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個稅法專項附加扣除政策即將實施一周年。2020年個稅專項附加扣除已開始確認,若要在2020年1月份工資中享受稅前扣除,需要在2019年12月31日前完成信息填報。
新華社 資料圖
近日,個人所得稅手機APP提醒廣大納稅人,儘快關注2019年已填報過的專項附加扣除信息是否發生變化,例如子女達到入託、入學年齡,父母達到贍養年齡或者去世等情況,就需要及時調整、修正。
為簡化操作流程、切實減輕辦稅負擔,稅務機關已預填好相關信息,只需通過手機APP、網頁等渠道查看並修正相關信息即可。如無變化,為減輕廣大納稅人負擔,稅務機關進一步簡化操作流程,已填報的扣除信息將自動視同有效並延長至2020年。
自2018年10月1日起,個人所得稅基本減除費用標準上調至5000元/月(6萬元/年)。2019年1月1日,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政策正式實施,符合條件的納稅人可依法享受子女教育、繼續教育、大病醫療、住房貸款利息、住房租金和贍養老人等6大專項附加扣除。
中國財政預算績效專委會副主任委員張依群對《證券日報》記者說,個稅改革具有減稅指向性,特別是今年實施專項附加扣除政策,納稅人享受到了減稅帶來的福利。
國家稅務總局數據顯示,前三季度,個人所得稅改革新增減稅4426億元,人均累計個稅減稅1764元,惠及2.5億納稅人。
國家稅務總局局長王軍表示,個稅改革更多惠及中低收入群體,促進了收入分配公平。月均收入4萬元以上的納稅人新增減稅幅度在12.5%以下,月均收入2萬元以下的納稅人新增減稅幅度超過67.47%,月收入1萬元以下的納稅人,享受贍養老人、子女教育等專項附加扣除後,基本無需繳納個稅。
值得注意的是,根據國家稅務總局去年底發布的《關於個人所得稅法修改後有關優惠政策銜接問題的通知》,對納稅人在2019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期間取得的全年一次性獎金,可以不併入當年綜合所得,以獎金全額除以12個月的數額,按照綜合所得月度稅率表,確定適用稅率和速算扣除數,單獨計算納稅,以避免部分納稅人因全年一次性獎金併入綜合所得後提高適用稅率。
專家認為,對部分中低收入者而言,如將全年一次性獎金併入當年工資薪金所得,扣除基本減除費用、專項扣除、專項附加扣除等後,可能根本無需繳稅或者繳納很少稅款。在此情況下,如果將全年一次性獎金採取單獨計稅方式,反而會產生應納稅款或者增加稅負。同時,如單獨適用全年一次性獎金政策,可能在稅率換擋時出現稅負突然增加的「臨界點」現象。
因此,居民個人取得全年一次性獎金的,可以自行選擇計稅方式,自行判斷是否將全年一次性獎金併入綜合所得計稅,以便於享受減稅紅利。
手把手教你怎麼操作
具體咋操作?有啥注意事項?錯過啥後果?
別急!小編手把手教你怎麼操作。
「神操作」只需兩步
完成這項「神操作」,其實並不複雜。總結起來,一共分為兩步:
第一步:更新或下載最新版的「個人所得稅」APP
如果你的手機已經下載該APP,打開後會自動完成更新;
第二步:點擊「確認2020年度專項附加扣除」
如果信息不需要修改,則2020年度信息可以覆蓋掉原來的信息,然後點擊「一鍵確認」就可以了;如果信息有變動,則要選擇修改鍵。
那麼,如何核實已確認成功了呢?
信息提交成功後,可以在APP中點擊「查詢」-專項附加扣除填報記錄-選擇年份2020,查看信息是否確認成功。
操作雖簡單,但也要留意截止時間:用戶需要在今年12月底前完成,否則錯過就可能成了過錯!
別大意!3種情形需留意
個稅專項附加扣除,每個人的情況不太相同,不能一概而論。以下三種變動的情況,需要各位網友格外留意:
1.對舊信息進行修改
上一年度的錄入信息有變化,需要修改,咋辦?比如,申報方式、扣除比例、個人相關信息等。
首先,找到相關選項,點擊「待確認」後,再進入相關頁面進行修改。
比如,需要修改贍養老人分攤比例,可以這樣操作:
2.新增專項附加扣除項目
專項扣除內容不是一成不變的,每年有變化都是正常的。
如果有新增部分,需要首先確認專項附加扣除信息,然後再點擊APP首頁,申報專項附加扣除。
哪些人群需要進行這項操作?
6類人群!具體來看,包括在2019年有以下行為的:
買房、租房的
子女入學的
發生大病醫療的
參加繼續教學「充電」的
貸款利息變化的
贍養老人分擔方式發生變化的
3.首次填寫專項附加扣除
還有一類人群,從來沒有註冊、填寫過相關信息,比如職場新人等。
這種情況咋處理?
首先需要註冊個人帳戶,然後逐一錄入個人信息。填寫清楚所有信息後,再進行確認。
不操作,啥後果
大家工作都挺忙,萬一錯過了確認,會不會損失一個億?
一個億倒是不會!但每月損失幾百元甚至上千元都有可能。
若用戶沒有及時確認,系統會於2020年1月起,暫停該用戶所享受的扣除。也就是說,你就不能享受減免稅了!
錯過確認,還有機會「亡羊補牢」嗎?
可以!
只要納稅人隨時確認後,就能重新享受專項抵扣優惠了。
最後,小編提醒大家,無論多麼忙,都不要忘了及時進行確認,畢竟這與咱們的切身利益息息相關。
來源:綜合證券日報、北京日報客戶端
流程編輯:tf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