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揚海外的詠春拳

2020-12-22 金雨解讀傳統文化

近年來,隨著《葉問》《一代宗師》等電影的上映,影視中詠春拳快速的擊打手法、技擊效果深深地吸引著大眾,從而在民間掀起了解、學習詠春拳的熱潮。那麼,何謂「詠春拳」呢?

詠春拳的源流

關於詠春拳的源流與發展,比較盛行的說法是「起於詠春,衍於梁贊,傳於葉問,盛於梁挺」。

1.起於詠春

關於詠春拳的起源,民間眾說紛紜。其中一種說法是,清朝康熙年間,有一個女子叫嚴詠春,她從小跟隨五枚師太習武,和父親嚴二以賣豆腐為生。詠春生性聰穎,勤修苦練,身手矯健。有一天,嚴詠春受到蛇鶴相爭的啟發,遂在五枚師太所教武藝的基礎上,研創出一種靈巧多變、借力打力、以弱勝強的拳法,後又得到五枚師太的修正和改善,從此詠春武藝大有長進。詠春請五枚師太為此拳賜名,五枚師太便以詠春之名將此拳命名為「詠春拳」。

2.衍於梁贊如果說詠春拳是嚴詠春始創,那麼打開詠春拳嶄新局面的人就是梁贊了。梁贊生活在「武術之鄉」廣東佛山,他自幼喜愛武術,曾跟隨民間武師學習過一些南派拳術。十八歲時,他有幸拜詠春拳傳人梁二娣、黃華寶為師,二人將詠春拳術的奧秘悉數傳授給了他。

學成之後的梁贊仍以經營祖業(開設贊生堂藥材店)為生。梁贊對授徒傳藝這件事十分講究。他認為,這門精妙的武術不傳是不行的,但是一定要謹慎,不能隨便傳授,萬一傳給了惡人,就只會惹來禍端。也正是因為如此,在梁贊這一代,詠春拳依然被列為「秘而不傳」之術。他最喜歡真拳實腳地比武,經常憑藉詠春拳的功夫贏得一次次挑戰,被冠以「詠春拳王」的稱號,贏得了武術大師的名望。

晚年時期,梁贊對詠春拳的內容進行了系統的歸納整理,將詠春拳修訂為有序列的三種拳術套路,分別是:基礎拳術小念頭、防守拳套尋橋和進攻拳套標指。此外,梁贊還制定了木人樁的訓練套路,完善了黐(chī)手方法,佛山詠春拳的嶄新體系就此確立了下來。

3.傳於葉問葉問七歲時拜在梁贊的高徒——陳華順門下,成了陳華順的關門弟子,正式學習詠春拳。後來,戰亂中的葉問背井離鄉來到香港,在機緣巧合之下結識了梁贊的兒子梁碧和,這使得他有機會繼續深造詠春拳。在梁碧和的指點下,葉問勤奮練習、刻苦鑽研,詠春拳術日臻絕頂。我們對於葉問的了解,主要來自影視作品《葉問》三部曲。

電影中的葉問身處動亂年代,顯示出「忠貞愛國、不畏強敵」的精神,那種救國存亡、維護國家尊嚴的行為牽動著每一個觀眾的心。相傳,當葉問聲名鵲起時,日本憲兵隊想讓他為己所用,但遭到了葉問的拒絕。於是,日本憲兵隊便欲以比武之名加害於他。對於葉問而言,他早已立志要替平日裡被欺壓的同胞出一口惡氣,於是欣然答應日方的請求。在比武場上,葉問率先擺出問路手、二字鉗羊馬,一言不發地緊緊盯著對手,等待對手出手。當對手來襲時,他立刻一個坐馬,使出耕攔手,迅速破壞對手的身體重心。對手雖然沒有挨打,但是已經呈現出敗相。葉問點到為止,及時收手,一聲「承讓」,結束了這次比武,盡顯武術大師的風範。

這場比武時間非常短,被人們戲稱為「不到一分鐘」。然而就是這「一分鐘」大大長了中國人的志氣,百姓們拍手歡呼,既為葉問也為詠春拳而歡呼!然而,現實中的葉問在一生之中並未留下確鑿的抗日事跡。對於詠春拳的發展,葉問最大的貢獻應該就是將詠春拳從佛山帶至香港並公開授徒,使得詠春拳在當時的粵港地區被習武者所知曉。葉問開設武館,教人練拳,並不只關注武藝,還重視武德,這大大提升了詠春拳習練者的武德修養。他還將原本學習周期比較長的詠春拳進行了改良,使其變得更科學、更系統,這對詠春拳的平民化發展起到了促進作用,也更有利於詠春精神的廣泛傳播。葉問的改良與創新為詠春拳注入了新的生命力,葉問自身具備的武學修養和展現出的武者風範,贏得了世人的尊敬,使其成為詠春拳的一代宗師!

4.盛於梁挺

梁挺是葉問晚年所收的「封門弟子」。梁挺憑藉著詠春拳的真功夫及深厚的武術教育家修為,突破早期中國武術「多半缺乏文字記載,僅靠師徒口耳相傳」的發展瓶頸,創立了「梁挺詠春」拳系,建立了包括「三段十二級」的教練晉升體制,以及「十二階」的學員晉升體制,讓每個教練和學員均可隨時在全國範圍內不同地區的武館繼續深造詠春拳術。這套教學體系解決了大批量群體教學並保證學習效果的問題,將原本「秘而不傳」的詠春拳發展至遍及全球65個國家和地區、4000多個支部,子弟門人近200萬人的規模,得到全球軍警界、武術界及影視界的高度認可和追捧,蜚聲國際,載譽全球。

相關焦點

  • 中國詠春拳蜚聲海外多年 迷倒洋學生(圖)
    黃師傅  傳統文化氣息濃重  黃念怡的「米機王詠春館」能吸引眾多洋弟子前來求學,除了藉助在海外頗有影響的詠春拳的威名外,還與他本人的個性以及對詠春拳的深入鑽研和獨到理解有莫大的關係。  俄羅斯姑娘達麗很認真地告訴記者說:「我覺得詠春拳比散打好多了,詠春拳可以發展我的思想,而散打則講求速成、講求實用,只是講究力量和肌肉,沒有思想性,沒有文化味道。黃師傅告訴我們,學詠春拳不能著急,要循序漸進,先打好根基。我之所以選擇跟黃師傅學拳,除了詠春拳的特殊魅力外,還因為黃師傅是書法藝術家,他的拳術與書法藝術是相通的。我也想學書法,所以黃師傅也是我的書法老師。」
  • 詠春拳躋身國家級「非遺」
    福清新聞網-福清僑鄉報12月11日訊(記者:林秋明)  國務院12月3日公布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源自我市南少林武術的詠春拳榜上有名。
  • 詠春拳弟子周定宇猛誇黃秋生 即興教人打拳(圖)
    詠春拳弟子周定宇猛誇黃秋生 即興教人打拳(圖)   《葉問•終極一戰》劇情圍繞著武術界著名的「詠春拳」展開,主要講述了葉問在1949年來到香港後的生活歲月,也是在香港的那段時期,葉問開始收徒及教授詠春拳,才後來有了之後詠春拳名揚海內外、桃李滿天下的現況。片中,香港演員周定宇不僅是主角之一,現實生活中他還是詠春拳法正宗弟子,對詠春拳他自然是有自己獨到的見解。
  • 道詠堂 | 詠春拳到底怎麼出現的?光佛山就有超百家詠春拳館
    他將畢生所學重新整理,詠春拳從此聞名,被門人推為詠春一代宗師,目前佛山 90% 以上詠春拳支脈均為梁贊的傳人。他的揚名在詠春拳推廣普及的進程中起到了不可磨滅的作用。據了解,李小龍的電影在全球風靡後,當時學習詠春拳的人數激增至千萬人。葉問紀念館中葉問宗師與李小龍黐手的銅像。
  • 哪裡學詠春拳最正宗?
    當今詠春拳遍播全球,更借網絡助臂,張三李四陳五何六都來發表視頻教學,真偽並演,反令後學者疑惑與卻步。不得不說,詠春拳因拔高張揚,已令世人倒胃。筆者敢斷言——詠春拳公開世間之日,也是其濫法時期之始。今天的詠春拳,麻辣、油炸、滷水……諸味並存,若不正本清源,尋找原汁原味,後學者必成野狐禪,徒將詠春拳害成廢物。上世紀六、七十年代,詠春拳(同永春拳)、白眉拳、五枚鐵線拳是廣東最神秘而又最令人崇尚的三大拳種。哪年頭,無論你跟順德、廣卅、佛山的師傅學習,儘管名稱、招式稍有出入,但都屬正宗,沒有人會議論哪位師傅不正宗。
  • 練了詠春拳真能一個打十個嗎?更多用於強身健體
    其實,詠春拳不是用來打架的,它崇尚的是武德,在歷史的傳承中它更多是民間強身健體的一種功夫,已經有一百多年的歷史。  儘管人們對詠春拳十分熱衷,然而對於詠春拳的歷史,很多人都是一知半解。  女人創出的拳法?  關於詠春拳的起源有許多傳說和歷史版本,而發展至今的詠春拳實質上是經過歷代詠春先師逐步發展完善而成。
  • 把詠春拳發揚光大的並非葉問和李小龍
    那麼,真實歷史上的詠春拳真的是從葉問李小龍這裡發揚光大的嗎由於影視界的炒作,更重要的是也問培養出了享譽世界的徒弟李小龍,李小龍的知名度加上在世界上的影響力,使葉問這位一代宗師的名聲開始享譽海內外。詠春拳作為中國武術中的一個流派,其地位在武術界稱不上顯赫。因為詠春拳作為一個南派拳種,並沒有在全國武術大賽中獲得過大的獎項,包括武術錦標賽的冠軍之類的。
  • 詠春拳成人班
    學習內容 修習傳統文化禮儀;專業系統體能訓練;詠春拳理論知識講解;正宗詠春拳法訓練;詠春拳養生方法。詠春拳屬於傳統武術,有超過300年的歷史傳承和文化沉澱,諸多積極的武學思想對於青/少年的人格健全、心性歷練都大有裨益。三、減壓,舒緩神經 詠春拳對身體體能要求相較於一般傳統武術較低,動作幅度小,隨時隨地都可以進行,在忙碌和快節奏的都市生活中,非常有利於隨時、隨地用來放鬆和舒緩一下神經。
  • 練了詠春拳真能一個打十個嗎?更重要是學習武德
    關於詠春拳的起源有許多傳說和歷史版本,而發展至今的詠春拳實質上是經過歷代詠春先師逐步發展完善而成。有許多人認為詠春拳源自川滇邊區,流行於福建,揚名於廣東佛山。由於歷史文字資料的缺乏,有關詠春拳的歷史只在群眾中口頭流傳。不過關於詠春拳的野史小說描述就精彩得多了。
  • 福建推薦鄭祖傑教武警詠春拳 其曾擔任電影替身
    報導引發讀者對詠春拳的興趣,不少讀者致電本報詢問詠春拳這一神秘拳種出自何處?受邀指導的鄭祖傑師傅師出何門?福州哪裡可以學詠春拳?帶著這些問題,昨日記者走訪了位於三坊七巷的詠春拳工作室。  探訪  詠春拳木人樁 比影視作品中的多隻「腳」  三坊七巷的詠春拳工作室,由福建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博覽苑設立。展廳裡陳列著詠春拳六點半棍、木人樁等詠春拳特有的練武器材。據悉,市民可以在工作室裡免費學習詠春拳。
  • 閒遊佛山,發現一處詠春拳館的古蹟,揭開了詠春拳的傳承與歸屬
    詠春拳師承表詠春拳的開山鼻祖是清朝乾 隆時期的福建人士,南少林五長老之一的五枚師太,後傳於嚴詠春時還不叫詠春拳,由嚴詠春的丈夫梁博儔將詠春拳發揚光大,詠春拳的名字是嚴詠春的丈夫用嚴詠春的名字命名的此後,詠春拳一直由梁姓人氏傳承,於清朝鹹豐年間,詠春拳才由梁家人傳至佛山,而葉問就是師承於梁贊宗師。
  • 學生嘲諷「詠春拳」只能打農夫,大學教授使出詠春拳,痛毆學生
    導語:學生嘲諷「詠春拳」只能打農夫,大學教授使出詠春拳,痛毆學生。可能大家有看新聞的話,會知道最近一件網絡上非常火的事情,那就是因為學生嘲諷「詠春拳」只能打農夫,大學教授使出詠春拳,進而是痛毆學生。據了解,本來這位教授是在大學的課堂上教授詠春拳的知識。
  • 練習詠春拳「小念頭」的要點
    小念頭在詠春拳中是最基礎、最根本的拳套,打個比方,我們如何把學習詠春拳當作學習英文的話,那麼小念頭就是二十六個英文字母。當然小念頭沒學好,詠春拳肯定也就學不好。因為小念頭如此重要,所以在行業內有一種說法叫「學好小念頭,就等於學會了一半詠春拳。」
  • 詠春拳的正確練習步驟
    詠春拳是一種很簡單實用的自衛搏擊術,目前也是一種在世界上非常流行的運動方式,詠春拳人人可學,不分性別和年齡,也無論有無功夫基礎皆可練習。那麼既然大眾喜歡練又無需什麼條件都可練習,我們在練習時應遵循一個什麼原則或者說是按什麼步驟來練呢?
  • 功夫電影帶動詠春學習熱 佛山3年增長70多家詠春拳館
    對於即將在佛山舉行的功夫電影周活動,佛山市詠春拳總會會長、郭氏詠春拳總會掌門人郭偉湛充滿期待。近年,隨著《葉問》《一代宗師》等影視作品的播出,詠春拳受到了大量武術愛好者的追捧,目前,全國有註冊的詠春拳館多達150家以上。據了解,郭偉湛作為佛山第五代詠春拳傳承人,門下弟子超過1300人,由他及門下弟子開設的武館有50多家,遍布海內外。
  • 廣東佛山將成立詠春拳總會 誰當盟主成爭論焦點
    為更好地推廣詠春拳,佛山詠春拳總會將於今年下半年成立  目前,佛山上規模的詠春拳館有100多家,當地主要派系有5個,對成立總會,葉問之子葉準認為:意義很好,實施起來卻很難  本報佛山訊 (記者廖銀潔、李文慧攝影報導)昨日傍晚,佛山禪詠堂葉問詠春體育會舉辦周年誌慶,佛山地區各派系詠春拳名師高徒歡聚一堂,拿出各自的「
  • 為什麼說詠春拳是科學性的?
    詠春拳之所以風靡全球各地,不單單是因為各種大IP的傳播,更加是因為詠春拳本身就能經受得住當代格鬥體系的驗證。我自身是練習黃淳梁系的詠春拳學。經過黃淳梁師公多年的試驗改進,經過師父李恆昌先生幾十年的求真、求知式的對詠春拳探究。
  • 旭輝在福州,打的是一套詠春拳
    壹 源於福州,名揚天下 電影《葉問》的熱映讓詠春拳紅遍大江南北。 很多人以為詠春拳起源於廣東,殊不知它起源於福州。在2014年,福州就成功申報詠春拳成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 小記者體驗「詠春拳」
    活動現場,來自廣州的詠春拳宗師岑能的兩位傳承人簡毅超師傅和梁嘉偉師傅為小記者們講解了詠春拳的歷史源流、武術文化及拳理拳法等,並演示了攻擊、防禦等詠春拳法。隨後,部分小記者在師傅的指導下還體驗了擒拿等基本技巧。「師傅們的拳法,招招快如閃電且防守嚴密,真是太厲害啦!」小記者們一邊觀摩一邊感嘆。 據悉,詠春拳起源於明末清初,迄今已有300多年的歷史,是一門中國傳統武術。
  • 形意拳比詠春拳厲害嗎?
    詠春拳號稱一個打十個,甄子丹也經常耍一耍他的詠春拳,而且是有模有樣的。只有抬高詠春拳,才能捍衛曾經說過的話,「我要一個打十個,我是宇宙無敵」。一個練武的居然這麼聰明,實在是讓人羨慕的汗顏!眾所周知,詠春拳的創始人是個女人,是專門為力量小、爆發力差的女人量身打造的一套拳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