霞浦灘涂風光
寧德,位於福建省東北部,就是傳統意義上的閩東地區。閩東地區依山傍海,山、水、海、島形成獨特的秀麗景觀,譬如山有被譽為「海上仙都」的太姥山,水有「天下絕景」的屏南白水洋和「愛侶聖地」鴛鴦溪,島有「中國最美十大海島之一」的大嵛山島——
至於海,除了三都澳,更有「中國最美灘涂」的霞浦灘涂等濱海風光。
霞浦灘涂風光
正因為這樣負山面海的獨特地理環境,造就了閩東的食材極其豐富,以烹製山珍海味而著稱,並因此孕育了中國八大菜系之一的閩菜。
每個地方都有每個地方的獨特美食,閩東地大,我也不能說它的代表美食是什麼,但豐富多樣的海鮮,我相信絕對能佔一席位,這在霞浦給我的印象尤為深刻。
俗話說:八閩海鮮出霞浦,這話我以前有聽過,但沒真正體會。這一次,去到霞浦,就要當地的朋友帶我們去吃海鮮。
這一去,直吃到大開眼界,各種各樣的奇葩海鮮更是第一次見第一次吃,簡直刷新了我的三觀!
這個整體扁平,形狀如團扇,奇奇怪怪像是龍蝦又像是螃蟹的大傢伙,學名叫做「九齒扇蝦」,當地人叫做「蝦排」,或者直接以「海怪」稱之。
平時棲息在100米水深的泥沙地裡,在中國的東海、南海和臺灣附近的海域都有。
我們的吃法是用黃酒清蒸。口感跟瀨尿蝦差不多,但肉質更厚實,帶膏的吃起來更爽口。因為添了酒香,味道更誘人。有意思的是,同行的葉子姐不敢吃瀨尿蝦,卻敢對這個下筷,且讚不絕口。
其實,這種蝦和瀨尿蝦一樣,都是同屬於琵琶蝦一科。
岐乳是一種看起來有點醜陋的海鮮,樣子有點像是螺肉,沒有外殼,滑溜溜的。
岐乳是霞浦當地人的叫法,它的學名叫做海葵,也有「海上花」的稱號。聽起來像是植物,但實際是一種無脊椎動物,是一種構造非常簡單的動物,連最低級的大腦基礎也不具備,只是因外形似葵花而得名。平時錨靠在海底的巖石和珊瑚根部,或者固定在寄居蟹的外殼上。
岐乳在霞浦最常見的做法就是酸辣湯。當時我們去的大排檔剩下的岐乳不多了,老闆娘特意為我們做的酸辣湯。我徵得同意,進去廚房看著廚師做,看著他抓一些蔥薑絲、辣椒絲、胡椒、酸菜,混合鹽、醋扔進鍋裡,水燒開後,再把岐乳放入鍋內煮熟,大功告成。
湯味酸酸甜甜,並不是很辣,喝著很開胃;小小的岐乳吃上去口感獨特,滑嫩可口,鮮中帶脆,也沒什麼異味,算是霞浦海鮮中比較獨特的一道菜。
同行的小夥伴有人不敢吃,我連連說:「如此難得的海鮮,不試過你會後悔!」說得她終於心動開吃。
如果你到了霞浦,絕對也要試試。聽說還有一種做法岐乳煎,將岐乳和雞蛋煎成餅,也是非常的香脆可口,不妨記錄一下,下次去吃。
這個東西是一種類似土筍的沙蟲類生物,在霞浦當地一般叫做「土線」或者「土強」,做法跟岐乳一樣,用來做酸辣湯。吃起來有點脆脆的有點韌。
閩南的「土筍凍」早已聞名四方,不知道這個閩東土線什麼時候才能上位呢?
模樣像是烏龜的小爪子,所以有名「龜足」,又因為形似筆架,寧德又有筆架山,當地人直接以【筆架】稱之。表皮是軟體,上面布滿了密密麻麻的細小石灰質鱗片,像是龍鱗一樣,裡面藏有一塊小小的白肉,朋友笑稱那是「龍肉」。
吃的時候,將鱗片底部咬開一個小口,先將內裡包裹的鮮美汁水吸入口腔,再輕輕把裡面的鮮嫩溫軟的「龍肉」吸出來,吃來別有風味。
據說這種海產的產量其實相當的稀少,它們雌雄同體,喜歡附在大浪拍打的礁巖縫隙裡,平時很難打撈捕捉,甚至可能冒著生命危險,可以說是席上難得的上品。終於明白當地人為什麼把它叫做「龍肉」了。
劍蟶是一種長方形介殼的軟體動物,這是一種長在灘涂泥土裡的蟶子,是霞浦獨一無二的品種,蒸熟後吃起來口感細嫩,肉質清甜,非常的鮮。爆炒來吃,也是非常的好吃。
這些奇奇怪怪的海鮮,我和朋友是在霞浦一家新開張的大排檔吃到的,名字叫做「南塘漁家女灘涂海鮮館」。
在附近的太康路還有一家以「蒸」為主題的海鮮餐館,叫做「蒸的很愛你」,人均價錢同樣也不貴,東西也新鮮好吃,在此也一併推薦。
霞浦是「中國海帶之鄉」、「中國紫菜之鄉」,因為它獨立的海域、獨特的地理位置和水溫條件,造就了紫菜和海帶特別的口感和高品質,即便是簡單的湯水,也吃得出它們蘊藏的海味和鮮甜味。來到這裡,怎能不試試?
我們在蒸第一盤海鮮劍蟶時,在鍋底放了生米(沒有加水),吃到最後,海鮮流汁將米煮成了粥,粥水帶著濃香的海鮮味,趁熱連喝兩大碗,實在是一大美味!
南塘漁家女灘涂海鮮館,地址:霞浦長溪路萬豪一期商業廣場北面106-108店鋪
蒸的很愛你,地址:太康路好旺佳610號
吃海鮮,九分材料,一分功夫,材料新鮮,怎麼做都好吃。有機會還會再來,不為那霞浦風光,只為了這一口鮮甜的海鮮也是值得!
寧德專題
廊橋遺夢:尋找消失900年的橋上房子
「昍、朤、埊……」這座廊橋有副對聯,我打賭超過一半的字你不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