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的思維模式決定了他的人生

2020-12-15 兮祖巴赫

人與人之間的差別真的微乎其微,或者說最起碼大部分人之間智力,情商,智商不會有多大的差異,但是成功者卻終歸是少數,在我看來,其根本原因來自於思維方式的不同。

而思維方式的差異來源於他們各自所處的環境。環境對一個人的影響看似無關緊要,實則舉足輕重。我從小生活在大山裡面,所以對於整個社會形態的發展,我的認知為零,我完全不知道社會怎麼發展,趨勢如何,這些概念完全空白,這個時候如果發生什麼事情,你的思維極其狹隘,根本不知道如何去解決問題,或者說根本不知道還會有其他辦法的存在。

農村長大的孩子膽子小,對一些新的東西不敢去嘗試,也不敢跨出第一步,我身邊有很多都是一起長大的年輕人,打個比方,遇到一個機會,或者是有一個賺錢的點子,他們會想我現在沒有錢,如果我去做,失敗了怎麼辦,我豈不是比現在更拮据!他們幾乎會走著一條父輩時代在走的路,而那條路幾乎不需要腦力勞動,或者說機會不需要智力參與,他們貌似會沿著一條有護欄的路往前走,從來沒有想過跳出來一步,或者沒想過可以走個捷徑,抄個近道。他們會重複世代人的生活,周而復始,從來不曾改變。

而聰明人一直都會尋找機會,但凡有改變自己機會都不會放過,都會勇敢的走出去。我認為成功有時候是需要運氣的,但是更多時候是需要你具備那種可以抓住機遇的能力,有人說,人這一輩子,總的會遇到三到五個改變自己命運的機會,第一個和最後一個因為年紀太淺或者太老而錯失,這樣就只剩下中間三個,但是其中兩個會因為自己的疏忽而錯過,所以真正意義上,改變我們一生命運的機會只有一個,但是很多人遇上機遇卻不具備抓住機遇的能力,所以80%的人都會稱為普通人,這就是所謂的8020法則。

我今天願意走出去的原因在於,我知道今天折騰也許會有機會改變現狀,但是不折騰你的人生幾乎沒有多大變數。我覺得人活著的原因在於有希望,或者是對於未來我們是相信會有好事發生的,只有這樣我們才會努力,如果你今天知道你折騰,努力,最後結果是比現在更糟,那你的希望就會破滅,希望都沒有了,人活著就形同行屍走肉一般,沒有靈魂也沒有意義。

努力的意義在於我相信明天會比今天好。

人生短短三萬天,成長養老花去了近兩萬天,真正可以用來折騰的只有一萬天,但如果這一萬天你都過得鹹魚一般,那在我看來你枉費人間這一遭!

走出去舒適的圈子你會很難,首先打破這種固化的思維方式就已經很困難,最主要的是身邊都是和你差不多的人,當他們發現你和他們不一樣的時候,他們會想盡一切辦法來拖住你,因為在他們看來,但凡和他們不一樣的就是不好的,抵制的,反對的。越來越發現成功者身上承受多少東西,才能讓他走好選擇的路!

拼盡全力的奔跑,總比漫無目的的溜達好一些。

你承受別人不能承受的壓力,痛苦,折磨,你就會得到別人得不到的東西,或是金錢,或是精神的洗禮,那終歸是不一樣的風景。

相關焦點

  • 古典《拆掉思維裡的牆》:真正決定一個人命運的,是他的心智模式
    古典,2007年創辦新精英生涯,開始致力於職業生涯規劃,幫助很多人找到了自己的職業方向,走出迷茫,是一名優秀的人生道路設計師。《拆掉思維裡的牆》這本書告訴我們,真正決定我們命運的,並非星座,也並非生辰八字,而是一個人的心智模式。
  • 四種思維模式決定你的人生高度
    1抱怨性思維有這種思維的人在生活或工作中一旦遇到什麼事情,他們總是怨天尤人,總把問題的原因歸結於外境或別人,很多時候這個問題就是自己導致的,但他從不認為自己有錯,這種人除了抱怨就是推卸責任。這種思維模式的人在人際關係上通常非常差,別人都不願意和他打交道和共事,所以他會經常換工作,從而導致長期在公司底層徘徊。這種思維的人在生活中也是一塌糊塗,經常抱怨會導致自己整天處於負能量的狀態,從而沒有時間和精力去學習和思考其他事情。
  • 五大思維模式,決定你的人生能走多遠
    每個人,都在以他的理解和經歷,構建自己的思維模式,然後再用這個思維模式,去理解世界,面對人生。因為思維模式的不同,同一件事,不同的人做,結果也會截然不同。在這篇文章裡,我將跟大家分享五個思維模式,讓你在漫長的人生路上走得更遠,也更從容。
  • 思維決定命運:一個人越來越厲害的6種底層思維
    同一件事,不同思維習慣的人做,效果會不同。事實上,很多好人都是以他們的思維方式取勝的。一個人的思維方式、優勢將決定他的人生高度。有些人的成長受到限制,不是因為努力不夠或運氣不好。更重要的是,他們可能被困在自己的思維模式中。今天,我就和大家分享六種有效的底部思維,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啟發。一、灰度思維灰色思維,即:世界是充滿複雜性的,大多數人和事物不是「黑或白」,而是有不同的「灰」。
  • 四個思維模式,決定你的人生能走多遠
    每個人,都在以他的理解和經歷,構建自己的思維模式,然後再用這個思維模式,去理解、影響世界。思維模式二行動永遠比空想值錢查克·克洛斯的父親11歲時去世。十幾歲的時候,他被告知不要考慮上大學。他有幾種學習障礙,甚至不會加減法。
  • 決定一個人的高度是認知,決定一個人的認知是思維
    「我做的項目經常出漏洞,思維不嚴謹,怎麼辦?」「我是死腦筋,總是鑽進死胡同,老闆罵我迂怎麼辦?」我身邊一個創業達人告訴我:「決定一個人的高度是認知,決定一個人的認知是思維。」涔汐今天把壓箱底關於思維訓練的方法,分享給大家啦。
  • 祝愉勤:心智模式決定一個人走多遠、爬多高
    人都是在實踐中成長,是自己去做出來的,甚至去碰壁,而不是告訴他怎麼做。這個小組一開始有六個人,走到最後就留下四個人。經歷了組長易位、組員離開,後又招募納新……雖一波三折,但也特別欣慰,在摸爬滾打中處理棘事,且行且思促成長。
  • 這些富人思維決定一個人的命運!
    這些富人思維決定一個人的命運! 一個人要耐得住煩,命運要讓一個人成長起來的時候,總會安排一些讓人不順心的人或者事刺激他,這是規律。抱怨是沒有任何意義的事情,要把時間和精力用在修煉內功上,練好本領跳出討厭的圈子,再堅持一會兒,可能只差一步就成功了。學會暗自努力、自信篤定、微笑和善,當一個人有了足夠的能力和物質做後盾,人生就會變得底氣十足。
  • 思維模式決定了一個人的層次:層次越高,活得越簡單
    一個人的層次高低取決於生活閱歷和思考後的自我提升。簡單就是幸福,幸福就是簡單,那些思維縝密多愁善感之人,往往會一不小心就陷在自己的情緒漩渦中無法脫身。複雜是萬物叢生,簡單是一枝獨秀。很多人從心底認定越複雜越耗時的事物越貴重,其實事情的真相卻與之相反,簡單才是正確答案。
  • 《天道》:一個人的「文化屬性」,決定了他的命運,理由很現實
    《天道》這部劇,丁元英說了一句讓我至今不能忘記的話:「一個人的文化屬性,決定了他的命運,而且不以個人意志為轉移」。如此強大的文化屬性,到底是什麼?文化屬性,就是一個人在所生存的環境下產生的思想和價值觀。
  • 決定一個人層次高低的,三種思維,你有幾種?
    生活中不乏努力奮鬥的人,也不缺少高情商人才,但最終決定一個人能走多遠的,是你的思維。一個人的思維方式,決定了一個人的層次。你的人生路走得再快,如果方向不對,也是徒勞;一個人和周圍人關係再好,如果自己沒有讓人信服的底氣,也只是隨波逐流,對人生無大益。
  • 《終身成長》-人生不設限,成長型思維模式是孩子成才的關鍵
    固定型思維模式的人,覺得基因決定著一切,能力是與生俱來,一成不變的,無法通過任何方式獲得提升。因此,成長型思維模式很重要,它決定了一個人追尋成功的方向。當然,固定型思維模式的人也知道,失敗是一次機會,而不是死刑;努力才能成功。但是,他們依然戰勝不了自己的執念,始終無法將這些話化為實際行動。因為他們一直堅信,只有缺乏天賦的人才需要努力。 小提琴家薩萊諾-索南伯格,在10歲時,跟隨著名的小提琴教育家多蘿西•迪蕾學習。
  • 當一個人擁有了成長型思維,苦難對他來說只是人生的一個片段而已
    他說:「只有想明白了死,才能更好的活下去。他對於苦難的態度和看法,值得我們每一個人學習和借鑑。生活大多數時候是苦的,如果想要生活的滿足和幸福,就要我們自己把苦難內化掉。而且,我們每個人在面對苦難的時候表現出來的態度直接決定我們是否可以打敗苦難,走向成功。
  • 一個人,早點培養出三種思維模式,這輩子才能越走越順利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而上層建築又反作用於經濟基礎。」思維意識一直以來在個體之中佔據著主導地位,人的思維意識決定著我們的行為方式。 一個人的思維方式就好似指明他前方的一盞路燈。只有這盞燈越發的明亮耀眼,才能夠最後走向一條正確的道路。 每個人有每個人的活法,也會有不一樣的生活經歷和處事的方法態度,這些都取決於我們本身的思維模式。 經常有些人走投無路的時候,才會去思考自己錯在哪裡,也有些人經常四處碰壁。
  • 富人定律:一個人的思維層次,決定了你離成功的距離(深度好文)
    它無形中表明一個人的成功取決於三個因素:思想方法、熱情和能力。米切爾之所以受到大家的歡迎,是因為他把自己的人生理念和公司的經營理念結合起來,使成功者在追求事業成功的同時,也享受人生的幸福。人們的思維方式也相當於人們對待生活的態度,這將對人們的生活產生重大影響。其次是能力與熱情。
  • 《終身成長》2種思維模式,揭秘高考成績單裡的兩種人生活法
    在《終身成長》這本書中,作者史丹福大學心理學家卡羅爾 德韋克教授,通過數十年對成功的研究,發現了思維模式定義人生的模式,兩種不同的思維模式對一個人的一生有著非常深遠的影響。如今每每談起高考,總是感嘆自己命不好,如果高考發揮正常,現在一定是完全不同的生活,大家也都為他惋惜不已,看了這本書以後,我才意識到,原來我們都陷入了固定思維的模式裡,被一紙高考成績單宣判了命運之後,我們只是被動接受,根本沒有想過我們的生活還有其他的可能性。
  • 一個人的聰明與否只體現在他有沒有終身成長的思維
    比奈反對那些把智商看作是固定分數的那些人的觀點,他在書中特別指出,一些哲學家很喜歡把一個人的智力看作是定量的,不能提高的,我們必須反對這種殘酷的悲觀主義觀點,證明此種說法毫無根據,他會摧毀一個人對未來的憧憬,過分誇大自己的能力和不足。
  • 一個人的視野高度,決定了他看到事物的樣子
    站得高一些,用大視野來看待人生,困惑就會少。信仰就是一個臺階,在此基礎上看問題,就能突破見識、時空和偏見的束縛,做到真正的客觀、真實、不偏不倚。一個人的視野高度,決定了他看到事物的樣子。有巴菲特黃金搭檔之稱的查理·芒格,曾經講述自己收集了一百多個思維模型,就是為了讓自己更深刻地看清事物的真實面貌。
  • 《終身成長》:學會成長型思維模式,破除阻礙人生成長的迷障
    一、為什麼很多聰明孩子和仲永一樣最終「泯然眾人」固定型思維模式對於一個人會有什麼樣的影響呢?《終身成長》舉了這樣一個案例:法國名廚伯納德·盧瓦索是世界上最出色的廚師之一。他是「新式烹飪」的發明者之一,主張用食物本身清新味道來代替法國菜餚中傳統的黃油和奶油醬汁。
  • 天道無刪減:一個人的思維模式才是最重要的,超過任何東西!
    最核心的差距在於思維模式!思維模式是人的底層代碼,它就像多米諾骨牌的第一張,推倒了會發生一連串的連鎖反應,一種思維模式會衍生一大批的想法和行為,這些想法和行為把我們變成截然不同的人。人們的外表是可以捕捉到的,但是思維模式我們觀察不到,一個人的思維模式運作的過程更是難以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