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本質和目的是什麼?這位中學校長總結提煉得太精闢了!

2020-12-13 東湖講堂

「教育的本質是什麼?目的是什麼?」接受學校教育十幾年、參加工作二十多年,還真沒有認真思考過這些問題。認識武漢市光谷實驗中學校長馬國新一年多,每次見面他都會談到他的「幫教育」理論。2月24日,第一次參加光谷實驗中學第三屆「幫教育」年會,真切地感受到馬校長對教育理論研究的認真和執著。

馬校長曾在湖北隨縣鄉村學校工作23年,並在一所鄉村中學擔任校長10年。2011年,他應邀來到省城武漢,出任武漢市光谷實驗中學校長。在光谷實驗中學,他提出了「幫教育」理論,並衍生出「互助德育」「幫學課堂」和「自救教師」等觀點。他認為,德育是自省加互助,課堂是自主加幫學,教師成長是一個自救的過程,教育是一種幫助。

主論壇主題演講

我曾經向馬校長請教他的「幫教育」理論是怎麼來的。他說這源於他對於人、對於生命、對於教育的多重思考。他認為,生命的第一份能量來自母愛,當一個孩子來到這個世界上,是母親給予他第一份溫暖。所以,「幫」源於愛。後來,孩子走進校園,開始了學習,學習的過程是一個「幫」的能量積累的過程。畢業後走向社會,開始釋放「幫」,去幫助他人、服務社會,成為一個被需要的人。人的一生就是一個從得到「幫」到積累「幫」再到釋放「幫」的過程。

「幫」是一種能量,它不能自生,但可以再生。順著這一脈絡探究,馬校長得出結論:「幫」是人的生命的歷程和狀態,也是人生的追求、價值和意義所在,「幫」就是人的本質。因為教育的全部指向人,人的本質應當屬於教育的本質。所以,「幫」就是教育的本質。

分論壇分享

「幫」還是教育的過程和方法。成長無法代替,學校、家庭和社會為孩子的成長能提供的只是一種幫助。作為教師,其工作就是在學生感到困惑時,從側面給予幫助,並最後和學生一起分享解決問題帶來的心理上的興奮和成就感。教育的目的不僅要幫知識,更重要的是要幫成人,幫助學生成長為一個人格健全的人。教師把「教學」轉為「幫學」,意味著教師從「教書」轉向「教育」。

馬校長是數學老師,但他對教育的研究非常深入,特別是當校長之後,業餘時間都花在了對教育真諦的追求上。每年寒暑假和節假日,絕大多數老師都放假了,而馬校長卻一個人在學校,進行他的研究和寫作。對於東方教育和西方教育、古代教育和近現代教育,只要將話匣子打開,他都能旁徵博引,滔滔不絕。近年來,他不僅出版了關於「幫教育」的專著《幫教育——一位校長對教育的理解》,還在《湖北教育》雜誌上開設專欄,探討、交流「幫教育」理論。

華中師範大學博士生導師杜時忠教授點評

今年春節過後,還沒有正式開學,光谷實驗中學便召開以「走向研究,聚焦課堂」為主題的第三屆「幫教育」年會,用一天半時間,全校老師聚集在一起,以教學組為單位,進行分論壇小組交流和主論壇主題演講,作「幫教育」教學實踐經驗交流和問題探討。年會不僅準備了內容豐富、排版精緻、印刷裝訂簡潔精美的會務手冊,每位演講老師還各自製作了美觀大氣的PPT。這說明,「幫教育」理論在光谷實驗中學已經深入人心。

受邀參加年會的華中師範大學教育學院博士生導師杜時忠教授對年會活動作現場點評時感慨,全國幾十萬大中小學校長,作深入教育理論研究的人很少,像馬國新校長這樣提出一套完整的教育理論的人更是鳳毛麟角。馬校長不僅自己深入研究,還帶領全校教師身體力行地實踐、總結、豐富其中的內涵,非常難能可貴!(文/奚流 攝影/蔡軍)

主論壇會場

相關焦點

  • 讓教師故事走向教育品牌 ——「差異勢能教學」創始人遼寧省濱海實驗中學楊寶臣校長走進烏四中
  • 你知道碩士和研究生的區別麼?這個總結得太精闢了!
    你知道碩士和研究生的區別麼?這個總結得太精闢了!我們首先需要搞清楚學歷和學位這兩個概念。一、學歷是指我們在接受完某一個階段接受教育的一個經歷。>1.小學學歷2.初中學歷3.高中/中專學歷4.專科學歷5.本科學歷6.研究生學歷我們國家最高的學歷就是研究生的學歷,而研究生包含了碩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
  • 為什麼讀了四年本科,感覺什麼都沒學到?總結得太精闢了!
    為什麼讀了四年本科,感覺什麼都沒學到?總結得太精闢了!首先,不知道你學的是什麼專業如果你學習的是理工類或者像我一樣的醫學專業,大學無疑是可以學到非常多的專業知識的,如果你什麼也沒學到,那你這個畢業證是怎麼拿的?如果你學習的是文史類專業,只要你認真學習了,大學期間也是學習到了很多知識的,只不過當你進入社會之後發現,這些知識好像都「沒有什麼用」。
  • 教育的目的是什麼?耶魯校長的答案絕對超出你的想像
  • 慢下來,讓教育走得更遠——對話浙江省春暉中學校長李培明
    首先,德育是學校教育最重要的責任,但德育又是學校教育最薄弱的環節。2005年前後,學校德育工作的政治說教痕跡很明顯,德育的活動性、碎片化、形式化現象嚴重。其次,在人的發展問題上,老祖宗概括得非常精闢——教育要培養全面發展的人,而全面在高中階段就是「基礎」二字,你必須先有基礎和全面,才能談宏大的理想,才能談個性發展。但當時我所經歷的教育將德育和智育割裂得太過明顯,學校教育缺乏完整的體系。
  • 大多數人都會總結,只有少數人才會提煉
    但不幸的是,在我們的教育下培養出來的人們,大部分不擅長處理抽象的事物,不擅長形而上的推理與思辨。大部分人每年都會寫年終總結,而大部分人其實根本不記得自己上一個年份的年終總結寫的是什麼,因為這種狀況通常是為了應付管理者的手段。這種狀況包括項目結項的總結、日誌、月度的總結等很多地方都存在這樣的問題。
  • 校長觀察|淺談民辦教育——教育的本質究竟是什麼?
    在中國,有一些學校的老師和校長看上去是非常負責任的。老師加班加點,校長反覆告誡學生,不認真學習就考不上大學,就沒有前途。有的校長說得更嚇人,不認真學習,今後就會低人一等,就永無翻身之日,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
  • 北京四中校長劉長銘:我所理解的成功的學校教育
    藉此機會,我想談談對自己幹了幾十年的事情——教育的理解。  30多年前,我讀到一篇報導:一個班裡出了兩個諾貝爾物理學獎,於是,一所學校的名字——布朗克斯高級理科中學就成為我心中的一個童話。差不多30 年後,我造訪這所中學。我問校長,為什麼你在辦公室裡到處擺放著青蛙擺件,有文具、工藝品、玩具等。她回答說,我是生物學家,許多青蛙為人類科學獻出生命,我用這種方式來紀念它們。
  • 哈佛校長:教育的目的不是讓孩子學會一堆知識,而是掌握科學思維
    教育的真正目的是什麼?很多家長覺得教育孩子的目的,是為了讓孩子懂更多的知識,但是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關於教育,很多人都發表了自己的言論,耶魯大學曾經的校長理察·萊文曾說過: 「真正的教育不傳授任何知識和技能,卻能令人勝任任何學科和職業!
  • 如何提煉選題和解釋研究目的?
    1.描述型研究這類研究旨在通過描述、歸納等手段和方式來揭示教育教學中的未知現象,其最終目的在於向政策制定者和教育者提供有關信息。如,高職院校學生學習適應性研究、博士研究生學位論文障礙研究,等等。與其他類型的研究相比,描述型研究是研究中最基本的也是初學者入門的研究類型。
  • 成都市樹德協進中學校長楊書文參加中國教育學會第31次學術年會
    國際在線四川消息:近日,中國教育學會第31次學術年會在貴州省貴陽市開幕,此次學術年會的「新高考背景下的學校微創新」主題微論壇在中國東協國際會議中心舉行,成都市樹德協進中學校長楊書文在論壇中作了「學校文化引領下的課程實施」的主題演講。
  • 教育的本質
    教育的本質在歷年的教師招聘考試中,教育的本質都是教育學部分考察的一個重點知識。本文在此對其知識點進行總結,希望對各位考生的備考有所幫助!教育的本質即:教育是一種有目的地培養人的社會活動,這是教育區別於其他事物現象的根本特徵,是教育的質的規定性。
  • 「學渣」的逆襲——福至心靈本質教育扶貧項目總結
    2019.7.29——初見本質教育於2019年7月參與了福至心靈基金會在福建省長汀縣新橋中學的扶貧項目,幫助高三的孩子們學習數學,進而在高考中提高成績。福至心靈基金會在新橋中學設立的「智慧教室」,讓本質教育可以通過視頻的形式遠程和班上的孩子們進行互動教學。
  • 什麼才是真正的教育?教育的目的又是什麼?
    曾任耶魯大學校長20年之久的理察·萊文曾說過:如果一個學生從耶魯大學畢業時,居然擁有了某種很專業的知識和技能,這是耶魯教育最大的失敗。真正的教育,是自由的精神、公民的責任、遠大的志向,是批判性的獨立思考、時時刻刻的自我覺知、終身學習的基礎、獲得幸福的能力。真正的教育不傳授任何知識和技能,卻能令人勝任任何學科和職業。
  • 教育的本質是什麼?這些名校教授的話顛覆了整個世界的教育觀
    為什麼要接受教育?教育的目的是什麼?教育的本質是什麼?等等,這些問題是否有認真想過。難道教育僅僅把課本上的所有知識學會就可以的嗎?
  • 《教育的本質》:從教35年的全國知名校長三點教你搞定家庭教育
    我對此事有自己的看法:孩子教育過程中遇到問題家長應該怎麼處理?一味地發洩情緒還是採取有效溝通?教育的本質到底是什麼?老師、家長在教育中到底該承擔什麼角色?該起到什麼作用?這是最近幾年教育中討論的熱點和焦點問題。
  • 寫論文,怎樣提煉選題和解釋研究目的?
    例如,素質教育研究。試想,假如你第一眼看到該名稱的論文,你腦海中會出現怎樣的畫面?作為期刊論文的名稱, 這種表達太寬泛了, 沒有恰當、直接地反映出作者在該文想要回答或解決的特定問題。除非你的研究對象或問題涉及素質教育的方方面面的問題,或是你的研究「容量」較大,抑或是一本專著。否則,就不能用這種邊界模糊的表達作為論文的名稱。
  • 寶應這位校長獲評江蘇省教育家型校長
    近日,從揚州市教育局教師發展中心傳來喜訊,寶應縣泰山小學校長陳林被評為江蘇省教育家型校長培養對象(全市僅4人)。此次評選旨在貫徹落實中共江蘇省委、省人民政府《關於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實施意見》,充分發揮名校長、名專家的影響力,培養、造就一批新生力量。
  • 助力優秀校長,成就教育夢想
    雲巖區第一小學拉開帷幕,在路上文化有幸參與農瑛名校長、李文黔名校長和曾鬱名校長帶領的三所學校的校園文化建設,分別是貴陽市環西小學、貴陽市第三十中學和貴陽市雲巖區第一小學,我們助力優秀校長,成就教育夢想作為一所省級優質學校的「領路人」,農瑛校長恪守教育初心,重視校園文化建設,奮力將學校辦成「學在雲巖」靚麗名片上的閃亮字符。在路上文化結合校長理想和學校的文化背景,對學校進行了理念——視覺——環境的全方位設計。根據學校的文化積澱和特色課程,我們從「經典閱讀」中提煉出了「經典悅讀」,所謂「悅讀養氣」就是通過閱讀,使各個學齡段的學生結合自身發展特點,養成靈氣、雅氣、正氣、志氣、和氣乃至才氣。
  • 【河北創城記】高山流水遇知音 志同道合謀發展——北京廣渠門中學教育集團理事長「吳甡校長工作室」落戶保定
    ,積極探索現代學校辦學特色模式,引進北京市先進教育資源助力保定教育,充分發揮名校長帶動和輻射作用,提升我市校長辦學能力,促進教育人才隊伍健康、快速、可持續發展,帶動保定市中小學基礎教育向更高層次邁進,成立了我市首家名校長工作室—"吳甡校長工作室",工作室秘書單位是保定市第十七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