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語好的人說英語,能讓人感覺很舒服。但是口語不好,尤其是不了解外國文化的同學,往往一張嘴就能讓聽者尷尬癌都犯了。究竟大家剛到美國的時候,都因為不懂這邊的文化鬧出過什麼笑話?說一口讓歪果仁聽了之後瞬間石化的英文,是種怎樣的感受?千萬別在人多的地方看
整理|主頁君
部分內容 From 知乎
我們那麼用功地學英語,然而出國後,還是成功用英語嚇哭了老外。以下這些留學生們的「嚇老外」經歷,你有過嗎?
Gary Wang,想要被別人誇做「一個妙人」據說剛出國的孩子在點菜的時候是這樣的:Hi...I want this..this...and this....no no no, not this...yes, this one please!...Thank you!
山羊月,驀然回首,念天地之悠悠,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最明顯的體會就是:1. 手指是人類最高效的翻譯器,來看看觀海同志的示範
(Yes Yes I want to buy 我指的這個thing! )2. this和 that是英語最牛B的詞彙。 心血來潮還會用 these 和 those裝個B秀一下詞彙量。
3. 當聽不懂老外一連串BB的時,
於是生活中我們都保持著亞洲人神秘的笑容:
4. 入境那一刻,激活中國人種族天賦,大腦匯率計算器!看不懂名稱完全沒關係,價籤上的數字會自動轉換為人民幣!讓那些不會心算的歪果仁見識一下中華五千年積累的計算能力!
(乘以美元減去退稅乘以折扣減去運費之後的結果是……我已經看到了真相!買買買!)→ 跳轉到第一點
奔跑的大白鵝你說體驗啊。難受啊。上課聽不懂,又急又氣,聽老師和身邊同學巴拉巴拉討論卻插不上話,甚至連大家在討論什麼話題都聽不出來,整節課全程掛著一臉puzzle
即使聚精會神了,即使整節課聽下來一身汗,也沒法改變就是聽不懂的事實。這種「聽不懂」很奇特,你明明知道他說的是句什麼,但大腦無法快速理解並吸收,而就在大腦把這段英語處理成漢語分析給你聽的時候,老師已經開始下下下個話題了可能並不是每個人都是我這樣的渣適應能力第一周到這裡,每天光聽課就累成狗,每天晚上躺在床上簡直想哭想到如果這一整年都這樣,我要有多無助多沒用啊
房東打電話說合同怎麼籤 聽不懂啊!!!!去超市買東西,找不到大蒜和料酒,想問下售貨員...可是大蒜怎麼說啊!!!!我說little onion 他為什麼聽不懂啊!!!!在銀行讀各項條款,WTF啊!!!!!打開電視誰給你字幕啊!!!!連娛樂節目都看不懂啊!!!!那個印度女老師的口音簡直要攻破我的最後一道防線了!!
帕莫,最喜歡的是龍珠,別看頭像,魁拔脈門打開…這張圖片還可以用
萬裡長空,海外留學黨每天上課都像在上英語課o(TヘTo)老師你說啥我聽不懂(T▽T)臥槽為什麼我只是眨了下眼睛我就找不到老師讀到哪了ლ(゚д゚ლ)每天和自己說要和外國人交盆友卻還是在和中國小夥伴說話(´·ω·`)每天寫作業,一邊查單詞一邊寫,寫完看一眼,臥槽這一定不是我寫出來的Ծ_Ծ開口最熟兩句話excuse me和sorry(。ŏ_ŏ)老師說話嘰裡哇啦一大堆我只能眼神儘量表現在的茫然都說「sorry?」(⊙ω⊙;)抱著數學科學書回家心裡想著為什麼這麼重(#`皿´)第一次上一門課,課表上寫的是老師名字,懵逼的上完課,卻還不知道老師在講啥(っ゚Д゚)っ不太願意去外國餐廳,寧願在中國人自己的餐廳吃飯눈_눈 每次看到老師,想和老師問好,開口卻記不得人家名字_(:3」∠)_每次我們的英語課老師講完東西,讓我們做的時候,她走到我們桌面前,說了句你知道怎麼做麼?然後我們兩一起搖頭,然後她說哦oh!its ok!然後巴拉巴拉給我們講,大概三分鐘後,她問你們聽懂了麼?我們兩隻好說,懂了。
然後她一走遠就和旁邊同學問:誒臥槽她說了什麼你聽懂了麼?」「好像是寫一個東西?」臥槽不會吧,我覺得是balabala」相對無言,轉頭去問老生_(:3」∠)_
匿名用戶初高中時我的英語都屬於班上中等水平,也沒太用功學。第一次考託福時,聽力13分,當時覺得天都要塌下來了。後來天天刷題,最後一次考託福,聽力不算高,27,但好歹也是一個質的飛躍。拿到成績時沾沾自喜,覺得自己聽力已經沒問題了,上課什麼的灑灑水了。來到美國後我卻傻眼了。到美國的第二天,去辦銀行卡和電話卡,別人跟我說的話我一句都沒聽懂,偶爾聽懂了的卻沒想不起該怎麼答。去超市買東西,連收銀員問的How are you都沒敢回答。去電影院看金剛狼,整部電影唯一猜懂了的對話的部分,是他們在說日語的那一部分……最後,我那僅存的自信心被第一堂課給擊垮了。教授講的東西聽懂一半,而班上的美國人的回答一個字都沒聽懂。而且有時全班笑成這樣的時候
我全程
終於熬到寫paper了,我歡樂的想好自己覺得屌炸天的主題,並順暢的寫完好幾頁交上去。結果paper發下來,真的是滿江紅。有一半的分扣在了語法上,教授對此表示非常惋惜。後來加入了一個社團,社團的大家都很有愛,可是他們飛快的交談的時候,我全程茫然臉。他們問我話的時候,我聽不懂,都隨便說幾句搪塞過去。直到有一天,社團另一個中國人告訴我,社團裡有個學長私底下問別人,我是不是害怕他們,因為我幾乎在躲他們……現在兩年過去了,英語跟學霸大大們來比依然很渣,但是比剛來的時候好多了。雖然我這人真的很慫,但是為了提升英語水平,兩年來厚著臉皮各種抱大腿,各種瞎說。首先,能不能融入美國人的圈子,跟英語沒太大關係。談得來的人自然談得來,英語說得再爛別人也樂意聽你說。談不來的人即使英語再好,他們也懶得聽你說話。我個人的經驗是這樣的:
1. 每學期第一節課早一點到教室,跟所有你能看到的【面善】的人自我介紹,並盡最大可能記住對方的名字。之後每一次見到他們,都跟他們瞎扯幾句。時間久了,大家都熟悉了,口語也練了。而且如果課上沒聽清楚,私下也有人能問。2. 每天上課給教授或者TA一個大大的微笑,再瘋狂的對他們進行郵件攻擊。畢竟課上人多說話可能慫,但是participation也是算分的,所以混個臉熟很重要。英語再爛也不要怕,要給他們留下一個你非常好學的印象。3. 不要害怕讓別人知道你英語不好。有的時候聽不懂對方在說什麼,大方的告訴他們你英語不太好,能不能說慢一點,或者換一個簡單點的說法。大部分時間,他們根本不會嫌棄你,還會很耐心的幫助你。有的時候你還會好運爆棚,遇到小天使!大一的時候我遇到幾個人,主動提出來可以幫我修改paper!4. 多參加社團活動,但一定要選擇自己感興趣的參加。不然每次跟去刑場一樣就太痛苦了。5. 聽不懂的時候,微笑就好了。6. 我還有一個珍藏已久的讓自己大膽開口說英語的方法……那就是……………………喝酒。但是這個情況一般發生在party的時候,當你微醺的時候,你就不會去考慮語法,用詞,邏輯等等的雜七雜八的東西。這個時候,你是真正的想到什麼就說什麼。而且你不用害怕出醜,因為你身邊的人比你還不清醒……其實美國人真的不怎麼會去在意你的語法,只要你表達出來你要說的東西了,交流就成立了。7. 最後一點,只要你肯用心去聽,去記住你以前沒遇到過的表述方式,並嘗試在之後的交流中使用這種表達,時間久了你的英語確實是會慢慢提升的。
金偉榕從實惠講:強烈建議在國內學上幾招好吃、又容易做的菜、湯之類的。這比你多上 30個小時的英文課管用多了。 出來留學,初來乍到,大多數人的英文實戰能力基本上半斤八兩,都需要一段時間的磨練才能適應學校、生活所需。但是到國外後的最初幾個月是非常難熬的:英語「半聾半啞」,情況不熟,什麼都不習慣,想家。。。。。。
這時候最容易發生的一件事,就是中國留學生抱團,天天泡在一起吐槽、做中國菜吃、。。。 一兩年下來,中國各地地方話的水平、對中國各地菜餚的了解大有長進,唯獨英語可能不僅沒比出來時進步,還退化了!那你這學就算是白留了,還不如在國內多交幾個各地朋友。所以一到國外就得抱定宗旨:我主要是來留學、包括練英語的,不是來交中國朋友的。
所以除了每周最多與談得來的中國同學聚餐一兩次、和正常的彼此幫助(two-way traffic,光想佔便宜、不想互助回報的人哪兒都有,而且就數他們「那個誰最不肯幫人」的抱怨最多)之外,一定要多跟老美和其他國家的學生泡在一起,多交那些朋友,多練練你的破英語,而且一開始需要跟老美同學打招呼: I've got to work on my English, and would appreciate any tips and pointers you have to offer. 很多老美拘於面子,不好意思指出你的錯誤,怕你下不來臺。所以你最好提前告訴比較合得來的美國同學,要他們儘量多指出你的錯誤,教會你正確的說法和發音。
他們憑什麼要跟你泡在一起:你那幾招好吃又容易做的中國飯菜。老美都覺得中餐館的中國飯很可能不地道(「是中國人用來哄美國人的『美國化中餐』 」),希望吃到正宗的、「你們中國人吃的」中國飯菜。而且沒有哪個學生喜歡自己做飯的,或不喜歡請他/她吃飯的人的。所以你只要有好吃的,老美嘗到甜頭後沒人會拒絕「上我家做功課、然後吃飯」的邀請的。
一些其他的例子有次房東問我: Did u eat anyting yet? 我說No. 她聽後重複了一遍: So u didn’t eat anyting. 我說Yes... 房東老太太猶豫了下,又問: Did u eat? 我說No. 她接著說: So u didn’t eat. 我說Yes.…… 估計她當時要崩潰了。
(溫馨提示:英語中回答是或否與中文不一樣,不管問句怎麼變,如果你想說「我沒吃過」,那就得回答"NO"。)
我男朋友以前在溫哥華乘skytrain的時候,一個白人女人說: I am sorry. 他直接說: You are welcome. 對方都呆了。
(溫馨提示:"You are welcome"是用來回答"Thank you"的……你可以用"Never mind.","That's OK.","That's alright."來回答"Sorry.")
上次不知道是什麼事情把我惹怒了,我本來要說: FUCK YOU!! 情急之下卻說成了FUCK ME!!! 老外在一旁驚呆了,然後我連吵架的氣勢都沒有了……
第一次打電話叫TAXI.對方問: Where you from? 我回答CHINA,還在奇怪叫taxi還分國籍?對方可能以為我在搞笑,很鬱悶的說: Sorry, we can not do that我一聽,火大!怎麼有種族歧視啊?就問: Why!? 對方楞了半天,掛了……
(溫馨提示:在打車這種場合,老外問"Where you from"其實是想知道去哪裡接你,口語中省略了"are")
我朋友剛來的時候不認識什麼人,所以在班上試圖交朋友,一日,覺得一白人哥們人挺好,於是想要人家電話號碼,日後做朋友,於是問:HOW MANY IS YOU PHONE NUMBER? 白人說:TEN. (加拿大號碼是十位的)
(溫馨提示:應該問"What's your phone number?")
剛來的時候,去BURGER KING(漢堡王)吃飯,點完漢堡,人家問我要醬不,我說要,人家問,哪種?我忘了番茄醬咋說了,想了半天,想出了個"jam",人家還聽不懂,最後一賭氣說: IT』S UP TO YOU.
(溫馨提示:番茄醬最地道的說法是"ketchup"。當然你說"tomato sauce"也是可以的。)
剛來的時候經常說you too……結果我生日那天我的homestay mom買了個生日蛋糕給我,還跟我說Happy birthday……結果我很快的就來了句 you too……
有個朋友來加拿大第一次去吃牛排,服務員問: How would you like your steak done? 我朋友沒聽懂,就聽別人點的時候說medium , 他就想「我不能跟他們學」,他就跟服務員說: Large please. 服務員一愣,說: Sorry we don’t have that. 然後他又說: Small please. 服務員又嚇了一跳,說sorry we don’t have that. 他身邊的朋友著急了,告訴他,人家問你牛排要幾分熟。他隨口就說,80% 。服務員又一愣說,sorry we don’t have that.
(溫馨提示:牛排全熟用"well done";七分熟是"medium well";五分熟是"medium";四分熟是"medium rare";三分熟是"rare"。另外,牛排沒有八分熟……
有個ESL的女老師,在白板上寫字,我衝她的背影大叫: Excuse me, sir! 她轉過來說: I need to consider which washroom I should go.
(溫馨提示:"sir"是用來稱呼男士的,稱呼女士應用"madam")
剛來的時候去麥當勞吃飯,沒有餐巾,然後跟人說要"paper" ,那人過會兒給我拿來了張白紙,還問: Do you need a pen? 我狂暈了半天,然後去廁所洗手的……
(溫馨提示:紙巾英文為"tissue",在餐廳要紙巾只需說"Some tissues, please."即可)
同樣發生在麥當勞。我的某人初來報導,跑到MC買麵包,之前表現很是不錯,一直維持到服務員問: Here or to go? 第一次接觸"外帶"這詞,還好思維敏捷馬上明白過來了,可是嘴上緊張,對著那男服務員直接喊出"Let’s go!".服務員石化1秒後,說了句OK.
剛來,去SENECA體育館打羽毛球,不會說羽毛球,連手勢帶比劃,看門小姐還是不懂。 急了!!!大聲的說: I want a ball can fly, like a bird, please ! 看門小姐一臉迷茫的跟我說了一堆。 我還是沒懂,同去的朋友告訴我說:她不負責抓鳥。
剛來英國的時候跟我的朋友去銀行開戶,一個銀行職員很親切地走上前來,還沒開口說話,就聽我那朋友跟職員說: May I help you? 職員當時就石化。
某某老公剛來的時候英語很不好,坐公車的時候不小心踩了一個白人女生的腳,結果他想躲開的時候不小心又踩了那女生的另一隻腳…… 然後那女生就瞪著他,他想說"I'M SORRY",結果一著急就特別大聲的說成了"IT'S OK",然後那女的就也特別大聲的回他一句: IT』S NOT OK!!全車人都瘋了……
朋友的男朋友好猛,他剛來的時候去超市,人家問他要不要"cash back",他還以為買東西還有錢收,就說要!人家問他要多少,他就跟人家說: As much as possible !
(溫馨提示:在國外,超市收銀臺會有"cash back"的服務,如果你用借記卡付款,收銀員會問你要不要順便取點現金,這就是cash back。例如,你買了15元的東西,收銀員問"Do you want cash back?" 如果你正好需要一點現金用用,可以說"Yes, $25 please" 於是收銀員在收銀機上再輸入25元,然後你用借記卡付40元,收銀員則給你收據以及25元現金,這樣你就省得去ATM或銀行取款了。)
我一同學第一次來英國正好遇上入關檢查特嚴,她媽媽讓她給這邊的一個朋友帶了個金華火腿,結果被狗狗聞出來了,就被領去office了…… 然後officer就要她解釋用報紙包起來的東西是什麼…… 我那同學說"leg"…… 然後那officer一臉被嚇到的表情,問了句"Pardon??!" ……然後我那朋友很大聲重複說"leg!" 她當時想,那officer怎麼連火腿都不懂,於是特地在腿上比劃了半天,leg啊!leg!就是leg啊……
當時不知道微波爐怎麼說,就跟人比劃,然後最後補充了「叮」的一聲……那人先是驚了一下,後來還是知道我們說的是微波爐。
03年的時候在多倫多上語言學校,班上有一哥們英文不好,有天他來遲了,站在門口說: Sorry, I am late for class. 我們的Miss是一個要求很嚴格的老太太,問他: How come? 這哥們想了幾秒,很認真,很誠懇的回答: By bus. 全班爆笑,老太太一臉黑線……
此人說完之後準備走進來,老太太好不容易克制了一下,說: Hey, you can’t go to the classroom like this. You should ask me "Excuse me, Miss, may I sit down?" 這哥們很疑惑的看著老太太,不說話,估計是有點沒聽明白。 老太太很耐心,接著說: Follow me, say "may I sit down?" 這回他似乎聽懂了,很堅定的說了個"Yes",然後瀟灑的繼續走了,老太太終於崩潰了,很配合的坐在自己的椅子上,全班狂笑……
突然想起還有一個朋友,在語言學校時東北一小哥的笑話,不過那小哥是好心。 那天那小哥下課快到家了,結果看到兩輛車撞了,他就出於好心報警了: Hi! My name is XXX. A car fucked a car. I see red water. Please call Wuliwuli come…
本文系授權發布,整理 By 主頁君,部分內容 From 知乎,歡迎分享到朋友圈,未經許可不得轉載,INSIGHT CHINA 誠意推薦
身在美國,努力學好英語自然是應該的,不過似乎也有人就此走上了極端的一邊,回復[香蕉皮]主頁君帶你看看那些極端的例子
語言往往是留學黨們融入的一大攔路虎之一,不過似乎不僅僅是語言的問題呢,回復[中文]主頁君帶你看看做到交流自如的留學黨又是一番怎樣的經歷和感受
歡迎免費訂閱
INSIGHT CHINA
出國黨們最給力的夥伴
請按如下的一種方法關注我們:
1)搜索並關注微信號:weinsight
2)點擊並關註標題下方的藍色小字
「INSIGHT CHINA",如下圖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