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研究稱飲食和運動可逆轉61% 2型糖尿病患者的病情

2020-12-23 太平洋電腦網

據外媒報導, 一項評估飲食和運動作為一線2型糖尿病治療的療效的臨床試驗結果顯示,近三分之二的患者在12個月的生活方式幹預措施後取得了完全的疾病緩解。 研究通常認為健康飲食、大量運動、減掉多餘的體重,有助於2型糖尿病患者控制病情。然而,近年來不斷的研究發現,許多被診斷為2型糖尿病的患者無需藥物治療,只需通過生活方式的幹預,就能有效地逆轉病情。

這項新研究提出了迄今為止最有力的證據,證實了飲食和運動對逆轉2型糖尿病的療效。該試驗招募了約150名受試者,他們都在2型糖尿病初次診斷後三年內,平均年齡為42歲。受試者被隨機分為接受標準護理的對照組和接受強化飲食和運動計劃的幹預組。

幹預計劃涉及最初的12周的低熱量飲食,稱為劍橋體重計劃。在最初的飲食之後,受試者又花了12周的時間過渡到一般健康飲食,儘管仍有一定程度的熱量控制。幹預組還被敦促每周至少完成150分鐘的體育鍛鍊,同時建議每天至少步行10,000步。

在12個月後,結果顯示,生活方式幹預組的受試者平均減重26磅(12公斤),而標準護理組平均減重9磅(4公斤)。在12個月的研究結束時,幹預組中61%的受試者不再被認為是糖尿病患者,而標準護理對照組中只有12%的受試者達到了類似的緩解階段。

與之前的研究一樣,研究人員表明,體重下降與糖尿病狀況的改善直接相關。來自威爾康奈爾醫學院卡達分校的Shahrad Taheri早在2017年就與同事們建立了這項試驗,以建立這些簡單的減肥幹預措施如何有效地幫助中東或北非血統的糖尿病患者,因為之前的研究錯過了這一廣泛的人口統計學。

「我認為這對2型糖尿病的管理是一個真正的遊戲規則改變者,」Taheri說。「它表明,如果你在疾病過程中足夠早地減肥,你實際上可以逆轉這種疾病,從而避免了所有其他健康問題和生活質量的降低。」

2018年在英國進行的一項類似研究發現,在12個月內,由於嚴格的體重管理幹預,46%的受試者實現了糖尿病完全緩解。Taheri說,這項新的試驗取得了更強的結果,因為它的隊列組平均比英國隊列組年輕10歲,而且是最近確診的糖尿病患者。這表明,雖然飲食和運動幹預對所有年齡段的2型糖尿病患者都是有益的,但越早部署這些幹預措施越有效。

「我們希望像這樣的研究能夠給全世界2型糖尿病的臨床治療方法帶來巨大的改變--這樣我們就可以將早期篩查與生活方式幹預結合起來,從本質上說,直接擺脫這種病症,而不是讓人們終生服用多種藥物。」Taheri說。

這項新研究發表在 《柳葉刀·糖尿病與內分泌學》 雜誌上。

【來源:cnBeta.COM】

相關焦點

  • 陳根:生命在於運動,運動有效逆轉2型糖尿病
    研究通常認為健康飲食、大量運動、減掉多餘的體重,有助於2型糖尿病患者控制病情。然而,近年來不斷的研究發現,許多被診斷為2型糖尿病的患者無需藥物治療,只需通過生活方式的幹預,就能有效地逆轉病情。這也意味著,生活方式幹預將比過往所認為對病情的影響更加大。最近,一項評估飲食和運動作為一線2型糖尿病治療的療效的臨床試驗結果顯示,近三分之二的患者在12個月的生活方式幹預措施後取得了完全的疾病緩解。這項新研究提出了迄今為止最有力的證據,證實了飲食和運動對逆轉2型糖尿病的療效。
  • 羅露露|胰腺康復:2型糖尿病患者的必修課
    答:相比口服降糖藥物,對新診斷的、血糖特別高的2型糖尿病患者進行早期短期胰島素強化治療能有效緩解糖尿病病情,延緩β細胞衰竭,有利於延緩或減輕慢性血管併發症的發生、發展。因此,目前建議優選胰島素治療。 2型糖尿病是一種緩慢進展性疾病,β細胞功能進行性下降是其發病和病情進展的基礎。其發病過程是正常糖耐量糖調節受損2型糖尿病。
  • 2型糖尿病患者有這9大飲食禁忌
    糖尿病患者的日常維護非常重要,包括正規血糖監測,健康的飲食,合理的運動,同時還要留意是否導致有心臟疾病、眼科疾病等併發症的產生。控制體重是治療2型糖尿病的關鍵。健康的飲食又是控制體重的關鍵,同時飲食健康也可以有效控制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的攝入,從而幫助改善胰島素敏感性並降低血壓。
  • 2型糖尿病患者必須要進行自我血糖監測嗎?
    自我血糖監測(SMBG)是指糖尿病患者在家中用可攜式血糖儀監測自己血糖的變化情況,醫生和患者在此基礎上可以對糖尿病的治療方案進行調整。自我血糖監測對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有多少幫助?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患者都需要進行自我血糖監測嗎?
  • 新研究 國人逾七成2型糖尿病可預防
    北京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呂筠教授課題組完成的論文《中國成人中健康生活方式與2型糖尿病的關聯研究》近日刊發在《國際流行病學雜誌》上。這項研究結果提示,堅持健康生活方式可以顯著降低中國人群中的2型糖尿病負擔。呂筠介紹,糖尿病是威脅人群健康的主要慢性病之一,在中國人群中的流行水平快速增長。美國相關研究顯示,人群同時堅持多種健康生活方式,可以預防90%的新發2型糖尿病。但是中國人群中的這個比例尚不清楚。
  • 誰有患2型糖尿病的風險?診斷方法主要有五類!代糖適合患者吃嗎
    但是,如果患了糖尿病,糖和胰島素之間的這種平衡就被打破了。根據糖尿病種類的不同,出現問題的情況也不同,一般簡單的分為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患有1型糖尿病的人自己很少或根本不分泌胰島素,那麼,他們就需要頻繁注射胰島素以保持血糖水平;而另一種就是2型糖尿病,患者可以分泌胰島素,但可能分泌相對不足,可能是胰腺不能分泌足夠的胰島素。
  • 讀懂這些助你遠離2型糖尿病
    超重流行病學研究表明,肥胖症、高熱量飲食、體力活動不足是2型糖尿病最主要的患病因素。超重、肥胖(BMI ≥24kg/m2),男性腰圍≥ 90cm,女性腰圍≥ 85cm的人群都是糖尿病高危人群。30歲以上易發大多數2型糖尿病患者於30歲以後發病,在半數新診斷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發病時年齡為55歲以上。
  • 2型糖尿病飲食治療:生酮飲食幹預的可行性-冷蕾
    我們今天在這裡跟大家探討一下生酮飲食治療2型糖尿病的一些利弊、優缺點。首先生酮飲食它是一種以高脂肪、低碳水化合物為主,輔以適量的蛋白質和其他營養素的飲食方案。我們通過回顧2018年JAMA雜誌上的一篇評論性的一個文章,這裡面指出生酮飲食它可以幫助患者,有助於患者肥胖患者的減重,另外它有助於增加2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島素敏感性,改善血糖的控制,同時在心血管疾病以及血脂的調節當中也發揮有一定的作用,這是這篇文獻裡邊提到的關於生酮飲食對於肥胖和2型糖尿病的一些作用。
  • 抗過敏藥可控制糖尿病患者血糖
    美國一項最新研究發現,普通的抗過敏藥可以幫助患有糖尿病的實驗鼠減肥並控制血糖。這項研究也許可以為人類開發新的糖尿病藥物提供思路。   結果顯示,第二組實驗鼠的糖尿病病情和肥胖程度有一定緩解;第三組實驗鼠除糖尿病病情明顯好轉外,體重也減輕了;而第四組實驗鼠的糖尿病則幾乎痊癒,體重也變為正常。  研究人員接下來為另外的實驗鼠進行了基因改造,使其體內生成肥大細胞的機制受到損害。儘管這些實驗鼠食用了3個月的糖與脂肪含量超標的飲食,卻沒有變胖也沒有患上糖尿病。
  • 糖尿病患者的飲食+運動指南,每條都是乾貨
    今天我們結合《2型糖尿病膳食指南》講講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飲食篇1.主食定量,粗細搭配,全穀物、雜豆類佔主食總攝入量的1/3大豆及堅果類共30~50g/d餐間零食可選淡堅果5.清淡飲食,足量飲水,不推薦糖尿病患者飲酒
  • 糖尿病病情輕重,如何評估?
    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 案例1:小李在10歲那年發現了1型糖尿病,她知道1型糖尿病需要注射外源性胰島素,而且深知低血糖對身體的危害,從而多年來一直都積極控制血糖,低血糖預防工作也做得很好,現在身體很好,沒有出現糖尿病併發症。
  • 減肥能治好2型糖尿病?降脂藥增加糖尿病風險?這些問題你得清楚
    我們知道95%以上的糖尿病均為2型糖尿病,而2型糖尿病的原因是胰島素抵抗以及胰島素分泌相對不足,而且一般超重和肥胖的人為高危人群,此外高血壓、缺乏運動、有代謝症候群的人也有較大的風險,但實際上這類人往往都比較胖。
  • 那些關於2型糖尿病流行的誤區,看看你中了幾個?
    2型糖尿病患者的運動能力通常低於非糖尿病的個體,因此剛開始訓練最好能夠與有糖尿病運動知識或者糖尿病護理技能的人一起結伴運動,一方面避免患者在運動中出現低血糖的症狀以及其他突發疾病,另一方面密切觀察患者對於運動負荷的反應,來調整2型糖尿病患者的運動方案。 還有31.58%的2型糖尿病患者清晨起床就活動,活動1~2 小時後才用藥和早飯。
  • 2型糖尿病會變成1型嗎?為啥肥胖人群容易患糖尿病?醫生告訴您
    一般來說2型糖尿病初期的患者,可以通過減輕體重、合理飲食、保持規律運動的習慣來控制血糖,越早控制效果越好。但隨著病情加重,2型糖尿病的大部分患者還是需要通過服用藥物來控制血糖,甚至到後期患者也需要通過注射胰島素來控制血糖。
  • 科普|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的各種區別
    1型糖尿病的病人一型糖尿病是指胰島β細胞破壞,常導致胰島素絕對缺乏。多發生在兒童和青少年,也可發生於各種年齡。起病比較急劇,體內胰島素絕對不足,必須用胰島素治療才能獲得滿意療效,否則將危及生命。 2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原名叫成人發病型糖尿病,多在35~40歲之後發病,佔糖尿病患者90%以上。
  • ...糖尿病?《自然》重磅發現:東亞人群中與2型糖尿病相關的新遺傳...
    北京時間5月7日,發表在《Nature》上的一項新研究中,一個由100多名研究人員組成的國際研究團隊在433540個東亞人中確定了與2型糖尿病相關的新遺傳聯繫。這將有助於解釋為什麼在體重指數(BMI)或腰圍相似的人群中,東亞人群的2型糖尿病患病率要高於歐洲人群。該研究結果為2型糖尿病的生物學基礎提供了更充分的見解。
  • 糖尿病患者如何進行飲食治療?詳細攻略給您
    田慧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糖尿病飲食治療的定義和目標眾所周知,糖尿病的綜合治療包括糖尿病教育、患者自我管理和血糖監測、飲食治療、運動治療和降糖藥物治療對於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來說,治療的總目標是帶病健康生存,而基於糖尿病發展過程的階段性目標包括:①減輕胰島β細胞負荷,延緩糖尿病進程;②力爭控制血糖正常化,避免高血糖所致代謝紊亂;③降低糖尿病(高血糖、高胰島素血症、低血糖)對血管和臟器的損害,阻止/降低併發症的危害。
  • 2型糖尿病,為何年輕人也中招?聽專家為您解釋
    受訪專家:北京市隆福醫院老年病科醫師 王爽有些患者無典型症狀糖尿病是以慢性高血糖為特徵的代謝性疾病,該病是患者自身分泌的胰島素不夠或者胰島素不能控制自身血糖引起的。糖尿病分為1型和2型。《新英格蘭醫學雜誌》2010年的研究顯示,早發2型糖尿病已佔到2型糖尿病患者的15%左右。很多人都知道,糖尿病的典型症狀是「三多一少」,即多飲、多食、多尿、體重減輕,這些都是代謝紊亂的表現。但很多早發2型糖尿病患者並沒有典型的症狀,就像簡自豪是在體檢時才查出得了糖尿病,還有一些患者是因為出現合併症到醫院就診時發現的。
  • 患糖尿病最多能活多久?專家2型壽命縮短10年,1型縮短20年
    穩糖君經常遇到別人問:患糖尿病最多能活多少年?糖尿病有能活過30年的嗎?這些人可能是對自己的病抱著沮喪又悲觀的心情,也有可能只是想知道一個答案。糖尿病影響人一輩子的事,那它會影響壽命嗎?患上糖尿病是不是熬不過30年?我國2型糖尿病患者的預期大概壽命是多少?
  • 飲食+運動指南,糖尿病患者必備,滿滿都是乾貨
    目前,中國成人糖尿病的患病率已達到11.6%,糖尿病前期人群高達50.1%,換句話說,每兩個成年人當中,就有1個是糖尿病後備軍。I型糖尿病需要終身使用胰島素,糖尿病患者有很多美食不能吃。哪些因素會導致患上糖尿病呢?遺傳、精神和肥胖,是引發糖尿病的三大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