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論】(之三)「三加三"時代,高中生如何選科

2021-02-07 一片葉子一個秋

早上,收到一個很長的回帖,內容如下:

「老師你好,我是……中學高一的一位學生。我看到您發的《提前交卷》的文章覺得很有意思。我有些問題想問您,從學生的角度來看,邏輯是選擇「一個半小時做數學一門」還是選擇「一個半小時做數理兩門」。學生高二考掉生物和物理是為了給高三更多的複習餘地,不是為了給小三門拿更多的分,而是給大三門和剩下的學科添磚加瓦。我想對於一個壓力不小的市重點高中學生來說,如何把有限的時間高效利用也是很有必要的。我認為相比高三,高二的緊張程度要低不少吧。所以我認為從學生角度來考慮,提前選生地是合理的。當然我也聽說例如上中是不允許雙選生地的,我推測可能是因為高二的緊張感還不夠,成績不會達到最好;高三又會空出很多自修課,這對學生的自律要求就很高了。」

其他姑且不論,該學生從頭到尾,談的還是功利的選科,即高二考完,為高三留時間。由於該生尚未經歷過高二和高三,竟然想當然說出「學生高二考掉生物和物理(此處估計打錯,應為「地理」)是為了給高三更多的複習餘地,不是為了給小三門拿更多的分,而是給大三門和剩下的學科添磚加瓦」的話,他還不明白加三的重要性。其回復文中絲毫沒有涉及對所選學科的擅長與興趣。從文字,及其微信名,我可以推斷這是個優秀的學生。問題是:連這樣優秀的學生,還抱持著這樣的觀點,還來與老師爭論,我感到問題的普遍性與嚴重性!

剛才開機,看到了更長的回帖。我覺得沒必要爭論下去了。畢竟孩子未經歷過高二高三,他的想法都是推論,也僅僅是推論。說多了,他覺得你以教師身份壓他;不說,他會覺得他很有道理。所以,我只是簡單回覆:等你經歷高二高三再來跟我討論。不要再回復了。到此為止吧。

為此,雖然很困很累,還是寫下此文,給那些為選科困惑、煩擾、苦惱的學生和家長們提供點個人的想法和建議。

不管選幾科,都要考慮「擅長」與「喜歡」兩大主要因素,前者是學習的能力,後者是學習的興趣。下面,我就從這兩個方面分別闡述我個人的看法和主張。

第一種情況,既擅長又喜歡。

這是最好的選擇,既能學好又有興趣。沒有什麼好睏惑的,就選這些學科。這是最佳選擇,也是最明智的選擇!別再猶豫,就這樣好了!

問題是,這種情況,僅存在於極少數同學身上,絕大多數都做不到。那就又有以下幾類情況:

第二種情況,只擅長不喜歡。

如果你學得很輕鬆,沒花什麼功夫就能取得不錯的成績,但是你卻不怎麼喜歡,如果你沒有其他更喜歡的學科,那建議你別再猶豫了,選擇吧,正如「感情是可以培養的」,「先結婚後戀愛」也能結出愛情之花一樣。而且,既然你擅長,也就可以保證考得不會太差,至於暫時不喜歡,沒關係,高考可以報考你喜歡的專業。二者並不衝突與矛盾。

(建議:不能僅以分數來定擅長不擅長,最好以所處的位次或者各種統考的定位來定)

第三種情況,只喜歡不擅長。

如果你真心喜歡卻暫時不擅長,沒關係,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有了興趣,真正喜歡,沒有學不好的道理,哪怕暫時有困難,只要堅持,只要勤學多問,相信定會有突破,終有撥雲見日「直掛雲帆濟滄海」的那天,終有「暮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的時刻!如果沒有更好的選擇, 那就堅定地選擇吧!為自己喜歡的學科奮鬥,這不也是一種幸福嗎?

還有,第四種情況,既不喜歡也不擅長。

當前,面臨這種情況的學生絕不在少數,怎麼辦?那就只能兩害相較取其輕了,只能功利些了,避害趨利。建議是:選相對好考的,容易考的,相對能拿分的,當然,選地理、生物絕對是不錯的選擇,畢竟都不擅長,也不怎麼喜歡,那就索性高二提前考掉吧,高三還能多出時間來全力準備語數外的考試。

(個人理解:物理化學絕對不好考,生物地理相對較好考,歷史政治只要肯花功夫,如果再遇到好老師,也是不錯的選擇)

最大的問題來了,我們的學生很多自小到大都是被動學習,根本不清楚自己喜歡什麼學科,不喜歡什麼學科!甚至不清楚自己什麼學得好,什麼學得不好!前一個問題好理解,後一個問題很多人要質疑,其實,很多學生,包括家長都僅僅從考試分數上判斷擅長與不擅長,這是最不科學最不明智最不可取的!因為平時考試,都是學科教師自己命題,各個學校傳統不同,優勢學科不同,學校所處檔次也不同。加上各個命題教師個人風格也不同,有人喜歡出難題,有人喜歡出基礎題。舉例說:你上中的卷子考40分,也許去考一般市重點的試卷可以考70分,去考普通中學試卷可以考95分!這個老師的卷子你考了95分,也許另一個老師的卷子你不及格。15年的教學經歷告訴我,家長和學生在這方面其實根本不懂,只看卷面分數!所以,我的建議是要看該學科在年級的排名或者統考的區百分比定位,這個相對準確!

不知道自己喜歡什麼,也不清楚自己擅長什麼,那就閉著眼睛選吧,把六門學科寫在紙上,抓鬮,抽籤,擲橡皮,都可以,本質上沒區別,反正「難得糊塗」,你本來就是糊裡糊塗的,這也是一種不錯的生活態度!

最後,談點我個人的建議:

在物理、化學兩門大理科中選一門,為高校選擇專業和將來的大學學習甚至為將來的擇業,做準備;

在地理、生物兩門曾經不甚重要不受重視現在因為可以提前考很受重視也變得很重要的小學科中選一門,起碼高二提前考掉一門,減輕高三負擔。

在歷史、政治兩門很重要還不受重視的大文科中選一門,起碼像北大和復旦還是很看重歷史學科的。

這樣,基本三門搞定了。

當然,如果各科均衡,學習能力強,也可以選生物和地理兩門。但是,不能僅僅因為可以提前考,就一窩蜂地不顧自己的實際而功利地盲目地選,那樣,得不償失,等到高二一門甚至兩門都考砸時,悔之晚矣!

有一個大家都忽略的問題,是不是學科少了,孩子地課業負擔就必然輕了?其實,並非如此,並不是學科少了,時間就一定會多出來,退一萬步,哪怕只考一門,學生也不會很輕鬆,甚至會一樣忙,畢竟學無止境,作業無邊!關鍵要看學校和任課教師對於作業的態度、對於教學的主張和教育理念等等。

丁祖敏畫《蔭下之福》

註:若引用本公眾號內丁祖敏先生書畫作品,請務必註明作者、作品名及出處。

相關焦點

  • 新高考改革之選科專題三:影響選科的因素分析
    新高考改革之選科專題三:影響選科的因素分析上一篇文章《新高考改革之選科專題二:選科原則》中提到,選科的建議是:了解自己的性格和氣質特點——初步的職業規劃——尊重自己的興趣——結合學習能力——選擇專業的大概範圍——最後的選科。
  • 高考新模式「3+2+1」,高中生該如何選科
    新高考3+1+2模式,高中生該如何選科?新高考3+1+2模式,高中生該如何選科?12種組合優勢/劣勢全分析那2021屆各省選科情況如何,有哪些現象出現?升學君給大家分析一下第三批新高考改革省市2021屆選考數據並給出一些單科學習及選科的建議,供廣大家長和考生參考。
  • 新高考選科|報考醫學類專業,高中生應該如何規劃選科?
    今天我們來聊聊報考醫學類專業,高中生應該如何規劃選科?(說明:本文中的選科數據,主要參考廣東省公布的文件)醫學門類有哪些專業醫學門類下,包括11個專業大類,58個細分專業,其中中醫骨傷科學、化妝品科學與技術和智能醫學工程,為近三年的新增專業。
  • 新高考"3+1+2"模式下,怎麼選科?
    新高考"3+1+2"模式,把哪些學科救上岸,哪些學科推下水?我認為,談不到把哪個學科"救上岸"或"推下水",改革是大勢所趨,高考也不例外。新高考模式下,對語文、數學、外語沒有什麼影響,突出了物理、歷史兩個科目,對化學科目是一個弱化。
  • 新高一選科迫在眉睫!一文教你如何選到最適合的,高中生和家長收藏版
    新高考改革方案實施之後,許多新高考所在城市的家長都急於為孩子確定選科方向。 那麼,改革方案實施之後,高考如何考呢?高校如何招生?高中生如何選擇科目?學生應該如何調整學習計劃,贏得新高考?今天我整理了一些資料提供參考。
  • 2019高中生如何選科?哪三門最有優勢?6選3聰明的人都這麼組合!
    對於2019級高中生來說新高考改革可謂是一股清流,但是也面臨著不會選?不知道怎麼選?的問題,既想讓自己的孩子根據愛好選擇,也想自己選擇的科目在高考中更有優勢!3+3的選擇模式選擇三科的相關性:小編建議你選擇三科的相關度高一些,聰明的學生選科的時候會考慮這三科的相關性,例如
  • 新高考選科如何找到最佳解?12種選科組合優勢分析
    而選科是學業規劃中首要的問題。目前,第三批實行新高考改革的8個省市河北、遼寧、江蘇、福建、湖北、湖南、廣東、重慶採用「3+1+2」模式,即除語數外3科外,物理、歷史中選擇1科,思想政治、地理、化學、生物自主選擇2科作為高考選考科目。該模式共有12種選科組合方式。
  • 新高考選科|報考經濟學類專業,高中生應該如何規劃選科?
    其實,經濟學是一門研究人類行為及如何將有限或者稀缺資源進行合理配置的社會科學。經濟學起源希臘色諾芬、亞里斯多德為代表的早期經濟學,經過亞當·斯密、馬克思、凱恩斯等經濟學家的發展,經濟學衍生出了演化證券學、行為經濟學等交叉邊緣學科。
  • 「新高考」模式,理科優勢明顯,但也有弊端,高中生該如何選科?
    其實可以看得出,理科優勢還是比較明顯的,但是也會有一些弊端,那麼高中生在「新高考」模式下,該如何選科呢?為什麼高中生面對「新高考」模式會產生焦慮?1.那麼,高中生該如何選科呢?1.明確目標選擇物理科目的同學,基本在高考填報志願過程中,有近90%的專業可供選擇的,但是對於 物理方面並不是很好的學生來講,可能在選科的時候,就會避開物理選擇其他學科,這樣在報考的時候,選擇的專業相對來講就會減少。所以高中生在選科的時候,一定在選專業方面有個明確的目標,這樣才能確定自己所選的科目。
  • 新高考選科時代來臨,信息獲取成關鍵「圖」
    一、新高考時代來臨2020年高考終於塵埃落定,此次高考的結束標誌著傳統的文理分科考試模式的終結。2021年湖北、福建、湖南、湖北、江蘇、廣東、遼寧、重慶8個省市將進入3+1+2的新選科高考模式。而調查顯示在河北高中生選科過程中出於興趣與平時成績,政治是考生選擇率最高的學科達到34.24%,而地理的選擇人數最少,只有13.22%的學生選擇了地理。從選擇科目的考量來看學生想要獲得與未來工作相關度較大的學科,從河北、山東等地公務員報考的熱度來看政治成為選擇度最高的學科與未來學生的職業規劃密切相關。
  • 關於高中生文理分科時如何選擇,你想知道的都在這裡
    那麼高中生在文理分科時,選文科還是選理科,因為這牽扯到孩子後期的學習、考學,以及將來畢業後事業的發展。這是廣大家長都比較關心的事情,也是最為糾結的事情。究竟在分科時選文科,還是選理科,我想應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考慮:一、首先在選擇文理時,家長可以進行建議,但不應該包辦,孩子到高中後,也都有了自己想法,有了自己的興趣愛好,如果在選文還是選理上,家長過於武斷,反而會在孩子心裡產生逆反情緒,即是孩子按照家長的意願選擇了,也會很大程度上影響後期的學習。
  • 新高考改革,河北高考六選三該怎麼選?考生選科要考慮哪些方面?
    新高考改革,河北高考六選三該怎麼選?考生選科要考慮哪些方面?河北高考六選三指的是改革後的高考科目從現在的文理科分科改為從物理、化學、生物、地理、歷史、政治六個科目選擇三個作為高考科目。怎麼選,目前並沒有很清晰的政策,但是可以參考山東、北京和浙江的高考模式。考生選科需要從新高考的賦分方式、高考招生要求和考生特質出發。首先是新高考賦分方式。新高考的賦分方式採用等級賦分法,把原始分數進行等級劃分,前3%化成A等,3-7%化為B+等,往後依次劃分成B、C+、C、D+和D等,分數對應如上圖。
  • 山東、浙江等新高考6選3省份:高中生如何選科最吃香?
    新高考政策正在穩步進行中,一些學校在高一下期便要開始進行選科了。那麼,新高考政策下,高一六選三最佳選科是什麼呢?2021年高一學生怎麼選科是最有利的呢?關於這些問題,小編本文將做具體解答。一、高一六選三最佳選科?
  • 新高考選科|報考理學類專業,高中生應該如何規劃選科?
    既然理學這麼重要,那麼今天我們來聊聊報考理學類專業,高中生應該如何規劃選科?理學門類包含哪些專業理學門類下,包含了12個專業大類,除了上述的6個基礎科學之外,還有地理科學類、地質學類、海洋科學類、大氣科學類、統計學類和心理類。
  • 看重點高中尖子生如何選科、如何學習?
    看重點高中尖子生如何選科、如何學習?看重點高中尖子生如何選科、如何學習?在上圖中,我們將傳統的三門理科標記為藍色,傳統的文科標記為紅色。看重點高中尖子生如何選科、如何學習?看重點高中尖子生如何選科、如何學習?
  • 文理分科:為什麼不建議高中生選擇文科,這三點老師不會說的
    為什麼不建議高中生選擇文科,這3點老師是不會告訴學生的!文理分科:為什麼不建議高中生選擇文科,這三點老師不會說的!但是在高中學習階段,他們還要經歷一個過程,那就是要面對文理分科,要求學生們去選擇文科還是理科。其實對於這個問題,高中老師是不會告訴學生,文科理科在未來的現狀,以及在大學當中對於文科理科的錄取比例。
  • 新高考選科|報考藝術類專業,高中生應該如何規劃選科?
    今天,我們先來學習藝術類專業,應該如何選科?藝術學包含哪些專業?根據2020年的大學本科專業目錄,管理學一共含有5個專業大類,48個細分專業。其中,僅2018年就新增5個專業,包含航空服務藝術與管理、流行音樂、音樂治療、流行舞蹈和戲劇教育。
  • 2019山東省新高考政策梳理七: 高中選科這三個方面缺一不可
    那麼考生到底怎麼選呢?山東高考一點通繼續為您分析解讀。  首先來看所有的選考科目組合方式,共有20種:  【一、從個人角度選科】  面對20種不同的科目組合,考生應該如何做出適合自己的選擇呢?  那麼,結合以上的因素分析,考生應該如何合理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科呢?張校長也站在一名高中生的角度,為學子們提供了以下建議。  1.發現自己的興趣特長  興趣是學習的基礎,要積極參加各種社團活動,在活動中發現  自己真正的興趣特長,不跟風、不湊群。同時,要將自己的興趣與國家需要、社會發展有機結合。
  • 新高考政策,高中生該如何選科成重點,班主任:3個學科值得關注
    明年高考又將增加幾個省份實行新的政策,很多學生和家長在面對這個新政策的時候,開始慌亂了,尤其是對於高一的學生來講,將不會再有文理分科這一說,而是改成了3+1+2的模式,很多學生和家長在面對如何選科的時候犯了愁。
  • 不再有文綜理綜,北京、天津、山東、海南新高考「六選三」落地——20種科目組合下的「選科平衡術」
    她的理想專業都是文科,加上對理科科目不太擅長,陳子奕選了歷史、地理和政治,這是以前的文綜三科目。看上去新高考的選科制度對她並無太大影響,但陳子奕仍然認為,對於更多的人而言,選擇空間更大了,可以揚長避短,並且結合自己的興趣來選科。理論上,「六選三」總共可以產生20種選科組合,學生們如何組織上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