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劇到底是什麼?女高音黃英答「歌劇十問」

2020-12-13 澎湃新聞

集歌唱、戲劇、文化、藝術、表演等方方面面於一體,歌劇可以說是音樂皇冠上的一顆明珠。

然而作為西方舶來藝術,用義大利語、德語、法語甚至俄語演唱的歌劇,和中國觀眾總是隔了一層,中國歌唱家常常要花很多努力,才能將之傳遞給中國觀眾。

「你不能怪觀眾聽不懂,你不教育、不宣傳,確實是很難的,陽春白雪就是陽春白雪。」6月29日在文化論壇《大家說》上,女高音歌唱家黃英以「歌劇十問」為主題帶來了一堂座談,從專業歌唱家的角度帶觀眾進入歌劇世界。

座談現場的氣氛活潑熱烈,主持人和觀眾的問題也遠不止十個,現擇部分整理分享如下。

主持人和黃英

歌劇和音樂劇的區別在哪?

黃英:唱法上是有區別的,歌劇主要是童子功,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聲音變了以後,十七八歲如果要學歌劇,要訓練。義大利的美聲唱法,歌劇演員是不用話筒的,音樂劇是用話筒的,而且它的訓練方法不一樣,表演成分更多一點。

歌劇演員以前都是大塊的,尤其是女高音,塊頭不大是不能唱歌劇的。現在不一樣了,21世紀的審美裡,好的歌唱家不一定要有很大的塊頭。

歐洲傳統歌劇院從一千個座位開始,最多到兩千個座位,而且是圓頂,羅馬教堂那種感覺,很符合聲學的設計。一個演唱家要用自己的聲音把兩千個位置的空間裝滿,沒有那個能力根本不行,所以要學技術。首先,自己的審美標準要確定好,你要怎樣的聲音,然後找合適的老師,一輩子有一個老師合適,那是最好的,一般情況下會有兩個老師,太多可能就走彎路了。

現在人們對歌劇演員的要求越來越高。以前看帕瓦羅蒂唱愛情二重唱,男女主角體格都很大,站在一起隔了很遠,觀眾只能聽聲音。但是最好的美聲是聲音、形象、歌唱、表演結合在一起,這一點我們應該和好的音樂劇演員學習,當代歌劇演員一定要學好表演、舞蹈、形體。當然了,歌劇演員的技術含金量比較高,所以童子功很重要,你要花很大精力在技術上面。

講座現場的黃英

歌劇演員最重要的天賦是什麼?

黃英:最重要的天賦之一首先是好聲音。中國三大音樂學院——上海音樂學院、中央音樂學院、中國音樂學院,好聲音一大把。好聲音以後,你還要有音樂感覺、語言感覺,我們也考形體、舞蹈節奏感,最好學一門樂器,精通一門樂器對你的歌唱、學習和準備工作更有幫助。形象也很重要。上海音樂學院聲樂歌劇戲招生,女生至少160,男生最起碼170,我是正好160考上的。為了滿足身高條件,我穿了很長的褲子蓋著很高的高跟鞋去考,差點摔跤,上臺時,周小燕老師、葛朝祉老師都在下面坐著。

我學聲樂學比較早,因為我的天賦很早就被伯樂發現,他當時是上海音樂學院附小的校長,也是上海市少年宮小夥伴藝術團的藝術指導。練聲樂必須要有童子功,全方位的培養很重要。但是,聲樂和器樂不一樣,男生和女生又不一樣,我小學五年級就變聲了,變聲變得好不好就很關鍵。我大概在14歲,剛剛變好聲的時候經常擔任獨唱。

歌劇的主題都有哪些?

黃英:愛情、死亡、嫉妒、鮮血。我們主要以義大利語言為主唱歌,死亡、愛情是首要的,然後是嫉妒,再是鮮血,還有一個很重要叫靈魂。我教學生時告訴他們,這十個字必須背出來,你必須理解這十個經常用到的義大利語單詞。

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我們在臺上穿的非常漂亮,晚禮服、耳環、高跟鞋,但一張嘴,一分鐘就是臺下十年功,2/3的工作都是在下面做的。你要了解作曲家、詞作家、劇作家的歷史背景、風格、特點,你要聽別的歌唱家唱過的版本,現在資料很多很方便。還有就是翻譯,包括同時代作曲家的對比和歷史資料,字對字把義大利語翻譯成中文。功課做好起碼要一年半載的時間,還要找聲樂教練練習。

如何鍛鍊歌劇語言?

黃英:真正的歌唱家是很了不起的。聲樂是很抽象的科學,幸運的話你會找到合適的老師,但大部分人找不到合適的老師,這就很痛苦。

我經常跑到紐約、巴黎去找老師上課。要保證自己的發音純正,你就要了解它的文化,要在那邊生活,真正了解當地的藝術人文,才能慢慢地不斷地成長。除了懂這門語言,你最好還可以講這門語言。你要找發音、正音老師,還有聲樂教練,很多工作之後才能體現一首歌、一部分作品。

帕瓦羅蒂也是一樣的道理,有專門的教練幫他練,很貴,就像私教。所以做這個專業除了好聲音,除了熱愛,你還要有人力、財力、物力。這門藝術能做好,能站在舞臺上,都是很了不起值得尊敬的,某種程度上這是一種奉獻,是不能用金錢衡量的。我們幹這行都是自己貼錢去做,我要去上課都是一張歐元支票、一張美元支票,都是這麼過來的。

文化要泡的,為什麼我現在說義大利語很自信?因為我經常去泡。比如我教學生,所有字都一樣,但他們就講不清楚,感覺不對。我到義大利生活了,早上起來到咖啡店坐一下,義大利人很好客,「早上好」「小姐,你好嗎」「今天過得怎麼樣」,你一聽就聽進去了。學聲樂的人首先耳朵要好的。

講座現場的黃英

男高音、女高音到底分哪幾種?

黃英:男高音有輕型抒情男高音、抒情男高音、大號抒情男高音、戲劇男高音……我們最熟悉的那三位男高音——帕瓦羅蒂、多明戈、卡雷拉斯,我只能泛泛地分。

帕瓦羅蒂有金屬般的聲音,大部分人是沒有的,他一般是抒情男高音,號不是很大。卡雷拉斯其實也是抒情男高音,但他唱得太重,會讓大家擔心技術上的問題。多明戈比較全面,他是男中音起家,也唱過威爾第,基本上是抒情男高音加一點戲劇性。現在多明戈轉型唱男中音了,聲音變厚了,他還大牌,還可以勝任。隨著年齡增長,人的聲音肯定更濃厚,會因此而調整曲目。

女高音可以泛泛分為花腔女高音、抒情花腔女高音、抒情女高音、戲劇女高音。戲劇女高音很少,華格納女高音、威爾第女高音都是這種類型,很厲害,物以稀為貴。抒情花腔女高音,我絕對不碰這兩種,不是我的東西絕不碰。我唱莫扎特,19世紀中葉的,甚至早期巴羅克,莫扎特之後再慢慢寫實主義。

學生要在老師的指導下唱,不能跳過前面直接唱威爾第,直接唱《為藝術為愛情》(來自普契尼歌劇《託斯卡》)。我的學生一年級進來就要唱《為藝術為愛情》,沒有技術、藝術修養,沒有豐富的生活閱歷,你唱不了,唱出來也不對。

基礎很重要,地基打好以後,你才能唱後期作曲家的作品。打基礎就是從年代來排序,亨德爾、莫扎特、羅西尼、貝裡尼、唐尼採蒂、威爾第、華格納、普契尼。

華格納男女高音為什麼很特別?

黃英:歌唱家首先要號大。有專門的華格納歌唱家,他們的音色表達是通過德語,而且華格納是詩劇,非常深,是要請專家來解釋的。比較有深度的歌劇觀眾會非常喜歡華格納,他們會有一點年齡感,也有很多年輕人喜歡。

你一定要聽好團、好指揮、好歌唱家。我以前不太聽華格納,有一年德國科隆歌劇院到上海大劇院演《指環》(2010年),我看了一部,四個小時,唱得太好了,音樂太好了,指揮太棒了,風格全掌握好了,有幾個演員是一流歌唱家。

從詠嘆調進入歌劇會不會更容易?

黃英:會有人出綜合唱片,一個小時裡大概有12首詠嘆調,不同歌唱家唱不同歌劇的選段,都是膾炙人口的。比如《蝴蝶夫人》裡的「晴朗的一天」、《魔笛》裡的「夜後詠嘆調」、《弄臣》裡的「女人善變」,還有普契尼的「星光燦爛」「今夜無人入眠」,大家都很熟。

詠嘆調就是一首歌,表現的是特定場景裡的情感、死亡、靈魂。義大利歌劇有些是要先講話,先把場景講完。比如,這個人被抓起來了,我一個人四面楚歌,讓我死吧,讓我哭泣吧。不是哭就是死,要麼就是愛,歌劇就是這麼回事。

詠嘆調唱得好,觀眾可以像京劇一樣叫好,對男歌唱家叫bravo對女歌唱家叫brava。我剛唱完觀眾一喊,立刻就有找到知音的感覺。我上次唱完一首詠嘆調,就那一刻,別人都沒有鼓掌,只有一個人叫brava,知音啊!我不認識這位知音,沒見過,但是他懂。我唱的那首普契尼詠嘆調還蠻有哲理的,很難唱。

聽歌劇前觀眾需要做什麼準備工作?

黃英:你剛才說不要給大家壓力,聽懂了就行,聽不懂也不用特意了解,我不同意,我覺得還是要做功課。既然要看歌劇,就要花時間了解歷史背景,講的什麼內容,今天誰演出,為什麼這個歌唱家好,為什麼要聽……現在網絡那麼發達方便,把它打出來。我會這樣做,是因為有些交響樂我也不是很理解,我會提前了解背景,先苦後甜。

順便講一下藝術歌曲,三到四首歌之間最好不要鼓掌,因為歌曲之間是有連貫性的,所謂「詩意化」,就像一首詩、一幅畫連到那。

看歌劇當然是比較隆重的,禮儀是最起碼的,這是比較嚴肅的事,就像進教堂一樣不能穿汗衫過去。你要尊重這門藝術,自己也要有一種儀式感。學歌劇是昂貴的藝術,聽歌劇也是這樣。

歌劇界你的女神是誰?

黃英:瑪利亞·卡拉斯,她就是為歌劇而生的Diva。她為歌劇而生,為藝術而生,為愛情而生。她唱的詠嘆調是最經典的,她的生活經歷也非常傳奇。她後來刻意去減肥,四五十年代形象都不一樣了,為了這門藝術做出了很多努力。她的《為藝術為愛情》唱得我淚流滿面。這首歌她是用她的生活、生命、情感來唱的。她53歲英年早逝,太早了。

歌劇最好的時代是不是過去了?

黃英:我的希望就是生生不息。我現在教學生,在中國幾所音樂學院,包括上海音樂學院發現了幾個好苗子。歌唱家是腦力、體力、智慧結合的工作,不光要有好聲音,還要有全方面的訓練和培養。現在年輕一代也在注重表演方面的培養,我們現在做的工作就是培養年輕一代的國際級的歌唱家。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80後」女高音歌唱家阮餘群:對歌劇不只是熱愛而是酷愛
    新華網北京1月21日電(記者廖翊)剛剛過去的2013年,對於中央歌劇院青年女高音歌唱家阮餘群來說
  • 國家大劇院版歌劇《夢遊女》:美聲歌劇的扛鼎之作
    另一位貝裡尼是生長在西西里的溫琴佐·貝裡尼,他是19世紀初義大利歌劇舞臺上最重要的作曲家,短暫的作曲生涯卻為後世留下了《諾爾瑪》《清教徒》《海盜》《凱普萊特永與蒙泰古》《夢遊女》等十部優質的歌劇作品。豐富飽滿的旋律特徵奠定了作曲家貝裡尼在音樂史上的重要地位。其創作的音樂溫柔動聽,幾部歌劇中體現的女性浪漫主義情懷和帶有神話色彩的劇情,堪稱女性主義音樂作品的集大成之作。
  • 一個歌劇門外漢青年對女高音黃英的採訪
    文章作者 | 張子龍 圖 | Baidu整理編輯 | 田藝苗的田一個歌劇門外漢青年對女高音黃英的採訪文 • 張子龍黃英在全球歌劇界的名氣之大,連筆者這樣的歌劇藝術門外漢也有所耳聞。 前幾天,她在朋友圈視頻號發布了一則十幾秒的片段《戲說歌劇》,視頻中的黃英,身著標誌性的黑色,邊品著咖啡邊聊歌劇——「什麼歌劇,就是愛和死亡,上天和上帝。」聲情並茂中帶著肢體動作,一個輕鬆、活潑、俏皮的上海小囡躍然眼前。
  • 權威聲部分類與對應歌劇角色(二)女高音篇
    沒有看過前言的朋友猛擊下方連結補課歌劇聲部分類與角色對應(一)前言:「德國的Fach系統」        我們對人聲最基本的分類是「SATB+兩個中間聲部」,即「女高(Soprano)女低(Alto) 男高(Tenor)男低(Bass) ,「兩個中間聲部」指的是次女高(Mezzo-soprano)和男中音(Baritone
  • 世界第一女高音、著名歌劇演唱家傑西諾曼逝世,曾胖到卡在旋轉門
    世界第一女高音、著名歌劇演唱家傑西諾曼逝世,曾胖到卡在旋轉門世界第一女高音、著名歌劇演唱家傑西諾曼逝世。據其家屬透露,傑西諾曼(Jessye Norman)於美國紐約當地時間9月30日逝世,享年74歲,死因為敗血症引發多重器官衰竭。
  • 中國歌劇「掌門師太」郭淑珍鼓勵大眾愛上歌劇
    這是19日晚出現在「歌劇愛好者沙龍」上的動人一幕。  郭淑珍是中國著名女高音歌唱家,一曲《黃河大合唱》中的「黃河怨」成為無法超越的經典,她年輕時留學蘇聯獲「第六屆世界青年聯歡節」古典歌曲比賽金質獎章,並在《奧涅金》《藝術家生涯》等劇目中擔任主演,歸國後將俄羅斯、歐洲的歌劇藝術帶到中國舞臺,並參與創建中央音樂學院歌劇專業,成為我國歌劇專業奠基人之一;她被譽為「掌門師太」,作為聲樂教育家,她為我國聲樂歌劇教育事業奉獻了60餘年,學生包括張立萍
  • 仲夏之夢·歌劇時光|淘子老師邀您「唱談」歌劇
    女高音劉淘tan談歌劇到底是先有歌還是先有劇?歌劇怎麼聽?聽什麼?歌劇也是流行文化歌劇禮儀歌劇裡的男人女人們歌劇談資當然,如果你對歌劇還有其他疑問的話歡迎後臺留言我們將會抽取部分留言在直播時為大家解答若問題被抽中我們還將送出一份小禮物♥
  • 北大歌劇研究院隆重推出第三部原創歌劇《錢學森》
    12月16日和17日晚,北京大學歌劇研究院攜手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在解放軍歌劇院隆重推出歌劇新作《錢學森》。這是歌劇研究院在短短兩年之內繼《青春之歌》和《宋慶齡》之後傾力打造的第三部大型原創歌劇,是歌劇研究院踐行「產學研用」的辦學方針,站在中國歌劇事業發展的前沿,力圖從理論到實踐突破「民族歌劇」的瓶頸,使「中國歌劇」走向世界進行的又一次成功預演。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領導及北大黨委副書記楊河、校長助理程旭等出席觀看了演出。
  • 國家大劇院制歌劇《夢遊女》上演 中國著名女高音迪裡拜爾飾女主
    昨晚,國家大劇院製作的第二部貝裡尼歌劇《夢遊女》在戲劇場上演。深諳義大利歌劇之道的丹尼爾·歐倫執棒大劇院管弦樂團,著名花腔女高音歌唱家迪裡拜爾領銜飾演女主角阿米娜。在即將迎來60歲生日之際,迪裡拜爾用技驚四座的精彩表現圓滿完成了職業生涯中的《夢遊女》歌劇首秀,也為自己送上了一份最好的生日祝福。
  • 國家大劇院製作歌劇《夢遊女》完美再現經典之作
    《夢遊女》第一幕第一場舞蹈8月28日晚,國家大劇院製作的第二部貝裡尼歌劇《夢遊女》成功首演亮相。深諳義大利歌劇指揮之道的丹尼爾·歐倫,追求完美的導演吉爾伯特·德弗洛,著名花腔女高音歌唱家迪裡拜爾,為觀眾深情演繹美聲時代的純美愛情。
  • 巴洛克的華麗色彩——亨德爾歌劇初探
    器樂的運用在歌劇中的不少唱段中得到了精心的設計,再如第二幕第六場博蒙特演唱的Ruggiero另一首詠嘆調「Mio bel tesoro」(我最高貴的愛情)以豎笛與次女高音的歌聲相呼應,豎笛輕盈的樂音與愛之表白的激情歌聲之間構成了奇妙的和諧——這不禁讓人想到普契尼在那首詠嘆調中所頌讚的「奇妙的和諧」。
  • 國際優秀頂級歌劇欣賞,十大歌劇你知道幾個(上)
    世界十大歌劇包括:《浮士德》、《鄉村騎士》、《卡門》、《圖蘭朵》、《阿依達》、《茶花女》、《弄臣》、《託斯卡》、《奧賽羅》、《蝴蝶夫人》和《藝術家的生涯》。但另外有些排名也將羅西尼的《塞維亞的理髮師》和莫扎特的《魔笛》、《費加羅的婚禮》排在十大歌劇當中。
  • 中外經典歌劇作品音樂會在莫斯科舉行
    的中外經典歌劇作品音樂盛宴。當日,中國國家大劇院音樂藝術總監呂嘉執棒馬林斯基交響樂團,演繹了《魯斯蘭與柳德米拉》序曲;享譽世界的華人女高音歌唱家孫秀葦、亞歷山大紅旗歌舞團的俄羅斯功勳演員瓦吉姆·阿南耶夫、男中音歌唱家馬克西姆·馬克拉科夫以及中國國家大劇院合唱團深情演唱了《託斯卡》、《微笑王國》、《塞維亞理髮師》和《納布科》等歌劇的經典選段。
  • 10首經典雋永的歌劇作品,聽完不枉此生
    Danielle Di Niese & Bruno Lazzaretti = 《Vide Cor Meum(凝視我心)》,出自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詩人但丁的詩劇《La Vita Nuova》,亦是但丁詩集《新生(rebirth)》中的一首十四行詩,由抒情女高音
  • 專訪丨「歌劇女王」迪多納託:歌劇之美妙在於探索人性幽微
    演出現場她可以駕馭古今各類歌劇裡的女性角色,次女高音豐富的戲劇性色彩,在她身上一展無遺。1月7日晚,美國著名次女高音喬伊斯·迪多納託與上海交響樂團同臺,帶來了一臺經典歌劇選段音樂會,一襲寶石綠長裙配一頭俏麗金髮,迪多納託用一把飽滿、圓潤、通透的好嗓,徵服了上海觀眾。
  • 專訪英文版歌劇《紅樓夢》主演「林黛玉」「薛寶釵」
    薛寶釵扮演者次女高音石琳。相關連結:《紅樓夢》歌劇今晚長沙首演 中國故事與西方音樂華麗融合紅網時刻9月15日訊(記者 王娟娟)今晚,英文版歌劇《紅樓夢》將在長沙梅溪湖大劇院首演。120章回的巨作精縮成兩個多小時的歌劇,紛繁複雜的原著人物被精簡為7個,故事以寶、黛、釵三人的愛情為主線。劇中的兩大女主角黛玉和寶釵,如何看待其所扮演的角色?
  • 盤點世界十大經典歌劇
    《圖蘭朵》《圖蘭朵》聽名字有點像西藏風格,實際上該歌劇也是義大利著名作曲家賈科莫·普契尼改編的,看到這裡真的佩服義大利的歌劇文化。雖然是由義大利人創作的,內容卻選自一個中國傳奇故事,該歌劇曾在廣州大劇院上演過。9.
  • 中國「夜鶯」唱響世界歌劇舞臺,卻是地道的「中國造」!
    嘉賓介紹迪裡拜爾,世界著名抒情花腔女高音歌唱家,她是活躍在當今世界歌劇舞臺上的中國「夜鶯」,是完全由中國聲樂教育家獨立培養出來的抒情花腔女高音歌唱家。她在歌劇舞臺上成功塑造了幾乎囊括所有花腔女高音的重要角色。迪裡拜爾的音樂道路並不平坦,她也曾一次次遭受被拒的厄運,但最終在愛才恩師的引導下,考進了中國音樂最高學府——中央音樂學院,從此開啟了自己絢麗的音樂人生。
  • 歌劇中女中音與女低音角色學習
    說話音高主要在一間,未開發的處女地在—間,經訓練的聲域較其它聲種寬,普遍可達g—,高音過的,也大有人在。就會適當地表現出一定的緊張感,突出所飾演角色的戲劇性的色彩。女中音善於控制三個聲區的發聲特色,向高低聲區發展,音域很寬。
  • 都是Opera,「京劇像中國菜,歌劇像麥當勞」
    沈洋:過去我們有個概念,就是京劇中的花臉對應的是歌劇裡的男中/低音,老生對應男高音,青衣對應女高音,這次音樂會便採用了這種對話形式。但有一點要澄清的是,京劇中幾乎所有的角色類型,音調都比較高,音區總體來說都是高於歌劇的。王珮瑜:這個可能跟劇種的變遷和來源有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