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現在生活水平是提高了,但是人們的嚴厲卻絲毫沒有在減少,有了孩子的家庭,除了日常支出外,還要承擔孩子的費用,養育一個孩子所需的花費並不少,小時候的奶粉錢,長大了學費支出,孩子的衣食住行……
養育孩子,本身就是一件壓力不小的事情,但家長若總是無形中給孩子施加來自經濟方面的壓力,像是總是將「家裡沒錢,爸媽養你不容易」這一類話語掛在嘴邊的話,會對孩子帶來什麼影響呢?
曾經看到過這麼一個事情,一個經濟條件一般的家庭,家中有個3歲的女兒,女兒表面上看著十分的乖巧懂事,但若是仔細觀察,會發現這個孩子十分沒有安全感,甚至還有點自卑的傾向。
每次寶媽總喜歡將「爸媽養你不容易」的話掛在嘴邊,當女兒想要買什麼的時候,也總說家裡不容易。隨著女兒年齡的增長,久而久之,孩子想要什麼東西再也不會向家人開口,總是保持隱忍。
分析:家長的態度決定孩子的成長,別讓自己將來後悔
為什麼說家長的態度會決定孩子的成長呢?眾所周知,孩子的性格和成長受到父母教育方式的影響很大,若家長總是對孩子「哭窮」,勢必會影響孩子的成長曆程。主要以這三方面為主:
1. 性格自卑
當家長總是跟孩子「哭窮」,或是不停地跟孩子抱怨生活,年幼的孩子根本不知道「貧窮」意味著什麼,反而會將家庭的貧窮歸結於自己的身上,這樣的孩子將來註定會是個自卑的性格,孩子一旦自卑,將來便很難再翻身。
2. 孩子格局小
都說「貧窮」是會傳染給孩子的,父母不停地跟孩子抱怨,那麼孩子將來也會形成所謂的「窮人思維」,孩子的格局也會變得很狹小。往往能成大事的人,一定有個大格局,總是小心翼翼的過生活,總擔心自己會犯錯誤,便陷入萬劫不復的境地。
3. 影響親子關係
當孩子加入到集體生活之後,難免會與身邊人進行比較。家長跟孩子抱怨,無形中也是給孩子施加了壓力,在這樣充滿壓抑的家庭中成長,註定也會影響親子之間的親疏關係,特別是有了對比之後,孩子的感受會變得愈加強烈。
1. 時間就是金錢
家長與其不停地跟孩子強調家裡沒錢,不如讓孩子明白,時間才是金錢這個道理。時間是最珍貴的,別讓孩子形成用時間換金錢的窮人思維。
2. 別讓孩子過早為錢發愁
雖然經濟條件不如別人,但是家長也別讓孩子過早地為了金錢發愁,不僅會讓孩子產生自卑心理,也會導致孩子處於焦慮的狀態,形成「金錢至上」的思維。
說句心裡話
會教育孩子的家長,儘管家裡條件不怎麼樣,但是也不會總是跟孩子「哭窮」,這也不僅沒能改善家庭條件,甚至還有可能影響孩子的成長,如果你也存在這樣的行為,那麼相信現在糾正還能來得及。
————————————
(本文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