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心虛的人才會大聲說話

2021-02-13 雜亂無章


"

我已經跟你講過了呀,別離開我。

"

文/LimY




(一)

我記得我之前有一個習慣,就是我和外國人講話之前必須要先告訴他們:「Sorry, I cannot speak English very well.」這樣我才能放心的開口說話,不必為我的語法時態錯誤感到不好意思。這句話甚至已經成為我的擋箭牌。我英語不好不能主持英文講座,我英語不好不能接待志願者,我英語不好不能一個人在外國旅遊,我英語不好所以你們誰也不要讓我做和英語相關的事情。假如有人問我為什麼英語考試這麼差,我會告訴他,我不是說過了嗎,我英語就是差啊,你為什麼還要要求我?

 

我的朋友唧唧,第一次見面的時候跟我們講說:「我這個人特別喜歡開玩笑,你們別介意哈。」熟起來之後,他總在公眾場合肆無忌憚地拿M剛分手的前女友取笑,反覆數次M私下裡找他讓他不要再說類似的話,他卻回答說:「我不是告訴過你了嘛,我就是喜歡開玩笑啊,又沒有惡意,你怎麼還生氣?」

 

大學裡有一次小組任務,有個男生組隊第一天就告訴我們說:「我們專業課特別多,我可能沒時間做太多小組作業。」于是之後的例會他真的一次都沒有參加,所有工作都是由另外的成員承擔。期末小組評價時他的同伴評分極低,他居然質問我們:「我不是說過了嗎?我本專業的課很忙,沒空做小組作業,你們怎麼還窮追不捨?」

 

我已經告訴過你,我有這樣那樣的壞毛病了。我都告訴你了啊,你為什麼還要怪我?

 

我也不知道為什麼我,我們,都有這樣的習慣。

 

我會告訴你即將發生的壞事,然後肆意讓他發生。這樣一來我們給自己找到了一個絕妙的理由,讓你不要怪我。

 

 

(二)



 

有人甚至會把缺點當作自己的特點。他會直白的告訴你他就是這樣的人。他想著:「如果你連我這一個小小的缺點都不能接受的話,也就不能稱為我的朋友了。」

 

我身邊曾出現過這樣一個男孩子,他說他曾因為口無遮攔在高中失去了很多朋友。我問他,你後悔麼?他的回答是,我不後悔,我就是這樣一個心直口快的人,他們離開我說明他們不配做我的朋友。

 

後來他一次又一次亂說話,試探著我的雷區,於是最後他也失去了我。

 

他沒有為他的胡說八道道歉,反而對我說:「你離開我,說明你不配做我的朋友。你不懂我的好。」

 

我不明白為什麼這麼多人喜歡用「你是否容忍我的缺點」當作鑑定朋友的標準。這世上本就沒人有義務接受你的缺點。我從不要求誰完美,只是我有選擇的權利。假如你的好多過了不好,或者說你的缺點沒有觸碰到我的底線,我們在一起的快樂遠比痛苦要多,於是我們就能做朋友。但是你一次次踩我的痛點,雖然我早就知道你是這樣的人,雖然你醜話說在先,但我仍舊選擇離開你。

 

因為你寧肯一次一次地跟別人重複自己的缺點,也不願意用力改正它。

 

我覺得我不能再被你傷害下去了。

 

就像你在打人之前告訴對方「我要打你了哦」,然後自說自話地認為,既然我已經告訴你我要打你,你就不該生氣了啊。可是你卻不知道對方挨打後的痛苦不會因為你的告知而減小分毫。

 

不管怎麼說,你就是弄疼了他。

 

所以你就該道歉,而不是站在原地反問對方為什麼不容忍你。

 

 

(三)

 

直到我在學校裡碰到美國人Sam,我才改掉了那個講英文壞毛病。他找我問路,我本打算再次用英語不好的藉口避免開口說英文,他卻更熱情的用英文告訴我說「英語不好就練得更好!」於是Sam成為了我的外教,也是我第一個外國朋友。

 

口語漸漸好起來之後,然後我才明白,為什麼自己曾經會養成那個見面第一句話就告訴你我口語差的毛病。

 

因為心虛。

因為我在自卑。

越是怯懦的人越要大聲說話。你明知道自己的缺點,你也深知這個缺點的重要性。但你又意識到自己沒辦法改掉它,也沒力氣擺脫它。同時你還害怕別人發現你的這個弱點,所以你乾脆自己貌似坦然地大聲講出來,以此掩飾你的心虛。

 

於是你叫囂,張牙舞爪的告訴全世界的人,我就這樣,你們都要容忍我。你無法接受身邊的朋友一次次因為你同樣的問題疏遠你,接受不了改不掉缺點的自己。你就一次次的告訴自己「他們離開我是因為他們不配做我的朋友,我都已經告訴過他們我是這樣的了啊!」

 

就像我之前爛糟的口語。我知道口語差的自己呆在一所全英文授課的學校寸步難行,但我又不相信自己能說好英語。我聽到別人流利的對話會感到深深的自卑,所以我大聲的告訴所有人,我英語不好哦,你們誰也別逼我。假如小組組隊的時候你會因為我的口語差而疏遠我,假如你因為我口音難聽就不讓我做上臺演講,那麼你就是膚淺的不懂我的人。

 

只是我叫的越大聲,我心裡的自卑越盛。



 

(四)

我想每個人都很清楚自己的問題在哪裡。

 

只是有人願意改,有人願意說,還有人故意把缺點當優點,把它稱作篩選朋友的標準。

 

沒有人有義務接受你肆無忌憚的玩笑,沒有人願意帶著一個英文差到爆炸的人上臺演講,沒有人甘心每天被你同樣的缺點中傷,也沒有人關心你是不是在做壞事之前昭告天下。

 

別人關心的只是你帶給他的是快樂還是煩惱,每天的你是光芒四射還是亂七八糟,你的缺點是不是越來越少,你有沒有漸漸努力變得更好。

我不知道到底會有多少人因為唧唧的玩笑離開他,不知道有多少人還會找那個學院功課多的男生組隊,不知道失去我的那個口無遮攔的男孩還會失去誰,也不知道還有多少人會自欺欺人的告訴每個人自己的缺點索取同情和原諒。

 

我只知道在我自學完雅思口語好起來之後,就不再需要用藉口掩飾自己的心虛,不再需要在講話之前一次次的告訴對方我英語不好,上臺不再緊張,也開始打算一個人的出國旅行。

 

我知道我們都曾自卑於自身的某個缺點,都曾為了掩飾心虛大聲說話,都曾是那個掩耳盜鈴地以為我提前告訴你後果就不會傷害你的愚人。但我很慶幸,我總算不用再因為英文自卑,不用再擔心誰會因為英語而看不起我。

 

我在盡力變得更好。

 


「其實誇張只因我很怕」

「晚安」

插圖 | tumblr.com

音樂 | 張崇基 張崇德 - 安靜 


作者介紹

LimY

不為觀察者做戲


「嘿,長按二維碼,跟我們一起有趣」

合作請聯繫441669423@qq.com

◆ 我們立志成為較有影響力和獨立的年輕人◆

相關焦點

  • 大聲說話是本能,小聲說話是修養
    當你在茶館悠閒地品茶時,有人滔滔不絕地高談闊論;當你在餐廳安靜地吃飯時,有人旁若無人地大聲喧譁;當你在書店聚精會神看書時,有人大聲嬉笑打鬧……在公眾場合,我們應該注意控制說話音量。因為細微之處,正體現出教養。
  • 太空人進入太空後,為何不敢大聲說話?背後原因令人淚目!
    太空人進入太空後,為何不敢大聲說話?背後原因令人淚目!每個人從小都有夢想,為自己定下一個目標,做任何事情才會有動力,與時俱進的人是最出色的,不斷打造升級自己,與正能量的人為伍,這樣自己才會進步。在眾人的眼中,太空人是一個勇敢的工作,每一位太空人都要接受巨大的挑戰,不單單身體素質要足夠強,也要勇氣可嘉,每位登陸太空的太空人,他們都抱著很大的決心,畢竟太空是一種不確定的環境,與地球相差甚遠,隨時隨地都有危險的發生,這些太空人為國家作出的貢獻不是一言兩語都說得清的,有很多太空人進入太空時,都不敢大聲說話,這是一件令人匪夷所思的事,到底是為什麼呢?
  • 如何教導特殊兒童大聲說話
    Sara發現晨晨小朋友在說話的時候聲音特別的小,因為聲音很小,導致我們聽不清楚晨晨在說什麼,有時候也會因為聲音小導致我們誤解了晨晨的意思!但是我們和他說聽不清,大聲一點的時候,晨晨並不能理解什麼意思,說話的聲音還是很小!Sara覺得有必要幫助晨晨理解什麼是大聲,並想讓晨晨養成大聲說話的習慣!方法分享給大家!
  • 大聲說話的哲學
    (聲明:刊用《中國新聞周刊》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大聲說話的哲學  大聲的人多了,聲音才可能恢復其本原的功能和形態。那天,他坐在辦公桌前,輕描淡寫地告訴我,人的地位越高,講話聲音就會越低。  其實,好多年以後,我才明白講話音量與社會地位間這種微妙的反比關係:販夫走卒平頭百姓人微言輕,即使把聲音提高八度,也不見得能有聽眾;而重要人物聲音越低,越是有人圍在身邊拼命地伸著脖子聽,也就因此越顯得更加重要。
  • 說話太大聲,容易嚇到別人的星座
    ①屬虎:本來嗓門大 屬虎人是屬於本來說話就特別大聲的那一種,他們覺得自己已經很正常的在跟人溝通交流了。但是跟屬虎人說過話的都會被他們的氣勢所嚇倒,會不自覺的想著自己是不是做錯了什麼事情,否則他們怎麼會那麼兇啊。其實屬虎人真的兇起來的話,反而是面無表情不愛搭理人的。
  • 強臺「利奇馬」來襲只有毛毛雨?臺北人放假很心虛 臺中人很火大
    不過有一名住中和的網友清晨時在臉書上發文,他表示外頭的雨勢只是毛毛雨,讓他覺得「放假放的有點心虛」,而他的PO文也引起其他沒有放颱風假的縣市民眾熱烈討論。    據報導,原PO清晨4點左右在臉書「爆廢公社」寫道自己住在臺北的某處,但住家附近只有毛毛雨,雨勢並不大,讓他以為颱風走了,「如果天氣一直這樣,放假放的有點心虛」。
  • 日本網民熱議:為什麼中國遊客喜歡大聲說話?
    而且他們一般集體行動,一個人大聲說話,往往其他人也開始扯著嗓子說話。曾有日本媒體報導稱,某在日中國人分析中國遊客大聲說話的原因是,「本來中國人就喜歡熱鬧。中國國土寬廣,北方人特別豪爽,喝點酒更加會大聲說話」。「在中國,大家覺得吃飯很開心,基本上大家都是一起吃飯。一起享用點的菜,一起點評味道,自然聊天也多了」。實際上,在公共場所大聲說話的當然不只是中國遊客,日本人也會在居酒屋裡大聲說話聊天的。
  • 要「大膽發聲」,不要「大聲說話」
    原標題:要「大膽發聲」,不要「大聲說話」  南方日報訊 (記者/駱驍驊 張婧 通訊員/劉林)「我們始終堅持『不打棍子、不扣帽子、不抓辮子、不裝袋子』,所以委員要大膽地說,但要理性表達,不能說話很大聲。」6日下午,在省政協的新任委員培訓座談會上,省政協黨組成員、秘書長楊懂如是鼓勵。在今年1月新增補選的45名新委員中,有37名委員參加了這次培訓。
  • 身處太空時不宜大聲說話?科學家:在太空中大聲說話恐有生命危險
    科學家表示,身處太空時,若要與同伴交流,需控制好說話的音量。在太空中大聲說話和小聲說話有什麼區別?眾所周知,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太空環境為真空環境,環境中缺少傳播聲音的介質,無論音量多大,對方都很可能聽不見,那麼,身處太空中,為何要控制說話音量呢?
  • 戀愛時,這些行為,往往是男人心虛時的表現,別再看不出來了
    「男人心虛的反應常有兩種,獻殷勤和耍無賴!」面對自己的錯誤行為,男人很難理直氣壯地站在你面前。可當他沒有十足地把握確定你抓住他錯處的時候,他會不自覺地做出一些反常的「小動作」,那些多半是他心虛的條件反射。
  • 能降低音量說話的人,都是嚴於律己的人
    「02梁實秋說:「一個人大聲說話,是本能;小聲說話,是文明。」之前看《聲臨其境》這個綜藝時,看著各位嘉賓用自己的聲音給經典電影重新配音,其中周一圍非常圈粉。上一秒配的是《董存瑞》,大聲吼叫為了新中國。下一秒配的卻是《梅蘭芳》,吊著嗓子小聲說話,剛張開口,就非常驚豔。
  • 人民日報觀滄海:用事實大聲說話
    一年前,香港社會小部分人以善款可能會被貪汙為由,號召市民「拒捐」;港府向立法會申請撥款1億港元援助災區,也因議員辯論激烈而未能第一時間通過。相關言論經網絡「發酵」,引發內地民眾熱議,贊同的、理解的、反感的、憤怒的觀點來回交鋒,演化成一場不大不小的「口水戰」。   血濃於水,骨肉相連。
  • 可以大聲說話嗎?
    還能大聲說話嗎?首先,大聲說話是沒問題的。其實胚胎發育期的寶寶,各項器官還沒有發育,正在進行分裂分化,加之胚胎有羊水子宮壁的保護,大聲說話這種分貝對寶寶的健康發育基本沒有影響,不必過於擔心。即使胎寶寶六個月以後,聽力發育比較成熟了,大聲說話也沒有太大問題,只要注意不要讓寶寶一直處於噪聲環境裡就好。
  • 年輕人,請大聲對這個世界說話
    我們理應讓年輕人多表達、多說話,世界要多聽年輕人的意見。一位傳媒界的老爺子當場表示反對,他認為網絡時代沒有帶來什麼好東西,認為年輕人不是越來越好,而是越來越糟了,他說網絡上如今的矛盾、對立、衝突越來越多,隨便什麼人都能發表自己的言論,這個非常不好。
  • 員工每天上班都帶錄音筆,領導詢問原因後,感慨:不敢大聲說話了
    畢竟每個人的工作能力都不一樣,所以在對員工要求上也會有所不同。不過呢,老闆擔心員工做得不夠好,員工也會擔心老闆會卸磨殺驢。畢竟更多的人還是希望自己的工作能夠穩定一些的啊!所以呢,在擔心老闆的做法不夠人性化時,就會有一些員工為保住自己的工作安慰,所以做出了一些措施去應對。在最近的職場論壇上,就有這樣一個熱門的帖子:員工每天上班都帶著錄音筆,領導詢問原因後,感慨:不敢大聲說話了!
  • 雲南最「罕見」的湖,只要大聲說話就會下雨?專家竟是這樣解釋
    世界大了,什麼奇怪的事情都有,而這些奇怪的事情已經成為了人們必須探索的一點,人們最喜歡的就是去尋找真相,再加上人們的好奇心比較嚴重,每天都會有很多稀奇古怪的事情發生,人們也都在不斷探索的路上,自然界中有一些東西是難以用科學來解開的,在雲南地區就有個奇怪的現象,這個地方有一片神奇的湖水,人們站在邊上大聲說話
  • 圖書館裡,到底能不能大聲說話?把這個故事告訴你的孩子吧
    在圖書館裡,到底能不能大聲說話?我想,在任何一家圖書館都會規定:禁止大聲喧譁。但是如果發生一種狀況,那麼,就可以打破規矩。是什麼事情呢?在一家圖書館裡,走進一頭獅子。大家都驚掉了。但是嚇得都不敢大聲說話。生怕惹獅子生氣。獅子走進圖書館,也悄悄地,不出聲。圖書館規定,不能大聲喧譁,不能帶寵物進入圖書館。
  • 為什麼你不敢大聲說話?
    心理學家阿德勒說過: 「幸運的人,一生都在被童年治癒;不幸的人 在接下來的工作和生活中,可以去成為一個自信的人,一個快樂的人。 如何成為一個自信的人呢? 首先,你要意識到,你已經是一個大人了,你已經脫離了原來的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