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好型人格」在英文中怎麼說?

2021-02-13 新奇雅思

日前,劇集《聽見她說》攜話題「你是討好型人格嗎?」登上微博熱搜。

該劇由趙薇執導,呈現了游離於公眾視野之外的女性境況。在最終集播出時,「討好型人格」這個詞引起了廣泛的共鳴。

該劇總結了幾個討好型人格的常見表現,看看你佔幾條?

❶ Being the first one to apologize.

喜歡主動道歉

❷ Catering to other people’s needs.

迎合他人

❸ Constantly compromising.

沒有原則底線

❹ Not knowing how to say no.

不懂得拒絕

❺ Averse to ask for a favor.

害怕麻煩別人

❻ Enduring censure silently.

默默承受

❼ Afraid of expressing ideas.

害怕表達想法

❽ Afraid of negative comments.

怕負面評價

網友們幾乎是條條「中槍」。「在乎」、「折磨」、「委屈」、「累」、「害怕」成為了評論裡的高頻詞。

• 扎心了,我全中。

• 反覆刷聊天記錄看是不是自己哪裡說錯話了,對方才久久不回。

• 真的很不喜歡有衝突的環境,在嗅到一絲要衝突的味道就想原地消失,這也算是一種逃避吧。

• 厚著臉皮討好別人就為了吃飯看電影不是一個人。

• 做什麼事情總擔心別人不開心,所以哪怕自己受點委屈,也要讓別人滿意,其實心裡委屈死了。

• 要是場面氣氛尷尬就覺得一定是自己的問題。

• 昨天我也嘗試了說「不」,很爽,好像也沒那麼艱難。但說完之後還是會有負罪感,所以到底什麼時候才能克服……

在英文中,這種「討好型人格」通常被稱為 people-pleaser。


Psychology Today 的文章解釋說,「討好者」的問題出在對自我價值的認識上。

很多討好型人格的人之所以急於討好別人是因為自我價值這塊兒出了問題。他們希望自己做個老好人能換來接納與喜愛。

另外一些討好者以往受到過不好的對待,以至於在某個時間點,他們就決定,為了受到更好的對待,就要討好這些虐待他們的人。長此以往,對這些人來說,討好他人成了一種生活常態。

注意了,和 people-pleaser 長得很像的 crowd-pleaser 就不是「討好者」的意思,crowd-pleaser 意為「受到廣泛喜愛或歡迎的人或事物」。

此外,過度在乎自己會不會被人討厭,是不是受歡迎,有沒有朋友等等都與 misfit(與別人合不來的人;無法融入的人)的情況很相似。

新奇教育

新奇雅思 Amazing IELTS

新奇少年 Amazing Kids

新奇之心 Amazing Heart Project

be amazing with us!


成都市青羊區二環路西一段179號

天祥廣場4號樓302室

028 8666 4596

xinqiyasi.com

      最新開課      

迷你猩猩班

(SuperKids, 建議年齡組3-5歲)

小猩猩班
(劍橋黃色模塊,建議年齡組6-9歲)

大猩猩班
(劍橋紅色模塊,建議年齡組9-12歲)

巨猩班
(劍橋藍色模塊,建議年齡組12-15歲)
外教口語班
(劍橋綠色模塊,建議年齡組15-18歲)

      最新開課     

雅思、託福班
外教口語班
綜合英語班

留學文書輔導

雅思、託福平日基礎班 

雅思、託福平日強化班 

雅思、託福周末基礎班 

雅思、託福周末強化班
VIP個性化輔導

微信號 : xinqiyasi

新浪微博:@新奇雅思

官方網站:xinqiyasi.com

● 掃碼關注我們

相關焦點

  • 「討好型人格」的10個跡象,我們如何改善自己的討好型人格?
    害怕被拒絕是討好型人格的另一個常見特質。你很害怕人們會不喜歡你,離你而去,留下你孤獨一人。結果就是,為了防止這些情況的發生,你會盡一切努力去改變你的行為、討好別人,而你周圍的人會注意到這點並且利用你。但是討好型人格很難處理負面情緒,哪怕這些負面情緒並不是他們的。討好型人格將他人的不愉悅感視為別人對他們感到不滿的標誌。為了改變這種情況,討好型人格會主動抗下「責任」並且想方設法讓別人感到高興。4.你總是感到愧疚並且經常道歉,哪怕這是完全不必要的。如果任何事情沒有按照預定的路線走下去,你的第一反應就是「我很抱歉!」
  • 戀愛中,女生「討好型人格」的分析
    在戀愛中,男女雙方會有不同的人格,有的女生強勢,有的男生大男子主義等等,不同的人格也導致不同風格的戀情。今天我們來聊一聊女生在戀愛中的基本人格之一,討好型人格,以及這一類女性朋友會遇到的的問題。首先通過一個例子來看一下討好型人格的女生是什麼樣的。一位網友朋友給我們分享了她的故事,她就是典型的討好型人格。這個姑娘顏值一般,家世背景也很平凡普通,工作也是正常水平,但是與眾不同的一點是她可以說是「真正不圖回報的爛好人」。
  • 別讓討好型人格,毀了孩子一輩子
    討好型人格問我是個典型的討好型人格你的孩子現在已經和你一樣被自己的原生家庭影響,害怕衝突,害怕和別人平等的交流,因為害怕否定、批判或是打罵,在與別人相處中,孩子也會和別人站在不對等的位置上不斷的討好別人,你若是不希望繼續影響孩子,那就先改變自己的討好型人格。
  • 討好型人格|你還在討好別人嗎?
    對於學生來說,在新的環境中不太適應,面對新同學你也覺得不熟悉,所以,你也不能夠更好地拒絕他們的請求,即便自己並不想這樣做。上面所說的這些,你有沒有遇到過呢?不過,這也只是討好型人格的一部分。什麼是討好型人格?
  • 心理周報 | 討好型人格
    近年,「討好型人格」成了心理學領域最熱門的詞彙之一。前段時間,青年作家蔣方舟在《奇葩大會》中再次提及這個詞,引起了廣泛議論。在心理學上,討好型人格又稱為「迎合型人格」,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老好人,好好先生。你屬於討好型人格嗎?♦討好型人格很明顯的特質就是敏感。
  • 別讓「討好型人格」毀了你一生
    這時候大寶一臉委屈,不管紅怎麼說他也不肯再分享了。什麼是「討好型人格」?概括地說,看似對人熱情,但並非出於自願;積極表現,怕被人否定;即使做不到,也假裝能做到;從不與人爭論,從不與人衝突。「討好型人格」是怎麼形成的呢?
  • 【情感】「討好型人格」如何在感情中翻身?
    除了顧佳和王漫妮,其實劇中另一位女主角鍾曉芹也是現實中不少人的投射。鍾曉芹已經30多歲了,入職多年,依然被同事使喚來使喚去,而她不但不覺得煩,還覺得自己不能失去這種「使喚」,這就是典型的「討好型人格」,把自己的價值建立在別人的滿意上。在愛情中,鍾曉芹也是如此處理,就算自己懷孕了是否生下來,她首先還是要考慮丈夫的感受。好在最後她終於意識到這樣活著很累。
  • 生活中「討好型人格」的人,是如何把自己殺死的
    在我們工作和生活中,身邊多多少少有些朋友或者同事有者輕微的或者嚴重討好型人格。有句話說得好:生而為人,對不起自己。那麼什麼是討好型人格,討好型人格也叫迎合型人格,心理學家指出,討好型人格就是一直活在別人對他們的期待中,不停地追逐著別人對他們的認可,為別人可以去做任何事情,他們總是將他人的需求擺在自己之前,即使對方的要求不合理,也會硬著頭皮去滿足。
  • 討好型人格,其實是在施暴
    但是大多的討好型人格都有一定的相似性。所以今天我們就來聊聊他們。討好的本質是一種社交「互惠原則」,通過交往中的讓步、付出、贈予等等,其目的是先得到你的認可和虧欠感。因為我們從小受到的教育就是禮尚往來,不貪小便宜。於是這時你不想被虧欠感控制,就想要及時的回報對方。
  • 討好型人格是怎樣形成的
    最差的,就是討好型人格,軟弱無能,自卑流淚,盲目討好敵人。2可以成長到1,但是3和4很難成長到1,甚至擁有2的勇氣都很難。這裡的區別就在於,年紀小,兒童時期,還處於感知,形象思維的情緒階段,家庭對你的養育如何。
  • 如何判斷自己是不是討好型人格?
    當有人找你幫忙的時候,你不敢拒絕別人,感覺自己好像犯了錯一樣;幫其他人做事的時候,總是小心謹慎,如果這件事沒辦好總會責備自己;借給別人錢,不敢和他們要回來,就算說了這件事也感覺自己做錯了一樣……如果你在生活中出現了這幾種情況,那麼,你可能是討好型人格。什麼是討好型人格?
  • 你是討好型人格嗎#引發全民熱議 小夥吐槽:我的女友是典型討好型人格
    國內首部女性獨白劇《聽見她說》之《完美女孩》剛一播放完,熱搜就出現了相關話題#你是討好型人格嗎#,網友們表示,在楊冪飾演的機器人小愛身上,看到了很多討好型人格的人群的影子。蔣佑傑說,自己和女友戀愛了近一年,隨著彼此越了解,他越是被女友的「討好型人格」所困擾。 蔣佑傑說,婧婧的「討好型人格」往往不對自己最親近的人,比如自己和家人,而是對朋友、同事、同學等。 蔣佑傑說,婧婧在江北一家新媒體公司從事網絡編輯工作,有時候同事為了早下班,說幾句好話,就把多餘的工作丟給婧婧,而婧婧會欣然接受並完成。
  • 討好型人格的8個特徵,第一條就說中了……
    蔣方舟,7歲開始寫作,9歲出版第一本散文集,19歲被清華破格錄取,這樣別人眼中的天之驕女,曾在奇葩說分享過自己被「討好型人格」綁架的經歷:因為希望獲得所有人的喜歡,所以不敢發表自己的觀點,不敢反抗任何事。
  • 不怕討好型人格,勇敢教孩子去「討好」
    我也是一直警惕孩子養成討好型人格,所以只要不涉及原則問題,向來主張她有什麼說什麼。不過我也明確感覺到,那天氛圍有點尷尬,孩子和老師聊了幾分鐘就掛了。我覺得是孩子不適應,應該過幾天就好了。我也是,比如我警惕的討好型人格,相信也是很多家長在警惕的。家長經歷的人和事比較多,身邊不乏有些討好型人格的人,我們能感覺到他們在生活中和職場上的委曲求全,有些家長本身就是這種人格,深受其害,所以力求從孩子最小的時候就避免這種人格的形成。殊不知,我們過分的避免,也無意中屏蔽掉了一些處理人際關係的技巧,一些善意和修養。
  • 男女情感關係中「備胎」的「討好型人格」如何治癒
    其實,這種愛的卑微,近乎討好的姿態,才女張愛玲也有過一句曠世語錄:「見了他,她變得很低很低,低到塵埃裡。但她心裡是歡喜的,從塵埃裡開出花來。」不管是電視劇,還是小說,還是身邊生活裡真實發生的類似這種某一方「心甘情願」不計較得失的付出,究其根本,是因為我們身體裡住著一個「討好型人格」的自己。
  • 25歲時我意識到,討好型人格,在原生家庭中是求生方式
    我是在25歲意識到我的大部分心理問題,是來自於我的原生家庭,特別是我的討好型人格。討好型人格是指一味地討好他人而忽視自己感受的人格,是一種不健康的心理狀態。蔣方舟在奇葩大會裡面說她自己曾經有討好型人格,具體的表現是無論在什麼情況下,她都不會和對方產生衝突,甚至是在親密關係中,也不會和男朋友發生衝突,因為害怕讓對方感到不舒服,不高興。
  • 討好型人格:懂事的你,活得最累
    你會為了討好別人而委屈自己嗎?如果你有,很可能就有「討好型人格」的嫌疑。所謂「討好型人格」,其實,本質是自我價值感不足,渴望被關注,缺乏安全感的一種表現。在生活中,能做到完全不討好他人的人並不多,每個人身上多多少少有一點討好型人格,不禁有人疑惑,當今的年輕人都是被捧在手裡,作為「小皇帝」成長起來的一代;而且,這樣一代充滿個人主義精神、喊著獨立自主的年輕人,怎麼就集體陷入了「討好型人格」的困擾了呢?「討好型人格」被不同的心理學家表述為不同的心理學術語。
  • 《三十而已》鍾曉芹:「討好型人格」怎樣活得不憋屈
    01具有討好型人格的人除了「不會拒絕」之外,還有哪些特質呢?像她一樣,有討好型人格模式的人,常常會有這樣的內心獨白:「我不值得被愛。」「我應該永遠對別人和顏悅色。」「我絕不能讓別人生氣」。帶著這樣的內心獨白,他們總在關注別人的需求,而很少捍衛自己的想法、感情和需要。
  • People-pleaser——討好型人格
    People-pleaser,即「討好型人格」、「討好者」,通俗點說就是「老好人」。美國「今日心理學」網站總結了「討好型人格」的十大特徵,看看你的周圍人或者你自己是不是也會這樣呢?1.
  • 不顧自己討好別人,孩子形成「討好型人格」的原因,家長知道嗎?
    實際上這並不是性格如此,而是孩子們形成了一種畸形人格——討好型人格。當然討好型人格最顯著的特徵就是不自信,他們極度自卑,總是認為自己的能力不夠,什麼事情都做不好,在與人交往的過程中,也總是害怕別人會拋棄自己。其實這背後離不開以下三方面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