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劇集《聽見她說》攜話題「你是討好型人格嗎?」登上微博熱搜。
該劇由趙薇執導,呈現了游離於公眾視野之外的女性境況。在最終集播出時,「討好型人格」這個詞引起了廣泛的共鳴。
該劇總結了幾個討好型人格的常見表現,看看你佔幾條?
❶ Being the first one to apologize.
喜歡主動道歉
❷ Catering to other people’s needs.
迎合他人
❸ Constantly compromising.
沒有原則底線
❹ Not knowing how to say no.
不懂得拒絕
❺ Averse to ask for a favor.
害怕麻煩別人
❻ Enduring censure silently.
默默承受
❼ Afraid of expressing ideas.
害怕表達想法
❽ Afraid of negative comments.
怕負面評價
網友們幾乎是條條「中槍」。「在乎」、「折磨」、「委屈」、「累」、「害怕」成為了評論裡的高頻詞。
• 扎心了,我全中。
• 反覆刷聊天記錄看是不是自己哪裡說錯話了,對方才久久不回。
• 真的很不喜歡有衝突的環境,在嗅到一絲要衝突的味道就想原地消失,這也算是一種逃避吧。
• 厚著臉皮討好別人就為了吃飯看電影不是一個人。
• 做什麼事情總擔心別人不開心,所以哪怕自己受點委屈,也要讓別人滿意,其實心裡委屈死了。
• 要是場面氣氛尷尬就覺得一定是自己的問題。
• 昨天我也嘗試了說「不」,很爽,好像也沒那麼艱難。但說完之後還是會有負罪感,所以到底什麼時候才能克服……
在英文中,這種「討好型人格」通常被稱為 people-pleaser。
Psychology Today 的文章解釋說,「討好者」的問題出在對自我價值的認識上。
很多討好型人格的人之所以急於討好別人是因為自我價值這塊兒出了問題。他們希望自己做個老好人能換來接納與喜愛。
另外一些討好者以往受到過不好的對待,以至於在某個時間點,他們就決定,為了受到更好的對待,就要討好這些虐待他們的人。長此以往,對這些人來說,討好他人成了一種生活常態。
注意了,和 people-pleaser 長得很像的 crowd-pleaser 就不是「討好者」的意思,crowd-pleaser 意為「受到廣泛喜愛或歡迎的人或事物」。
此外,過度在乎自己會不會被人討厭,是不是受歡迎,有沒有朋友等等都與 misfit(與別人合不來的人;無法融入的人)的情況很相似。
新奇教育
新奇雅思 Amazing IELTS
新奇少年 Amazing Kids
新奇之心 Amazing Heart Project
be amazing with us!
成都市青羊區二環路西一段179號
天祥廣場4號樓302室
028 8666 4596
xinqiyasi.com
最新開課
迷你猩猩班
(SuperKids, 建議年齡組3-5歲)
小猩猩班
(劍橋黃色模塊,建議年齡組6-9歲)
大猩猩班
(劍橋紅色模塊,建議年齡組9-12歲)
巨猩班
(劍橋藍色模塊,建議年齡組12-15歲)
外教口語班
(劍橋綠色模塊,建議年齡組15-18歲)
最新開課
雅思、託福班
外教口語班
綜合英語班
留學文書輔導
雅思、託福平日基礎班
雅思、託福平日強化班
雅思、託福周末基礎班
雅思、託福周末強化班
VIP個性化輔導
微信號 : xinqiyasi
新浪微博:@新奇雅思
官方網站:xinqiyasi.com
● 掃碼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