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家孩子的玩具,安全嗎?
近年來,在孩子玩具上出現安全問題的案例層出不窮。
就在前幾天,西安一四歲男孩童童在家玩「磁力珠」。結果,可能是出於好奇,童童竟把磁力珠一顆、兩顆、三顆...接連吞進了肚子裡。
被送往西安市第三醫院救治後,醫生從童童胃裡取出整整13顆磁力珠!
這小小的磁力珠,好多人覺得吞進去也能自行排出。但其實,珠子因為有磁性,在童童的胃裡已經連成了串。
4歲的孩子,因為誤吞玩具,竟導致了胃壁穿孔。
致命磁力珠
你家孩子可能也吃過
之前,魏老爸也曾發過一則視頻,提醒家長讓孩子遠離這種「磁力珠」玩具。
看到視頻後,有一位關注他的家長表示:隨口問了句孩子們有沒有吃過,結果,兩個孩子竟然都吃過!
而後,這位媽媽便連夜帶著倆娃趕往醫院檢查。
結果顯示,小兒子肚子裡有8顆,大兒子肚子裡有3顆。
其中,二寶因為是分兩三次吞食。幾顆磁力珠吸在一起,已經導致部分腸穿孔,做了兩次開腹手術才取出!
圖源微博@老爸測評-魏老爸
說出來大家可能不信,這樣小小的磁力珠,可以隔著88張A4紙吸到一起。
88張A4紙,厚度是兒童腸壁的9倍!
圖源微博@老爸測評-魏老爸
醫生做手術時發現,磁力珠已經導致二寶有了4處腸穿孔。
最終,二寶被切除一截腸道,肚皮上留下長長的疤痕,才算保住性命。
兒童「毒玩具」
不止磁力珠
西安男童誤吞磁力珠的新聞,給父母們敲響警鐘後,不少家長都表示回家就要扔掉孩子玩的磁力珠。
但其實,正在危害孩子的「毒玩具」,遠不止一個被忽視的磁力珠。
1、史萊姆(假水)
這種像果凍一樣的亮晶晶、軟乎乎的水晶泥,你家孩子是不是也玩過?
別看它既不鋒利、也不易吞咽,但它裡面的硼砂含量,卻能輕易奪走孩子的性命。
想想孩子用手玩它的時候,可能會摸摸嘴巴,撓撓鼻子...一個不留神,硼砂就被攝入了孩子體內。
圖源微博@頭條新聞
之前,廣州有兩個孩子,用裝過史萊姆的杯子盛水喝,事後嚴重嘔吐。
送醫院檢查,硼砂中毒!
2、水寶寶
水寶寶又叫「水精靈」,價格低廉,種類繁多。記得小時候玩它,一小袋能泡大一盆,現在依然有很多小朋友都喜歡買來當玩具。
圖源微博@榛子與山貓
但可能很少有人知道,這種五顏六色的「水寶寶」,實際根本不是兒童專用的玩具,而是一種用於工業防潮的吸水性樹脂。
它的主要成分是聚丙烯酸鈉或丙烯腈,一旦誤食,危險係數極高。
兒童誤吞「水寶寶」的新聞,近年來也層出不窮。
圖源微博@北京頭條
有些父母發現得晚了,在孩子體內撐爆腸壁也有可能。
除了這些,還有不少危險係數極高的玩具,家長們也應該注意:
泡泡水(具有腐蝕性,容易灼傷皮膚);
牙籤弩、旋轉陀螺、口袋彈弓等看上去殺傷力不強的玩具(實則威力巨大,可擊穿數十米外的玻璃);
電人魔方、巧克力、籤字筆、口香糖...(電壓數遠超人體安全承受電壓,危害孩子心臟健康)
想要孩子玩得安全,我建議家長們在為孩子挑選玩具的時候,要注意以下幾個點:
1、認準國家檢驗標準,沒有「GB 6675」、3C認證標識的,不買
2、有刺鼻氣味的,不買
3、玩具稜角鋒利、外形粗糙的,不買
4、有殺傷性的、威力巨大的玩具槍類、不買
總而言之一句話:孩子玩玩具,考驗的永遠是父母的耐心與細心。
安全把好關,才能讓孩子玩的開心、父母放心。
兒童玩具怎麼挑?
那麼,兒童玩具究竟該怎麼挑呢?
幫媽建議各位父母,從這6大類別入手——
1、益智類玩具
比如如七巧板、套套杯、拼圖等。
他們的主要功能,是能協助孩子學習及建立各種基本概念。
比如玩拼圖,既能讓那個孩子對每塊圖片細緻觀察,又能鍛鍊孩子的動手能力。體力、智力和專注力都能得到有效提升。
2、故事類玩具
比如故事機、故事圖卡等。
這類玩具能讓孩子聽覺更敏銳,而且能在遊戲的過程中獲得新字群,提升語言表達和組織能力,是孩子進行學前練習的最佳選擇。
3、 科學類玩具
比如口袋顯微鏡 、萬花筒等觀察類玩具。
這些玩具是孩子「觀測自然」的好助手,不僅能激發孩子的好奇心,還能讓他更願意主動觀察、主動學習,往往會成為孩子科學啟蒙的重要助手。
4、運動類玩具
比如嬰兒爬行玩具、球類、各式推車、拉車等。
這類玩具對於提高孩子身體素質發揮著重大作用,在玩玩具的過程中,孩子的肌肉能得到有效鍛鍊,且提高各身體部位的組織協調能力。
5、操作類玩具
比如黏土、穿線、串珠、堆疊組合積木等。
其實這類玩具非常鍛鍊孩子的手眼協調能力,而且在一定程度上給孩子提供了寬廣的創作空間。
一塊黏土,可以變成一輛小汽車,也可以變成一個小房子,孩子的想像力,都可以在這上面隨意發揮。
6、社交類玩具
包括娃娃、填充玩具、角色扮演等。
除了讓孩子能抒發情緒,並體驗大人和生活世界外,同時也能讓孩子在進入正式的社交環境前,進行適當的模擬社交。
並且,毛絨玩具一類的,還能給孩子一定程度上的陪伴和安撫,是爸媽「哄睡」的好幫手。
另外,幫媽想說:各位家長,一定不要為了圖省錢,而去選擇一些價格低廉的三無玩具。
孩子的玩具,貴精不貴多,選對玩具,能讓孩子邊玩邊學。
最後,我想說,不論是那種玩具,親子共玩才能讓孩子在愛中放鬆、愛中成長。
希望每對父母,在認真給孩子挑選玩具的同時,更能耐心陪孩子一起玩耍,讓親子關係更加緊密。
看完的家長也別閒著了,回家後,趕緊給孩子的玩具來一波大篩查吧,提出風險,補充不足。
最後,有關兒童「毒玩具」的新聞一直層出不窮,但還是有很多孩子因為玩玩具導致安全事故。
所以,希望看完的家長能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看到,防止我們的孩子受到「毒玩具」的傷害。
如果你對這篇文章深有感觸
歡迎轉發給更多的人
在我家兩個寶貝小的時候,我最重視他們「好奇心」的培養。
因為,讓孩子保持足夠的好奇心,才能不斷刺激他的求知慾和學習欲。
有關他倆的好奇心培養,我最青睞的教育就是這款可攜式口袋顯微鏡。
別看它小小一支,大小也就和兩支口紅差不多,但卻是科教級別的高倍數顯微鏡,可實現80-120倍的快速變焦。
平日裡讓孩子用它觀察下花花草草,不僅能讓孩子探索微觀世界,還能培養孩子的科學思維。
感興趣的爸媽快點安排起來吧~
上周幫媽推薦了6部孩子必看高分電影~
感興趣的媽媽可後臺回復「親子電影」
獲取文章和電影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