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儷原教學日記(一)招生
登廣告
離開了原先的工作之後,我準備重操舊業,拿出我的看家本領來掙些生活費:教網球,開班教學。
正值暑期,青少年們都放假了,開暑期青少年網球班正是時候。為了讓大家知道這個專業水平還算過硬的文儷原教練(我)的意圖,加上本人對網球教學的自信和勇氣,決定在《網球》雜誌創刊一周年的特刊上登出廣告。這樣的舉措也讓自己的內心進一步做好了投入進網球教學的思想準備。
雜誌社的領導給了我一個很優惠的價格,雖然按行情來講,廣告費不算多,但還是一筆不小的開銷。我決定要把廣告費的開銷掙回來,並滿懷希望等待大家擠破門檻向我求學。
體系內的人要組織學球的小孩
雜誌還沒出刊,圈裡一個朋友打電話想請我教學、為其客戶的小孩們開班:有4個13、4歲的小孩,想組成一個班,在暑期。
「正合我意」暗暗為自己叫好。開辦教學,招生其實是最終要也是難度最大的事情,能一下子把四個齊刷刷的小孩一塊兒交過來,省了我好大的功夫。心裡很是高興。這種情況我把它歸屬於「集體訂單」。
但我清楚如果四個小孩在一起,我這麼高的教練費(當然我教學水平高,呵呵),加上場地費,對於這個單位的公關成本來講,價格會顯得非常高,雖然我有信心把他們教好。想到還有兩個孩子的家長也想要自己的孩子在暑期向我學球,歲數也差不多大。六個小孩在一起學,雖然操作上難度不小,但價格更容易被接受。
於是,經過教學設計和一番算帳後,設計了一個六人班,總學時30個小時,周一到周五,每天兩個小時的課,周六周日休息,一共持續3周。為了取得良好的培訓效果,甚至做好了把自己的教練費分出一部分請一個助理教練來協助教學的準備。為了讓大家更有動力,明確把開班的時間定在了7月12日開始。
最後把消息分別散發出去,等待大家的回音。
第一個小學員
一個是劉亞天,我在京北翠湖家鄰居的孩子,她十四歲,個子高高。
多少因為我的關係,不少鄰居都喜歡打網球,網球成了翠湖居民們的首選體育運動。亞天正是這群鄰居中一對夫婦的孩子。
亞天的父母都打網球,當然也會帶著自己的孩子上場。試過幾回不是很成功,因為他們對亞天的要求比較高,但自己不懂得教,和孩子在網球場上得溝通顯得格外困難。為了讓孩子建立興趣、得到很好的網球入門和基本教育,於是他們找到我,希望我能有機會好好教教他們的孩子。
這麼模範的父母,再加上亞天本身就是一個非常陽光健康、落落大方的小孩,我當然願意。於是,亞天成為我學員庫中第一個孩子。
這次機會,她最順理成章的成為第一個學員。
電話中的招生
在接到「集體訂單」之前,接到過一位王姓女士家長的電話,孩子十四歲,想把他送去學打網球。從電話裡聽出,他們的家境不錯,對孩子的期望值也比較合理。後來前後又通過幾次電話,一直沒有見面交費的合適機會(畢竟我現在又成了個體戶了),但通過和這位王女士家長的幾番通話,從中提前建立了信任。交費的事情,放在上第一課的時候好了。
王女士的孩子李忻,一個瘦高害羞的男少年,成了我第二個學生(實踐證明,我的信任沒錯)。
異國他鄉的學生:語言不通沒關係
連續有人向我電話諮詢暑期青少年網球培訓的事情,但年齡各異,需求不一。這天又有人打來電話,是幫別人問的。當我一聽到是一個15歲的少年,我的眼前一亮,正好!因為體系那的那個人在我報價報計劃以後遲遲沒有回音,我開始覺得不妙,不禁要做好第二手準備:要開始吸納其他的學員。
再往後的介紹,不禁讓我眼光發綠,原來是一個西班牙的孩子,對中國文化感興趣,暑期到中國來體驗生活,學打網球是為了充實日常安排的一個項目(西班牙的網球水平這麼高,幹嘛到中國來學,不過,我可是PTR的Professional,就是小洋鬼子來了,我照樣對付的了,不信走著瞧)。
接這個電話的時候我正在開車(對不起警察叔叔了),然後我們約在我下一個教球的地點見面。離開了公司,接待客戶和收費真不方便,簡直象一個遊擊隊,對方要開發票我都沒有。這也是「自由的代價」,我只能厚著臉皮當遊擊隊員,這一點,多少有些失落。
晚上我正在熱火朝天的教著球,看表快到時間了,再抬頭看四周,來了兩個人,一個高高的英俊外國男孩和一個外表普通的中國女生,我想一定是他們了!還有5分鐘,我示意他們等一下,我下了這節課再和他們交談。
我的兩個學員也看到他們來想我諮詢,還是個英俊的外國男生,給我的面子上增光不少,奇怪的是,他們對我的印象和信心更高了(也許是我自己自我感覺良好)。可為什麼有一個八字沒一撇外國學生,就會感覺這麼美妙呢?是不是因為這個小孩長得非常象顛峰時期的麥可·傑克遜?
關於語言問題,我一點都不擔心,教網球最終要得是肢體語言,何況他有翻譯隨身跟著,還有,班上還有亞天這個英文很好的孩子可以幫助他理解。何況,我的集體課教學理念就是互相幫助互相促進!
經過一番解釋和交流,互相都有了更多的了解,而我就等著他們跟我說:我跟你學。他們始終沒講,我的信心好像沒有對於這個外國小孩能成為我的學生的希望多。只好等待他們的抉擇,就像體系內的四個小孩的消息一樣。
準備教案和教學計劃
有了這幾個優秀孩子的基礎,我得教學熱情高漲,開始大幹準備工作:寫提綱、列教案,包括給孩子父母,甚至摘撰了「如何做好打網球孩子的父母」長長的一文。還有,學期過後,給大家組織一個小聚會。
興奮+幸福+全力教好學的願望
現在的我,逢人就說,我現在對網球教學上癮了。以前不愛看網球教學方面的文章,現在看起來津津有味。尤其對教孩子,那股子熱誠好像不是虛的,難道是奉獻與愛的顯現?還是為即將來臨的三十歲做些對抗恐懼和寂寞孤獨的精神平衡事務?
最後,所收到的學員
見到那個西班牙小孩之後,過了幾天,離開課的日子越來越近,還沒有給我回信,就打電話過去問,結果很利索的得到答覆:不學了,因為有事情,近期很快要回國(藉口?)。
打電話問遲遲沒有回音的圈裡朋友,那幾個孩子到底怎麼樣了,輾轉半天,終於傳來確切的回覆,有兩個不學了,太熱,在夏天的室外場地;最後,還有兩個給他們請了別的教練來教。雖然我做了一定的思想準備,但還是感到失望和一絲抱怨。更多的是替他們惋惜,如果由我來教,一定會滿足付錢客戶和被公關客戶的希望,更好得到成他們的目的,甚至超越他們的期望值。因為,我對孩子的教學充滿了熱誠。其實,這是我對網球的熱誠,在這個時期,我把它全部傾注到了這裡。
我預期的收入和現實之間的差距
我失算了,原來六個小孩的預算,現在成了兩個小孩,除了繳納場地費,所剩的錢以補助的名義獲得比較貼切,呵呵。但我還為能開始教孩子們感到高興(母性情節嚴重)。
就在開課的前兩天,接到了那個西班牙男孩子的電話,他改主意了,「不著急回國了」,可以參加我得培訓班。我很高興,但沒了之前的興奮。不過,收成提高了,化補助為「較少的教練費」。感謝上天!我的房子的裝修費還沒著落呢!
文儷原教學日記(二)第一課(上)
正要準備上課,下雨了
學員劉亞天還有她的父母到場了(他們夫婦倆個人做事情從來都很到位,他們在開課的第一天來陪同亞天來到開課學習的現場,反映出他們非常重視此事,我能感到他們把亞天的網球交付到我手上的分量),學員薩米和他的翻譯陪同張立到了,而我也剛結束了早7點到8點鐘的發球課,天,居然開始掉大雨點了。原計劃周一到周五的每天上午8點鐘開始上課,第一天就遇到了阻礙。我事先沒有做下雨等天氣變化的準備,一下子有點沒了主意,後悔漏掉了這個方面的準備。
等不是辦法,我招呼大家避雨,這時學員李忺也到了,一邊開始想辦法解決:是在這屋簷下等雨停了再開始?但要等到什麼時候呢?等在這裡多乾巴巴的,什麼都幹不了,否;還是轉到旁邊不遠的室內網球館?室內館的場地費高出兩倍還要多,本來學員就不夠數,豈不是虧了?但怪自己沒做好準備!雖然有點捨不得,但覺得多出錢也是活該;還是和學員約好換個時間,比方說下午幾點開始?那學員們有的來自海澱上莊、有的來自市內的王府井,來回跑豈不是太折騰?否。腦子裡這幾個念頭掙扎著,答案是空白(我清楚的知道自己有些捨不得出錢,其實到館內是最好的彌補措施),於是徵求大家的意見。馬上,感覺氣氛不好,所有人跟著我一起迷茫,亞天的父母飛快地、儘量不漏聲色地爭執了一下。我看在眼裡,責任感油然升起,馬上有了答案:「走,我們去附近的館內,薩米和張立搭乘亞天父母的車,李忺坐我的車,跟我走。」
我們從奧體中心的網球場到了凱迪克網球館,雨也停了,但我們回去奧體也上不了場,場地還得用一些時間來弄乾,回去後又下雨了,怎麼辦,不好意思再折騰大家,就在這兒了今天。但網球館噴了除蟲藥,滿是白霧,不能正常呼吸,我一邊感到難堪,一邊搜索著辦法,當一門之隔的籃球場出現在我眼中時,心中雀躍,第一課前半部分是熟悉網球和網球遊戲等,不在網球場上也照樣能進行,何況,周圍還有擋網,雖然空隙大了點。我回頭果斷自信地招呼大家:我們先在這裡開始。
籃球場上的第一小時:準備活動、網球的熟悉遊戲和步法練習
就這樣,我終於開啟了第一個少年網球班的第一節網球培訓課的內容!
和以往開網球培訓班一樣,第一項,帶領大家做整套的準備活動。有幾個好處:一,活動開筋骨,防止受傷;二,讓大家精神和注意力狀況進入角色;三,這樣做豈不是顯得很專業?如果你參加比賽,當你的對手看到你認真地做著專業內行的準備活動,是不是能讓他們感到更多的壓力——這個人看起來不簡單!呵呵!
我從ITF(國際網球聯合會)網球教練培訓班老外導師那裡學到,做準備活動先從慢跑開始,從普通跑到各種跑——側滑步、交叉步、後踢腿、高抬腿、後退跑,最後加上一小段距離的衝刺。帶著這三個少年學員做完這些後,包括我在內每個人都有些氣喘籲籲,心肺功能開始啟動;接下來是伸展運動,這項內容的要點是靜態抻拉,順序是從腳到頭,從下往上,不放過每一個大關節和相關網球運動的肌肉組織、韌帶,根據每個人自己的能力一點一點的增大幅度,決非一震一震的施力(震動抻拉很容易在此過程中被拉傷)。
學員們跟著我,一項一項的做著,有些抻拉動作比較輕鬆,保持體態正確很重要,但看到李忺歪站著,我說「李忺,把身體站直了,要不然你伸拉的部位也是歪的。」而拉大腿後部的韌帶時,除了亞天,兩個男孩子都疼得眥出了牙。我告訴大家「柔韌會越拉越開,剛開始時會有些不適,但相信這個學期結束後,你們的柔韌性會大大提高,也就沒這麼疼了,加油!」
接下來的項目不是拿著拍子開始學擊球動作(還早著呢),而是要讓學員們先熟悉熟悉網球,對網球做些非常容易的親密接觸:拿拍子顛球,由簡到繁、由易到難。正顛、反顛、一正一反、向下拍球,每項要連續50次……寫到這裡,我想起,這是我11歲第一次到網球場,接觸網球這項運動時,啟蒙教練宋潔一開始便給我們一大幫孩子安排了這麼一些內容,當時立馬覺得網球好玩兒,發現自己能夠打得到時,對網球的興趣大增。
還有,我發覺,現在我所運用、教大家的東西,有很多都是來自以前的網球學習經歷,把認為好的有用的合理的整合後再教給自己的學員,好像網球的內在基因在傳宗接代似的。
我看到大家基本上都能得心應手,尤其是薩米,格外輕鬆,甚至自己就開始下一個增大難度的項目。在心裡,我給他的網球手感打了一個高分。李忺也不錯,亞天稍微有些生疏。把球拍和球玩了個遍,我讓大家自己發明創造一種玩法給其他人演示一番,這次,略微靦腆的少年學員們沒開創出新的東西,以前有過想像力豐富的學員作出過其他好玩兒的演示。
接下來是步法熟悉。我設計了三個內容,一項一項給他們演示,讓他們學著做。通過這個,讓三個學員體驗到了網球的啟動步的嘗試與應用、綜合調整位置的腳下動作、打網球截擊時的步伐、通過屈膝把身體重心降下來上步接觸球等等。
做完以上這些,四十分鐘過去了,第一筐球也用得差不多了。
跑步揀球
接下來,該揀球了。我一聲令下:「大家跑步揀球。」並帶頭小跑著揀球。揀球一事是小,但精神狀況,在球場上的狀態和態度是大。跑步揀球能夠很好的提升人們在場上積極狀態。
我還讓大家可以先把球撥到一起,然後集中往球筐裡搬放。一球一彎腰的方法往往是一開始打網球時的揀球方式,用不了幾個球,就會覺得腰很累,頭也會暈。網球教學不光是教大家怎麼打球,還有很多梢枝末節的細節要教大家走捷徑。
試試模擬網球
揀完球,進行下一項:徒手接各種來球,同時用比喻的方法教大家打網球是怎麼回事。這一項是從網球推廣家吳洪耀先生那裡學來的。他在他的招牌活動(快樂網球)中,次次都用:兩個人搭檔,站在很近的距離,先用一個球輕輕的凌空相互拋送到對方手裡,指名拋給搭檔的方向,是左邊還是右邊,並逐漸增加難度和變化。
凌空拋出的球相互接,好比是對攔;拋出去的球,落地一次接住,好比底線落地球;一個人凌空拋球,一個人拋落地球,好比一個人在截擊一個人在底線打落地球。這些都很容易做到。然後,讓大家拿起球拍,用自己感覺最舒服的握法,不用講究動作,只要能把球控制到對方接的舒服的地方,用球拍來互相送球,並逐漸加大兩個人的距離。很自然的,一個球有了很多的回合,就這樣,可以開始玩兒網球了。
有一個前提,回合的重要性多於球的威力,這是吳先生所傳播的休閒網球理念。這一點我很同意,最起碼是在初、中級階段,如果要想和搭檔、球友打起回合,玩得起來,非常需要溫和的回合球。試想,大家都是在初級階段,強勁的一拍誰都能打出,但誰都接不好,回不過來,剩下的就是揀球了,揀球一個球的時間肯定比打一板球的時間長,但揀球決沒有打球好玩兒。要是1個小時,有55分鐘都在揀球,只有不到5分鐘的時間在打球,你試過一回,就足以使你再也不想回到網球場上去了。網球掌握起來,確實比其它一些項目費點功夫,可一旦掌握基本的要領,它就能給你帶來無窮的樂趣。好多人(尤其是缺乏綜合體育經歷的)就是沒有在第一次接觸網球時用對方法,被揀球傷了心,再也不想玩兒它了。
三個孩子很順利的渡過這個階段。
吳先生的好方法我屢試不爽,還給了我啟發,為了更好的讓大家把網球的彈跳和需要的腳步步伐有個基本的認識和掌握,我舉一反三的創造了徒手接對面教練用球拍發過來的更接近於實際狀況的球,順便教了大家接球的腳步步伐。因為沒有拿球拍,大家都能注意力集中、比較容易的按要求接到球,並很快就熟練了,雖然他們暫時還不明白經過啟動步、側滑步、大步、小碎步和上步之後的接球方法有什麼用。
「拿球拍!」我說,並簡單演示了一下球拍放在擊球一瞬間所處的方位,讓大家照著去做,並要求不要有其它動作,尤其是用手臂和身體伸來縮去對球和身體之間距離的調整。「一切對來球的調整來自你的腳步」我要求道。
定點右側、定點反側、定點的一正一反、不定點需要自己判斷來球方向的球。由簡到繁,由易到難,讓這三個孩子忙活了一會兒。看著他們都能夠按要求,並且都做得不錯的時候,我滿意地笑了。看看時間,一個小時過去了,他們掌握了基本的網球彈動的特性,還有手眼協調以及基本的腳步動作和距離調整方法。
凱迪克網球館的藥味也空氣流通的差不多了。
「好了,喝口水,我們進館。」我招呼著。看看天,雨一點都沒有了,暗暗自嘲了一下自己先前不充分的準備。
截擊球的學習;李忺,你要讓自己全身心的投入進去
經過PTR的網球教練培訓和啟發,之後開班每次我都把截擊球作為第一項傳授的技術。因為截擊球學起來、掌握起來最容易。加上有之前的顛球遊戲作基礎,稍作調整和施教,就能讓學員們掌握截擊球的技巧。
順便自吹一下,參加PTR的教練員培訓,我一次就達到了Profession(職業教練)級別,許多教練要經過好多年才能夠通過幾個階梯(不及格→助理教練→教員→職業教練)達到職業教練的級別。我的學習經歷告訴我,要想當一個好教練,是要經過專門學習的,這樣能夠掌握很多好的方法,並建立起理論認識,使教學更有效,組織能力更強。尤其是像我這樣經過職業網球運動員生涯的教練員,會非常快非常好的掌握和應用。
言歸正傳,截擊球的教學,首先要讓學員們感覺到截擊球的手感。正手截擊的手感在整個手掌;反手截擊的手感在翹起來的大拇指(也就是你向別人豎起拇指表示表揚的那樣)和食指和中指的大指節中間的地方,也就是把你向別人豎起的大拇指的手稍稍向拇指側傾斜一些。我叫孩子們用這樣的方式伸出手臂,靜止等著,我站在前面很近的距離,用球投向他們的手,讓他們去感覺,讓他們想像手就是球拍。
下一步,讓大家拿起拍子,伸出手,用接近的方式,正手用拇指和食指夾住球拍的拍頭,這樣,手變成了一個大拍頭,用同樣的方式讓他們感覺手掌的延伸,拍頭接觸球的感覺;調整和感覺對了以後,讓大家把手向下滑,然後握到球拍柄頭部,再試,手變成了一支短小的兒童拍;再往下,把手滑向正常的位置,手變成了一把完整的球拍,而他們也找到了持拍的截擊球手感。反手同樣。
我看出李忺整體行動有一點小懶散,他是個比較害羞內向的少年,有一點放不開,有一點遲疑。我把他叫到一邊,向他傾斜些身體,盯住他的眼睛,十分堅決地告訴他:「在網球場上,要麼當個好觀眾,要打球就儘自己的全力,從動作到腳步、到你的注意力,還有,讓自己投入進去,好好投入,把這些那些先拋在一邊,放開投入!明白了嗎?」他抬起頭,點點頭。說完,我在心裡給自己也鼓了鼓勁。
然後,拉開送球的距離,讓他們開始了真正的截擊。每個人4個球輪流來。讓我下功夫的不是他們的動作,而是他們排隊和銜接的方法。我可不願意看到一個人打完球和下一個準備接球的人撞在一起。好在,很快大家就磨合好了。
基本動作短時間內他們就學會了,我準備小試牛刀:一個正攔一個反攔;還是四個球換人,並教了一下啟動步(在對方擊球一瞬間同步雙腳起跳)、還有上步擊球在這個時候的應用。沒想到,他們又很快掌握了,做得還想模像樣,青少年學的是塊!我準備再來點真傢伙給大家,「每個人一正一反共十個球,送球的距離將加大。」我布置道。這個項目,讓大家在網前飛躍起來,跨出去,趕回來,再向另一個方向跨出去,如此重複。一定的難度使矯健的身形出現在了這三個孩子身上。我想,他們一定能聽到耳邊的風聲。這是一個令人興奮的項目,凱迪克網球館見證著這三個孩子的快速閃動的、活力煥發的身影,看著他們的拼趕勁頭和成功的接球,我的心裡不由的一陣感動!真快樂啊!
文儷原教學日記(三)第一課(下)
語言不同沒關係
亞天一邊認真的學習網球,一邊幫我當翻譯,在薩米的翻譯張立還沒有意識到的時候(我總是隨時會停下來給大家講些什麼)。剛開始張立一直在旁面站著(也真夠辛苦的),一聽我說話就會試著翻譯,後來,亞天更多在場上發揮作用;之後,當看到亞天說英文了,再趕過來,聽聽是怎麼回事,然後把薩米沒有理解得再進行翻譯。再後來,我發現薩米非常注意我的示範和一舉一動。對!用肢體語言,這方面很重要,也是我的長項。於是,我更多更到位的用肢體語言來傳達,和指教。整個教學進行得很順利,並沒有因語言問題影響教學質量。原本,用更多的肢體語言來教學,是ITF和PTR教練員培訓中導師們都反覆強調的。這一次,我充分的體會到其中的好處,就算是語言相同,這一點同樣重要,因為看比聽要容易得多。
小比賽:一個意外,把我們都嚇壞了
經過小小的休息,我們開始了下一項內容,這是我看到他們的進展和能力,臨時組織的一個內容:半個小場地的計分比賽,用截擊球的手法,球可以落地一次,也可以直接上前截擊,11分,每人發4個球,然後換發球,下手發球。
我們先兩個人一對,進行一下練習,看掌握得差不多了,就開始比賽。
第一輪是李忺和薩米,亞天休息等待。兩個人時而一兩板就丟,時而有七八個來回,李忺有些拘謹,而薩米十分積極放得開,從腳底下的動作就能看出。這一輪薩米先到了11分。輸的下場,贏的人繼續對下一個,亞天上場了。看得出亞天用的是自己天然的方式回球擊球,但並不好使,往往來不及,或者回球下網、到不了界內,回合比較少。當我說,注意用剛學過的截擊球的方式來進行小場地,包括落地球(截擊球的動作稍加延長,轉換過來就是正反手削球)。她的情況好轉了一些,有時還會上前截擊(鼓掌)。
薩米在過程中一直顯得比較靈活。有一個球,亞天回得比較淺,球又慢又高,這時薩米用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衝上前,有些蠻橫的扇了一拍(和他斯文秀氣的模樣一點都不相稱),球速不亞於職業選手在正式比賽中機會球的抽擊,球直接打到了場地的後牆上。這不是簡單的發力,而是發洩!在場的所有人都驚了,我的第一反應是,幸好沒有打到亞天身上,否則可就糟了,但也驚奇這小子的爆發力。回頭看了一眼亞天的父親,一臉嚴肅,我知道這事情還是挺嚴重的,於是趕緊走向薩米,打算低聲跟他比劃,這樣做不對。我剛露出指責的表情,還沒開口,他就明白了,趕緊掉過頭跑掉,並且掩著臉低著頭向我舉起雙手。
接下來,一切恢復正常,亞天好像沒受什麼影響,照常努力爭取得分。我看著她,頓時感到她身上有股大智若愚的氣度。這一輪,薩米又贏了。
後來亞天對李忺,李忺贏了,我宣布,這次的小冠軍是薩米。但,我心裡對亞天的評價最高。
整理活動:拉韌帶
兩個小時很快就過去了,訓練課接近尾聲,我召集大家作整理活動,一邊告訴他們整理活動的重要性一點不亞於準備活動。還教大家互相放鬆的方法,互相背一背。最後,我告訴大家,回去好好洗個澡,好好休息,晚上早點睡覺。
收學費:一次性交清和分次付款(後)
李忺的母親在結束前也到場了,她是來付學費的,我謝過。這是我第一次見到她,她看起來很顯年輕。
亞天的父母和亞天也來到我面前,亞天的媽媽拿出錢,正要交給我,停頓了一下,迅速把錢放到了亞天的手裡,笑了笑。亞天憨憨一笑,用雙手把錢交給我,我趕緊用雙手把錢接過了,笑著看著她的眼睛,點點頭說:「我一定好好教你!」
這時張立和薩米走近我,說:「文老師,我們到這周最後一次課的時候付給您這周的錢,我們不是說好了嗎?」「好的,看在他是個外國校學員的份上,給個例外。」我笑道。這是不是就是薩米帶來的多元文化?我也樂於體會。
文儷原教學日記(四)第七課
我來晚了,大家分別自己做準備活動,基本都熟悉了內容
早上照常時間出門,車開到安慧橋時看到糟糕的情況,宏大的車流慢慢的前移,還得不時停下來,堵車!看看表,急在心裡。
到了球場,放眼望去,亞天和薩米正在拉腿,他們自己做準備活動了。「對不起,我遲到了!」走進球場我跟大家道歉。這時李忺也到了,「你是不是也堵在了路上?」我問,「沒有,我跑著過來的」李忺回答,不好意思地笑了笑。看著他氣喘籲籲的樣子,加上我自己也遲到了,想說又說不出口,要是以前,我會批評遲到現象。以身作則還得好好繼續,寧早三分,不遲一秒,要不然,怎麼教育學員。
李忺趕快做準備活動跑步去了,這一次,我並沒有提醒。他們已經有自覺性了。
輪流帶領揮拍
今天的項目是底線落地球的複習、發球的學習。
布置給大家,並做了一下示範:「輪流在前面帶領揮拍,正拍10次、反拍10次、一正一反移動揮拍10來回。李忺先來。」
李忺上前,一邊喊著口令「準備、一、二」一邊開始了領頭。其他兩個人在後面一齊揮拍。我在一旁來回走動,不停地給每個人指點更精確的細節。大家的揮拍和腳步動作越來越有樣,都基本正確,並且認真投入。效果不錯,滿意!
輪到薩米的時候,他也用中文發出口令「準備、一、二」進行帶領揮拍。這幾個字的中文他發音很地道。
底線基本功的練習
「每人8個球,兩個正拍兩個反拍,然後兩次一正一反。」這次是低難度的練習,但強調對正確動作應用,儘可能接近揮拍的狀況去擊球。由於經過剛才的揮拍練習,大家對正確動作的記憶深刻,此項練習達到了預期的目標:動作準確、擊球質量穩定。
學習發球
發球是第二周重點學習的新技術。這次教發球同樣採取的是PTR教練員認證培訓班導師給我們傳授的步驟和方法。由於發球是一項看起來比較複雜的技術,讓學員們一下子模仿出來不容易,所以,發球的教學順序和步驟格外重要。
首先給他們三個示範了一下正確的發球動作,先用平常的動作速度,然後用很慢的動作速度進行演示;然後讓他們挨個上,看一下他們對發球的天然理解程度和模仿能力,每個人發了一兩個,我就他們最為明顯需要注意的地方做了一下提示。「李忺先天的發球很出色,基本上都對,就是要注意球需要拋的高些,這樣更有利於發球動作伸展。」「亞天模仿的也還可以,就是需要更完整的把動作做完。」「薩米模仿的很像,發球接觸球之前是不能踩到線的,你看看自己站在哪裡了?注意站位。」
接下來,帶領三個人,把發球動作分解成12個步驟,一步一步的教、學、嘗試。
第一步:側身站在底線後;
第二步:把球拍用右手舉向前方,用大陸式的握拍法,把球拍高高舉起,身體直立;我挨個過去調整每個人的站位和握拍準確性;
第三步:球拍由立面向平面反轉;
第四步:側身站位,球拍先降到身後(撓背動作),然後向上升到最高點;
第五步:在前一步的基礎上,把球拍反轉到平面(同第二步);
第六步:在上一步的基礎上,加上重心轉移,結束時後腳的腳面正對後擋網;
第七步(用球):走上前,站在發球線之後,這時第一次用球,向前上方拋球後,對球做第五步,球拍在擊球點的位置停住,用力要輕,輕到讓球過網後在場地內落地兩次球才能出底線;
第八步(用球):在上一步基礎上,擊球後,加上隨揮動作,以右手為例,球拍之後滑向左小腿,並輕輕貼住;
第九步:不持拍的手拿一個球,先用持拍手做從準備姿勢到球拍的後引(拉拍)動作,然後拋球,接下來重複第七步;
第十步:雙手第一次同時向上,持拍手做引拍動作,非持拍手向上做直臂拋球的動作,停住;
第十一步(用球):同上後,非持拍手重新把手臂放下來,拋球,上升擊球;
第十二步(用球):用一個完整的動作發球。
這一過程結束後,我召集大家集中,在發球線的位置,每個人再發一兩次。
這時候,薩米和亞天輕鬆的出現了正確的發球動作。
而李忺反而沒有剛才底線時表現好,看來他是因為把動作分解了以後,反而找不到北了。是因為對一部分動作注意得有點過了,動作滯留在某一的環節出現停頓,導致下一個環節到來時,動作連貫不上。
許多人都會出現類似現象,但只要把注重的環節掌握熟練後,意識便不會總停留在此環節。各個環節都能一一準確做出來後,再把注意力放在連貫上,便會逐漸出現正確的發球動作。最後是把拋球與正確的發球動作配合好,最後,就會掌握好發球。
但要想具有好的發球,誰也逃不開重複練習的過程。重複,有時候是最有效的進步手段。
接下來,安排三個人在發球線的位置上一字排開,一起練發球,輪流站在離我最近的地方,接受個人指導。當我對每人修正了一個技術環節後,帶領大家,由網前兩米的位置開始,分別向底線方向,距離平均的擺放了5個球在地上。然後,從網前開始,一個一個的發,大家發球的位置逐漸又回到了底線。一般在離網子很近的地方發球會比較容易、有信心,這項練習的安排,是讓他們自然過渡到底線,感覺上差異不大,信心和技術更容易施展。
接下來,再次讓大家輪流展示一下發球,卻都不像最開始時的發球,那時都有股子初生牛犢不怕虎的勁頭,上手就發,想都不想(其實是不知道要想什麼,模仿就是了),比現在果斷。亞天堅決執行教練的指示,但球總是拋得不到位置,歪著身體擊球;薩米也琢磨起某個細節,動作開始有停頓了;李忺還是顯得背負了上百斤的重物,伸展不起來看起來很遭罪的樣子(頭疼)。現在情況看起來反而糟糕,我心裡卻在發笑,你們有不少環節要和自己磨合的呢。
每一項技術,沒有成千上萬次的反覆練習和使用,是難以修成正果的,否則,就只能湊合使使。
最後,我到底線發球的位置上再次給大家做了五種發球的示範,做一項講解一項:
「一,發成功,球要發進發球區,這是最基本的要求;
二,發方向,內角、外角;
三,發側旋,為了保證更高的成功率,也是帶有變化的發球;
四,上旋發球,這是帶有變化和攻擊性的發球;
五,發速度,在前幾項能力具備後,才是要發出速度的時候。」
「這也是發球的幾個階梯,掌握了一項再追求下一項的掌握,第四項上旋可以跳過(因為它對手腕和小臂力量要求極高,一般都是職業男選手才樂於使用,休閒網球選手們往往做不出來,連我都困難),但其它的順序要沒排對,反而會影響你們全面掌握髮球的進展速度。」
「大家往往喜歡先練發力發速度,這就造成了比賽時候的極大反差:不敢發了。因為成功率得不到保障。」
「所以,大家先從掌握基本的動作開始,先追求把球發進場,下一步是方向,再下一步是旋轉,最後才是發力。」對於非常重要的概念,我總是不厭其煩的重複講給大家聽。希望他們沒有聽得耳朵起繭子!
米字移動
教青少年,我非常注重他們的網球體能訓練。今天,我給他們安排的是「米」字移動。把半個網球場的發球線中點作為米字的中心點和出發點,向四個方向延伸,跑上前,退回原出發點。
「來,今天我們學一個新的腳步移動練習,就練薩米的米字。」當我說完,大家都笑了,張立給薩米翻譯了一下,薩米也笑了。
先給大家做了一下示範,講明方法,就讓三個人輪流來,李忺又被排在了第一個,誰讓他的名字「忺」發音是「先」呢!發令的同時按了一下秒表。李忺做完一趟下來35秒鐘,還不錯。接下來是亞天,在她做之前我提示,向後移動的時候,重心同樣要放在前面,否則很容易退倒在地。即便如此,亞天還是在一次後退中出現了險情,差點仰面跌倒。有一兩次她忘了摸線,自己想了想返回去把摸線補上,耽誤了不少時間,她用了45秒鐘。接下來是薩米,他移動的重心比較低,啟動轉折比較快,34秒。只差一秒,李忺惋惜地笑了。
講課完畢,得到兩個大茶葉蛋
今天的課上完以後,亞天的媽媽給了我兩個大茶葉蛋,以補我沒來得及吃的早餐。不好意思,我都吃上癮了!
文儷原教學日記(五)第八課
又下雨了,延時兩個小時上課
今夏,雨水還真不少,有點南方天氣的味道。夜裡睡得懵懵懂懂的時候,聽見窗外雷霆、大雨紛紛。早上會停嗎?我念頭一轉又昏睡過去。
到點起床後發現雨漸漸要停了,但就算立即停了,場地可能幹不了。打電話到球場,果然,回話是一時半會兒弄不幹。看看表,7點鐘,馬上給大家打電話,通知大家今天延後兩個小時開始,如果到九點鐘還在下雨,今天的課就順延到明天。
好在,後來雨沒再下,我們10點整都來到了顯得格外空曠的球場。晨雨使很多原來晨練打球的人們留在了家裡。天晴朗了,但涼快,愜意、舒服!奧體的這四片場地就我們幾人,還有,我們的球不用擔心丟失了,呵呵呵!
短式網球的小遊戲和比賽
當我拿出兩個短式網球的海綿球時,三個少年都好奇的看著,我得意的笑了:「咱們來玩兒一下兒童們的網球遊戲。」
我們四個人像雙打似的站在發球線附近,打半個場地的小場。說實話,這是我第一次打海綿球,感覺和他們一樣新奇。海綿球輕,發力打也不容易出界,打輕球和小球也很容易控制,回合自然多,轉眼間大家就開始了長拉短吊。在網球控球能力還沒有具備好時,用一些代用的球,比如:軟式網球、海綿球等,可以減少障礙,能很好的滿足對打欲,也能提前練到線路、戰術意識。轉換過來,對打真正的網球能起到明確學習和練習的目標所在。
熟練後我退出,讓他們二對一進行小計分比賽。結果,李忺和薩米分別在一個人的時候獲勝,亞天以微弱的差距輸給了薩米和李忺的組合。
發球複習:李忺太棒了;亞天迷糊;薩米琢磨;而我卻有些困擾
接下來的一項,是複習昨天剛剛學過的發球。
李忺出乎我意料,發球不僅動作連貫,拋球和發球動作的配合還顯得十分熟練,出球也相對準確。一夜之間,就有這麼大的突破,我有點不敢相信,一時找不出原因。
亞天拋球有點偏,太靠前,拋出去的球給自己造成很大的難度。動作比較連貫,但是手眼協調不足,常常揮拍落空,球掉下來砸在背上。身體向出球方向打開太早,原本側身屈膝下降重心準備擊球,成了正面準備擊球,後腿還直愣愣大步一順的邁上來。我提示:球若沒拋好,就接住重新拋。其它方面沒敢多提示,怕她最後不知道該注意哪一環節,等到她的拋球好轉些後再一一提示。雖然說對於學員的進展,有時候需要等,需要教練員有更多的耐心和信心,但今天我感到自己的執教有些不對勁。
薩米的拋球沒有大問題,但對於運用整個身體,像底線正反手一樣,有些不足,造成運動鏈不能完整順暢的通過到擊球、結束擊球。他過多地發揮了局部的用力,比如:手臂,而像大腿、腰背的力量沒能傳到球上。
他還會不停的琢磨我對他比劃出的每一個細節,往往是:要麼很快好轉;要麼我的方法或指正順序出現了跨越,他做不來,會不停的琢磨和猶豫。這一次,他又卡在運用整個身體來向球釋放力量這一環節,不停的琢磨著,但遲遲出不來效果。我知道有的指導有些問題了,一時間,腦子裡沒能找到最佳的解決辦法,只能對他的某個局部錯誤進行指正。
強調了他的引拍動作,我站在他側面身邊很近地方的方法,讓他繼續發球,他立即明白了正確引拍的出行軌跡,要不然,拍子會碰到我的身體,要是用力的話,會狠狠地給我來一拍子。真是個好孩子,我離他的身體只有二十公分,他的整個發球過程從開始拋球引拍到最後把球發出去,沒有碰到我一根毫毛,雖然我出了身冷汗,但真的佩服發明此種方法的人。
一個高水平的教練,往往能夠及時地找到解決問題的對策;超高水平的教練,更是能夠一針見血地運用最簡單易行的方法手段幫助學員渡過各種難關。這方面,我雖然比以前有了很大進步,但還是常常會卡殼,更加認識到自己需要更多的去學習、研究教學本領。真希望這個時候身邊有個教練導師給我一些指點,好讓我的學員們能夠順順利利的理解和掌握技術要點。所以,我會一如既往抓住身邊每一個針對教練員學習的機會為自己深造充電。
今天的發球只有李忺一人表現優秀,可我又看到整體條件很好的薩米不停的琢磨和迷茫著,亞天認真地犯著錯誤,而我卻沒有更有效的對此進行改良,心裡不禁感到慚愧!希望下回我們都能「過關斬將」!
底線正反手揮拍
發球收場後,接下來進行底線球的練習。在動球之前,大家先揮拍。這一回,我讓他們三人輪流帶領揮拍。正手10次,反手10次,正反手移動揮拍10個來回,還要領頭的人大聲數數。李忺照舊先來,亞天第二,最後是薩米。他們三人今天的揮拍顯得格外積極認真,看來,讓學員們負責做些事情,會起到很好的促進他們的責任感和專注程度。
底線正反手多球:
1,一正一反計次數;
技術動作的學習目的,是為了更好的在實踐中使用,當這幾個孩子有了一定基本技術動作和擊球基礎後,我很快銜接上了從實用角度出發的練習項目,對他們的要求也更多元化了。
第一項底線一正一反落地球記成功次數,10個球,看誰打到界內的次數多,一個球算十分,當10個球全是好球時,為滿分100。這是為了提高他們的擊球成功率意識。
根據我以往的經驗,學員在剛開始進行這個項目時,往往會放慢動作速度、減小動作,小心翼翼的把球碰過來。這與大家通常在平常打球和比賽時技術水平的發揮往往很不相同有著很相似的地方,因為有要求了,隨性發揮不再顯靈,這就是所謂的「比賽因素」。練習時對成功率有要求是邁向比賽要求的第一步。能夠在比賽因素帶來的壓力下發揮出的水平才叫真水平真本事。而不是單純看誰在練習的時候,球打得猛打得快。練習和比賽時的技術水平反差太大了以後,會直接導致自信心下降,甚至不敢打比賽了,但這樣,網球的最大樂趣就不能充分的享受到。
這三個孩子分別上場,給我印象最深的是薩米,他的球速稍稍放慢了一些,球的成功率很高,達到了7、8次,有一次甚至是十個球全中,難能可貴的是他的技術動作基本上保持住了。李忺和亞天的表現也不錯,但明顯顧得了動作就顧不上讓球成功,要不就是回球成功了,動作卻失去大半,不過,對球的專注程度,李忺顯得比過去他自己的狀態更好了。
這個項目大家都在比看誰的得分高,其實是在和他們自己比賽。
經過這一輪,他們的成功率概念必然的得到了意識上的啟發和提高。
2,一正一反一中兩截擊
接下來,接著讓他們嘗試新的訓練項目,這次,是底線落地球、中場球和截擊球技術的組合練習。
由於沒有助教送球,我只得以模擬揮拍的方式給他們示範,示範的重點是球與球之間的步法連接內容:啟動、回動、由底線向中場的移動、中場嚮往前移動的啟動和連接擊球的步法。
不愧是青少年,他們掌握得很快,基本上在兩三個回合後,就能夠表現出正確的貫穿使用。但,離熟練還有很大距離,和所有技戰術的掌握一樣,需要重複很多次後才能在實戰中發揮和熟練使用。
中午我請客
很快,到了下課的時間,整理活動的時候,我向大家宣布:正好到飯點了,今天天氣這麼好,我們又練得這麼不錯,中午要是沒事的話,午飯我請了,請大家吃四川小吃,我新發現的一家,環境好、味道佳、價格還特別公道。其實我真正的目的是:大家在一起「奮戰」了這些日子,每回都是課一結束就散了,交流的機會比較少,利用今天午飯的時間,給大家一個進一步交流的機會,反正,大家無論在何處,總是要吃午飯的,不如一起享用。
說好地點,李忺坐我的車去。在路上,他向我透漏了今天發球表現巨佳的原因。昨天下午,他自己練發球來著,練了一個半小時。難怪!難得!我馬上好好表揚了李忺一番,他的用功和想練好球的願望也讓我發自內心的感動,這是進步的最佳能量來源。
中午飯,大家交流得很好,我的小目的達到了。總是希望我的學員們能夠成為長期相識的球友或者是朋友,畢竟,大家聚在一起學球,說明了我們有著奇妙的緣分!(文儷原寫於200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