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結束後
放鬆遊玩、認識社會、增長見聞
是很多考生的選擇
小芝提醒大家
這些安全事項,一定要注意!
No.1
疫情防控
高考結束了,但是疫情防控這根弦可是不能松。今年與往年不同,以往高考結束有不少考生和家長會聚會慶祝或者旅遊等,今年在疫情防控的背景下,不能有絲毫的麻痺和鬆懈。
高考結束後,可以適當放鬆心情,但是進出公共場所、人員密集場所要戴口罩,勤洗手;居家的時候要保持空氣品質優良,勤通風,定期消毒;無論在飯店還是在家用餐,提倡「餐具專用、合理分餐、使用公筷」等。
小芝提醒大家,不能因為高考結束就「撒歡兒」,日常防控牢記心間。
No.2
預防溺水
高考過後,氣溫比較高,由於缺乏安全意識,每年都會發生學生溺水悲劇。
家長一定要提醒孩子,如果遊泳,要到正規的遊泳館,不要到荒郊野外遊泳,也不要到非正規遊泳場所遊泳。
在遊泳池或在海邊遊泳時,要弄清深水區的位置,若不是遊泳高手,要佩戴救生圈加以保護。發現有人落水施救時,首先要確保自身安全,不能盲目下水救援,要量力而行、科學施救。
No.3
交通安全
高考結束後,很多考生會選擇外出聚會、遊玩。家長應提醒孩子,出行要當心,騎車時要遵守交通規則,切莫酒後駕車。
坐計程車時,要乘坐正規計程車,在上車前要記住車牌號碼,乘車時要系好安全帶,切莫貪圖便宜搭黑車。
要切記未成年人駕駛機動車不僅是不安全,更是違法行為。一定要告訴孩子,不要和陌生人搭伴出遊,外出遊玩要將詳細行程告知家人。
No.4
身心安全
考試結束後,很多孩子喜歡和同學互對答案,考試內容可以交流,但是心態要擺正,不要過度影響自己的情緒。
考試全部結束後,建議家長要適當留給孩子自由的空間,由於長時間的緊張學習給孩子帶來的壓力,考生會承受一定的心理負擔,家長可帶孩子去旅遊、散心,放鬆心情,調整不良情緒。
家長要合理詢問考生的考試情況,適時鼓勵和開導孩子。沒了高考的束縛,許多考生通宵上網,不分晝夜地瘋玩,家長和老師要提醒考生考後要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不要過多沉迷網絡,不要過度放縱自己。
No.5
打工安全
高考結束,有考生選擇找尋兼職、實習等工作充實自我、積累經驗。不過,初接觸社會的孩子,社會閱歷淺,容易被「高薪」虛假招工信息誆騙。
在尋找暑期工作時,一定要擦亮雙眼,警惕用工陷阱。防止「黑中介」的詐騙,到有資質、信譽好的正規中介找工作,不隨意相信網絡上的兼職廣告,對要求先交定金和保證金的工作,一定要警惕。
不抵押任何證件,用工單位要學生用本人的有關證件作抵押時,一定要拒絕,謹防證件流失到不法分子手中;要確認用工單位的合法性,並籤訂勞動合同。
家長一定要引導孩子正確看待暑期工,要告訴孩子正確看待自己現階段的工作能力,打工還是應該以接觸社會、積攢經驗、提升社交能力、鍛鍊工作能力為主要目的。
No.6
個人信息安全
高考結束後,考生們將會經歷很多值得紀念的時刻,不少人喜歡拍照曬到朋友圈,與大家分享喜悅。
小芝提醒,有6樣東西不要曬,要時刻注意保護個人信息,不讓不法分子有可乘之機。
1、準考證不能曬。高考結束了,準考證務必要保管好。如果考生把準考證曬到朋友圈,身份證號等重要信息很容易被複製。
2、身份證不能曬。即使對身份證號碼和姓名作了模糊處理,但在稍懂圖像修復技術的不法分子手裡,分分鐘可以恢復或加以改造利用。
3、考生號和密碼不能曬。考生號是整個高考期間使用最多的號碼,高考成績查詢、錄取結果查詢、體檢結果查詢都需要輸入。
4、成績單或成績查詢頁面不能曬。考得不錯的考生曬一下成績似乎可以理解。但是,這類照片同樣會暴露考生號、姓名等重要信息。
5、高考志願填報紙質表不能曬。志願填報除了要在網上操作,還需要考生填寫紙質表格並籤字確認。有的考生為了留念會對紙質表拍照,但是千萬別曬出去,以免個人信息洩露。
6、錄取通知書不能曬。錄取通知書曬曬信封或封面還可以,內文就不要曬了。考生的照片、姓名、身份證號、準考證號、考生號、錄取專業甚至大學學號都在上面,如果被不法分子掌握了這些信息,考生被詐騙電話騷擾的機率會大大增加。
No.7
運動安全
做運動千萬別逞強,累了就停下來歇歇。
很多準大學生在高考前,最重要的任務就是看書學習,現在終於有了閒暇,一些家長開始督促孩子鍛鍊身體,強健體魄。
這是非常明智的選擇,但也要提醒孩子注意,如果平時沒有運動習慣,在接觸劇烈運動時,一定要考慮身體承受能力,如有不舒服,就立即停止,千萬別硬撐著。
No.8
高考招生安全
謹防各種虛假招生騙局,比如一些不法分子以製作仿真度較高的證件,以高校自主招生、定向招生等名義,稱其有內部指標、機動指標、高校自主招生指標等詐騙考生錢財;還有不法分子採取偽造軍校招生公文、公章等手段矇騙考生或家長,同時聲稱軍校為特殊院校,不經過統一的招錄途徑錄取考生。
請謹記,高考招錄程序都是合法、公開、透明的,千萬不要存在僥倖心理,遇到錄取過程中出現疑難問題,一旦談到花錢解決一定不要相信。
除此之外,一些犯罪分子會偽造錄取通知書,要求將學雜費打到指定帳戶,因此在收到錄取通知書之時,一定要確認郵件發送地是否真實可靠,可以向錄取高校或當地教育部門諮詢核實。
來源丨山東教育發布
編輯丨文穎
審核丨區融媒體中心
本文內容由壹點號作者發布,不代表齊魯壹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