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中離婚時如何看待孩子撫養權問題?

2020-12-23 澎湃新聞

《民法典》中離婚時如何看待孩子撫養權問題?

2020-12-22 10:4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離婚對於現代生活的快節奏來說,似乎已經司空見慣,見怪不怪了,中國傳統的婚姻觀念正在逐步的發生微妙變化。而不變的是,離婚後孩子的撫養權歸屬問題卻一直是離婚糾紛中夫妻雙方最重要的爭議焦點問題之一,本期欄目邀請遼寧秀文律師事務所周瑩律師通過今天這篇文章,能夠使大家對於撫養權的疑惑得到一定解答。

一、2021年1月1日起施行的《民法典》對撫養權又是如何規定的呢?

《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四條「父母與子女間的關係,不因父母離婚而消除。離婚後,子女無論由父或者母直接撫養,仍是父母雙方的子女。

離婚後,父母對於子女仍有撫養、教育、保護的權利和義務。

離婚後,不滿兩周歲的子女,以由母親直接撫養為原則。已滿兩周歲的子女,父母雙方對撫養問題協議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據雙方的具體情況,按照最有利於未成年子女的原則判決。子女已滿八周歲的,應當尊重其真實意願。」

《民法典》施行以後,進一步明確了法院對於不滿兩周歲的子女,以由母親直接撫養為原則;已滿兩周歲的子女,以最有利於子女成長為原則;子女已滿八周歲的,由於孩子具備了一定判斷能力,應當尊重子女的真實意願。

二、在爭奪孩子撫養權歸屬時,哪些可以作為有利因素呢?

1、雙方基本條件

父母雙方基本條件,包括但不限於工作性質、工作環境、收入狀況、居住條件、生活習慣,文化程度、性格修養等,通過對雙方的基本條件進行比較分析,突出有利因素。即使夫妻雙方的基本條件,如工資收入、教育程度等差異不大,但並不表示就沒有差異。比如其中一方生活習慣是長期酗酒、賭博,很明顯的會對孩子未來的成長產生不利影響。

2、離婚雙方父母基本條件

現今社會,生活節奏如此快,夫妻雙方都要工作,真正帶孩子的往往不是夫妻任何一方,特別是對於學齡前兒童,通常帶孩子的是一方的父母。因此,長期帶孩子的父母的意見及身體情況,往往也是影響孩子撫養權的一個重要方面。

3、孩子生活環境方面

離婚糾紛案件中孩子撫養問題的處理原則,是有利於孩子的健康成長。如果雙方離婚,但有一方距離學校較近,或生活小區成熟,對孩子入學、生活最為有利,當然得到孩子撫養權的可能性就會更大。所以大家也可以從這個方面提出有力證據。

三、孩子的意見非常重要

《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四條第三款規定:「已滿兩周歲的子女,父母雙方對撫養問題協議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據雙方的具體情況,按照最有利於未成年子女的原則判決。子女已滿八周歲的,應當尊重其真實意願。」

如果孩子年滿八周歲,一般法院在處理撫養問題上,會認真聽取孩子的意見,並做筆錄入卷。在離婚前或離婚過程中,做好孩子的思想工作,使孩子願意隨自己生活是變得格外重要。

即使離婚時法院判決孩子撫養權始終遵循著一切有利於孩子的原則,但這也只是將對孩子造成的傷害降低的一種手段,但對孩子心靈造成的傷害是無法彌補的。古語有云「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我們希望每個人都能夠慎重的對待結婚和離婚,珍惜婚姻,珍惜彼此!

微信搜索

「遼寧普法」

原標題:《《民法典》中離婚時如何看待孩子撫養權問題?》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父母離婚,民法典如何規定撫養權?
    該專欄以記者小李的視角,邀請本市各法院法官對讀者普遍關心的民法典熱點問題,以簡潔通俗的語言深入淺出地講解,向讀者傳遞民法典的知識內涵和立法精神,讓民法典走到群眾身邊、走進群眾心裡。孩子的健康成長離不開父母的呵護但當父母走上離婚的道路孩子的撫養權會成為焦點夫妻間的子女爭奪戰經常上演孩子到底歸誰?
  • 走進民法典 || 父母離婚後,孩子撫養權歸誰?
    家是溫暖的港灣擁有和諧美滿的家庭擁有疼愛自己的父母對每個孩子而言都無比幸福然而當父母的婚姻走到盡頭子女的撫養權問題就成為了一個不得不面對的現實問題《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四條第三款離婚後,不滿兩周歲的子女,以由母親直接撫養為原則。已滿兩周歲的子女,父母雙方對撫養問題協議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據雙方的具體情況,按照最有利於未成年子女的原則判決。
  • 小李看「典」 | 父母離婚 民法典如何規定撫養權
    該專欄以記者小李的視角,邀請本市各法院法官對讀者普遍關心的民法典熱點問題,以簡潔通俗的語言深入淺出地講解,向讀者傳遞民法典的知識內涵和立法精神,讓民法典走到群眾身邊、走進群眾心裡。孩子的健康成長離不開父母的呵護但當父母走上離婚的道路孩子的撫養權會成為焦點
  • 《民法典》關於離婚後子女撫養權的規定
    《民法典》關於離婚後子女撫養權的規定 2020-12-08 11:4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離婚子女撫養權《民法典》中這樣規定,撫養費歸屬都講清楚了
    》的實施,相關配套的司法解釋也逐步的在完善當中,尤其是《婚姻家庭編》的司法解釋更是成為大家關注的焦點,隨著離婚率的逐年攀升,離婚程序、離婚子女撫養權、夫妻共同財產分割等問題成為諮詢最多的內容之一,今天就帶著大家走進《民法典》中的離婚子女撫養權這一話題,看看關於這一塊法律是如何規定的。
  • 離婚子女撫養權《民法典》中這樣規定,歸屬撫養費變更都講清楚了
    隨著《民法典》的實施,相關配套的司法解釋也逐步的在完善當中,尤其是《婚姻家庭編》的司法解釋更是成為大家關注的焦點,隨著離婚率的逐年攀升,離婚程序、離婚子女撫養權、夫妻共同財產分割等問題成為諮詢最多的內容之一,今天就帶著大家走進《民法典》中的離婚子女撫養權這一話題,看看關於這一塊法律是如何規定的
  • 漫說《民法典》:孩子的撫養權誰說了算?
    民法典作為「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與每個人都息息相關對未成年人的保護更是其中的重要部分許多夫妻離婚時往往因為撫養權問題爭執不下子女撫養權該如何處理一起來看看今天的漫說《民法典》家庭教育對孩子的未來成長至關重要,不管父母離婚與否,親子關係不會因父母的離婚而改變。
  • 婚姻解體,孩子的撫養權、探視權、改姓問題,民法典是這樣規定的
    婚姻解體,也就是夫妻離婚了,孩子問題恐怕是最難以解決的問題了。孩子一般面臨著由誰撫養、如何探視、能不能改姓的問題,這三個問題產生的矛盾最多,成為夫妻離婚孩子形成的三大問題。這些問題怎麼解決,民法典的約定與現行的婚姻法是不同的。
  • 離婚後孩子的撫養權歸屬要聽誰的?這些事民法典中有說法
    原標題:婚姻家庭「煩心事」民法典中有「說法」家庭是社會的細胞。婚姻家庭關係和諧與否,一頭連著家庭的幸福感,一頭連著社會的安定團結。對方婚前隱瞞病情該不該介意?婚姻中對方欠的債你有沒有義務還?離婚後孩子的撫養權歸屬要聽誰的?這些婚姻家庭的「煩心事」,聽聽民法典怎麼解答。
  • 《民法典》:離婚撫養權規定的3個要點|轉需
    《民法典》:離婚撫養權規定的3個要點|轉需 2020-11-17 16:0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新婚姻法中對離婚時孩子撫養權是怎麼規定?
    據調查在離婚案件當中,60%左右的案件中都存在爭奪孩子撫養權的問題,那麼新婚姻法中對離婚時孩子撫養權是怎麼規定?下面頂律網律師諮詢小編將給大家講解。一、2021新婚姻法中對離婚時孩子撫養權是怎麼規定?《民法典》第1048條規定「離婚後,不滿兩周歲的子女,以由母親直接撫養為原則。已滿兩周歲的子女,父母雙方對撫養問題協議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據雙方的具體情況,按照最有利於未成年子女的原則判決。子女已滿八周歲的,應當尊重其真實意願。」二、新婚姻法頒布後爭取撫養權需要注意哪些事項?
  • 父母離婚民法典如何規定撫養權 子女年滿八歲 跟誰自己決定
    內容提要:孩子的健康成長離不開父母的呵護,但當父母走上離婚的道路,孩子的撫養權會成為焦點,夫妻間的子女爭奪戰經常上演。孩子到底歸誰?學歷高、條件好就一定能獲得孩子的撫養權嗎?2021年1月1日即將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給出了答案。
  • 【今日說「典」】 離婚後,子女撫養權歸誰?
    往往因為撫養權問題爭執不下子女撫養權如何處理更有利於孩子的身心健康?2019年,甲女以夫妻感情破裂為由起訴離婚,被判決駁回,時隔9個月後再次訴至法院,要求與乙男離婚,兩子女均由其撫養,乙男每月支付撫養費2000元至孩子年滿十八周歲止。訴訟時,小丙已滿八周歲、小丁不滿兩周歲。法院審理過程中,雙方極力爭奪兩子女的撫養權,並就此展開辯論。
  • 《民法典》婚姻法解讀——離婚後子女關係、撫養權及父母探望權
    關於撫養權的基本原則子女撫養問題的關鍵,在於怎樣保護子女的健康成長權,在處理這一問題上,《民法典》和相關法律法規及司法解釋體現了法律最人性化的一面。在訴訟離婚中,如果雙方就子女撫養問題達成協議,一般法院會尊重其協議,但是雙方協議由父方或母方撫養子女對子女正常生活有嚴重不利的除外。
  • ...撫養權,這個案子怎麼判?法官:《民法典》完善離婚後子女撫養規定
    父母離婚十多年後,原先經法院調解隨母親生活的14歲女兒突然提出要跟父親生活,但父親卻因組建了新家庭拒絕了這一請求。為此,女孩的母親一紙訴狀把前夫告上法庭……對於這起父母雙方均欲放棄未成年女兒撫養權的特殊糾紛案件,法院會如何判定?近日,該案在南通市中級人民法院最終落槌。
  • 劉克希解讀《民法典》與百姓生活⑥離婚後小孩的撫養權歸誰?
    離婚後,如何爭取孩子的撫養權?在《民法典》中,有了不少新變化。首先,明確了將離婚的子女撫養權歸屬由一周歲改為兩周歲,同時子女撫養意願的參考年齡明確為8周歲。【法律原文】《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四條第三款:「離婚後,不滿兩周歲的子女,以由母親直接撫養為原則。已滿兩周歲的子女,父母雙方對撫養問題協議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據雙方的具體情況,按照最有利於未成年子女的原則判決。子女已滿八周歲的,應當尊重其真實意願。」
  • 【維權微課堂】父母離婚,孩子跟誰?聽聽《民法典》如何規定~
    《最高院關於審理離婚案件子女撫養問題的意見》中亦規定,兩周歲以下的子女,在離婚後一般隨母方生活。在實踐中,法院審理離婚案件時,對於不滿兩周歲的孩子撫養權問題,也大都是按照該意見從有利於孩子身心健康的角度出發作出孩子隨女方生活的判決。
  • 她關注 | 離婚時,孩子的撫養權如何處理?
    律師:斯淑芳離婚糾紛案件,到最後雙方分歧最大的無非兩種一是財產與債務,二是孩子撫養權。今天我們講講離婚案中關於孩子撫養權的問題。《民法典》第1084條第三款規定:離婚後,不滿兩周歲的子女,以由母親直接撫養為原則。已滿兩周歲的子女,父母雙方對撫養問題協議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據雙方具體情況,按照最有利於未成年子女的原則判決。子女已滿八周歲的,應當尊重其真實意願。根據該法條,最難解決的就是兩周歲以上八周歲以下的孩子的撫養權爭奪。
  • 《民法典》:關於未成年人撫養權,最新規定都在這了!
    夫妻離婚時,常常在子女的撫養上產生糾紛,對此,新出臺的《民法典》對此作出了新的規定,本文就此問題展開闡述。我國《民法典》第1084條規定:「不滿兩周歲的子女,以由母親直接撫養為原則。在上述條文中,大家應當注意的是,未滿2周歲的孩子的撫養權是直接判給母親的,在一眼看不到好結局的婚姻裡,不再是之前的哺乳期的孩子。8周歲以上的孩子,有權利自己選擇跟隨父親生活還是跟隨母親生活,所以,親子關係在此十分重要。那麼,2-8歲之間的未成年人的撫養權應當歸誰呢?法院在判決時主要考慮以下因素:(一)未成年人被照顧的狀態。
  • 民法典明確離婚後撫養權歸誰:已滿8周歲子女有話語權
    「爸爸媽媽離婚,我想和媽媽生活,媽媽每天都在我(和)姐姐的身邊,……爸爸一直很少回來……我不想跟他在一起。」去年11月,8歲的小志(化名)與10歲的姐姐小珠(化名)在父母的離婚案中,分別手寫證詞表示願意跟隨母親生活。據悉,姐弟倆的父母因感情破裂在法院進行離婚訴訟,但雙方均提出要求姐弟倆由自已攜帶撫養。法院認為,由於姐弟倆均超過八周歲,經詢問都表示希望繼續跟隨母親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