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大學生的無奈與惆悵

2020-09-14 勁松有話說

曾經那些通過寒窗苦讀,一路披荊斬棘終於考上大學的農村學子們,在畢業十年後大多生過的並不如意。甚至很多家長後悔,很多學子遺憾!

年少意氣風發去追求詩和遠方,中年不得不焦頭爛額面對眼前的苟且!這是很多80後的寫照。

在十幾年前,農村誰家要是能考出一個本科大學生,那時多大的榮耀啊!親戚的讚嘆,鄰居的羨慕,走到那兒仿佛都帶著光環,父母也會高興得合不攏嘴,有的會在村子裡放一場電影慶賀(我爸當年就這樣給我說的,只不過我是專科,後來才升的本)。

而那時候上學真的很難,90年代的小學校舍破舊,條件簡陋,學校打掃衛生都要學生自己從家拿笤帚。初中學生流失率嚴重,當年我們的初中,初一年級有五個班,每個班110人左右;初二年級有四個班,每班80多人,初三年級參加中招考試的有112人,而最後上普通高中的估計100人不到,學生流失率80%左右。而在高考千軍萬馬擠獨木橋的這條路上更是死傷無數,高三應屆班我們班110人而考上二本以上的我記得是6個,當年二本分數縣550左右。河南人口多,考生多,而大學很少,所以那時候村裡能出一個大學生那時候是一種榮耀,對家庭來說也絕對是光宗耀祖的大事。

在一片鮮花掌聲中走進大學的農村學子,很多家庭都是傾全家之力供應一個大學生。而四年之後這些大學生走進社會,多數一頭扎進大城市裡。原因眾多,首先是希望憑自己的努力儘快掙錢回報家庭,從而減輕家庭壓力;其次好不容易從農村走出來肯定沒有回農村的打算;第三沒有高人指導人生規劃和就業途徑,那時候考公務員,考教師也沒火起來。畢竟對於上大學一年萬元左右的費用,四年幾萬元下來,教師每月600,900元的工資,五年、八年年還不一定抵得上四年大學費用,何談回報家庭,怎樣買房娶妻。

如今十年之後,同學相逢,再見彼此已到中年,人胖了,滄桑了,感嘆我們都是普通人,生活遠沒那麼容易,沒有關係,沒有人脈,沒有資金支撐實在太難了。而好多同學還沒有結婚,有男同學,也有女同學,33歲,34歲,再小的同學也30出頭了!

去大城市工作起初確實比河南這些小城市工資高多了,辛苦工作,勤儉節約,幾年之後多多少少攢了點錢,有的抓住時機在周口老家付了首付買了房子,然後繼續外出工作。還有的在外工作幾年攢錢不多,還沒有買房而房價已經漲到讓人高攀不起的地步,更可怕的是洶湧上漲的彩禮和未來丈母娘各種各樣的要求。在外辛苦打拼的同學這幾年因工作而耽誤了婚姻,回來相親,城市的女孩娶不起同時業門不當戶不對,彼此沒有吸引力,而農村哪裡還有同齡的女孩子啊!今年年後和一個同學聯繫,那同學大發感慨,說如果這兩年再結不了婚,一輩子估計就要打光棍了,畢竟33歲了啊,現在連個女朋友都還沒有,八字還沒一撇!愁啊!

一個村裡也有幾個同學三十多歲未婚,都是男同學。其中一個家庭比較好,自己在縣城有房,自己也輛十幾萬的車,幾年前就說要結婚,現在我還沒喝到喜酒,條件不差,只是30多歲家族遺傳開始掉頭髮禿頂,經常出門戴著帽子。總之,各有各的難處。

曾經在村子裡曾經帶有光環的大學生現在卻成了老太太,婦女們茶餘飯後的談資笑柄。我一個同學他母親後悔的不得了,三個兒子,兩個小的兒子都結婚生子了,唯獨老大上過大學,連個對象都沒有,如果早結婚孩子都十多歲了!還說鄰居一樣大的,別人的孩子都十五歲了,同是87年的任,那哥們卻在04年結婚,05年就有了小孩,而我們那時候還在上高中。而我的母親在我上初二那年就親自騎自行車去學校找過我,說是我姨夫給我說個媒,姑娘挺不錯的,想讓我下午去見見,那一年我才13歲(絕對是真事),我說我正在上學,不想去見,就生氣讓我媽回去了,竟然沒想起來留我媽在學校吃午飯。

如今,80後最小的也三十歲了,在什麼樣的年齡解決什麼樣的事兒,希望沒結婚的能巧遇良人儘快喜結良緣;結婚生子的一心一意掙錢讓家庭美滿幸福!

相關焦點

  • 農村大學生的困苦:像是罪人一樣被無情的拷打
    現在的大學生很難,而在農村的大學生更加的難!由農村慢半拍的社會認知造成的。時至今日,大學生其實社會結構中很普通的一員,。但是在農村,大學生卻有著不一樣的含義,對很多老一輩農村人來說大學生象徵著出人頭地,、象徵著鐵飯碗、象徵著身份地位。
  • 為什麼農村出來的大學生,很多混得比較差?原因既現實又無奈
    農村和窮人家的孩子要想改變自己的命運沒有別的辦法,只能通過考一所好的大學來實現。但是近些年來大學生畢業的人數越來越多,幾乎從大街上拽出一個人就有大學文憑。大學文憑的含金量也大不如從前了,而且也不難發現,農村出來畢業的大學生相比城市的大學生混得比較差些,原因既現實也很無奈。
  • 納蘭性德一首很懊惱的詞,寫盡錯過愛人的惋惜無奈、惆悵思念
    我們每每讀起納蘭詞,很多時候我們會感受到納蘭性德對於愛情的惆悵、思念與無奈。這也是納蘭詞的魅力所在。因為納蘭詞中多寫了詞人在經歷很多人情世故之後所留下的真摯情感,所以在讀起來的時候讀者能夠置身其中,感同身受。
  • 納蘭性德最惆悵的十首詩詞,書寫十種不同的惆悵,看完你惆悵沒?
    惆悵,是人類情感的一部分,也是詩人詩題的主要題材。因為經歷過了惆悵,才能寫出一首首優美傷心的千古名詩來,而惆悵詩中的王者,小編以為非納蘭性德莫屬,沒有人寫的比他更加纏綿悱惻的,沒有人寫的比他更加悲慘傷心的。讀他的詩,他的情感會讓你不自覺的跟著深沉起來,甚至傷心不與。今天小編便盤點了納蘭性德10首最悽美惆悵的詩,和大家欣賞他惆悵的情感。
  • 大多數農村大學生,混得比城市大學生差,原因很現實
    但是這種改變只能說是比原來的自己強了不少,但是如果要和那些來自城市的同學相比,則又差了很多,甚至有時候是無法比的,這就是農村大學生與城市大學生的差距。不管是哪一種原因,都會令那些農村大學生,在畢業後會儘快找到一份工作,即使不是那麼滿意,不是那麼有發展前景,都會安心下來去努力工作。這個時候,談什麼遠大的理想,談什麼努力目標,對於農村大學生來說都過於奢侈了。這就是農村大學生,為什麼要比城市大學生混得差的第二個原因。
  • 潛山兩農村創業大學生鎩羽返城
    他們曾被評為「安徽省創業大學生先進典型」(全省共10名)。王培東說:「在農村創業,除了資金和經驗欠缺外,最大的障礙是沒有歸屬感。 」  惆悵離開  兩位農村創業者離別潛山縣  王培東的宿舍位於潛山縣梅城鎮潘鋪村委會二樓,他和同學陳勇在這裡居住了一年多時間。
  • 好喜歡這一句「我是人間惆悵客」
    看《樂隊的夏天》,皇后皮箱樂隊唱過一首《人間惆悵客》,人間惆悵客 - 皇后皮箱詞:巫浩詮曲:巫浩詮&鍾庭菲一樣的人生不一樣的味我的喜歡不喜歡 已經與我無關一樣的米養難養的人一樣的風不同的方位不同的忠貞一樣的虛偽那感情好哪敢不更好話說重頭卻湧上心頭實屬無奈又迫於無奈
  • 大學生選擇進廠打工:不是「丟人」,更多的是辛酸和無奈
    大學生,在上個世紀大學生的含金量是很高的,即使現在的農村,很多人也同樣認為考上大學意味著光宗耀祖,有了一個好的出路,即使大學生一抓一大把。有的人說是你的大學不夠好,有的人說是你不夠努力,也有的人說上大學沒用,大學生在給小學生打工,反正人各有志,每個人有每個人的選擇與道路,不過很多大學生確實存在著眼高手低,高不成低不就的毛病。
  • 每年這時候,農村一活動很熱鬧,有人建議拒辦,農民:我也無奈
    今天我們就從農村學子金榜題名時開始切題來侃侃而談。在農村,農民培養一個大學生本是一個高興的事,在以前大學沒有擴大招生之前,農村如果出一個大學生,那真是千軍萬馬過獨木橋,是非常不容易的,但,隨著高考改革,大學擴大招生,大學錄取率提高
  • 內心惆悵,何解
    內心總是無比惆悵,煩悶也一併而來,流下的不僅有辛酸的淚水,還有成長的苦痛。如果人不惆悵該多好,沒有辛酸,沒有苦痛,該多好。可人終究是情感動物,難以避免這環境的傷害。奇怪的是人就像被釘在那裡一樣,失去了自由,好像苦痛的湯水粘連在身上,怎麼都甩不開。是否會有這種感覺,深陷其中,無法自拔,卻無時無刻不在念著離開。人總要想著離開了如何如何,那就麻煩了。
  • 農村的大學生,你真的很難?
    「從農村包圍城市」,這一偉大的戰略讓處於動蕩不安的舊中國在共產黨的帶領下,實現了民族獨立與解放。改革開放總設計師鄧小平同志的帶領下,新中國打開大門,經濟發展插上了騰飛的翅膀。對於廣大農村而言,90年代到現在的二十年間發生了巨大變化。而我們現在來聊一聊,農村的孩子讀書的問題。
  • 農村選聘大學生當村官意義在哪裡?
    大學生當村官意義重大針對選聘大學畢業生到農村擔任村官一事,社會上的評價褒貶不一。有叫好的,認為這是國家對大學畢業生的重視,開闢了就業新渠道;也有質疑的,覺得大學生在農村發揮不了自己的特長,埋沒了大學生的所學;更有甚者,認為當今農村最需要的不是大學生,這項政策沒有多大意義,等等。從現實和長遠來看,選聘大學生到農村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情。
  • 城市大學生愛考研,農村大學生卻更愛考公務員
    近年來,考研逐漸成為本科生的一種趨勢,與此同時,在大學生群體中,我們也發現存在這樣一個現象,那就是農村大學生比較喜歡考公務員,而城市大學生比較喜歡考研。究竟是什麼原因,造成這種現象呢?下面,就讓小編和你一起來分析一下這個問題。
  • 真相,農村小學教師現狀,無奈啊。
    大家好,我是菏澤牡丹區鄉鎮下面農村裡的一名人民教師。關於農村小學教師現狀簡單談一談。自我介紹一下,我是前年2018年考上的菏澤牡丹區教師編,那一年百分之九十的新教師都分配到下面鄉鎮學校。在農村學校工作了快兩年了,對農村學校現狀有一些了解,也對現在農村小學的一些無奈。可能也是大部分農村學校存在的問題。
  • 納蘭性德一首詞,寫出世上真正的孤獨,無盡的惆悵,讓人讀來心酸
    #納蘭性德#孤獨如影隨形,我們每一個人都有屬於自己最難以擺脫的孤獨,那是精神上的無助,也是情感上的無奈高處悲風,高處不勝寒,也是陽春白雪的意思了,納蘭把情與愛的生活看得忒重,那如花美眷,那似水流年,都化作了淡淡的惆悵,在納蘭的心中隱隱不去了呢。納蘭的詞是留在詞史上最後一道殘陽,是最美的也是最憂傷的,納蘭的人生全部都寫入了飲水詞裡。
  • 農村大學生的出路在哪裡?老百姓快看看吧!
    現在大學生是非常多的,而從農村走出來的大學生自然也是不少。一部分大學生從校園裡出來,因為文憑的優勢而順利進入工崗位;還有一部分大學生因為專業不對口,卻塌上了找工作的路上。正所謂文憑不同,其受到的待遇自然也是不一樣的。那麼問題來了,農村大學生的出路在哪裡呢。在沒有錢,又沒有關係的情況下,未來的路應該怎麼走下去呢?
  • 農村二本大學生,這四條路可以翻身,第四個是「捷徑」
    另一個值得關注的現象是,一流大學裡農村學子比例正在降低,2017年北京市文科狀元熊軒昂就曾說道:「現在的狀元都是這種,通俗來講,就是家裡又好又厲害的這種。」越來越多的農村學子只能考上二本,不少人將二本作為目標,認為考上二本才不算丟臉。在各省取消三本的大背景下,稍微努力一點的孩子都能考上二本院校,雖然二本變得很「水」,但說出去還算好聽。比如農村很多老一輩的人聽到某某家孩子考上二本,就會稱讚他是高材生。年輕學子們卻頗感無奈,外面世界早已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沒有背景的二本大學生,想在大城市立足難上加難。
  • 惆悵詩句_描寫惆悵的50首古詩
    無奈朝來寒雨晚來風。胭脂淚,相留醉,幾時重。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月下笛·萬裡孤雲 - 宋代·張炎孤遊萬竹山中,閒門落葉,愁思黯然,因動《黍離》之感。時寓甬東積翠山舍。萬裡孤雲,清遊漸遠,故人何處?寒窗夢裡,猶記經行舊時路。連昌約略無多柳,第一是難聽夜雨。漫驚回悽悄,相看燭影,擁衾誰語?
  • 大學生寒假去農村支教,為何不被待見?農村教師:拜託你們別來了
    但是隨著大學生去農村支教的人數越來越多,一部分鄉村教師並不希望大學生們前來支教,並且也不太認可大學生支教的這種行為,因此有部分農村教師表示:拜託你們別來了!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兒呢?大學生義務去農村地區支教,為什麼不被認可呢?我們要從以下幾個方面來進行分析。
  • 農村留守女人口述無奈情事
    底層在農村。生為農民,要忍受種種的不平等。作為一個道地的農村留守婦女,有很多的痛楚,讓我們聽其道來。留守少婦口述無奈性生活我是個屬於沒有文化的農村婦女,但對於性生活這個問題,我認為很簡單,過性生活就是為了自己,為了家庭的幸福,為了國家的長治久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