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
最近看到這樣一個新聞:劉先生下班回家後,四年級的兒子試卷上的一道被打了叉算術題引起了他的注意:1.2+6.8=8。這個算式劉先生怎麼看都沒問題,但是老師就給判的是錯的,劉先生心裡很不服氣,想著是不是老師改錯了,於是就在家長群裡當面質問老師。
面對家長的質問,老師只好給出答案:1.2+6.8=8.0。劉先生一下子更疑惑不解了,8和8.0有什麼區別?你是不是在糊弄我?
老師卻說道,數學是一個非常嚴謹的學科,他正是為了讓孩子懂得數學的一絲不苟才這麼做的,劉先生終於明白了老師的用心良苦。
數學的嚴謹思維需要從小培養
1.數學要求的精確度和嚴謹度不同於其他學科
如果我們不是數學專業或者從事數學有關工作的人,可能一開始看這個算式就跟劉先生一樣,覺得根本沒什麼區別,甚至覺得老師的解釋都是小題大做,沒有必要,但是數學這個學科確實講究嚴謹,在孩子後來的學習成長中會發現,只是一個小數點的錯誤,都有可能導致天差地別的結果。
2.從小培養數學思維有利於孩子思考
數學思維其實不只是簡單的數字組合或者空間思維,它其實是一種非常好的訓練方式,囊括了很多思維方式,例如我們常說的逆向思維、發散思維、邏輯思維、抽象思維、空間思維等等,通過學習數學,能夠讓孩子拓展眼界,在未來的學習生活中,懂得運用數學思維的孩子學習更高效,未來職業方向也更多。
家長怎樣給孩子進行"數學啟蒙"?
一)2-4歲階段,培養孩子對數學的"數感"
在孩子小的時候,家長不必要著急給孩子報各種算數班、奧數班,如果超出孩子的接受和學習水平,只會給孩子造成不必要的負擔。
這個階段我們可以教孩子口頭數數,可以利用順口溜或者兒歌,或者玩按物點數的遊戲。
這個階段孩子還不明白數字與實物之間的關係,但是並不影響培養孩子的數感。在日常生活中家長也可以讓孩子數數臺階、數數外面的樹木、數數汽車等等。
二) 5歲開始,讓孩子逐漸遞進到算數
首先家長可以買積木,讓孩子數積木,一定要讓孩子描述最後過程和最後的結果。
其次可以巧用實物。這個階段的孩子抽象思維還不是很好,但形象思維是巔峰,所以家長可以利用平時吃的水果,問問孩子"你有2個蘋果,媽媽再給你一個,你現在有幾個?"多多利用實物訓練孩子的算術能力。
三)小學之後,培養孩子抽象思維
在這個階段,我們可以讓孩子學習歸類(按照一定規律給物品分組)、組合和分解以及找規律,慢慢將數學的抽象思維給孩子展現並且鍛鍊。
對於孩子來說,數學並不像文史哲,數學思維的建構是個漫長且艱難的過程,所以家長千萬不要覺得孩子笨,一定要充滿耐心,也一定要和老師及時溝通,注重培養孩子的思維。
圖片源自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我是尼莫媽媽育兒師,在教育孩子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可以來問我,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我們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長!
更多育兒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或分享給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