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9日,蘆山地震一周年新聞發布會上,四川省相關部門對港澳捐贈資金使用情況進行了詳細通報。一年前地震發生時,「捐還是不捐」的話題曾在香港擾攘一時,此次「通報」也因之多了不少關注度。
一年前,香港社會小部分人以善款可能會被貪汙為由,號召市民「拒捐」;港府向立法會申請撥款1億港元援助災區,也因議員辯論激烈而未能第一時間通過。相關言論經網絡「發酵」,引發內地民眾熱議,贊同的、理解的、反感的、憤怒的觀點來回交鋒,演化成一場不大不小的「口水戰」。
血濃於水,骨肉相連。香港同胞在內地天災來臨時歷來慷慨施以援手,為善不落人後,汶川地震時官方和民間的捐款更是超過百億港元。5年間何以有如此落差?這自然與此期間內地慈善機構和有關部門屢屢爆出的一些負面新聞有關,「人禍」之下,信任滑坡,質疑四起。儘管有些是捕風捉影或以訛傳訛,但壞消息「症候群」下的人們總是寧可信其有。
百口莫辯之時,用事實大聲說話。在此次發布會上,有關部門通報了香港捐贈資金的相關信息:制訂專門管理辦法、開設專門帳戶。使用中充分尊重特區政府意願,捐贈資金全部用於購置交通、醫療、消防、環衛等應急搶險救援設備,並及時函告特區政府。每次採購招標都邀請香港特區政府駐成都經貿辦代表全程監督。資金結餘數字清楚,用途將與特區政府進一步協商。來自香港賽馬會的捐資也依其指定用途使用。可以說,在資金使用的各個環節,都保證了特區政府的知情權和監督權。
眾聲喧譁之時,用事實大聲說話。一年前的「口水戰」中,有不少人感嘆「香港人心怎麼啦?」一年後,香港紅十字會等民間慈善團體,用事實告訴大家,香港人仍然是有愛、實幹的骨肉同胞。蘆山地震後,香港紅十字會共收到超過1660萬港元的指定捐款。4月19日,香港紅十字會宣布已完成所有緊急賑災工作,在雅安支持重建的3301所民房一成已竣工,其項目人員、工程師堅持上門培訓村民重建技術,定期實地跟進項目進度,現場查驗工程和建材質量。香港世界宣明會為蘆山地震籌得約2400萬港元善款,其中460萬港元來自特區政府。一年來,宣明會幫助當地重建房屋、維修水利工程等,總受惠人數超過12.7萬人次。對港人的愛心善行災區人民銘感在心,雅安石棉縣受助村民在寫給香港紅十字會的感謝信中說,「雖然相隔千裡、素昧平生,但我們血脈相通、心心相連。有了你們的支持幫助,我們將更加堅強,好好發展產業,儘快富裕起來,將愛心傳播給更多需要幫助的人。」
有關蘆山地震「捐還是不捐」的爭議已成過去,但類似的風波可能還會再來。一段時期以來,內地與香港小摩擦不斷,「口水戰」頻繁。很多「口水」都缺乏有理有據、經過查證的事實支撐,有的更純屬有意歪曲與汙名化。雖然「口水戰」大多在虛擬空間進行,卻實實在在傷害著兩地人民的感情。我們在此對兩地同胞大聲疾呼:事實勝於雄辯,請用事實說話!
《 人民日報 》( 2014年04月24日 20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