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絕執行法院判決?該行為觸犯刑法!

2020-12-16 瀛臺律師事務所

作者:北京瀛臺律師事務所

【案件回放】

章某和齊某是一對夫妻,2014年7月,二人想要擴大自己的生意,但由於資金不足,故二人向好友謝某九十萬元。後二人的生意越做越大,但借款到期後二人卻不願意還款。謝某無奈,將二人訴至法院,要求二人償還借款本息,後經法院審理,支持了謝某的訴訟請求,判令二人共同償還借款本息。但章某和齊某拒不執行法院的生效判決,將財產轉移至章某母親的名下以逃避債務,後警方認為章某夫妻的情形已涉嫌犯罪,將案件移至公安機關偵查。後經法院審理,認為章某和齊某轉移財產,導致判決無法執行,其行為構成拒不執行判決罪,分別判處二人有期徒刑兩年和一年六個月。

【瀛臺律師論法】

根據《刑法》第一百三十一條規定:「對人民法院的判決、裁定有能力執行而拒不執行,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罰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單位犯前款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並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

本案中,章某和齊某向謝某借款九十萬元,但借款到期後拒絕償還借款本息,甚至在法院判決後夫妻轉移財產,導致判決無法執行。故二人行為已觸犯刑法,情節嚴重,構成拒不執行判決罪,應予定罪量刑。

【瀛臺律師提醒】

對人民法院的判決、裁定有能力執行而拒不執行,情節嚴重的,構成犯罪。觸犯了法律就需要受到法律的制裁,天網恢恢,疏而不漏!

相關焦點

  • 拒不執行法院判決、裁定,老賴被判刑
    12月23日,記者從白銀市中級人民法院了解到,日前,白銀市平川區人民法院對受理的首例涉嫌犯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公訴案件進行公開宣判,法庭以被告人張某某犯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判處其有期徒刑一年,緩刑二年。
  • 拒不執行法院判決?等待你的將是...
    欠債還錢本是天經地義之事,但是欠錢不還,甚至故意躲避法院判決,這可就讓人品問題變成了法律問題!單老爺子一氣之下將段富告上法院。經法院審理後,判令段富夫妻二人共同償還借款及本息。在段富不履行還款義務的情況下,單老爺子到法院申請強制執行。執行幹警受理案件後,通知段富夫妻及時履行還款判決,可是事情遠遠不止這麼簡單,段富夫妻二人誓將無賴進行到底,拒不執行法院判決,經查證,為躲避債務段富多次向其女兒的銀行帳戶進行大額轉款,金額累計70餘萬元。
  • 法院判決書成「白條」 行為給付之訴遭遇「執行難」
    行為給付之訴遭遇「執行難」  郭宏鵬 江俊濤  歷經4年6審,福建省廈門市中級人民法院最終判令廈門雄震集團公司(下稱雄震集團)與紀女士籤訂無固定期勞動合同。但是,由於雄震集團拒絕執行法院的生效判決,紀女士手上的判決書成了一張「白條」。
  • 2020 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刑法規範總整理
    關於拒不執行人民法院調解書的行為是否構成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的答覆(2000年)3. 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條的解釋(2002年)4. 關於依法嚴肅查處拒不執行判決、裁定和暴力抗拒法院執行犯罪行為有關問題的通知(2007年)5. 關於審理拒不執行判決、裁定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2015年)6.
  • 「老賴」拒不執行法院判決怎麼辦?「拒執罪」了解一下
    別做夢了,對於法院判決已經生效的有給付內容的判決,當事人有能力去執行,可是拒絕執行,而且情節嚴重的行為,就涉嫌觸犯「拒執罪」,這是一項刑事罪名。拒執罪是什麼罪?數據顯示,近三年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的案件量呈逐年增長趨勢,且在2019年案件量爆發,公開案件量約上一年的5.5倍。從數據上來看,拒執罪,這個一直存在於刑法中,卻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罕有應用,隨著執行力度的提升開始被「激活」使用。拒執罪案件遍布全國,其中河南省公開的拒執罪案件最多,有3萬多件。案件量約佔全國拒執罪案件的88.2%。
  • 日照開發區法院嚴打拒不執行人民法院判決、裁定犯罪
    為依法懲治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犯罪行為,確保人民法院生效法律文書得到執行,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等法律規定,現就嚴厲打擊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犯罪行為通告如下:一、凡在日照經濟技術開發區人民法院立案執行但未履行生效法律文書所確定義務的自然人、法人及其他組織等被執行人
  • 出借銀行卡供「老賴」使用,或涉嫌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
    如果明知他人系「老賴」,而將個人銀行卡供其使用,規避執行法院的判決、裁定,屬於拒不執行裁判、裁定人幫助行為,可能涉嫌拒不執行裁判、裁定罪1.案例:汪某某、俞某某拒不執行判決、裁定案2.裁判理由:本院認為,被告人汪某某、俞某某對人民法院的判決、裁定有能力執行而拒不執行,情節嚴重,二被告人行為已觸犯刑律,均構成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公訴機關指控的罪名成立。系共同犯罪。
  • 一個犯罪行為觸犯多個罪名怎樣處理?什麼是想像競合?刑法罪數論
    有原則就有例外,一個行為也可能定數罪,《刑法》第204條規定,騙取出口退稅行為同時觸犯了逃稅罪的,應以騙取出口退稅罪和逃稅罪數罪併罰。但是如果判決宣告後,無論再犯新罪,還是發現漏罪,即使與已經判決的罪同種類的,也應該數罪併罰。財產犯罪中如果針對普通財務,事後處理贓物的行為不成立新罪。
  • 這名包工頭因不執行法院判決被刑拘
    ,且有能力履行但不執行,並自己名下的一處房產和一輛轎車轉移到他人名下,妨礙法院執行。目前,張某波因涉嫌拒不執行判決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是指對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或者裁定有能力執行而拒不執行,情節嚴重的行為。
  • 平川區法院宣判首例拒不執行判決案
    蘭州晚報訊 12月24日,省高院發布消息稱,平川區法院於日前對受理的首例涉嫌犯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公訴案件進行公開宣判,法庭以被告人張某某犯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判處其有期徒刑一年判決生效後,申請執行人又分別向平川區法院執行局申請強制執行。但在法院指定期限內,張某某拒不履行義務,也不報告財產情況。執行期間經法院查明,張某某將自己購買的價值428000元的轎車隱匿在他人名下,將名下公司的錢款636000元隱藏、轉移至其妻子名下,未如實向執行局進行報告。
  • 【以案釋法】五寨法院嚴厲打擊拒執犯罪,男子變賣財產逃避執行被刑拘
    法院生效判決的執行總是面臨著不少難啃的硬骨頭。其中,被執行人規避執行、抗拒執行,甚至不惜觸犯刑法的現象比較突出。對此,社會各界反映強烈,迫切希望人民法院以刑法手段進一步加大對拒執犯罪的打擊力度,堅決破除影響公平正義的最後一道藩籬。有些人拿到判決後還敢故意轉移、隱匿財產,人也玩起了消失,一副「反正我就沒錢」的「老賴」架勢。小編在此奉勸大家,這種行為完全不可取,情節嚴重甚至可能涉嫌犯罪。
  • 法院這種執行讓「死活不還錢」的老賴悔不當初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百一十二條規定: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是指對人民法院的判決、裁定有能力執行而拒不執行,情節嚴重的行為。處罰為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罰金。由上面兩條法律法規可以看出,欠債不還是民事訴訟,但是拒不執行法院判決,已經觸犯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 罪名釋義—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拒不執行判決、裁定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法釋(2015)16號)的規定,本罪的具體情形如下:負有執行義務的人有能力執行而實施下列行為之一的,應當認定為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條的解釋中規定的「其他有能力執行而拒不執行,情節嚴重的情形」:(一)具有拒絕報告或者虛假報告財產情況、違反人民法院限制高消費及有關消費令等拒不執行行為
  • 白銀市平川區法院宣判首例拒不執行判決案
    平川區法院宣判首例拒不執行判決案每日甘肅網12月25日訊 據蘭州晚報報導 12月24日,省高院發布消息稱,平川區法院於日前對受理的首例涉嫌犯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公訴案件進行公開宣判,法庭以被告人張某某犯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判處其有期徒刑一年,緩刑二年。
  • 白銀平川區法院宣判首例拒不執行判決案
    中國甘肅網12月25日訊據蘭州晚報報導 12月24日,省高院發布消息稱,平川區法院於日前對受理的首例涉嫌犯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公訴案件進行公開宣判,法庭以被告人張某某犯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判處其有期徒刑一年,緩刑二年。
  • 有錢不還開公司,大悟一「老賴」拒絕執行被判刑
    、裁定負有履行義務的當事人,在有履行能力並且能夠履行的情況下,拒不履行,情節嚴重的行為,就涉嫌觸犯「拒執罪」,這是一項刑事罪名。通過網絡查控,承辦法官發現被執行人黃某於2017年3月註冊成立了武漢某建築工程有限公司,公司註冊成本為200萬元,屬一人有限責任公司,黃某為該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因其有償還能力仍拒不履行人民法院已生效的判決,大悟法院依法將黃某涉嫌犯「拒執罪」的犯罪線索移交給公安機關。
  • 芷江法院:拒不履行法律義務、拒絕申報財產,一被執行人被拘留
    12月16日,芷江法院執行法官前往懷化市某單位開展了一起強制執行行動,被執行人王某平因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且拒絕申報財產,經執行法官多次勸導無效後,被依法採取強制措施,等待他的將是15天的司法拘留。拒不償還貸款,夫妻二人成為被告。2015年3月,王某平和妻子胡某英二人以承包工程為由向懷化某銀行貸款50萬元,胡某英自願承擔連帶償還責任。
  • 論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的法律完善
    因此,筆者認為應對該罪的規定在法律上進一步規範和完善,增加司法機關對這類犯罪行為的打擊力度。  一、我國現行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的法律規定  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是指對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或者裁定有能力執行而拒不執行,情節嚴重的行為。
  • 負債纍纍,身無分文如何面對起訴判決後的強制執行?
    有負債就有催收的江湖,催收的江湖路走完就是法院的訴訟,訴訟判決也還不上,面對強制執行我們又該承擔什麼樣的風險?造成「執行難」的原因是多種多樣的,其中,最根本的就是被執行人規避執行。近年來,採用暴力抗拒法院執行以及為逃避執行下落不明的行為屢見不鮮,拒不執行法院判決、裁定行為給我國法治化進程帶來了不小的負面影響。被執行人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甚至公然以暴力抗拒執行,與法律制裁不力有著直接的關係。為打擊拒不執行法院判決、裁定的行為,維護法院判決、裁定的嚴肅性,我國《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條規定了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
  • 拒不履行法院判決將會付出多大代價
    2015年12月,李某田將其名下的一輛奔馳轎車轉讓給他人;2015年12月底,李某田將其實際擁有的房產出售,賣得房款98萬元;2015年12月至2017年5月,李某田收到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支付的土地轉讓金304.5萬元,均未向法院報告,規避執行;2016年8月,橋西法院因李某田拒絕向法院報告財產狀況,有履行能力拒不履行判決確定的義務,決定對其拘留十五日,但因未找到李某田未能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