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個稅抵扣開始確認,月入不足萬元基本無需繳納個稅

2020-12-18 北晚新視覺網

新個稅法專項附加扣除政策即將實施一周年。2020年個稅專項附加扣除已開始確認,若要在2020年1月份工資中享受稅前扣除,需要在2019年12月31日前完成信息填報。

新華社 資料圖

近日,個人所得稅手機APP提醒廣大納稅人,儘快關注2019年已填報過的專項附加扣除信息是否發生變化,例如子女達到入託、入學年齡,父母達到贍養年齡或者去世等情況,就需要及時調整、修正。

為簡化操作流程、切實減輕辦稅負擔,稅務機關已預填好相關信息,只需通過手機APP、網頁等渠道查看並修正相關信息即可。如無變化,為減輕廣大納稅人負擔,稅務機關進一步簡化操作流程,已填報的扣除信息將自動視同有效並延長至2020年。

自2018年10月1日起,個人所得稅基本減除費用標準上調至5000元/月(6萬元/年)。2019年1月1日,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政策正式實施,符合條件的納稅人可依法享受子女教育、繼續教育、大病醫療、住房貸款利息、住房租金和贍養老人等6大專項附加扣除。

中國財政預算績效專委會副主任委員張依群對《證券日報》記者說,個稅改革具有減稅指向性,特別是今年實施專項附加扣除政策,納稅人享受到了減稅帶來的福利。

國家稅務總局數據顯示,前三季度,個人所得稅改革新增減稅4426億元,人均累計個稅減稅1764元,惠及2.5億納稅人。

國家稅務總局局長王軍表示,個稅改革更多惠及中低收入群體,促進了收入分配公平。月均收入4萬元以上的納稅人新增減稅幅度在12.5%以下,月均收入2萬元以下的納稅人新增減稅幅度超過67.47%,月收入1萬元以下的納稅人,享受贍養老人、子女教育等專項附加扣除後,基本無需繳納個稅。

值得注意的是,根據國家稅務總局去年底發布的《關於個人所得稅法修改後有關優惠政策銜接問題的通知》,對納稅人在2019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期間取得的全年一次性獎金,可以不併入當年綜合所得,以獎金全額除以12個月的數額,按照綜合所得月度稅率表,確定適用稅率和速算扣除數,單獨計算納稅,以避免部分納稅人因全年一次性獎金併入綜合所得後提高適用稅率。

專家認為,對部分中低收入者而言,如將全年一次性獎金併入當年工資薪金所得,扣除基本減除費用、專項扣除、專項附加扣除等後,可能根本無需繳稅或者繳納很少稅款。在此情況下,如果將全年一次性獎金採取單獨計稅方式,反而會產生應納稅款或者增加稅負。同時,如單獨適用全年一次性獎金政策,可能在稅率換擋時出現稅負突然增加的「臨界點」現象。

因此,居民個人取得全年一次性獎金的,可以自行選擇計稅方式,自行判斷是否將全年一次性獎金併入綜合所得計稅,以便於享受減稅紅利。

手把手教你怎麼操作

具體咋操作?有啥注意事項?錯過啥後果?

別急!小編手把手教你怎麼操作。

「神操作」只需兩步

完成這項「神操作」,其實並不複雜。總結起來,一共分為兩步:

第一步:更新或下載最新版的「個人所得稅」APP

如果你的手機已經下載該APP,打開後會自動完成更新;

第二步:點擊「確認2020年度專項附加扣除」

如果信息不需要修改,則2020年度信息可以覆蓋掉原來的信息,然後點擊「一鍵確認」就可以了;如果信息有變動,則要選擇修改鍵。

那麼,如何核實已確認成功了呢?

信息提交成功後,可以在APP中點擊「查詢」-專項附加扣除填報記錄-選擇年份2020,查看信息是否確認成功。

操作雖簡單,但也要留意截止時間:用戶需要在今年12月底前完成,否則錯過就可能成了過錯!

別大意!3種情形需留意

個稅專項附加扣除,每個人的情況不太相同,不能一概而論。以下三種變動的情況,需要各位網友格外留意:

1.對舊信息進行修改

上一年度的錄入信息有變化,需要修改,咋辦?比如,申報方式、扣除比例、個人相關信息等。

首先,找到相關選項,點擊「待確認」後,再進入相關頁面進行修改。

比如,需要修改贍養老人分攤比例,可以這樣操作:

2.新增專項附加扣除項目

專項扣除內容不是一成不變的,每年有變化都是正常的。

如果有新增部分,需要首先確認專項附加扣除信息,然後再點擊APP首頁,申報專項附加扣除。

哪些人群需要進行這項操作?

6類人群!具體來看,包括在2019年有以下行為的:

買房、租房的

子女入學的

發生大病醫療的

參加繼續教學「充電」的

貸款利息變化的

贍養老人分擔方式發生變化的

3.首次填寫專項附加扣除

還有一類人群,從來沒有註冊、填寫過相關信息,比如職場新人等。

這種情況咋處理?

首先需要註冊個人帳戶,然後逐一錄入個人信息。填寫清楚所有信息後,再進行確認。

不操作,啥後果

大家工作都挺忙,萬一錯過了確認,會不會損失一個億?

一個億倒是不會!但每月損失幾百元甚至上千元都有可能。

若用戶沒有及時確認,系統會於2020年1月起,暫停該用戶所享受的扣除。也就是說,你就不能享受減免稅了!

錯過確認,還有機會「亡羊補牢」嗎?

可以!

只要納稅人隨時確認後,就能重新享受專項抵扣優惠了。

最後,小編提醒大家,無論多麼忙,都不要忘了及時進行確認,畢竟這與咱們的切身利益息息相關。

來源:綜合證券日報、北京日報客戶端

流程編輯:tf011

相關焦點

  • 月入不足萬元基本無需繳納個稅、年終獎個稅交多少?您想知道的都在...
    2020年個稅專項附加扣除已開始確認,若要在2020年1月份工資中享受稅前扣除,需要在2019年12月31日前完成信息填報。近日,個人所得稅手機APP提醒廣大納稅人,儘快關注2019年已填報過的專項附加扣除信息是否發生變化,例如子女達到入託、入學年齡,父母達到贍養年齡或者去世等情況,就需要及時調整、修正。
  • 月入萬元以下,不需要交個稅了……
    個稅改革後帶來的實惠,大家應該都實實在在地感受到了。首先,是從去年10月1日開始實施的,個稅免徵額由3500上調到5000。你可別小看上調的這1500元。光是提高起徵點這一條政策,就有1.2億人無需再繳納個人所得稅……如果是月收入在5000元以上,也會省下不少錢。月收入1萬(已扣除三險一金),在起徵點為3500元的原稅制下繳納個稅745元;現在起徵點5000元的稅制下繳納個稅290元,省下了455元。
  • @所有人 2020年度個稅專項附加扣除確認中
    今年開始實施的個稅專項附加扣除政策幫不少人抵扣掉一部分金額,讓到手的工資更多一些。今天要提醒您的是,新一輪申報正在進行。今年怎麼申報?都有哪些注意事項呢?一起來看。為避免影響明年繼續享受優惠,2020年的抵扣信息需在12月31日之前申報完畢,最便捷的渠道就是通過"個人所得稅"APP申報。
  • 明年個稅專項附加扣除開始確認了 算算自己交多少稅?
    首先是2018年10月1日起實施的,個人所得稅免徵收額從3500元上調至5000元。除了提高個稅起徵點,還有一大亮點就是貼近民生的「個稅專項附加扣除」,這是從今年1月1日開始實施的,一些必要的生活開支如子女教育、贍養老人、住房、大病醫療等也能抵扣個稅了。
  • 個稅抵扣遇新煩惱 零繳稅或將影響購房購車資格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2月16日電(記者 李金磊)是享受個稅抵扣的減免紅包,還是謀求購房、購車資格?這成為擺在很多北漂面前的一道無奈的選擇題。資料圖:市民在個人所得稅基礎信息採集點進行相關信息登記。中新社記者 殷立勤 攝  有人主動放棄申報個稅專項附加扣除  從2019年開始,個稅起徵點提至5000元,同時子女教育、繼續教育、大病醫療、住房貸款利息、住房租金和贍養老人6項支出可以抵扣個稅了。
  • 年終獎個稅仍可單獨算!年入不超6萬,個稅不用預扣!還有1個...
    ■ 從2022年1月1日起,居民個人取得全年一次性獎金,需要併入當年綜合所得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累計收入6萬元內 2021年可暫不預扣預繳個稅在年終獎之外,個人所得稅的預扣預繳也進一步簡化。舉例來說小張為A單位員工,2020年1-12月在A單位取得工資薪金50000元,單位為其辦理了2020年1-12月的工資薪金所得個人所得稅全員全額明細申報。2021年,A單位1月給其發放10000元工資,2-12月每月發放4000元工資。
  • 個稅零繳稅影響買房、買車資格?官方回應來了!
    中新社 記者 殷立勤 攝有人主動放棄申報個稅專項附加扣除從2019年開始,個稅起徵點提至5000元,同時子女教育、繼續教育、大病醫療、住房貸款利息、住房租金和贍養老人6項支出可以抵扣個稅了。對於工資薪金所得在2萬元以下的納稅人來說,僅僅個稅起徵點提至5000元,個稅減稅幅度就超過了50%。再加上如果能享受幾項專項附加扣除,月入萬元甚至可以零繳稅,不用繳納個稅了。
  • 年薪低於6萬元,個稅繳納有變化!
    【例】小李2020年至2021年都是A單位員工。A單位2020年1-12月每月均為小李辦理了全員全額扣繳明細申報,假設小李2020年工薪收入合計54000元,則小李2021年可適用本公告。 【例】小趙2020年3-12月在B單位工作且全年工薪收入54000元。
  • 個稅扣除優化:年入不超6萬不再預扣
    本文轉自【每日經濟新聞】;每經記者 張鍾尹 每經編輯 陳旭 賈運可 年收入不超過6萬元的居民,繳納個稅更便利了。 近日,國家稅務總局發布《關於進一步簡便優化部分納稅人個人所得稅預扣預繳方法的公告》。數據來源:CEIC、中金公司研究部 楊靖製圖 年入不超6萬不再預扣個稅 在新的個人所得稅制度下,上班族拿到的工資薪金等綜合所得收入,全年的起徵點(即減除費用)是6萬元,這意味著年收入6萬元及以下的人實際是不用繳納個稅的。但由於有些上班族月收入波動大,在當前個稅預扣預繳制度下,一些收入高的月份預扣預繳了個稅,第二年必須申請才能退稅。
  • 2020年個稅專項附加扣除重新申報時間及填報指南(圖解)
    2020年個稅專項附加扣除開始確認時間:2019年12月31日前完成確認  若要在2020年1月份工資中享受稅前扣除,需要在2019年12月31日前完成信息填報。國家稅務總局局長王軍表示,月收入1萬元以下的納稅人,享受贍養老人、子女教育等專項附加扣除後,基本無需繳納個稅。
  • 個稅零申報等於沒納稅?國家稅務總局官方回應
    據悉,在去年10月個稅改革後,尤其是今年1月1日起專項附加扣除政策落地後,不少群眾無需再繳納個稅。有人擔心個稅零申報是否等於沒有納稅記錄。有人主動放棄申報個稅專項附加扣除從2019年開始,個稅起徵點提至5000元,同時子女教育、繼續教育、大病醫療、住房貸款利息、住房租金和贍養老人6項支出可以抵扣個稅了。
  • 新個稅影響明年的到手工資,可以省下很多錢!
    新個稅終於來了! 近日,官方發布了《關於進一步簡便優化部分納稅人個人所得稅預扣預繳方法的公告》,明確:從2021年1月起,個稅的扣繳方式發生變化,滿足條件的人員,累計收入不超過6萬元部分,不需要扣繳個稅,可以省下很多錢!
  • 稅務知識解答:個稅——誤餐補助是否需要繳納個稅?
    問題:很多企業財務在計算個人所得稅的過程中,經常會面臨一些支出,不確定的是否可以稅前列支或者需要繳納個人所得稅,例如:「誤餐補助」在公司支付給員工的午餐補助需要作為稅前所得稅繳納個人所得稅嗎?午餐補助支出企業所得數是否可以稅前列支?
  • 提醒:今年年終獎個稅仍可單獨算…有關個稅的幾個重要事項
    ■從2022年1月1日起,居民個人取得全年一次性獎金,需要併入當年綜合所得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 累計收入6萬元內,2021年可暫不預扣預繳個稅 在年終獎之外,個人所得稅的預扣預繳也進一步簡化。
  • 個稅抵扣新政正式公布 最全解析來了!算算你能省多少
    比如大病醫療的扣除限額從原來的6萬元/年提高到8萬元/年;住房租金的扣除標準中,前兩類主要城市的標準,從原來的1200元/月和1000元/月,分別提高到了1500元/月和1100元/月。2、拓展了抵扣範圍,允許家人代為抵扣。
  • 有人退稅上萬元!個稅年度彙算開始了,年收入不足6萬一定要查!
    4月1日,2019年度個人所得稅年度彙算登上熱搜。相信不少小夥伴都不太清楚,個稅彙算是什麼,有什麼影響嗎?是不是有點麻煩就不用搞了?讓大家短時間內激發出熱情的原因,主要是因為不少人在個稅彙算結束後,退還了幾千元甚至上萬元,這絕對是一項堪比中獎的「意外之財」!
  • 個稅零申報等於沒納稅?官方回應
    有人主動放棄申報個稅專項附加扣除從2019年開始,個稅起徵點提至5000元,同時子女教育、繼續教育、大病醫療、住房貸款利息、住房租金和贍養老人6項支出可以抵扣個稅了。對於工資薪金所得在2萬元以下的納稅人來說,僅僅個稅起徵點提至5000元,個稅減稅幅度就超過了50%。再加上如果能享受幾項專項附加扣除,月入萬元甚至可以零繳稅,不用繳納個稅了。
  • 最新個稅抵扣標準出爐 不同收入階層減稅情況一覽表
    B、月收入2萬,在起徵點為3500元/月的原稅制下繳納個稅2010元,現起徵點5000元的稅制下繳納個稅846元,減稅幅度58%,增收8.6%;2019年實施專項附加扣除後繳納個稅566元,減稅幅度72%,增收10.7%。
  • 申報個稅抵扣真的會影響納稅年限嗎?官方回應來了
    01眾所周知,自2019年1月1日起開始實施新的個人所得稅法,個稅起徵點已提高到每月5000元的標準,如果在同時扣除子女教育、繼續教育、大病醫療、住房貸款利息、住房租金和贍養老人這6項的情況下,工資月入萬元也能實現零繳納個稅。
  • @所有繳納個稅的人,趕緊看看→
    臨近年底,很多人都很關心今年的年終獎有多少,不過,一年的收入越高,也就意味著要繳納的個稅越多。一些人其實並不清楚自己有沒有多繳或者少繳?12月14日,國家稅務總局發布了一份《徵求意見稿》,將從明年3月啟動個人所得稅綜合所得彙算清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