕大部分。可以說是由英格蘭在統治其他三個部分。
  • 蘇格蘭:被強勢英格蘭統治,如何保存和發揚自己獨特的文化?
    ▲展示各項蘇格蘭元素的旅遊宣傳圖,包括哈吉斯、蘇格蘭裙、風笛、古堡、威士忌等由此可見,蘇格蘭民族依然保持著一些鮮明的文化元素,這些元素能夠很好地將蘇格蘭與其他的文明區別開來,並成為蘇格蘭文化的重要象徵。只是,早就已經喪失了獨立國家地位的蘇格蘭,究竟是如何在其他文化,尤其是英格蘭文化的強勢圍攻下,做到這一點的呢?
  • 聯合王國成立三百年來,英格蘭為何沒能成功同化蘇格蘭
    在這個聯合王國的內部,組成這個王國的英格蘭、蘇格蘭、威爾斯和北愛爾蘭是平等的,沒有高低之分,然而,由於英格蘭人口、資源和軍事力量的優勢,很難不讓人感覺英格蘭有強行同化其他地區的嫌疑。聯合王國成立前,英格蘭和蘇格蘭民族不同國家不同,統治他們的國王們為實現他們的偉大成就而與鄰國開戰,因此英格蘭和蘇格蘭世代為敵。
  • 蘇格蘭與英格蘭相愛相殺史:相互挖苦,偶爾抱怨,但本質互敬
    要知道,盎格魯圈可不僅僅是一個英格蘭的放大版本。 ——《自由的基因:我們現代世界的由來》 [英] 丹尼爾·漢南 傳統角度上,國籍依照語言和民族定義,因此在不列顛群島內劃定國界並無多少意義。
  • 外媒:在這件事上,英格蘭和蘇格蘭分道揚鑣
    參考消息網7月27日報導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網站7月25日報導稱,英格蘭和蘇格蘭在新冠疫情處理方式上分道揚鑣,這可能導致全面分裂。儘管蘇格蘭因新冠疫情而損失慘痛,但斯特金人氣高漲,主要是因為她應對疫情的方式比英格蘭領導人更謹慎。斯特金的最終政治目標——蘇格蘭脫離英國獨立——獲得的支持也在不斷增加。與此同時,詹森的個人支持率卻有所下降。他此次訪問蘇格蘭是為了在北方重拾政治資本。
  • 初露崢嶸,英格蘭的日不落帝國之路
    英倫三島自他被發現的一天,整個歐羅巴諸民族都在自稱著同一個名字—侵略者,從公元前54年凱撒率軍進攻不列顛,到公元10666年諾曼第公爵徵服英格蘭,英倫三島一直在遭受來自歐洲大陸的入侵,伊比利亞人、羅馬人、盎格魯人、丹麥人、法國人,你方唱罷我方登場,不斷入侵並在英倫三島紮根生存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