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格蘭與英格蘭相愛相殺史:相互挖苦,偶爾抱怨,但本質互敬

2020-12-18 騰訊網

2014年,英國舉行全民公投,決定蘇格蘭的去留。通常大家會覺得蘇格蘭人希望獨立,而英格蘭人則希望聯合。然而,民調結果恰恰相反,蘇格蘭人有三分之二不願獨立,而英格蘭人卻是五五開。

當然,十七、十八世紀還沒有民調這東西。但有證據表明,除了如20世紀70年代初蘇格蘭石油工人罷工那段極短的時期外,這兩個古老王國中,北邊(指蘇格蘭)相較南邊(指英格蘭)總是更傾向於聯合。而存在「聯合就是英格蘭佔便宜」這種想法,更多地反映了我們這個時代對權力框架的認識和某種被害妄想的心理,而非實際發生的事實。

所以,我有必要再來講講蘇格蘭和英格蘭聯合的歷史。要知道,盎格魯圈可不僅僅是一個英格蘭的放大版本。

——《自由的基因:我們現代世界的由來》

[英] 丹尼爾·漢南

傳統角度上,國籍依照語言和民族定義,因此在不列顛群島內劃定國界並無多少意義。愛爾蘭地區(Gaeltacht)一帶將說愛爾蘭語的泥炭地和其他島嶼分隔開來。但在此處劃界可能有爭議。19世紀時,那裡淳樸的民族主義中產階級不時帶著他們的孩子乘坐小船前往不列顛群島,學習祖先的語言。聳立的威爾斯群山定可劃作邊界,那裡還能聽到古老的不列吞口音。或許赫布裡底群島和高地鄉村地區周圍還可再分出蘇格蘭的高盧人。

散落在上述世外桃源且仍舊操著前撒克遜時代語言的人們,通常被說英語的鄰居們奚落為落後的鄉下人。直到19世紀,浪漫主義復興,這些古老的口音才再次流行,引起民俗學者和詞典編纂者的關注。

儘管學校裡可能還在教一兩種古老的語言,但現在的不列顛群島已經基本成為了統一的盎格魯圈疆域。如今,只有不到1%的人口在家中說凱爾特語。愛爾蘭的孩子學習愛爾蘭語,就像是英格蘭的孩子學習拉丁語和希臘語,是為了完善自我,而非作為日常交流工具。

蘇格蘭口音有多難聽懂,你感受一下

必須承認,不列顛群島內有繁多的英語口音,有些外人很難聽懂。我自己沉迷於傳統的低地蘇格蘭口音,又稱「辮子蘇格蘭」「多利安蘇格蘭」或「拉蘭」拉蘭(Lallans),蘇格蘭語「低地」(lowlands)的變體。這種方言正符合我母親家族的脾氣,還和我最喜歡的兩樁蘇格蘭法官冷麵如石的軼事有關。

一個故事中,巧言善辯的被告出人意料地把法官說愣了;法官遂回應他:「你個門檻精!那給你個舒服點的絞刑可好?」另一位法官在審判一起煽動叛亂案時,辯護人聲稱耶穌也曾受到同樣的指控,法官惱羞成怒,說:「沒錯!看到伊的下場了吧?伊還被絞死了!」

過去二十年間,蘇格蘭眾多公共部門都把低地蘇格蘭語和蘇格蘭蓋爾語定為少數民族語言。這簡短怪趣的英語文字能被保留下來當然是好事,但這僅僅是英語的一種形式而已。當我們看到紙上印著這樣的文字,哪怕是最通俗的形式,也覺得它們好像是英格蘭達勒姆郡或愛爾蘭多尼戈爾郡的語言。

不列顛群島的人通過文化和語言結成一體。他們看同樣的電視節目,在同樣的連鎖超市購物,吃同樣的食物,一樣的飲酒作樂,看同樣的報紙,穿同樣風格的衣服。但這些還構不成他們的國家認同。聯合王國比絕大多數歐洲國家更樂於接納其他種族、語言和宗教信仰——不僅僅是寫在紙上的公民籍,而是發自內心的真誠的認同感。

備受屈辱的蘇格蘭口音,看完流淚了

這一傳統在新興的盎格魯圈國家得到發揚,並在美國達到巔峰。為何這樣的認同感顯得如此自然?這是因為儘管可以像其他民族一樣通過地域和種族確切地定義英格蘭和蘇格蘭,「不列顛」卻無法如此定義。

這種對聯合王國的認同感從一開始起就是跨越地域疆界的,它建立在政治而非種族的基礎上。這麼多年來,人們已習慣於把「不列顛」叫做「英格蘭」,反正沒幾個人會說「大英帝國」。甚至在盎格魯圈的價值觀傳播到海外之前,它就已突破了單一國家的界限。這種認同感模糊了母國和殖民地之間的界限,使盎格魯圈國家佔得競爭對手的上風。如果國籍主要通過一系列政治觀念來定義,那麼基於此,任何認同這些觀念的人便都屬於這個國家。現在,這個概念可能並不那麼新奇;但在歐洲諸國興起的時代,這無疑是革命性的。

難道不是上帝最先統一了這些王國?

當1603年蘇格蘭國王詹姆斯六世搖身一變成為英格蘭國王詹姆斯一世時,他想要統治一個全新的主權國家,而不是兩個古老的王國。當新君主蒞臨下議院,發表首次演說時,他宣稱:

難道不是上帝最先在語言、宗教信仰和習慣上統一了兩個王國嗎?是啊!他讓我們生活在同一個島嶼,被同一個海洋環繞,自然環境無法分隔,甚至在國境兩邊居住的人們本身都難以區分、意識或辨別出他們自己的界限。

許多蘇格蘭議員表示贊同。雖然越境突襲幾個世紀來已見慣不怪,高地(蘇格蘭)和低地(蘇格蘭)間的文化鴻溝卻遠比低地(蘇格蘭)和英格蘭之間的邊界更難跨越。

我們現在把格子花呢短裙和風笛視為蘇格蘭的民族象徵,然而,這個文化符號實際上是19世紀作家沃特·斯科特的個人發明。在他之前,在大多數低地蘇格蘭人——也就是大多數蘇格蘭人眼裡,只有小偷才會這幅打扮。

真正的疆界是蘇格蘭內部的語言和地理分界線。「撒克遜」(Sassenach)一詞,現在是蘇格蘭通用的對英格蘭人的蔑稱。但是在20世紀以前,這個詞被高地蘇格蘭人不加區分地用來統稱低地蘇格蘭人和英格蘭人。低地蘇格蘭人覺得他們和鄰居的風俗語言截然不同,反而跟英格蘭人更為接近。

許多蘇格蘭人認為與英格蘭聯合好處多多:聯合意味著得到財富、龐大的本土市場和海外殖民地。此外,有個蘇格蘭血統的國王在位罩著,在官府裡也容易混個一官半職。

英格蘭人則不這麼看:沒有土地的蘇格蘭領主、鄉紳跟著他們的君主蜂擁南下,瘋搶閒職頭銜,還反倒覺得自己被侵略了似的。

詹姆斯一世想正式合併他的國家,並自稱「大不列顛國王」。他對自己的歷史知識感覺良好,並在即位之初就抓住時機,讓他的英格蘭臣民們回憶起過去的七國時代。他說:「這個王國曾經一分為七,還不算威爾斯?難道我們忘記了?!而聯合不是使它變得更強大嗎?威爾斯的加入可不是錦上添花麼!」

英格蘭的議員可不買帳,他們否決了國王自封的名號。不過,儘管名義上英格蘭和蘇格蘭仍為兩個獨立王國,實際上政治和文化的融合卻加速了。

上一章提到,17世紀民權和宗教上的分歧給兩個國家帶來了巨大的裂痕。這些分歧並未使英格蘭人仇視蘇格蘭人,而是激起了兩國以及愛爾蘭和美利堅中的激進派和保皇派之間的鬥爭。

對英吉利民族的認同感早在 1707年兩國正式聯合以前就形成了。這不是說所有人都歡迎聯合,遠遠不是那樣。人們往往會對現行制度產生強大的依賴性,米爾頓·弗裡德曼米爾頓·弗裡德曼(Milton Friedman,1912—2006),美國著名經濟學家,1976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被認為善用「最簡單的語言表達最艱深的經濟理論」。後來將其稱為「現狀的專制」。不過,有必要再強調一下:對聯合的牴觸,英格蘭比蘇格蘭更為強烈。

1698年蘇格蘭在巴拿馬達連的一次失敗的殖民行動, 成了要求國家立即重新立法的導火索。許多蘇格蘭人覺得,西班牙、葡萄牙、法蘭西、英格蘭以及尼德蘭都在橫跨大洋大肆建立基地和貿易口岸,單單把他們落下了。所以,他們編造了一個詭異的計劃,說要在巴拿馬地峽處建立一處蘇格蘭殖民地,叫「伽勒多尼亞」伽勒多尼亞(Caledonia),本為羅馬帝國時代對蘇格蘭的稱呼。。殖民地將控制地峽要塞,對往返大洋之間的貨運騾車課以繁多稅名。但沒人解釋如何讓西班牙人對此事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也沒有人問起英格蘭為何要冒著激怒西班牙的風險去支持一個只有利於蘇格蘭人的殖民地。

整個計劃是個徹徹底底的悲劇。皮膚白皙、習慣了寒冷天氣的殖民者根本不適應熱帶叢林氣候。很多人死於熱帶疾病、痢疾和飢餓。少數活下來的人向前來清剿殖民地的一小部西班牙軍隊投降。2500個拓殖者從利斯出發,擠在甲板下逃過英格蘭人的檢查,最後活著回來的不到四百人。

但那時候,蘇格蘭上流社會和中產階級中不少人已經砸鍋賣鐵投進了這筆生意。殖民達連的失敗不僅僅是國家恥辱,對蘇格蘭很多名門望族來說,這更是一場財務災難。在愛國主義和個人利益的驅使下,蘇格蘭人寄希望於巴結闊氣的英格蘭鄰居,請求他們來幫助自己穩定貨幣並勾銷債務。

跟1603年一樣1603年,蘇格蘭國王詹姆斯六世同時成為英格蘭國王詹姆斯一世,英格蘭方面遲疑不決。英格蘭人想搞明白,他們為何要給一個不及他們繁榮的政府救市背黑鍋?蘇格蘭人關他們什麼事?還有,要是讓蘇格蘭人進入他們的殖民地市場,能有什麼好處?

安妮女王則像斯圖亞特王朝的所有先輩一樣,下定決心統一兩個王國。英格蘭當局指定了一個強大的統一遊說團,最終促成了協議:蘇格蘭將保留它的教會組織、立法機構和教育系統,但須在商業和政治上與英格蘭全面聯合。愛丁堡議會自行解散,蘇格蘭的議員們統一前往威斯敏斯特就席。

議會當然不會輕易投票解散自己。要讓這個聯合方案分別在英格蘭和蘇格蘭議會通過,少不了對議員巴結奉承甚至直接行賄。雙方議員皆得到了大量政府閒職、世襲爵位,還有赤裸裸的數千英鎊現金。

奇怪的是:對這次行賄耿耿於懷的不是英格蘭人,反倒是蘇格蘭人。羅伯特·彭斯寫過一首諷刺詩,挖苦這群「被英格蘭的金銀收買」的「酒囊飯袋」。不過那時英格蘭要是有公投,聯合方案一定會被多數票否決。蘇格蘭人雖然現在遍布不列顛,但當時人口仍在少數。讓英格蘭和這樣的鄰居聯合,當時特威德河特維德河,英格蘭和蘇格蘭界河兩岸的人都覺得不可思議。

一直到18世紀下半葉,英格蘭內部都還有一小股勢力對蘇格蘭人的入境憤憤不平。1760年代,蘇格蘭人的典型形象第一次出現在英格蘭劇場上。現在回頭看挺有意思:激進的輝格黨人把蘇格蘭人全部描繪成保守的託利黨和神秘的詹姆斯黨。而當時的英格蘭漫畫不約而同地把蘇格蘭人描繪成穿短裙戴氈帽的人。

琳達·柯莉在其名著《不列顛》中稱,英格蘭人的焦慮無疑是非理性的。相較英格蘭的同儕,彼時蘇格蘭大學培養的博士和工程師出色不少。這些才俊自然而然跑到南邊來工作。蘇格蘭人在軍事和殖民地要職中佔據了與其總人口數不相稱的巨大比例。

1775年後的十年裡,蘇格蘭人佔到派往孟加拉的文職人員和管理者中的47%,以及合法居留的商人中的60%。而高地蘇格蘭人的文化背景使輝格黨人認為蘇格蘭人傾向獨裁。這種偏見也非全無道理:北美很多有影響力的保皇派政府官員都有蘇格蘭的詹姆斯黨背景。

聯合帶來了蘇格蘭文化上的復興。大衛·休謨在哲學上,威廉·羅伯遜在歷史學上,以及亞當·斯密在經濟學上各領風騷,整個盎格魯圈都因蘇格蘭的啟蒙而熠熠生輝。他們的名字被用在愛丁堡新城的街道和廣場上,諸如王子街、喬治街、女王街和漢諾瓦街,以標榜這聯合的時代和造就這聯合時代的漢諾瓦王朝。而這座新城也正是1760年代的古典主義風格的建築傑作。

魯本斯在國宴廳天花板上的畫作所描繪的預言實現了。戰爭的武器和工具投進了熔爐。對當時的人來說,往事已有年月。人們很容易忘記,當初關於聯合最大的爭議在於它是否可以終結數世紀以來兩國邊界上的頻繁摩擦。而聯合真的做到了。英格蘭和蘇格蘭從此停止爭吵,將力量一致對外,而非內部消耗。

英格蘭人也漸漸嘗到了甜頭。蘇格蘭人在為自己創造史無前例的財富的同時,也為整個盎格魯圈帶來了財富。今天,50英鎊紙幣上印著詹姆斯·瓦特和馬修·博爾頓的頭像,以紀念這位傑出的格拉斯哥工程師和他的英格蘭搭檔。瓦特的發明造福了蘇格蘭,也造福了英格蘭的新型工業城市——他定居的伯明罕。要是這張50英鎊的紙幣一撕為二,任何一半都值不了25英鎊。

英格蘭人和蘇格蘭人開始視彼此為同胞,祖上的恩恩怨怨漸漸演變成善意的戲謔,持續至今。兩個民族的關係開始像英格蘭的詹森博士和他的蘇格蘭傳記作家詹姆斯·包斯威爾,他們相互挖苦、競爭,偶爾抱怨,但本質上相互敬愛。

一位經歷了1940年敦刻爾克大撤退的高地蘇格蘭士兵對他的長官說:「要是英格蘭也投降了,這會是場漫長的戰爭。」他的話正是這種關係的生動闡述。

《自由的基因:我們現代世界的由來》

[英] 丹尼爾·漢南著

徐爽 譯

相關焦點

  • 蘇格蘭與英格蘭的千年恩怨
    勇敢之心:蘇格蘭王國的獨立抗爭1066年諾曼人入侵英國之後的兩百年間,英格蘭和蘇格蘭的關係基本上是友好的,只是偶爾因蘇格蘭幹涉英格蘭內政而有所中斷。兩國之間有一大條荒僻沼澤地帶阻止它們的互相侵犯。比起英格蘭來,蘇格蘭較為貧窮,它離歐洲的商業中心更遠,而且它的西部和北部有大片人煙稀少的部落地區。
  • 扒一扒英格蘭、蘇格蘭、愛爾蘭早餐有何不同?
    今天我們就來討論討論,愛爾蘭早餐、英式早餐、蘇格蘭早餐這些看似都一樣的食物,到底有什麼不同。英格蘭英格蘭區域有時會在早餐裡加上黑布丁Black Pudding,此黑布丁非彼黑布丁,儘管看起來是巧克力色,名字裡又含有Pudding,但它和巧克力、布丁、甜點之類的詞沒有半毛錢關係。
  • 英格蘭與蘇格蘭為何格格不入?
    英國,全稱「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由英格蘭、蘇格蘭、威爾斯和北愛爾蘭四個政治實體組成,「聯合王國」也是其唯一的官方稱謂。
  • 蘇格蘭人有多不喜歡英格蘭人
    蘇格蘭人有多討厭英格蘭人呢?還記得今年的世界盃嗎?義大利0-1告負哥斯大黎加,英格蘭僅存的出線希望就此破滅。當整個英格蘭陷入悲傷之際,近鄰蘇格蘭卻歡呼雀躍,蘇格蘭媒體還打出了「全蘇格蘭人開心的新一天」的標題。  在英國有這樣一個笑話,講的是一個蘇格蘭人從英格蘭回老家後,人們問他倫敦怎麼樣,這個蘇格蘭人答道:「還行!
  • 蘇格蘭為什麼會被英格蘭徵服?
    即使是羅馬帝國武功最盛的安敦尼王朝,也無法全面徵服蘇格蘭人,被迫在今天蘇格蘭與英格蘭的邊界設立了哈德良長城,用以防備蘇格蘭蠻族對不列顛內地的侵擾。這種形勢也一直延續到了中世紀,在英國的諾曼王朝建立之後(11世紀),北方的蘇格蘭人王朝同樣保持著與南方英格蘭的對峙局面。
  • 英格蘭女子在蘇格蘭被毆 疑因種族歧視(圖)
    新快報訊 據英國《泰晤士報》14日報導,一名在蘇格蘭居住15年的年輕貌美英格蘭女子因說話帶有一些英格蘭口音,被人揮拳襲擊。警方懷疑涉及種族歧視,正展開調查。  22歲的紐曼上周六在阿伯丁消遣,晚上離開一間夜店,途中聽見兩名男子在附近說一些有關英格蘭人的事,由於紐曼童年住在英格蘭的切爾滕納姆,她說話偶爾帶有一些英格蘭口音的鼻音,這時襲擊者突然大叫「滾回英格蘭」,然後向她面部揮拳。  紐曼中拳後即時倒臥路旁,臉頰骨破裂,一邊眼睛的神經亦受損,傷勢嚴重,送院急救,幸沒有生命危險,襲擊者則逃去無蹤。
  • 郵報:英格蘭將與蘇格蘭爭奪麥克託米奈
    虎撲2月23日訊 《每日郵報》報導,英格蘭正密切關注著曼聯小將麥克託米奈的進展,他們將與蘇格蘭競爭這位年輕中場。麥克託米奈的職業生涯正在迅速發展,近幾場比賽中,他屢屢獲得上場機會。在博格巴被安排為替補的情況下,他成為曼聯首發。
  • 英格蘭和蘇格蘭哪一個更加受歡迎?
    英國留學,英格蘭和蘇格蘭哪一個更加受歡迎?  留學英國,在選擇地區的時候,有很多同學把目光鎖定在英格蘭地區,覺得英格蘭才是首選的地區,而一提到蘇格蘭,威爾斯,北愛爾蘭,往往覺得這些地區的生活環境和教育真的很落後呢,其實,實際的情況和想像還是有很大的差別的。  先拿蘇格蘭來說,那裡主要的大學有愛丁堡,格拉斯哥,Strathclyde, Stirling,Heirot-Watt,阿伯丁,Napier,等等。
  • 英格蘭、蘇格蘭、威爾斯和北愛爾蘭是什麼關係,為何蘇格蘭要獨立
    由於英國脫歐,因此導致了歐盟的離心,英國和歐盟其他國家關係出現裂痕,更嚴重的問題是,英國國內分離勢力急劇抬頭,蘇格蘭、倫敦、北愛爾蘭等地紛紛鬧獨立,尤其是蘇格蘭,鬧得動靜非常大,蘇格蘭的公投差點讓英國人分裂。在這種背景下,人們不得不重新審視英國四大組成部分之間的關係。那麼英格蘭、蘇格蘭、威爾斯和北愛爾蘭四地到底是什麼關係,為何蘇格蘭非要獨立?故事還要從中世紀說起。
  • 英格蘭VS蘇格蘭大比拼,你們選擇哪個?
    蘇格蘭:蘇格蘭:蘇格蘭:蘇格蘭:蘇格蘭:
  • 英格蘭和蘇格蘭為何最終合為一個國家?
    1603年,由於英格蘭女王伊莉莎白一世死後無人繼位,她的表侄孫、蘇格蘭國王詹姆斯六世得到機會入主英格蘭,改稱詹姆斯一世,實現「王朝聯合」,兩國共主而分治。儘管蘇格蘭和英格蘭擁戴同一位君主,但暗中的矛盾卻在逐漸積累。1692年,蘇格蘭爆發叛亂。英王威廉三世要求所有蘇格蘭貴族向自己宣誓效忠。
  • 英國國家由來:詳解蘇格蘭與英格蘭的歷史淵源
    由於蘇格蘭、英格蘭兩地的關係史攪在一起,極其混亂,兩邊的貴族又都有親戚關係,這位王子要不要叫對面的公主為三舅媽,都得翻書查半天,所以我們就儘量簡明地說一下,儘量少用陌生的地名和人名,唯一目的是講明白,這兩個多次交戰的國家,是怎麼最終走到一起去的。
  • 由英格蘭、威爾斯、蘇格蘭等地組成的英國是一個統一的主權國家嗎
    此後蘇格蘭和英格蘭分別作為獨立的國家各自發展:1534年英格蘭國王亨利八世進行宗教改革,創立英國國教聖公會。這樣一來英格蘭同仍保持天主教信仰的蘇格蘭之間又出現了宗教意識上的分歧。自從愛德華一世死後蘇格蘭從英格蘭的統治下獨立出來就一直視英格蘭為自己的最大威脅。事實上從當時的地緣格局而言:英格蘭也的確是蘇格蘭最大的外患,為此蘇格蘭採取遠交近攻之策。
  • 西方史:論諾曼人入侵英格蘭期間對蘇格蘭民族的影響
    引言在諾曼人入侵英格蘭期間,蘇格蘭的民族分裂現象已經幾乎消失;唯一的分歧存在於講蓋爾語的蘇格蘭高地人和住在南部平原地區的蘇格蘭低地人,也就是條頓人後裔之間。 低地蘇格蘭人在血統上其實和英格蘭人更為親近,他們的語言可以同時被英格蘭人、丹麥人和日耳曼人聽懂。他們雖被叫作蘇格蘭人,卻與英格蘭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
  • 一組關於英格蘭、蘇格蘭、威爾斯及北愛爾蘭的知識
    一,大不列顛島上的英格蘭、威爾斯和蘇格蘭以及愛爾蘭島東北部的北愛爾蘭以及一系列附屬島嶼共同組成西歐島國英國。 在歷史上,英格蘭與蘇格蘭之間是以哈德良長城為界。
  • 艷后之子詹姆士斯圖亞特——英格蘭、蘇格蘭雙料國王?
    蘇格蘭瑪麗斯圖亞特作為在歐洲中世紀大名鼎鼎的人物,一生頗為傳奇,她的兒子、外孫子都開創了多個第一。根據英格蘭國王亨利八世與蘇格蘭籤訂的《格林威治條約》,她出生便與英格蘭王亨利八世之子愛德華六世籤訂婚約。
  • 生活在蘇格蘭的英格蘭人,給人印象很深刻
    26歲這天,我的Young Person Card火車卡再也不能用了;同樣在這天,我感受了一次蘇格蘭和英格蘭之間的互不認同;還是這天,我們為「中蘇」民間友誼架設了一座橋梁,如果蘇格蘭真的獨立了的話。自從打敗了北歐海盜,蘇格蘭地區的勢力退回到北部,而英格蘭王國也建立起來。在北部地廣人稀的領地生活的蘇格蘭人保留了血性與彪悍的民族特性,南部生活的英格蘭人則顯得相對文明(其實皇室明爭暗鬥更兇狠)。他們的和平來自於四百多年前的聯姻,直到現在,聯了四個世紀的姻緣如今搖搖欲墜。
  • 英國是怎麼形成英格蘭、蘇格蘭、北愛爾蘭、威爾斯格局的?
    看過世界盃足球賽的同學應該都知道,在世界盃的球隊中,從來沒有出現過一直英國隊,而經常看到英格蘭隊,但是英格蘭卻不能代表整個英國,因為英國一共分為4個區域:英格蘭、蘇格蘭、威爾斯、北愛爾蘭。他們統稱為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也就是英國。首都倫敦,就位於面積最大的英格蘭。
  • 英格蘭與蘇格蘭爭搶麥克託米奈
    北京時間2月23日,據《每日郵報》報導,英格蘭與蘇格蘭都在密切關注著曼聯小將麥克託米奈,雙方都希望這位球員能代表各自出戰。英足協認為他出生在英格蘭,應當為英格蘭代表隊效力。蘇格蘭主帥麥克利什則希望麥克託米奈可以為蘇格蘭代表隊出戰,因為這位小將的父親就是蘇格蘭人。麥克利什準備將他召入蘇格蘭隊,準備下個月與哥斯大黎加和匈牙利的國際友誼賽。
  • 外媒:在這件事上,英格蘭和蘇格蘭分道揚鑣
    參考消息網7月27日報導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網站7月25日報導稱,英格蘭和蘇格蘭在新冠疫情處理方式上分道揚鑣,這可能導致全面分裂。「一起」或許是真的,但不包括蘇格蘭領導人。詹森今年對蘇格蘭的首次訪問選擇了距蘇格蘭政治權力中心愛丁堡數百英裡、人口稀少的一個群島,他沒有會見蘇格蘭最高民選官員、蘇格蘭政府首席大臣妮古拉·斯特金。報導稱,他這樣做也許有充分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