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歌劇「掌門師太」郭淑珍鼓勵大眾愛上歌劇

2020-12-17 人民網

  中新網北京4月19日電 (記者 應妮)當已86歲的聲樂界泰鬥郭淑珍老師出現在國家大劇院藝術資料中心時,現場掌聲雷動。這是19日晚出現在「歌劇愛好者沙龍」上的動人一幕。

  郭淑珍是中國著名女高音歌唱家,一曲《黃河大合唱》中的「黃河怨」成為無法超越的經典,她年輕時留學蘇聯獲「第六屆世界青年聯歡節」古典歌曲比賽金質獎章,並在《奧涅金》《藝術家生涯》等劇目中擔任主演,歸國後將俄羅斯、歐洲的歌劇藝術帶到中國舞臺,並參與創建中央音樂學院歌劇專業,成為我國歌劇專業奠基人之一;她被譽為「掌門師太」,作為聲樂教育家,她為我國聲樂歌劇教育事業奉獻了60餘年,學生包括張立萍、麼紅、吳碧霞等如今歌劇界不可或缺的頂梁柱,並在重大國際聲樂比賽擔任評委。

  「歌劇愛好者沙龍」邀請知名歌劇藝術家暢談歌劇、分享所學,而觀眾則是通過大劇院官網公開招募來免費參與的歌劇愛好者。現場不少發燒友都十分愛好聲樂,迫切希望得到郭老指導。郭老也請出了兩位愛好者表演聲樂演唱片段:一位退休的天津老先生和一位中學音樂教師。郭淑珍鼓勵大家「只要喜歡永遠都不晚」。

  據悉,「歌劇愛好者沙龍」接下來還有4場,參與藝術家包括蜚聲海內外歌劇舞臺的著名男中音歌唱家袁晨野,屢獲國際聲樂比賽大獎的80後新秀、青年女高音歌唱家李晶晶,以及中央音樂學院副教授、著名聲樂指導、合作鋼琴家張佳林等。而歌劇節期間,「與民同樂」突出百姓參與的活動還將有貫穿4月至7月的「歌劇節主題觀摩」,每天都有2-3場豐富活潑的歌劇詠嘆調演出和室內樂表演。(完)

(來源:中國新聞網)

相關焦點

  • 國家大劇院開歌劇沙龍 郭淑珍以歌會友
    「歌友會」人氣爆棚   「掌門師太」現場指點發燒友  每年歌劇節,除了精彩紛呈的舞臺演出,國家大劇院也致力於歌劇藝術的普及推廣與歌劇市場的培育,推出了主題觀摩、藝術講座、大師面對面、劇目導賞以及「百場歌劇活動進校園」等內容豐富、形式各異的普及活動,力圖覆蓋和兼顧更廣大的群體。
  • 中國聲樂教育「掌門師太」郭淑珍憶「黃河情愫」
    中國聲樂教育「掌門師太」郭淑珍憶「黃河情愫」 2019-07-09滿頭白髮的郭淑珍回憶初遇《黃河大合唱》說,1953年,她作為第一批被中國選派到莫斯科國立柴可夫斯基音樂學院的音樂人接觸到了俄語版《黃河大合唱》,便萌發了在蘇聯演唱中文版的《黃河怨》。  留學期間,郭淑珍在聲樂演唱上已達專業水準,在第6屆世界青年聯歡節上,她演唱了歌劇《蝴蝶夫人》詠嘆調和《黃河怨》一舉獲得金獎。
  • 中國聲樂教育「掌門師太」郭淑珍
    4個小時的課程快要結束時,郭淑珍又讓李一凡唱了一遍。聽完這一遍《花非花》,郭淑珍喊了一聲「對!就是這樣。」最終,李一凡帶著信心走出了琴房。  中央音樂學院歌劇中心秘書、歌劇執行製作人傅冠齊,跟著郭淑珍做了10年的助理,有時候他看到這位中國著名女高音歌唱家、音樂教育家在專業上的較真兒,會開玩笑地說她「有強迫症」。
  • 著名歌唱家、教育家郭淑珍 為歌劇事業奉獻一生
    1958年她以優等生的成績畢業,並榮獲「歌劇和音樂會優秀歌唱家」稱號。她的名字被鐫刻在莫斯科音樂學院的金榜上,成為唯一獲此殊榮的中國音樂家。1959年郭淑珍載譽歸國回母校執教,並成為中央歌劇舞劇院的一名歌唱演員。
  • 歌劇《俄狄浦斯王》國內首演 郭淑珍等名家捧場
    這也是該劇首次亮相國內舞臺,郭淑珍、劉索拉、葉小鋼等眾多業界名家紛紛從北京趕來觀看演出。古希臘的故事配上斯特拉文斯基於20世紀初創作的音樂,再加上易立明打造的極致舞臺,震撼的演出效果給觀眾留下了極其深刻的印象。  全劇並沒有過多地展現俄狄浦斯殺父娶母的情節,反而側重展現俄狄浦斯在解除了全城疫情後是如何被先前視其為英雄的子民拋棄的。
  • 9旬女高音歌唱家郭淑珍喜獲國際成就獎 唱響好一朵美麗的茉莉花
    12月20日,第七屆海南廣電觀眾節系列活動之一的「第六屆奧斯卡國際歌劇獎頒獎盛典」在海口舉行,女高音歌唱家郭淑珍獲得職業生涯成就獎。圖為頒獎晚會現場。今年90歲高齡的郭淑珍,被譽為中國聲樂教育「掌門師太,其中孟玲、吳霜、李谷一、張暴默都是她的愛徒。
  • 歌劇名家《藝術人生》再回首——共話歌劇情懷
    從郭淑珍(中央音樂學院教授)、劉詩嶸(歌劇《茶花女》的譯者)到田川(歌劇《小二黑結婚》作者)、胡士平(歌劇《珊瑚頌》曲作者),他們接受的是不同藝術理念的薰陶,卻同在為中國的藝術做著貢獻;他們紮根於不同的生活土壤,卻給同一顆果實輸送著養料。不管是翻譯還是創作,他們都完成了同一個任務——「讓歌劇在中國生根、發芽」。
  • 國家大劇院「觀賞文明大家談」 郭淑珍以書會友
    「掌門師太」坐陣:「歌唱讓我永遠年輕」 「沒想到郭淑珍竟然來了,想當年聽著她的《黃河大合唱》長大。」「郭老師上七十了嗎?真不好說,瞧她的身段和精神……」當天活動,郭淑珍老師往大家面前一站,立刻引起掌聲雷動和現場熱議。其實,她參加這個活動並非偶然。
  • 聲樂「掌門師太」郭淑珍:學音樂不刻苦,老師是神仙也不行!
    女高音歌唱家、聲樂教育家郭淑珍教授就曾在一檔訪談節目裡表示:「能不能學好聲樂的關鍵不在於老師,而在於學生。郭先生還打趣的說,如果學生不努力、不刻苦,老師是神仙也沒用!郭淑珍先生是我國第一代女高音歌唱家,也是我國聲樂事業發展的奠基人。作為聲樂教育家,她桃李滿天下,培養了一批又一批優秀歌唱家和從事音樂教學的工作者,被譽為聲樂屆的「掌門師太」。
  • 組圖:北京大學歌劇研究院隆重成立
    2010年4月9日,北京大學百年講堂隆重舉行了北京大學歌劇研究院成立慶典,同時舉行了「金葵花」中國歌劇藝術成就大典」和「金葵花歌劇之夜——中外歌劇經典作品音樂會,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文聯主席孫家正,全國政協副主席鄭萬通及教育部、文化部、新聞出版總署等部委領導,北京大學校、系領導及國內藝術院校和高校藝術院系以及許多音樂界
  • 郭淑珍學生音樂會之 郭淑珍簡介
    郭淑珍 1927年6月1日生於天津,祖籍山東省長清縣。女高音歌唱家,聲樂教育家。 現任中央音樂學院聲樂歌劇系教授、聲樂教研室主任、碩士研究生導師、院學術委員會及學位委員會委員、院職稱評審委員會委員及專家組成員。應聘中國音樂學院任研究生導師、天津音樂學院名譽教授、文化部歷屆專業考評委員會委員,中國音樂家協會常務理事等。
  • 北京大學成立歌劇研究院 藝術家金曼任首任院長
    北京大學成立歌劇研究院
  • 李光羲郭淑珍《奧涅金》中「致青春」
    新京報天津訊 (特派記者陳然)前晚,莫斯科國立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和涅米羅維奇-丹欽科音樂劇院(以下簡稱斯坦尼與丹欽科劇院)在天津大劇院上演了歌劇《葉甫根尼·奧涅金》。上世紀60年代中國內地首版歌劇《奧涅金》的主創,指揮韓中傑,主演郭淑珍、劉秉義、李光羲、雷克庸等人,前天下午一同驅車前往天津觀看了演出。
  • 92歲「聲樂泰鬥」郭淑珍:一曲《黃河怨》,成就難以逾越的高峰,背後...
    她就是不朽樂章《黃河大合唱》中經典曲目《黃河怨》的演唱者、新中國培養的第一代女高音歌唱家、聲樂教育家郭淑珍。郭淑珍,中國聲樂泰鬥,現任中央音樂學院聲樂歌劇系終身教授。從事聲樂教育幾十年來培養了孟玲、王秀芬、鄧韻、吳碧霞等數百名享譽國內外的優秀學生。現今,92歲高齡的郭淑珍教授依舊奮戰在教育的第一線,為我國聲樂人才教育培養事業孜孜不倦地奮鬥。
  • 郭淑珍攜明星弟子來深唱經典
    吳碧霞(資料圖)【深圳商報訊】(記者 祁 琦)王靜、王宏偉、吳碧霞、王秀芬、柯綠娃……在這個簡化版中國聲樂界群星譜背後,書寫傳奇的正是一個重量級的人物:女高音歌唱家兼聲樂教育家郭淑珍畢業後她曾在莫斯科、列寧格勒、裡沃夫等城市舉行獨唱音樂會,並在莫斯科成功出演歌劇《葉甫蓋尼·奧涅金》和《藝術家的生涯》中的主角,在歌劇《波希米亞人》中客串演出,被譽為「名副其實的普希金和柴可夫斯基的女主人公」。郭淑珍音域寬廣,音色優美而嘹亮,對聲音的控制和運用獨具匠心,兼有抒情女高音的詩情畫意、戲劇女高音的繪聲繪色和花腔女高音的晶瑩靈巧。郭淑珍現任中央音樂學院聲樂歌劇系副主任、教授。
  • 北大歌劇研究院精彩落幕「歌劇秀」《光陰的故事》和創新民族歌劇...
    攝影/王小京  8月10日、11日在國土藝術中心音樂廳上演了兩場匠心獨具、重塑經典的音樂表演,分別是中國美聲系列《光陰的故事》影視經典音樂會和大型民族清唱劇《江姐》,兩場演出均為向即將到來的北京大學演出由北京大學歌劇研究院院長金曼、著名男高音歌唱家戴玉強領銜,及北大歌劇研究院優秀師生集體上演。  中國美聲系列《光陰的故事》影視經典音樂會的演出別具一格,把「美聲唱法」這一本身不夠大眾化的藝術門類,通過橫跨多年齡層的電影、電視劇作品主題曲的表演和演唱帶給觀眾,當四大名著劇中人物出現在舞臺的時候,引來很多觀眾和小朋友的歡欣雀躍。
  • 北京大學歌劇研究院院長金曼:唱中國歌劇需"中國美聲"
    原標題:創建中國美聲學派(面對面)   金曼是觀眾熟悉的歌唱家,當年因主演歌劇《江姐》而榮獲第九屆中國戲劇梅花獎,2005年底,她在北京大學開始籌建歌劇研究院,經過4年多艱難的籌備,2010年1月,研究院終於成立,5年來,身為院長,她一直不忘探索中國歌劇未來的發展道路。
  • 2012北京市人民教師獎:郭淑珍教授主要事跡
    她如今雖已八十五歲高齡,還孜孜不倦地為學院的改革發展、為歌劇建設和聲樂教學在忘我地工作。她的華聲華望,她的業績,她的貢獻,為國家領導人所重視,為音樂教育界同仁所敬重,為同學們所景仰。 郭淑珍教授1953年被中國政府派出留學蘇聯,於1957年(大學四年級)就在「第六屆世界青年聯歡節」古典歌曲比賽中以極為優異的成績獲得金質獎章,當時轟動了全國音樂界,為中國贏得了榮譽。
  • 北大歌劇研究院院長金曼:走向世界的「中國歌劇人」
    陰差陽錯,我還是走上了藝術之路,現在的我很慶幸天分被發現,也很慶幸自己可以用最擅長最喜愛的工作為中國的歌劇事業、中國的文化做出一些貢獻。」  空政成名——站在臺上我便是「江姐」歌劇是一門複雜的藝術,是一條完整的產業鏈,在這個紛繁複雜的產業鏈中,歌劇的上遊有理論研究、音樂創作、劇本改編、選角、導演、戲劇呈現、燈光舞美,下遊有場地管理、錄音、樂譜出版、音像製品發行、宣傳營銷,每一個環節都牽一髮而動全身,不是說學了其中一方面就能做好的。專業的歌劇教學在國內還是空白,這便促使我萌生了建立歌劇學院、發展『中國美聲』、創作『中國歌劇』的念頭。」
  • 郭淑珍師生音樂會17日登場
    郭淑珍晶報訊(記者 邵登)么紅、鄭緒嵐、王宏偉、吳碧霞……這些中國聲樂界的明星均師從一人——女高音歌唱家兼聲樂教育家郭淑珍。11月17日,郭淑珍師生音樂會將在「建設銀行藝術心賞季——第十五屆深圳大劇院藝術節」中唱響「郭淑珍師生音樂會」,屆時王宏偉、吳碧霞等歌唱家將到深獻唱。現任中央音樂學院聲樂歌劇系副主任、教授的郭淑珍不僅是我國資深的女高音歌唱家,更是一名優秀的教育家。1952年畢業於中央音樂學院的郭淑珍師從著名聲樂教育家沈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