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項基於大規模平行測序(MPS)的無創產前基因檢測技術(簡稱NIFTY)在胎兒染色體非整倍體檢測中的臨床應用評價結果於 2012年11月9日在《臨床診斷》(Prenatal Diagnosis)雜誌發表。這項臨床研究的規模高達11105例病例,歷時兩年之久,由深圳華大基因研究院、深圳華大臨床檢驗中心、首都醫科大學、中國人民解放放軍總醫院、及其他國內二十多家醫院合作完成。臨床結果顯示,NIFTY在21三體及18三體症候群的檢測中具有高特異性和高敏感性。此外,研究人員還提出可以整合基於MPS的NIFTY檢測技術,在我國建立新的篩查診斷模型等設想。
胎兒染色體數目異常是一種偶發性疾病,迄今尚無有效的治療方法,只能通過產前篩查、診斷等手段進行一定程度的預防。但目前傳統的產前診斷多採用羊膜穿刺等侵入性取樣方法,可能會導致感染並存在一定機率的流產等風險。有研究發現在孕婦外周血中存在胎兒游離DNA片段,據此理論,通過採取5mL孕婦靜脈血,從中提取源於血漿的游離DNA,採用MPS技術,結合生物信息學分析,從而即可檢測出胎兒發生染色體非整倍體疾病(如21-三體又稱唐氏症候群、 18-三體症候群、13-三體症候群)的風險。這種基於MPS的NIFTY檢測技術成為一種新的安全檢測方法。
在同類型的臨床研究中,參與者人數從387人到4664人不等。而在本次大規模臨床研究中,覆蓋範圍包括我國15個省和4個直轄市的49個醫療中心,這些醫療中心均經過國家衛生部批准授權,可進行產前檢測與診斷。此次臨床評價所募集到的11105名參與者處於不同程度臨床風險,並且都符合以下條件:18周歲以上的孕婦,單胎,9-28孕周之內。
通過對上萬名參與者進行了胎兒21三體和18三體症候群的檢測後,共檢測到190位染色體數目異常的患者,包括143位21三體症候群患者以及47 位18三體症候群患者。通過對陽性結果進行核型分析以及胎兒出生後的隨訪,研究人員發現所檢測出的21三體和18三體症候群病例中均有一例假陽性;而在對所有的陰性病例及胎兒出生後的隨訪中發現沒有出現假陰性。因此,本次臨床結果顯示NIFTY技術的敏感度達到100%,準確度達到99.96%。此外,在本次一萬多名參與者中僅有190位(1.17%)染色體數目異常的患者,這說明對於98%的人群來說,侵入性診斷都是可以避免的。
理論上講,基於MPS的NIFTY檢測技術能夠檢測所有類型的胎兒染色體非整倍體異常以及微缺失/微複製。但是其他的染色體數目異常在12孕周之後相對比較罕見,因此臨床主要對18三體和21三體進行檢測。此外,對於嵌合體或者染色體結構異常方面的檢測,目前尚有困難。在本研究中所出現的兩例假陽性,研究人員推測可能就是由於胎兒分別為微重複和嵌合體型的染色體結構異常造成的。關於這些特殊情況的檢測還有待於更進一步的研究。
基於MPS的NIFTY檢測技術所帶來的一個倫理問題就是這種新的方法可對性染色體進行檢測,其中包含有胎兒的性別信息。但依據我國當前狀況,禁止非醫學用途在胎兒出生前公開性別信息。因此,對於胎兒性染色體異常的狀況,需要建立一種綜合全面的知情同意程序,使得孕婦能夠對是否需要這些附加信息做出最佳決定。
毫無疑問,基於MPS的NIFTY檢測技術在21三體和18三體症候群的檢測中效率更高。雖然該技術的大規模推廣還受限於其價格和報告時間,但這種狀況很快便會改善。隨著高通量測序的不斷發展,在不久的將來,這種檢測技術可能會比傳統的侵入性方法更為便宜,並且報告周期也將會縮短到3天甚至更短。此外,測序深度的增加,也將使得該技術能夠檢測染色體結構異常甚至單基因疾病。這種新的技術將從根本上改變傳統的產前檢測及診斷。當然,在應用於臨床的過程中,尚需建立全面的規範及流程,並且在該過程中讓孕婦擁有足夠的知情權和選擇權。
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註明"來源:中國教育裝備採購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於中國教育裝備採購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中國教育裝備採購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② 本網凡註明"來源:XXX(非本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且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註明的"稿件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③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兩周內與本網聯繫,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