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記記錄的原理、色彩使用與整理

2020-12-13 江蘇劉志祥

早上在「微信讀書」中看一本《其實你不會記筆記》電子書,作者:藍獅子數字出版中心。因為我自己也喜歡隨手記(手機),所以也想看看別人是怎麼做的。書不到200頁,便一口氣看完。

這本書以手工筆記的角度來講述的。它給我的三個啟發點(獲益點)是:原理、顏色、整理。

一、筆記原理。

記筆記時我們很少去問為什麼?或者意識中總以「對我們有好處」就一筆帶過,但做筆記是有科學原理的,有其生理學基礎。

記筆記就是鍛鍊大腦。

據醫學博士學位、專攻神經內科的米山公啟解釋,人們在寫字時,要先從大腦內負責記憶的「邊緣系統」中將文字取出,交給負責語言理解的「顳葉」做分析,接著再回到主司思維、決策與學習的「前額葉」,進行信息判斷與暫存。儲存在「前額葉」中的文字信息,會再經由「大腦頂葉的運動中樞」接收,並隨著運動神經下達的「書寫」指令,一同傳給手指。而手指的動作,則由「小腦」負責控制。(文字[邊緣]→語言[額葉]→判斷[前額頁]→書寫[頂葉、小腦])最後,寫下的文字將會以圖像方式,通過眼睛傳回大腦中負責視覺處理的「枕葉」,並由「前額葉」在腦中與記憶交叉比對,確認所寫的文字是否正確,再由手指進行修正。因此,善用紙筆書寫,可以有效刺激腦部的活化。(視覺傳回[枕葉]→對比[前額葉]

當然,我自己現在用電子軟體:印象筆記、簡書等,對大腦的刺激一樣有效。我常常發現,反是用自己思維重新整理過的知識點,都很驗證忘記。

二、顏色使用。

由於理化基礎薄,我對顏色的使用向來比較弱;加上我基本在手機上用「印象筆記」記錄,印象筆記手機端又沒有其他色彩。所以筆記中的顏色我基本沒使用得起來。但色彩的感受遠比黑白文字強烈,懂得活用色彩,可以大大提高閱讀筆記的效率。(考慮以後在電腦上整理使用)

書中提供的兩種方法很好:

1、排列「色彩層級」:標示重點

以搶眼程度排列「色彩序階」,分別代表不同程度的重要性,作為標示重點之用,例如:紅>粉紅>橙>黃>綠

2、三色法:賦予顏色意義,協助信息分類

日本明治大學教授齋藤孝提出的「三色法」,易學又實用。給紅、藍、綠這3個顏色,分別賦予不同的意義:在行程方面,紅色代表「最重要待辦事項」,藍色代表「一般待辦事項」,綠色代表「個人私事」在信息管理上,紅色表示「從別人口中聽來」或「比較主觀的信息」,藍色表示「次要信息」,綠色表示「自己的想法」

三、筆記整理。

筆記的後續整理或者說復盤,其實是我自己的一個弱項。每次筆記記錄後,很少再去做復盤。但無疑復盤才能給我們帶來更大的獲益與啟發。

復盤在我的想像,一是在時間上使用流程法

這裡舉個「待辦清單 」。所謂「待辦清單」,就是將應該辦的事情,統統列成清單,然後分析輕重緩急,安排自己一天的工作順序,讓事情做起來更有條理。(考慮以後筆記向「目標管理型」轉變。)

①依照時間順序,詳列待辦事項清單:列出已知的待辦事項,然後依照完成期限排出先後順序,至此「工作清單」就算完成。知道「我今天就只需要完成這些」的踏實感,對於穩定工作情緒有莫大幫助。②詳盡寫出每件工作的內容:務必將每一項都拆解成「獨立事件」,不留模糊地帶,以免執行時才發現該做的事,遠多於原先以為的,不僅打擊士氣,還容易造成流程的延宕。③區分工作的性質:使用記號來區分某項工作是「應該仔細思考的事項」或「單純的工作」,有助於檢視自己的工作質量。一旦發現自己每天都忙著處理「單純的作業」時,就要提醒自己應該調整工作內容,花更多精神在「需要思考的事情」上。④用紅筆劃掉已完成項目:這個動作除了可以提醒自己還有哪些工作待辦,還可在視覺上營造「事情都做完了」的成就感,有助於提振心情。⑤製作「規格化的傳話單」:詳列「日期」、「時間」、「XX公司」、「XX部門」、「XX留言」、「給XX」、「留言事項」等必要項目,用以確保信息傳遞不發生漏失。

當然,現在是移動互聯時代,使用手機app也很方便,比如「滴答清單」、「奇妙清單」等等。

二是在空間上使用符號與圖片。

1、符號(結合線條與箭頭):

①抓取「數字」和「名詞」,將長句子化為關鍵詞組合。

比如:「明早7:00到車站」。記為「車站/7:00」。

②信息符號化。

比如:「M=手機」「T=電話」「會=會議」「訪=拜訪」「=重要事情」「?=未確定事項」「※=注意事項」等等。

③紅線標記重點。

把關鍵詞標上紅線、把結論圈起來、印象最深的地方畫紅線、覺得最有趣的地方畫紅線。

文末或者專門做一文,附註「符號解說表」,熟記符號的意義。

2、圖片結合符號與文字使用,這裡不再討論。

本文參考《其實你不會記筆記》

181212

相關焦點

  • 整理英語筆記的方法
    有些童鞋牢記此話,「不惜筆墨」,有時候寫筆記費時太多導致時間的浪費;有些童鞋把筆記全寫在書上,嶄新的教科書很快就成了油抹布;還有的奔放自如,到後來筆記本成了自己也看不懂的天書……於是,常感嘆道,學習為什麼要浪費時間做筆記呢?英語學習,尤其是高階思維的培養,是離不開學習筆記的。整理筆記和摘抄的過程,就是整理思路、強化學習的過程。
  • 【狀元筆記】學科筆記篇之《學霸教你必須收藏的語文筆記整理技巧》
    前日,唐楚玥的傳奇成績單被網友瘋傳…… 在感嘆這份成績不可思議的同時,你是否注意到,更加具有傳奇色彩的是唐楚玥的語文成績,146分! 眾所周知,146分的語文試卷無疑與146分的數學試卷不是一個難度等級。那麼,她到底是怎樣做到的呢?
  • 一起學嗨 | 筆記整理術,我的筆記我做主.
    當年五顏六色的筆記,歷歷在目,小特工不得不讚嘆自己的認真。然而上大學之後,拿筆的次數都少了,要麼直接要講義和課件進行自學,要麼就拿著手機就把老師的PPT或者板書拍下來,看起來效果又快又好。然而,都是堆在在手機裡吃灰,重新整理自己消化的筆記才是有效的主動學習。
  • 學習英語怎麼樣記錄筆記?
    每一個科目的學習過程中都需要記筆記。學習筆記的正確使用是可以幫助我們在學習上提高效率的。英語的學習更需要記錄筆記了。英語做為一種另外的語言,想要學習好,更需要有效的記錄筆記來幫我們提高學習效率。而我提倡的記錄筆記的方法就是多管齊下的方法。
  • 我用「可視化」原理整理筆記,效果超棒!(初一 王梓旭)
    不知道是不是耳濡目染的原因,我的孩子王梓旭同學,在疫情期間在家自己整理筆記時,居然也無意識間運用了「可視化」的原理對重新梳理了筆記,他自己感覺非常滿意,覺得學習效率提高了很多!以下為王梓旭同學的原文。在今天的文章中,我會拿我的筆記做例子。話不多說,讓我們開始吧。不管是文科還是理科,都有一條定律,那就是筆記要清晰,更要能體現知識的重點、知識之間的關係,以便於發現規律。
  • 《子彈筆記》:記錄生活
    You Tube上爆紅的《子彈筆記》,是一種用不斷更新的列表來捕捉和整理想法的筆記系統,用它來管理日程、做計劃、列清單、記筆記等。創始人賴德·卡羅爾小時候被診斷為多動症,注意力無法集中嚴重影響了他的學習和生活。
  • 「狀元筆記」學科筆記篇《學霸教你必須收藏的語文筆記整理技巧》
    近日,唐楚玥傳奇成績單被網友大肆瘋傳……在感嘆這份成績不可思議的同時,你是否注意到,更具傳奇色彩的是她的語文成績,146分!眾所周知,146分的語文試卷無疑與同等分數的數學試卷完全不是一個難度等級。①唐楚玥十分注重對成語的積累,老師在課堂上講過的成語她都會記錄在筆記本上,以便於日後背誦。②將不熟悉的文言文實詞寫下來,每日背誦10個作為每日任務。③將書本上的文學常識整理到筆記中,統一背誦,效率更高。
  • 整理筆記的正確方法
    節選自《有道雲筆記》原文標題:清華學霸筆記分享由於種種原因,你在課堂上做的筆記往往比較雜亂,課後複習不太好用。為了鞏固學習成果,積累複習資料,你需要對筆記進一步整理,使之成為比較系統、條理的參考資料。對課堂筆記進行整理、加工的方法是:1.回憶。課後即抓緊時間,趁熱打鐵,對照書本、筆記,及時回憶有關信息。這是你整理筆記的重要前提。2.增補。
  • 課堂筆記到底應該怎麼記錄才能達到效果
    老師在前面不停的講,而學生卻在記筆記和聽課之間疲於奔命,常常是沒有能夠把老師講的內容記錄下來,老師就已經把黑板擦了。很多學生聽完一堂課,只顧忙著記錄課堂筆記。合上筆記本,老師講的什麼內容,卻又腦子空空,只好再花大量的時間去看筆記,結果就變成上課記筆記,下課看筆記,考試背筆記。那麼課堂筆記是不是記錄得越多越好呢?
  • 我的印象筆記使用心得
    開始接觸印象筆記對於大多數使用印象筆記的用戶來說,我可能算得上是一個老用戶了。我是從2013年3月份註冊了印象筆記的。其實在這更早之前就已經接觸過,只是沒有持續使用而已。當時印象筆記給我的感覺就像是一個記事本,只是比記事本稍微高級一些,他可以分不同的層次,這樣我學習和考試的內容就可以分開記錄了。開始使用印象筆記真正開始習慣使用印象筆記是從去年,也就是2018年,在這之前我對我的筆記內容從未做過分類和整理。
  • 高中筆記是應該自己整理還是列印所謂的一大堆學霸筆記?
    所以我的觀點很明顯,自己整理筆記更好。理由如下:做筆記的目的做筆記不在乎是幾種目的:(1)通過做筆記來記錄你現在記住了,可能以後會遺忘的知識,也就是當一個備忘錄的作用。(2)在做筆記的過程裡面去粗取精、棄次取主,達到把書「讀薄」的效果。(3)最後一種是在整理筆記的過程梳理你的思路,然後呢,建立一個只屬於你自己獨一無二的學習輔助工具。目的決定選擇你做筆記的目的,才是決定你要自己做筆記還是選擇學霸筆記的根據。
  • 高效能人士的筆記整理術
    做筆記這件事,太多人都選錯了路。每個人生活當中都少不了做筆記,從學生時代的課堂筆記,到工作之後的工作日誌,你用文字記錄自己的成長,也用文字來記載自己的工作經歷。最終,這些凝聚著你寶貴經驗的文字,就將側面反映你能走到什麼高度。一個人的筆記做得有沒有效果,直接反映他的學習能力,反映出這個人到底能不能成功!大多數人都覺得,這不就是拿起筆桿子寫字的事嗎?
  • 學習牛孩兒記錄課堂筆記
    鄭州奧數網11月29日  往屆鄭州小升初成績優異的學生都有著良好的學習習慣,其中,記錄課堂筆記就是其中一種。   為什麼要記錄課堂筆記?課堂筆記該記什麼?要怎麼記才能提高學習效率呢?記錄完以後要如何使用課堂筆記?
  • 有效整理筆記的方法
    在日常學習、工作中,我們都可能需要做各種各樣的記錄,如各個科目學習筆記、會議記錄、工作內容等,很多時候多個科目、多個領域要用不同的筆記本記錄,這樣查找會整理起來會比較麻煩。下面小編跟大家分享一個有效整理和記錄筆記的小方法。
  • 色彩基礎原理(色板使用工具認知)
    色彩基礎原理(色板使用工具認知)||| 最新色彩基礎原理(色板使用工具認知)以往我們學習色彩基礎類時都是從三原色開始學起的
  • 知識整理:如何高效整理讀書筆記和文章?
    最近幾天在學習思維導圖,就想著把寫過的讀書筆記、文章系統的整理整理。不整理不知道,一整理才發現很多問題。接下來,我就把在整理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和一些改進建議分享給大家。6位日期記錄法時間記錄為年份後兩位+月份兩位+日期兩位,合計6位數字。
  • 使用印象筆記做筆記思路不清晰?那是你是沒有使用好這項功能!
    印象筆記是一款非常優秀的筆記軟體,可以幫助我們記錄重要的內容,整理知識。印象筆記的記錄界面是類似於word的排版方式,必須按照從上到下的結構進行記錄,並不能夠像OneNote一樣從頁面的任何一個地方添加內容,,所以很多人在使用印象筆記進行記錄的時候,會感覺記錄不是特別的清晰,有時候排版比較混亂。那是因為你在你記錄的過程中沒有框架和清晰的思路,如何解決這種狀況呢?新版印象筆記軟體中提供了模板的功能,提供了非常豐富的記錄模板。
  • 快速記錄課堂筆記的方法
    原因可能是學生來不及記筆記,只能先把屏幕上的內容先拍下來,課後再整理;當然也不排除有少部分學生偷懶的可能。老師們的講課速度,自從插上電以後,是怎麼也慢不下來了。那麼學生們要想快速記錄課堂筆記就得找到一種好辦法了。小編今天介紹兩種方法供同學們參考。
  • 大師羅莊自己整理的繪畫色彩筆記 - 大師的資源
    這些都是我上繪畫課整理出來的筆記   鄙人抱著以「畫」會友, 給大家分享經驗,對應美術入門和低年級色彩課程    老師語錄: 1、 你們不要畫個東西八分像九分像就可以了,要準確無誤。
  • 語文:整理語文課堂筆記的方法
    科學整理課堂筆記很有必要。課堂筆記整理看似是一項簡單的學習任務,其實90%以上的同學都做得不夠好,費時卻沒有發掘出課堂筆記的功效。一些教育專家研究了狀元們的筆記後,總結出了一些做高效課堂筆記的方法規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