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萬案例揭示無創產前基因檢測技術高敏感性和高特異性

2020-12-23 中國教育裝備採購網

  一項基於大規模平行測序(MPS)的無創產前基因檢測技術(簡稱NIFTY)在胎兒染色體非整倍體檢測中的臨床應用評價結果於 2012年11月9日在《臨床診斷》(Prenatal Diagnosis)雜誌發表。這項臨床研究的規模高達11105例病例,歷時兩年之久,由深圳華大基因研究院、深圳華大臨床檢驗中心、首都醫科大學、中國人民解放放軍總醫院、及其他國內二十多家醫院合作完成。臨床結果顯示,NIFTY在21三體及18三體症候群的檢測中具有高特異性和高敏感性。此外,研究人員還提出可以整合基於MPS的NIFTY檢測技術,在我國建立新的篩查診斷模型等設想。

  胎兒染色體數目異常是一種偶發性疾病,迄今尚無有效的治療方法,只能通過產前篩查、診斷等手段進行一定程度的預防。但目前傳統的產前診斷多採用羊膜穿刺等侵入性取樣方法,可能會導致感染並存在一定機率的流產等風險。有研究發現在孕婦外周血中存在胎兒游離DNA片段,據此理論,通過採取5mL孕婦靜脈血,從中提取源於血漿的游離DNA,採用MPS技術,結合生物信息學分析,從而即可檢測出胎兒發生染色體非整倍體疾病(如21-三體又稱唐氏症候群、 18-三體症候群、13-三體症候群)的風險。這種基於MPS的NIFTY檢測技術成為一種新的安全檢測方法。

  在同類型的臨床研究中,參與者人數從387人到4664人不等。而在本次大規模臨床研究中,覆蓋範圍包括我國15個省和4個直轄市的49個醫療中心,這些醫療中心均經過國家衛生部批准授權,可進行產前檢測與診斷。此次臨床評價所募集到的11105名參與者處於不同程度臨床風險,並且都符合以下條件:18周歲以上的孕婦,單胎,9-28孕周之內。

  通過對上萬名參與者進行了胎兒21三體和18三體症候群的檢測後,共檢測到190位染色體數目異常的患者,包括143位21三體症候群患者以及47 位18三體症候群患者。通過對陽性結果進行核型分析以及胎兒出生後的隨訪,研究人員發現所檢測出的21三體和18三體症候群病例中均有一例假陽性;而在對所有的陰性病例及胎兒出生後的隨訪中發現沒有出現假陰性。因此,本次臨床結果顯示NIFTY技術的敏感度達到100%,準確度達到99.96%。此外,在本次一萬多名參與者中僅有190位(1.17%)染色體數目異常的患者,這說明對於98%的人群來說,侵入性診斷都是可以避免的。

  理論上講,基於MPS的NIFTY檢測技術能夠檢測所有類型的胎兒染色體非整倍體異常以及微缺失/微複製。但是其他的染色體數目異常在12孕周之後相對比較罕見,因此臨床主要對18三體和21三體進行檢測。此外,對於嵌合體或者染色體結構異常方面的檢測,目前尚有困難。在本研究中所出現的兩例假陽性,研究人員推測可能就是由於胎兒分別為微重複和嵌合體型的染色體結構異常造成的。關於這些特殊情況的檢測還有待於更進一步的研究。

  基於MPS的NIFTY檢測技術所帶來的一個倫理問題就是這種新的方法可對性染色體進行檢測,其中包含有胎兒的性別信息。但依據我國當前狀況,禁止非醫學用途在胎兒出生前公開性別信息。因此,對於胎兒性染色體異常的狀況,需要建立一種綜合全面的知情同意程序,使得孕婦能夠對是否需要這些附加信息做出最佳決定。

  毫無疑問,基於MPS的NIFTY檢測技術在21三體和18三體症候群的檢測中效率更高。雖然該技術的大規模推廣還受限於其價格和報告時間,但這種狀況很快便會改善。隨著高通量測序的不斷發展,在不久的將來,這種檢測技術可能會比傳統的侵入性方法更為便宜,並且報告周期也將會縮短到3天甚至更短。此外,測序深度的增加,也將使得該技術能夠檢測染色體結構異常甚至單基因疾病。這種新的技術將從根本上改變傳統的產前檢測及診斷。當然,在應用於臨床的過程中,尚需建立全面的規範及流程,並且在該過程中讓孕婦擁有足夠的知情權和選擇權。

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註明"來源:中國教育裝備採購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於中國教育裝備採購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中國教育裝備採購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② 本網凡註明"來源:XXX(非本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且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註明的"稿件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③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兩周內與本網聯繫,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相關焦點

  • 研究顯示產前基因檢測技術有助篩查胎兒異常
    中新社深圳11月19日(記者鄭小紅)記者19日從深圳華大基因研究院獲悉,一項歷時兩年之久、規模高達11105例病例的大規模臨床研究顯示,運用大規模平行測序的無創產前基因檢測技術,將有助於對胎兒染色體數目異常進行產前篩查和健康預防。
  • 華大基因回應「缺陷寶寶」:該案例不在無創產前基因檢測範圍
    連續幾日發酵後,華大基因對無創基因檢測的準確性公開辯護,並披露數據證明其高準確性。此前,據多家媒體報導,湖南長沙一位「13號染色體長臂缺失綜合症」的患兒母親,在產前曾做華大無創基因檢測出錯,未能起到篩查作用,最終導致產婦生出帶有生理缺陷的嬰兒,且不予理賠,引發熱議。
  • 西安市臨潼區婦幼保健院開展無創產前DNA檢測
    理論上講無創產前檢測可以檢測出所有的染色體非整倍體,最常見的是21-三體症候群、18-三體症候群、13-三體症候群和性染色體多倍體。與傳統篩查技術相比,無創產前篩查具有更高的敏感性和特異性,據有關資料報導,對21-三體症候群、18-三體症候群、13-三體症候群和性染色體多倍體的篩查敏感性分別為 99.3%、97.4%、91.6% 和91%,而假陽性率僅有0.2%、0.2%、0.1% 和0.4%。哪些人群需要進行無創產前檢測?
  • 無創基因產前檢測之爭:該技術陷未檢測到唐氏兒糾紛
    她左思右想,將產下唐氏兒(唐氏症候群兒童)的根源指向了醫院和無創基因檢測技術(以下簡稱無創基因)。7月13日,一篇《華大癌變》的報導在網絡發酵,文中講述湖南長沙某位母親,質疑以華大基因為代表的無創基因技術未能起到篩查作用。無創基因檢測技術在國內推行的第8年,該技術被推到輿論的風口浪尖。
  • 華大基因推出無創產前檢測技術(NIPT),市場前景廣闊
    華大基因推出無創產前檢測技術(NIPT),市場前景廣闊 2014-07-08 21:14
  • Panorama:無創產前檢測技術中的「愛馬仕」
    本文首發於微信公眾號:Eman邇文基因(ID:emangene)提起無創DNA產前檢測(NIPT),幾乎大部分孕媽都知道,這是一種檢測胎兒是否有出生缺陷風險的非侵入性產前檢測,早期產檢需要進行的一項,主要檢測染色體是否異常。
  • 無創產前基因檢測監管缺席 福音還是陷阱?
    編者按:目前,多數醫院在宣傳無創產品基因檢測時均稱檢測技術已進入成熟階段,這一項新型基因檢測技術主要用於檢測胎兒染色體異常,與傳統的羊水穿刺染色體核型分析相比,無創產前基因檢測只需孕婦的一滴血即可測出胎兒有無出生缺陷,無創取樣、無流產風險、準確率高。然而,這項近似孕婦福音的技術在中國仍處於監管灰色地帶。
  • 梅州市無創產前基因檢測中心揭牌
    今日(30日)上午,梅州市出生缺陷防控新技術培訓暨NIPT(無創產前基因檢測)產前篩查中心啟動會舉行。據了解,NIPT(無創產前基因檢測)是近年來產前檢測領域出現的新型胎兒染色體疾病檢測技術,相對傳統的絨毛取樣或羊膜腔穿刺等具有「侵入性」的產前檢測方法而言,其通過高通量測序技術對母親外周血中的胎兒游離DNA進行「非侵入性」產前檢測,開闢了產前檢測的新篇章,有效補充了現有的產前篩查、產前診斷體系。
  • 無創基因產前檢測之爭丨高齡產婦做產前檢測,生出來仍是唐氏兒
    她左思右想,將產下唐氏兒(唐氏症候群兒童)的根源指向了醫院和無創基因檢測技術(以下簡稱無創基因)。7月13日,一篇《華大癌變》的報導在網絡發酵,文中講述湖南長沙某位母親,質疑以華大基因為代表的無創基因技術未能起到篩查作用。
  • Panorama:新一代無創DNA產前檢測技術
    (NIPT),也是香港邇文基因的一個技術與服務優勢所在。 它可向您揭示寶寶早在9周內罹患遺傳疾病的風險,以便協助醫生和準父母們採取相應的預防措施,防止患有嚴重遺傳疾病的嬰兒出生。 一、什麼是無創DNA產前檢測(NIPT)?
  • 別盲目迷信無創DNA產前檢測
    近日,一篇名為《華大癌變》的文章在網絡盛傳,內容為湖南長沙一位「13號染色體長臂缺失症候群」的患兒母親,質疑以華大基因為代表的無創產前基因檢測出錯,未能起到篩查作用,最終導致產婦生出帶有生理缺陷的嬰兒,且不予理賠。華大基因的無創產前基因檢測的業務水平以及此前號稱「高準確率」的宣傳也受到質疑。
  • 華大基因發澄清公告:對產前基因檢測已提供充分風險提示
    中證網訊(記者 齊金釗)7月13日晚間,華大基因(300676)發布公告,就《華大癌變》相關報導進行澄清。華大基因表示,相比傳統唐氏篩查技術而言,無創產前基因檢測(以下稱「NIPT」)具有高準確性的特點。
  • 無創產前基因檢測的縱深化發展與產品競爭
    無創產前基因檢測作為目前技術最成熟,應用最廣泛的臨床基因檢測技術,並沒有止步不前,而是在不斷的朝縱深發展,成為基因行業競爭最為激烈的領域:   早在2016年12月3日——藥明康德集團企業明碼生物科技就發布其無創孕前基因篩查產品——「福碼」(FamilyCODE
  • 研究人員發現兩種腫瘤影響無創產前基因檢測結果
    這是研究者首次在亞洲人群中發現妊娠合併惡性腫瘤影響無創產前基因檢測結果,也是研究者首次發現胃癌和無性細胞癌這兩種腫瘤對無創產前基因檢測結果有影響。這一研究成果對孕期腫瘤的早診有著重要參考意義。 作為國內首家推出商業化無創產前基因檢測的機構以及衛計委第一批無創產前基因檢測試點單位,華大基因截至目前已經累計進行了170餘萬例無創產前基因。
  • 1.4億 華大基因中標河北省孕婦無創產前基因檢測項目
    河北無創產前基因檢測,35萬人受益河北省政府採購網發布的中標公告顯示,河北省自今年4月1日啟動實施孕婦無創產前篩查項目,為轄區內孕婦(含戶籍人口和流動人口)每孕期免費提供一次產前基因篩查(或唐氏血清學篩查),檢測適宜孕周為12周-22+6周。
  • 關注無創產前檢測技術的拓展應用,學會團體標準工作持續發力!
    9月22日,由廣東省精準醫學應用學會副會長單位廣東省婦幼保健院提出的《基於孕婦外周血血漿游離DNA的無創產前檢測胎兒基因組疾病技術規範》團體標準項目提案,經學會團體標準委員會審查通過正式立項,並於同日在全國團體標準信息平臺發布立項公示。
  • 華大無創產前基因檢測_首頁業界動態_親子首頁_太平洋親子網
    華大基因無創產前基因檢測(NIFTY ®)是一種新型、準確率高且風險低的檢測技術。  NIFTY®技術即通過採集孕婦外周血(5ml),提取游離DNA,採用新一代高通量測序技術,結合生物信息分析,得出胎兒患染色體非整倍體(21-三體又稱唐氏症候群,18-三體,13-三體)的風險。該方法最佳檢測時間為孕早、中期,具有無創取樣、無流產風險、高靈敏度,準確性高的特點。「華大無創產前基因檢測」享有深圳市政府專項補貼,特惠價880元。
  • 10年磨一劍,無創產前基因檢測「爆紅」是如何煉成的?
    之後,許多行業內的科學家和生物學家都希望能夠基於這一發現開發出胎兒疾病的檢測產品。「這個過程中出現了很多新方法,但是效果都不太好。」華大基因副總裁趙立見告訴動脈網:「很多檢測方法的特異性比較差,沒辦法在臨床普及。」2008年,華大基因開始嘗試用二代測序技術進行胎兒游離DNA的檢測。
  • 別盲目迷信無創DNA產前檢測 還無法代替傳統檢測
    華大基因的無創產前基因檢測的業務水平以及此前號稱「高準確率」的宣傳也受到質疑。據報導,上述湖南長沙患兒母親在懷孕時按照醫生的建議選擇華大基因進行無創產前基因檢測,檢測報告顯示「低風險」,後醫生根據該結果認為胎兒「問題不大」,但是孩子出生之後,結果卻是不幸患有缺陷。對此,華大基因拒絕承擔任何責任,理由是「13號染色體缺失問題不在該檢測服務範圍內」。一時間引起軒然大波。
  • 無創DNA產前檢測技術可以篩查哪些疾病什麼時間檢查最好
    隨著大家對產檢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對醫療服務水平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去香港做無創DNA產前檢測已經成為了一股熱潮,無數案例也驗證了香港無創DNA檢測項目確實是做產檢的不二之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