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說
巧恩美語和ofo小黃車都在借新錢還舊帳,是在想方設法解救企業於水深火熱,還是連環欺詐消費者?這類事件背後的是非論斷,相信自有法律會對他們的行為評判,並還消費者一個公道。
據央視財經報導,近日,上海警方通報了「巧恩兒童美語」培訓機構跑路案件偵辦情況,經過公安和檢察機關縝密偵查,揭開了巧恩兒童美語其所謂「經營不善」背後的真相。
2019年5月,上海「巧恩兒童美語」的16家門店一夜之間全部關門,導致大量學生的學費退還無門,未能履約的金額達到1300多萬元。經上海警方調查,該機構長期經營不善,早已無法履行教育合同。
2018年10月起,該機構發生資金流轉困難,無法支付員工工資。然而負責人李某某在明知之前的促銷手段無法止損的情況下,仍然繼續採用買一年送半年、買兩年送一年的促銷手段,騙取家長的信任籤訂合同,採取「借新還舊」的方式用來填補之前客戶的退款。
今年9月,警方認定李某某的行為以非法佔有為目的,涉嫌合同詐騙罪被刑事拘留,11月2日檢察機關批准逮捕。
巧恩兒童美語「經營不善」,與其「借新還舊」的方式來圈錢填補之前客戶的退款有著極大關聯。這一方式與近日ofo小黃車APP上線的「天天返錢」活動類似。
據了解,其活動規則是將用戶押金轉至「天天返錢」帳戶,轉至天天返錢帳戶的押金無法直接購物,也不得要求將可提現餘額改回ofo平臺押金。用戶只能通過購物返現,押金會以雙倍返現的形式退還給用戶。
而要湊夠200多元的返現金額需要購買超過1500元的商品,目前等待退還押金的用戶仍然是1500萬左右。ofo小黃車因「經營不善」再出套路圈錢退押金的做法是否會將自己逼上了巧恩兒童美語的不歸路,耐人尋味。此外,ofo小黃車已因涉嫌詐騙被用戶舉報,警方現已介入。
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指出,因「經營不善」破產關門,是企業經營中不可避免的,經營者也不會因「經營不善」就承擔刑責,然而,「經營不善」不能變為「圈錢」跑路的套路,這屬於故意利用「經營不善」,非法佔有他人的錢財,已經涉嫌犯罪。
近年來,深受教育機構因「經營不善」圈錢跑路之害的學生和家長不在少數。負責「巧恩美語」詐騙案的上海警方表示,家長一定要審核其是否具有辦學許可證,不要一次性購買高額課程包。
早在2018年8月,國務院辦公廳便印發了《關於規範校外培訓機構發展的意見》,要求校外培訓機構「不得一次性收取時間跨度超過3個月的費用」。出發點即是出於規避培訓機構一次性收取高額學費後「跑路」等風險事件。
針對教育培訓機構圈錢跑路的現象,北京市地平線律師事務所胡永平律師表示,遇到教育培訓機構跑路時,家長也可依靠法律途徑:一是通過訴訟解決。家長可以依據合同法和雙方籤訂的合同,向法院起訴,要求對方承擔賠償損失等違約責任。二是向公安機關報案處理。有些培訓機構從一開始就是利用教育培訓的幌子,通過收取學員的預付學費來吸收公眾資金,並將其挪用於其他投資,其行為已經涉嫌非法集資或詐騙。對於這種情況,家長可以向公安機關提供線索,請求其立案查處,並追回損失。
紅星新聞也表示,教育培訓機構是因滿足受教育者的市場需求而存在,促進教育培訓機構規範經營,提高培訓質量,需要有更充分的市場競爭,也需要受教育者理性選擇。家長們也要從培訓機構頻繁「跑路」現象中,吸取教訓,在選擇機構時,要認真了解機構的資質、師資、課程、經營情況,而不能輕信宣傳,不能再讓自己被「套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