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遜 腎病科主任
血肌酐介於115—265μmol/L(1.3—3.0mg/dl)的慢性腎功能不全患者是非常常見慢性腎臟病,也是最容易發展的腎病。腎科大夫也常常這樣向患者及其家屬說明病情:「如果不好好治療,將很快發展為尿毒症。」因此,有許多朋友總是整天害怕會突然變成尿毒症。尿毒症被稱為「不死的癌症」,人們一說起尿毒症,總覺得非常可怕,誰要得了尿毒症,感覺天都塌下來了,好象只有死路一條了。
其實,尿毒症一般不會無緣無故地突然出現,慢性腎功能衰竭晚期(尿毒症)是發生在各種慢性腎臟病的基礎上,往往需經過數月、數年、十數年或數十年,出現腎功能減退,導致身體內代謝的尿毒症毒素和水分不能通過腎臟以尿的形式排出體外而引起的毒害。血肌酐一旦超過正常值,表明兩側腎臟的腎小球硬化比例達到75%以上,如果血肌酐達到尿毒症指標,則說明腎功能喪失已達90%以上(此時殘存腎功能不足10%)。所以,及時規範有效治療非常重要。
小夥伴們注意到了嗎?剛才提到的幾個數字:數月、數年、十數年或數十年!為什麼慢性腎臟病之腎功能不全進展到尿毒症會有這麼大的差距呢?而我們有許多腎病朋友,雖然他們的血肌酐在200μmol/L左右,但是卻長時間(10餘年甚至20餘年)不發展為尿毒症。
今天就讓腎為先分享一下他們的成功經驗吧,比如,我們的腎病朋友:江蘇常州的姚某某、安徽阜陽的盛某某、河南永城的張某某、浙江永康的王某,等等。他們的病情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慢性腎功能不全的血肌酐在115—265μmol/L(1.3—3.0mg/dl)之間,也就是在200μmol/L左右。那麼,他們是如何做到的呢?
今天,讓腎為先給各位小夥伴們總結一下吧!希望對各種閱讀者有點幫助。
1.血壓控制總達標
由於慢性腎功能不全患者常伴有血壓增高,他們每一位患者的血壓控制均能達到正常範圍,收縮壓在100—130mmHg之間,舒張壓在60—80mmHg之間。首選的降壓藥為沙坦類或者普利類藥物,往往使用的劑量大於常規用量,只要患者可以耐受即可。如果血壓仍然沒有達標,再加用地平類降壓藥及其它降壓藥。地平類降壓藥的選擇以長效藥物為主,如左旋氨氯地平片或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等。其它降壓藥可選擇卡維地絡或美託洛爾,或利尿藥物呋塞米等。
2.尿蛋白控制在1.0克以下
由於慢性腎功能不全患者也常常有尿蛋白升高,其原發疾病的不同,尿蛋白排出量也會不同,治療效果也會有差別。無論是何種原因引起的尿蛋白升高,控制蛋白尿的治療是重中之重。因為長時間的尿蛋白升高是促進腎功能進行性惡化的重要因素之一。
我們通常的治療辦法是,如患者的24小時尿蛋白定量在1.0—3.5克及24小時尿蛋白定量在3.5克以上者,結合原發病及病理類型,可分別採用不同的治療方案來降低尿蛋白,24小時尿蛋白定量應儘可能降到1.0克以下,甚至0.5克以下。
其中的西藥可選擇的免疫抑制劑有「雷公藤多苷片」、「嗎替麥考酚酶」、「來氟米特」等。「糖皮質激素」的選擇可以考慮,但需慎之又慎。原則上不考慮使用免疫抑制劑中的鈣調磷酸酶抑制劑如「他克莫司」與「環孢黴素」。其它降蛋白的治療方法還包括中醫中藥的治療。
3.多長期服用沙坦類或普利類藥物
我們的血肌酐在115—265μmol/L(1.3—3.0mg/dl)之間的慢性腎功能不全患者,無論是否合併有血壓增高,原則上都加用了沙坦類或者普利類藥物。這裡使用的沙坦類或者普利類藥物,區別於以上第1條的用於降壓藥物中的沙坦類或者普利類藥物。
已有定論,沙坦類或者普利類藥物不僅有降壓作用即降低全身系統血壓,還有降低腎小球內高壓,從而起到降低尿蛋白、保護腎功能及延緩腎衰進展為尿毒症等作用。即使血肌酐在115—265μmol/L(1.3—3.0mg/dl)之間的慢性腎功能不全患者的血壓完全正常,我們通常也會選擇使用這類藥物(沙坦類或者普利類藥物通常不降正常血壓,極少出現血壓過低現象)。
4.增強體質很重要
防止慢性腎臟病之腎功能不全加重或進展的另一重要措施是加強身體鍛鍊,提高免疫功能,增強機體的抗病能力。我們的患者鍛鍊身體的方式有多種,比如散步、快走、慢跑、遊泳、慢舞、划船、氣功、太極拳等,這都有利於增強體質,防止感染細菌病毒後免疫反應性損害的發生。我們的患者還需避免外受風寒、風熱、風溼、溼熱、熱毒之邪的侵擾,從防止包括上呼吸道感染等各種感染與毒素的影響。
5.保持生活有規律要牢記
我們的腎病患者都可以做到「養病、生活與工作」三不誤。談到規律生活,現在很多年輕人以生活內容豐富和工作壓力太大等原因,選擇經常熬夜,長期熬夜身心得不到有效的休息與放鬆,可造成免疫力下降,如果再受到外界抗原刺激,就容易出現慢性腎功能不全患者的病情加重。因此,我們的這些病人都能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日常生活中,應勞逸結合,定時作息,以維持人體陰陽平衡,氣血調暢。
6.優質低蛋白飲食+保證能量攝入
慢性腎功能不全患者的飲食千萬不能「隨心所欲」,血肌酐在115—265μmol/L(1.3—3.0mg/dl)之間的慢性腎功能不全的蛋白質攝入量的要求是,每天每公斤體重0.8克左右,也就是說,如果是體重60公斤的患者,每天應攝入的蛋白量約為50克,飲食中蛋白攝入要求是應60%來自優質蛋白,即優質蛋白應達到約30克,如按一個普通雞蛋蛋白含量7克計算,一天可食用兩個雞蛋(14克),加上如淡水魚、牛奶、豆製品或肉類共16克,另外再攝入植物蛋白如米麵類約20克,按照其蛋白含量8—10%計算,一天應食用的米或面的量為200—250克左右,即4—5倆。但是,如果你食用的優質蛋白量減少了,則應增加植物蛋白中米或面的攝入量,可能需要6—7倆。另外,還需結合自己的血肌酐值,作相應的增減。
在以上保證優質蛋白的基礎上,還應該保證能量的攝入,可適當增加薯類食物及山藥、蓮藕等的攝入量。同時,飲食控制千萬不能過分嚴格,以防止營養不良。
7.禁用或慎用腎毒藥物常提醒
如患者合併感染或發熱與疼痛,需使用抗生素與止痛退燒藥時,選擇藥物一定要慎重,氨基糖苷類抗生素如慶大黴素、卡那黴素、鏈黴素以及丁胺卡那黴素、多粘菌素、四環素、萬古黴素、二性黴素B、某些頭孢類等抗生素,以及止痛藥,均有一定腎毒性,另外,某些中草藥的腎毒性也不容忽視,如馬兜鈴、關木通、廣防已、青木香及天仙藤等等,容易引起腎損害,我們的患者儘可能不使用。
8.防止併發症有方法
慢性腎功能不全,雖然血肌酐在200μmol/L左右,但是仍然可能有各種併發症,如高鉀血症、血尿酸增高、痛風、高磷血症及心腦血管疾病等等。因而,在平時飲食控制與藥物治療方面,我們時刻關注相關問題,以減少或避免各種併發症的發生。
9.精神樂觀在心頭
我們的慢性腎功能不全患者長時間不「毒」,還有一條,那就是保持樂觀心態。我們常常和腎病朋友講的一句話,就是:「天塌不下來」,開心是一天,不開心也是一天,為什麼咱們不能開開心心的養病、生活與工作呢!有研究表明,心情愉悅可使體內分泌某種物質,該物質可促進疾病的康復,而對於咱們慢性腎功能不全患者的益處是也顯而易見。
小夥伴們,慢性腎功能不全患者,只要是血肌酐在265μmol/L(3.0mg/dl)以內,在「三方」共同努力下,咱們一樣可以保持多年不「毒」,長時間保持在相對穩定狀態,不發展為尿毒症完全可以做得到。這裡說的「三方」,指的是醫生、患者及患者家屬,缺一不可。
文章為周遜作者原創,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