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說明】
王珏老師研究和提倡「可視化」已經有5、6年的歷史了。
不過,以前我研究「知識可視化」,主要是集中在老師如何製作PPT(當然板書也可以)。
不知道是不是耳濡目染的原因,
我的孩子王梓旭同學,
在疫情期間在家自己整理筆記時,
居然也無意識間運用了「可視化」的原理對重新梳理了筆記,
他自己感覺非常滿意,覺得學習效率提高了很多!
以下為王梓旭同學的原文。
————————————————
視覺化才是學習的王道各位老師、各位同學們你們好!今天我要講的是視覺化的學習。
在今天的文章中,我會拿我的筆記做例子。
話不多說,讓我們開始吧。
不管是文科還是理科,都有一條定律,那就是筆記要清晰,更要能體現知識的重點、知識之間的關係,以便於發現規律。
彼此之間沒有關係的知識,是非常難以理解和記憶的!
比如說,下面有兩個例子,您看您能在兩分鐘之內記下來嗎?
1. 物理老師除外 一秒的定義
銫-133原子基態的兩個超精細結構能級之間躍遷相對應輻射周期的9192631770倍所持續的時間定義為一秒
2. 嘉靖的封號
太上大羅天仙紫極長生聖智統三元證應玉虛總掌五雷大真人玄都境萬壽帝君朱厚璁
我想答案是否定的,因為這些信息之間沒有任何關係!
所以,有些同學傾向於死記硬背,這是不對的。
抗疫期間,正好有時間,把我一直想重新整理的課堂筆記,重新整理一遍。
在整理的過程中,我有一些心得,向大家匯報!
大家看,下圖是我在課上記的一頁生物筆記,也就是舊的筆記:
我重新整理過後的筆記如下:
大家可以評鑑一下,哪個筆記更出彩,又是為什麼呢?
我想是因為後面一頁筆記,把信息製作成圖表的樣式,使得繁雜的信息之間的關係更加突出、更加一目了然了吧!
還有,在筆記中可能會有很多文字。能簡化的儘量要簡化,儘量提取出關鍵詞,並用線條、箭頭把關鍵詞聯接起來,因為大腦更偏向於簡潔的東西!
比如,以下是我上課時現場做的一頁生物筆記:
而經過我重新整理過後,新的筆記則長成這樣:
新的筆記和舊的筆記比起來,更加一目了然,根本就不是一個級別的!
最後總結一下我的心得:
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這裡,感謝大家,下次再見!
覺得我寫得不錯的話,記得給我點讚哦!
王梓旭
2020年3月28日 作
—————————————————————
本公眾號(學習科學與技術研究)提供全面、深度的學習科學研究、微課與PPT研究、以及其它實用技術研究文章!到公眾號首頁輸入代碼查看更多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