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個管理者,應該像一個足球教練一樣,在招聘階段選好人,並把這些人才安排在適當的位置,讓他們在一定的規章制度下去發揮自己的才能,給他們一個清晰的目標並適時激勵他們,同時,作為一個管理者要樹立一個強有力的形象,以堅定的態度、言出必行的辦事作風去處理各項工作。只有這樣「強將」式的管理者,才能讓自己手下無「弱兵」。
合理地選拔、使用人才是管理者的必備素質
企業之間的競爭說到底是人才的競爭,人才是企業最重要的資源,哪個企業能吸收並聚集優秀人才,就會獲得競爭的主動權,就會在激烈的科技和經濟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要想吸引、留住人才,管理者必須懂得識才和使用人才,讓人才在各自的領域內發揮最大的潛能,這才是成功的關鍵。
選人才事業興,選奴才事業衰
人才和奴才,雖然在字面上都帶有一個「才」,但在本質上卻有著很大差異。前者有才,後者也有「才」,只不過後者之「才」是歪才罷了。問題是,蘿蔔白菜,各有所愛,有的管理者喜歡用人才,有的領導者喜歡用奴才,畢竟是現實生活中一個不爭的事實。這是為什麼?有人簡單地概括為八個字:人才難用,奴才好用。
這話是有一定道理的。在一些單位裡,有用的人才被閒置不用,而沒用的奴才卻被委以重任,「掌門人」往往振振有詞,美其名曰「不拘一格用人才」。究竟是選張三還是選李四心裡早有主張,只是心照不宣罷了。某些人就是喜歡奴才,奴才聽話、順從和好用,可以不厭其煩地跑前跑後,並且還有領會意圖、投其所好、逆來順受、阿諛奉承等一大堆「優點」,如果再加上連著裙帶和沾點賄賂之類的微妙關係,那就是「密不可言」了,用來「輔佐」,夫復何求?在這樣的管理者眼裡,人才與奴才一比顯然沒了「長處」,靠邊站也就不足為奇了。所以,用奴才不用人才,追究到更深一層,則是用人機制不合理。
「楚王好細腰,宮中多餓死。」有人喜歡奴才,有人就當奴才,這是奴才能夠生存的環境所產生的因果關係。熊老師個人號(inte6198110)試想,如果沒有人喜歡奴才世界上怎麼會有奴才!可怕的是,選用奴才的結果,只能是更加惡化用人環境,把事業搞得越來越糟。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一切競爭歸根到底是人才的競爭,重用人才,不用奴才,我們的事業才能立於不敗之地。
美國IBM公司的總裁小託馬斯·沃森是位經營企業的高手,其用人的特點是,選人才不選奴才。
小沃森自小生活在其父老沃森身邊,耳濡目染,非常崇敬和欽佩那些有本事的人。他從小就認識一位經理,叫雷德·拉莫特,這是一個極有能力的人。雷德·拉莫特認識IBM裡所有的人,無論老少,對人有著合乎情理和不偏不倚的看法;面對老沃森敢於毫無顧忌地說出自己的真心話,敢於對小沃森提出嚴厲的忠告。小沃森說,這位經理對他教益極大,否則他會犯更多的錯誤。
有位「未來需求部」經理叫伯肯斯託克,是剛剛去世不久的IBM公司第二把手柯克的好友。由於柯克與小沃森是對頭,所以伯肯斯託克認為,柯克一死,小沃森就會收拾他。於是決定破罐子破摔,打算辭職。有一天,他闖進小沃森的辦公室,大聲嚷嚷道:「我還有什麼盼頭!銷售總經理的差使丟了,現在幹著因人設事的閒差,有什麼意思?」
小沃森的脾氣相當暴躁,但面對故意找碴的伯肯斯託克,小沃森並沒有發火,他了解他的心理。小沃森覺得,伯肯斯託克是個難得的人才,甚至比剛去世的柯克還精明。雖說此人是已故對手的好友,性格又桀驁不馴,但為了公司的前途,小沃森決定盡力挽留他。
後來,事實證明留下伯肯斯託克是極其正確的,因為在促使IBM做起計算機生意方面,伯肯斯託克的貢獻最大。當小沃森極力勸說老沃森及IBM其他高級負責人儘快投入計算機行業時,公司總部響應者很少,而伯肯斯託克卻全力支持他。正是由於他們倆的攜手努力,才使IBM免於滅頂之災,並走向輝煌的成功之路。
小沃森在回憶錄中寫道:「我總是毫不猶豫地提拔我不喜歡的人。那種討人喜歡的助手,喜歡與你一道外出釣魚的好友,恰恰是管理者的陷阱。相反,我總是尋找精明強幹、愛挑毛病、語言尖刻、幾乎令人生厭的人,他們能對你推心置腹。如果你能把這些人安排在你周圍工作,耐心聽取他們的意見,那麼,你能取得的成就將是無限的。」
選人才事業興,選奴才事業衰。管理者一定要對這一問題有一個充分的認識,千萬不能有婦人之仁,畢竟企業發展靠的是人才,而不是奴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