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燒在寶寶成長中很長見,平常是聽見誰家孩子發燒了,就會冷靜的在心裡默念「小孩都會發燒,成長中必經的考驗嘛」。但是當自己家的寶寶發燒了,相信每個父母都不會淡定。
首先我們要明白,發燒不是疾病,而是症狀,是身體對外來入侵的細菌或病毒產生的防禦機制。其次在發燒時,我們應該測量體溫,根據體溫來決定處理辦法。
測量體溫一般常用三個部位,即口腔、腋窩、肛門。
正常的體溫:腋窩處:36℃—37.3℃,口腔處:36.6℃—37.7℃,肛門處:36.9℃—37.9℃。
通過測量後,凡是體溫超過正常範圍0.5℃以上時,稱為發熱。38℃以下者為低熱,38℃—39℃稱為中熱,超過39℃者為高熱,超過41℃時稱為超高熱,建議及時去醫院就醫。
接下來我們就了解一下發熱的原因
1,感冒引起的發熱:佔小兒發熱中的90%。這種發熱,不需要專門去調理,這是孩子免疫力增強的過程,退燒的話無異於人為降低孩子體質。
2,感染性發熱:感染性發熱比如病毒、細菌、寄生蟲等微生物導致的人體發熱,這類發熱主要是人體通過提升溫度,免疫系統能力增強,達到消滅來外物的目的。
3,非感染性因數:是人體內部出現問題,並非來外物引起的。大約可以分為這麼幾類:
(1)中樞性發熱,比如中暑。
(2)吸收熱,比如大面積燒傷、手術後組織損傷、心肌梗死、肺梗死。
(3)變態反應性發熱,常見的有風溼熱、藥物熱、輸血輸液反應等引起的發熱。
(4)內分泌與代謝障礙,比如甲亢。
(5)自主神經功能紊亂,影響了體溫正常調節,多為低熱。
了解了發燒的原因,那麼小兒發燒之後該怎麼辦呢?
1,首先應該讓孩子臥床休息,發熱的孩子要注意飲食調養,保證水分充足。可以吃些清淡、容易消化的食物,如牛奶、稀粥、麵條等。注意不要勉強小兒進食。
2,如果孩子體溫在38.5攝氏度以下,可以進行物理降溫,如溫水擦浴,毛巾包裹冰塊放在前額、腋窩、腹股溝處降溫等。需要注意的是,孩子最好不要用酒精擦浴降溫,因為孩子的皮膚比較嬌嫩,酒精會破壞皮膚屏障。
當孩子體溫超過38.5℃時,就要應用藥物降溫了,比如布洛芬等,如果有右旋布洛芬降溫效果更好。注意孩子最好不要用複方類藥物,單用一種退燒藥就可以了。建議在應用藥物時最好在醫生的指導下應用。
3,寶寶發燒後,只要出現下面情況中的任何一種,都要及時去醫院。
(1)3個月以內的寶寶發燒,要立即去醫院。
(2)3個月以上的寶寶發燒,如果精神狀態不好也應該去醫院。
(3)如果燒已經退了,但精神狀態還不好,也要去醫院。
(4)發燒的同時有頭痛、抽搐、喉嚨痛、耳朵疼、出皮疹,或嘔吐、腹瀉等症狀,要去醫院。
(5)2歲以下的寶寶,持續發燒超過24小時,要去醫院。
(6)2歲及以上的寶寶,持續發燒超過3天,要去醫院。
(7)無論多大年齡,體溫反覆超過40℃,要去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