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期十天的《中國詩詞大會》第四季圓滿落幕,在十天的節目中,各路選手你方唱罷我登場,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展示出深厚卓越的詩詞功底,主持人董卿和幾位點評嘉賓妙語連珠,則是《中國詩詞大會》的另一大看點,而且,關於詩詞大會的相關話題仍然在熱烈討論。
近年來,各種喜劇和明星綜藝層出不窮,已經到了令人生厭的地步,而詩詞大會的出現,則將這種局面逐步瓦解,可以說,《中國詩詞大會》是文化和綜藝的有機結合,是綜藝節目中的一股清流,讓我們在喧囂之後獲得前所未有的寧靜,沉下心去感受詩詞的魅力;而它的意義也不僅僅止於對詩詞的背誦,換言之,《中國詩詞大會》就是一個傳播文化的平臺,以一種「潤物細無聲」的方式讓大眾愛上詩詞。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從《百家講壇》到漢字聽寫大會、成語大會等文化盛會,再到如今的《中國詩詞大會》,不但是將在電腦上追劇的觀眾重新拉回到電視機前,而且逐步喚醒了沉睡多年的中華文化基因,這危機中的微熹,堪稱彌足珍貴。
《中國詩詞大會》之所以能夠大受追捧,根本的原因在於人們對中國文化中最精緻文字的膜拜心理,如今浸淫於網絡語彙,仍心嚮往之。這也可以理解為何現在的父母在孩子三四歲時就令其背詩,可惜最終難以塑造其「詩和遠方」,孩子的精神生活最終被奧數和考級等佔據。借古詩詞學霸爆紅的契機,教育人士期待能在全社會的努力下,改變古詩詞整體教育氛圍——未來能減少孩子「苦惱」背書,而是因為懂得才熱愛,因為理解才淡然,愜意感受和品味古詩詞之美。
《中國詩詞大會》不單純是一檔電視節目,更像是一所課堂,讓我們在眾位學者深入淺出又略帶輕鬆幽默的講解中,倘徉在詩詞的海洋,在提升自身文學素養的同時,也間接領略古人的才華和處世哲學,感受中華文明的璀璨輝煌。
《中國詩詞大會》的推出,讓我們有機會重溫那些歷久彌新的經典詩句,這樣的溫故知新,可以拂去我們記憶上的灰塵,而古代文人的情懷和智慧,也同樣能點亮我們今天的生活。
文化強,則民族強,文化復興,則民族復興,《中國詩詞大會》的推出不光是詩詞的狂歡,而是一種發自內心的熱愛,相信在不遠的將來,我們包括古詩詞在內的傳統文化,必將再次綻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