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長觀察|淺談民辦教育——教育的本質究竟是什麼?

2020-12-13 騰訊網

在中國,有一些學校的老師和校長看上去是非常負責任的。老師加班加點,校長反覆告誡學生,不認真學習就考不上大學,就沒有前途。有的校長說得更嚇人,不認真學習,今後就會低人一等,就永無翻身之日,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

這些事情家長們看在眼裡,感激在心裡。這樣的學校,往往是當地最火的學校,家長們削尖腦袋也要把孩子送進去讀書。

這些學校,從校長到教師,從學生到家長,到底在看什麼?一句話:「分數。」

分數的高低決定了學生的優劣和學校到底在看什麼的好壞。

但是,在這些簡單的分數後面,多少複雜的細節、多少具體的情境、多少生動的過程,都被忽略了,可這些豐富的內涵是多麼重要。

學生是一個個鮮活的生命,怎麼能用這些冷冰冰的數字來承載和表徵?孩子快樂嗎?孩子有成就感嗎?在學校的每一天、每一堂課,在學校獲得的每一個分數,老師對他說的每一句話,給他帶來怎樣的感受?是如何影響他的內心世界的?有哪些甚至會影響到他的一生?這些對孩子最重要的東西,在一些學校,變得最不重要,校長、老師,甚至家長,都不在乎。我覺得,真正的教育,絕對不應該是這樣子的。

一個孩子要想獲得真正的成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才有可能,一個孩子只是成績好,而情商不高,今後很難成功,可是他們卻直接以做人上人這樣陳腐的觀念開教育孩子刻苦學習。

一個人的心靈被扭曲成這個樣子,連做人都成問題,還談什麼很難成功,可他們卻直接以做人上人這樣陳腐的觀念來教育孩子刻苦成功?這樣的例子還少嗎?還不振聾發聵嗎?

這樣的學校其實是最不負責的學校,這樣的老師和校長其實只對學生的考分負責,至於學生是不是真正學到了知識,是不是真正學到了管用的知識,除了知識之外是不是還要學其他東西,是不是真正得到了人生的發展,這些問題,他們是不管的。

如果要解決這些問題,那學校就要適應學生。但是自從學校產生以來,就沒有適應孩子這一說法。自古以來,孩子都是被要求去適應學校的,教育學理論稱之為「社會化」,也就是按社會標準把孩子塑造成為符合社會要求的人。

可是實際上,這是不可能真正做到的。因為對於社會標準,每個人的理解都不一樣,也沒有一個同一版本的「社會標準手冊」可供每一位領導、校長、老師來參照執行。所謂「社會標準」,大都是辦學校的人所理解的社會要求。這樣一來,所謂「適應學校」,其實大多數就變成了適應領導、適應校長、適應老師。讓一個活生生的孩子,通過長期的、系統的、資質的規訓,最後變成一個符合他人標準的人,這絕對不是教育的本質。

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什麼?是促進人的發展。

人的發展有兩個維度,一個是社會的維度,一個是個人的維度。

所謂「人的發展」是個人與社會的對話。孩子按照自己本來的樣子發展,在不同的發展階段,會參與各種社會活動,然後感受到社會的要求、社會的期待,並對這些要求和期待做出符合自己本性的選擇。他可能選擇社會要求的東西多一些,自己本性的東西少一些,也可能選擇自己本性的東西多一些,社會要求的東西少一些。但不管怎樣,這種選擇一是以「我」為主,二是將社會要素和個人要素結合。

在這個過程中,學校是什麼?學校是讓他與社會對話的場所,更是給他的個性發展提供舞臺、讓他的個性得以飛揚的場所。學校以教育的方式將社會要求呈現給學生,同時以教育的方式保護學生的個性。這二者缺一不可。

作者|李海林

來源|《島上學校》

相關焦點

  • 留學為你來 | 國際教育新觀察-民辦教育的機遇與挑戰
    機構整合不斷,各大教育集團進入新的機遇期?+中國教育電視臺《留學為你來》上新,理智解析國際教育大環境。國際教育新觀察,宏觀視角,給您參考。本期節目邀請到的重磅觀察嘉賓是清華大學附屬中學校長王殿軍為您解析疫情影響下,民辦機構的機遇與挑戰。
  • 江蘇的這些中小學「名校長」,緣何開始頻頻「牽手」民辦教育
    無獨有偶,南京市田家炳高級中學原校長華勇在去年夏天退休後,接任了南京首家民辦初中南京育英外國語學校的校長一職,並在100天閉關沉思後,上周高調向社會提出學校的4.0版教育改革方案。這些公辦學校名校長從體制內「出走」投身民辦校的初衷是什麼?他們的加盟將給民辦教育帶來怎樣的影響?
  • 雷射不是目的 淺談教育投影的競爭本質
    過去幾年,在液晶大屏等產品的打壓下,教育投影機市場倍感壓力,市場份額不斷縮減。不過就在各大教育投影機品牌喘不過氣來的時候,雷射光源出現了。雷射光源的諸多優勢讓投影機再次獲得教育市場的青睞。因此新光源成為投影市場的熱點,自然也成為過去幾屆教育裝備展示會的重頭戲。
  • 淺談 從《老子》思想看教育的本質-教育的意義!
    很多人都已經關注到 從十八大以來,我國更加注重教育的改革和資源的配置,結合教育的現狀! 淺談 從《老子》思想看教育的本質!一、教育的意義從大的方面講,教育 ,是所有生命存在和活動的第一需要,又是所有生命活動第一偉大的事業。所以,聖人、領袖、明君 無不以仁施教、普化大眾、同心同德,和諧共處地取向光明。人類的全部歷史,實際就是人類的教育史。興教則昌、棄教則衰!
  • 《2019中國民辦教育藍皮書》發布,智課教育「中央廚房」模式受關注
    8月24日,中國民辦教育論壇暨《2019中國民辦教育藍皮書》發布會在北京師範大學開幕,當天還舉辦了針對民辦教育藍皮書中提到的熱點問題的三個分論壇。活動由北京師範大學經濟與工商管理學院、首都教育經濟研究院、中關村網際網路教育創新中心聯合主辦,由北師大MBA教育運營俱樂部、北師大MBA聯合會承辦。
  • 華青教育集團20年!見證青島民辦教育的革故鼎新!
    現場1000餘名嘉賓、師生、家長共同回望了新世紀學校創新發展的成長力量,並見證了華青教育集團未來發展規劃的啟動。20年,一批批華青人、新世紀人,風雨兼程,一路走來,傳承、思辨、奮進……創造出一個又一個輝煌,一個又一個奇蹟。正如青島新世紀學校校長張國麗所說,是華青教育集團的前瞻性眼光和一批有教育情懷的新世紀人的傳承接力,才用服務的態度做出了有溫度的教育。
  • 北京天天享學教育張湧:民辦教育是對公辦教育的補充
    北京天天享學教育張湧:民辦教育是對公辦教育的補充年度中國好教育頒獎典禮」於12月12日在北京釣魚臺國賓館舉辦。全國教育界專家、校長、教師、教育企業家及媒體人等500餘人齊聚一堂,共同回顧2013年中國教育發展歷程,圍繞《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中的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焦點問題,深入探討中國教育發展存在的問題與前景,本次活動可以說是《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出臺後,由媒體組織的最大規模最高規格專家陣容對《決定》關於深化教育改革的解讀,為教育改革的重點難點提出了可行的建議以及改革思路。
  • 教育的本質和目的是什麼?這位中學校長總結提煉得太精闢了!
    「教育的本質是什麼?目的是什麼?」接受學校教育十幾年、參加工作二十多年,還真沒有認真思考過這些問題。認識武漢市光谷實驗中學校長馬國新一年多,每次見面他都會談到他的「幫教育」理論。2月24日,第一次參加光谷實驗中學第三屆「幫教育」年會,真切地感受到馬校長對教育理論研究的認真和執著。
  • 【民教研究】大數據觀察:民辦教育、民辦幼兒園發展趨勢分析
    民辦教育整體的發展趨勢,對民辦幼兒園的發展有什麼啟示?民辦幼兒園現今面臨的發展困難究竟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如何解決?不僅總體在發展,內部各學段教育也在快速增長。民辦教育的規模正在不斷壯大。由於各類民辦教育的起點、數量都不相同,不具有直接可比性,所以我們比較每一類別在民辦教育整體中的比例,作為一個參考要素,衡量各自的發展情況。
  • 江蘇教育集團:做有擔當的民辦教育
    中國江蘇網4月25日宿遷訊不忘初心,深耕民辦教育,為夢想創造奇蹟。牢記使命,踐行強國責任,寄未來書寫傳奇。要辦就辦最好的學校——是陳修亮董事長和江蘇教育集團的辦學目標和追求。江蘇教育集團是教育新形勢下一群心懷教育情懷的企業家和教師共同創立與打造的民辦教育集團,傾力打造一所所有價值理想和文化品位的學校。該集團的神聖使命,始終堅持辦人民滿意、地方政府放心的學校;要讓普通家庭的孩子也要受到最好的教育,更要讓每一個學生家長都能看到未來和希望,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基是他的莊嚴承諾。
  • 陝師大奧園學術活動「中小學民辦教育發展的出路與對策」論壇召開
    希望大家結合各自的理論研究、管理職能、辦學實踐,暢所欲言、深入探討,為中小學民辦教育持續健康發展建言獻策,推動陝西民辦教育事業為經濟社會發展做出更大貢獻。省教育廳將繼續大力支持民辦教育事業,為民辦教育創造更好的發展條件和環境。
  • 家長心中的夢想學校,深圳民辦教育的旗幟
    「 說起對百仕達小學的印象,也許是每天孩子們進校時與校長的擊掌,也許是一進校門就映入眼帘的圖書館,也許是孩子們在操場上打球跑步的身影……作為深圳民辦教育的旗幟,百仕達小學以閱讀為學校底色,以體育為教育基石,執著追求小而美的精緻教育,辦學成績得到教育主管部門的肯定,也成為廣大市民心中的夢想學校。
  • 多元優質民辦教育助力城市品質提升
    廣東海德教育集團副總裁、東莞市海德雙語學校創校總校長黃賽勇,也是本次大灣區民辦教育創新與發展論壇主要參與者,談及東莞民辦教育的發展時表示,以新世紀英才、東方明珠為代表的學校出現,呈現了東莞民辦教育的初期探索與起步。1982年,第五屆全國人大第五次會議通過的《憲法》明確提出,國家鼓勵集體經濟組織、國家企業事業組織和其他社會力量依照法律規定舉辦各種教育事業,社會力量辦學的合法性被確立。
  • 茂名市華英外國語學校被評為「中國民辦教育優秀學校」
    出席此次大會的有中央國家機關工委宣傳部部長郭存亮;中宣部宣教局原局長、中宣部幹部培訓中心主任馮復加;教育部原基礎教育司司長、國家副總督學王文湛;財政部中央黨校原校長袁東瑞;人社部職業技能鑑定中心原主任畢結禮;雲南省教育廳原廳長羅崇敏;民辦教育家代表大會主席錢治安、副主席兼秘書長錢紹東等領導嘉賓;茂名市華英外國語學校董事長吳其茂教授、校長吳自雄應邀參加,學校並被評為「中國民辦教育優秀學校」。
  • 站在公辦視角看民辦教育的一些觀察和反思
    前腳踏進民辦,後腳還在公辦;既是民辦教育的旁觀者,又是即將躬身入局的參與者。而我這麼多年享受著身處帝都公辦大校的平臺優勢,掌握著國際教育行業中上等的學生資源,當我帶著這些走近民辦教育時,我所看到的跟我想像的其實很不一樣。 「我以為民辦的生存狀態降到冰點,可這裡每天都充滿活力和希望。」
  • 好未來攜學而思領航民辦教育 成都公民辦教育融合再迎新高度
    9月19日,「共建教育,賦智未來——成都市信息技術促進公、民辦教育融合發展研討會」在成都成功舉行,全國人大常委、全國人大教科文衛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民辦教育協會會長王佐書,教育部原基礎二司高中與信息化處處長喬玉全、中國教育發展戰略學會教育信息化專業委員會秘書長周一,以及成都市教育信息化專家、多位成都中小學校長共聚一堂,探討信息技術在推動公民辦教育融合中的重要作用。
  • 製造的本質究竟是什麼呢?
    製造的本質究竟是什麼呢? 李倩 發表於 2018-10-29 17:01:34 導讀 製造的本質就是最佳配置資源實現客戶價值的連續流動!
  • 【原來】重新認識民辦教育:面向未來的教育願景
    改革開放以來,民辦教育的發展為中國教育做出了重大貢獻,這是毋庸置疑的。當前我們需要的是面對教育發展的新情況和新問題,重新認識民辦教育的價值和定位,從而興利除弊,促進民辦教育繼續健康發展。新的發展背景和願景與90年代中國民辦教育起步、2006年制定《民辦教育促進法》時相比,當下教育發展的社會背景已有很大的變化。
  • 滬上60餘名中小學校長齊聚這個沙龍,展望民辦教育、共迎2021
    新的一年即將來臨,上海市民辦中小學校長沙龍「2021迎新年活動」在上海開放大學舉辦。活動以「在新時代偉大徵程上奮勇前進」為主題,60多位民辦和公辦中小學校長齊聚一堂,共話教育,展望新一年的發展規劃。校長沙龍話發展,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民辦教育在活動中,民辦迅行中學校長陶薇芳介紹了學校的創辦與發展之路:迅行中學以魯迅先生的筆名「迅行」命名,從1997年創立之初只有高中的兩個班,到現在變為一所擁有16個班級的初級中學。陶薇芳說道:「學校的規模雖然發生了變化,但是我們一直秉承著魯迅先生『首在立人、獨立思考、拿來主義、韌性堅守』精神,作為我們的辦學理念。
  • 李文達,傾心山區民辦教育的拓荒者
    李文達,石阡縣文博中學校長。他以投資創辦文博中學為契機,毅然投身山區民辦教育,結合當地特點,實行寄宿制,開設「文博立德」講座等,學校中考成績升學率、及格率、優良率連續十年居石阡縣第一,連續三年榮獲「貴州省先進民辦學校」稱號,當地人稱他是11年傾心山區民辦教育的拓荒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