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四款產品大比拼 手機擴容方案選誰好?)
魚龍混雜 手機擴容小心掉坑
在大多數手機都不提供擴展卡插槽的現今,為了增加手機的存儲空間,不少用於手機的外置存儲產品應運而生。這些產品可以說形態五花八門,甚至有網際網路公司瘋狂地推出過郵寄拆機換顆粒的服務。雖然不免有炒作嫌疑,但已足見用戶對於擴展手機存儲容量的需求。
排除上述瘋狂的行為之外,在正常的範圍內,選擇什麼樣的外置存儲設備在擴展手機存儲上使用體驗最佳呢?今天小編就以市面上存在的幾種產品,來為大家比較挑選一番。
適配於手機的外置存儲設備,從實現方式上來看大體分為三種:無線連接式、被動U盤式、主動移動電源式。
按照目前市面上存在的這幾種品類,筆者找來了相應的代表性產品,並統一以64GB容量為基準,標註了售價:
無線連接式——zsun蘋果盤(64GB 488元);
用於iPhone/iPad的被動U盤式——果時代蘋果U盤(64GB 298元);
用於Android手機/平板的被動U盤式——SanDisk「至尊高速」OTG U盤(64GB 109元);
多平臺支持的主動移動電源式——酷能量智能移動電源(349元,搭配東芝64GB UHS-1卡共計439元)。
可以看出由於Android系統的開放性,OTG U盤不需要很高的成本,SanDisk「至尊高速」OTG U盤價格遠低於其他產品。支持iOS系統的產品本次涉及的產品在實現64GB擴容時,售價均在500元以內。
接下來,我們將通過在功能和性能上的對比,看看這幾類擴容產品,誰更適合大家選購。
速度測試——描述美好結果意外
作為存儲設備,首先我們檢驗了它們的數據傳輸性能。照片、影片文件容量已經很大的今天,傳輸速度更是尤為重要。
考慮到單個大文件、多個零碎文件的傳輸情況不同,我們在對上面的四個設備進行測試時,將分別測試大文件傳輸和零散文件傳輸。使用100MB的視頻測試大文件,共計100MB的151張照片測試零散文件傳輸。
測試手機使用iPhone 6,對於僅用於Android手機的SanDisk,使用三星Galaxy S6 Edge。可以自由更換TF存儲卡的酷能量智能移動電源,我們為其搭配了目前常見速率的UHS-1規格的卡。測試結果如下:
測試過程中,筆者產生了不祥的預感:一些產品可能是大坑!其中zsun蘋果盤的APP有著莫名奇妙的bug,但了解規律之後勉強可用,可以完成測試。而果時代蘋果專用U盤不僅文件傳輸極其緩慢,且在傳輸過程中APP閃退。經多次、更換多臺手機均無法完成100MB文件的拷貝,故無成績。
從連接方式來看,由於無線連接的穩定性受環境影響較大、多個零散文件傳輸時每個文件發送延遲等原因,zsun蘋果盤花費的時間比正常的有線連接產品高出不少。
SanDisk OTG U盤和酷能量智能移動電源表現優秀,其中酷能量智能移動電源的綜合成績更好,零散文件和大文件的速度區別也最小。酷能量智能移動電源這樣的成績應該是得益於它的主動連接方式。在手機與酷能量智能移動電源連接後,相當於手機連接上PC,加之酷能量智能移動電源會自行供電,而無需手機為其供電,因此比作為手機從設備的U盤類產品可以獲得更高的性能。
測試進行到這裡,筆者感到市面上一些手機擴容產品並沒有之前預想的那麼令人安心。儘管都在標榜自己功能豐富、性能強大,但實際體驗後,可能會有完全不同的結果。筆者試用了上述幾款產品,覺得有必要將試用體驗分享給大家。
Bug組——功能看似不少,但多數沒法用
zsun蘋果盤在設計上可以通過無線連接,手機直接播放存儲於zsun蘋果盤上的影音文件。無需物理連接的確有其方便的地方,但由於zsun蘋果盤的傳輸速率並不理想,讀取圖片縮略圖時間較長,快速操作有時會有卡頓。且APP經常出錯(點擊分類無法正確切換等),無法定位到需要的文件夾,甚至導致iPhone整體假死,需要反覆重新啟動APP。在使用體驗上比較糟糕。
註:在查看圖片後,點擊「全部」分類,依舊處於圖片文件夾內,直到重新啟動APP,才能正常切換至「全部文件」。另外分類中的「應用」用途不明。
果時代蘋果U盤看起來並不是一款很正規的產品,無論是購買頁的APP截圖,還是插入後推送的應用,都來自其他品牌(GMOBI iStick)。由於使用其他品牌的APP,在啟動時會顯示仿冒產品,但功能上可以使用,應該是使用了相同的程序接口。但可能是由於仿冒方案等原因,果時代蘋果U盤的穩定性極差,不僅傳輸速率慢得令人髮指(約每秒幾十KB),且拷貝稍大或稍多的一些文件時應用程式就會閃退,拷貝終止。因此不僅無法完成前面100MB文件的拷貝測試,也因傳輸速率過慢,導致500KB左右的照片打開需要幾十秒,視頻播放打開後長時間黑屏無法正常播放。
細心的讀者可能會看出,兩款產品APP截圖中UI尺寸都是以iPhone 5系列的等比放大。實際上測試用機是iPhone 6,這兩款產品的APP都沒有對iPhone 6進行解析度適配。在iPhone 7即將到來的今天,存在bug都遲遲不更新的APP也足以見得廠商對產品的態度。
正常組——順暢體驗,天壤之別
經過了兩款「奇葩」產品可以說虐待式的體驗,筆者身心都不好了。幸運的是,接下來不再有奇怪的事情發生了。SanDisk OTG U盤的試用讓人舒心得多。在Android系統當中,U盤掛載後,使用體驗與安裝了存儲卡無異,可以存儲任何文件且對於不同文件類型可以由手機安裝的軟體直接讀取。
但由於接口限制,SanDisk OTG U盤這類產品僅能用於Android平臺。如果沒有iOS設備的使用需求,SanDisk OTG U盤的價格相當具有吸引力。需要注意的就是,該產品連接在手機上時一定要小心使用,特別是要避免撞擊,以免發生折斷損傷接口。
直接插在手機上的設計使得接口處曝露在脆弱的環境中,應避免碰撞。
酷能量智能移動電源雖名為移動電源,但在擴容功能上不僅全面,更有著豐富的網絡資源可供利用。
酷能量智能移動電源APP界面:左=iOS版,右=Android版
酷能量智能移動電源支持iOS和Android系統,針對兩系統不同的文件管理模式分別開發,在界面風格上保持統一。
左=酷能量智能移動電源的全部功能;右=「全能瀏覽器」的資源下載功能
圖片、視頻、音樂、文檔保存、預覽、播放功能在兩個平臺上都十分順暢,除此之外,酷能量智能移動電源內建一個「全能瀏覽器」。透過這個瀏覽器,可以在網絡視頻、音頻網站下載資源。下載的影音文件保存在酷能量智能移動電源的Micro SD卡中,不僅可以本機播放,還可以在多平臺之間共享,十分實用。
酷能量智能移動電源還有一個名為「手機電池專家」的功能,可以檢測手機電池健康,並根據損耗程度對電池進行保養。如上圖顯示的手機電池實際容量已由額定的1751mAh降低到1581mAh,已有約10%的損耗。酷能量稱APP會根據測得的損耗,設定適合該手機的保養充電方式,以延長電池壽命。
大跌眼鏡,跨界產品竟然綜合表現更佳
說實話,本來簡單的速度、功能測評被兩款bug頻出的產品打亂了節奏。儘管如此,我們還是先從連接方式上對比一下各自的優劣。
無線連接的擴容設備是通過WiFi來連接手機。在手機端的操作如同搜索路由器一般,將手機連接到擴容設備上,實現數據連接。這種方式無需手機與擴容設備物理連接,不會有突出部分或連接線的累贅。存在的問題是,由於WiFi連接後手機會斷開3G/4G數據通信,只能通過擴容設備橋接路由器上網,因此手機在戶外等沒有WiFi環境的地方,連接這類無線擴容設備後,會斷開網際網路連接。另外,使用無線連接時,手機的耗電較快,不宜長時間使用。
被動U盤式的擴容在Android平臺上性能表現還是不錯的,且成本低廉。其實也不意外,在Android環境下,OTG方式本質上與手機提供的Micro SD卡槽並沒有太大不同。但對應iPhone/iPad的產品需要謹慎,避開非正規品牌的產品。另外U盤類產品存在大量消耗手機電力的不足,畢竟其運行時插在手機上還需要耗費手機的電量,一旦長時間使用,會導致手機的電量下降較快,因此實際上也屬於短時間臨時用用的方案。
酷能量智能移動電源這一最近新出現的跨界擴容品種倒是讓人眼前一亮。將擴容與移動電源一體化,不但避免了上面兩種方式使用過程中因耗電導致手機電量過快消耗的問題,相反在進行文件傳輸的同時還可以給手機充電。更加有趣的是,主動式擴容設備自身被模擬成一臺PC,在連接手機後並不做為手機的從設備,而是像手機連接電腦一樣,手機成為擴容盤的從設備。使用這種方式,加上有主動的供電,主動移動硬碟式的擴容設備穩定性更佳,速度更快,且由於擴容盤作為主設備,還可以實現被動U盤式無法實現的更多功能,如前面介紹的資源下載。
在整個對比過程中,酷能量智能移動電源的APP沒有出現失去響應或邏輯錯誤的情況。其實這本應是一個最基本的合格標準,但在體驗了zsun和果時代的糟糕表現後,只能讓我們不得不提高警惕。本來這篇文章的初衷只是想測試不同種類的擴容方案之間的性能、功能差異,卻意外地發現了不少產品存在相當嚴重的問題。作為手機的日常周邊產品,用戶在購買時會面臨眾多的選擇。特別是對應iPhone/iPad的外置擴容方案,看似沒有什麼了不起,但實際上想要能夠很好地實現,還是需要產品開發者具備較好技術水平的,因此用戶在選購時需要特別留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