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聲樂教育「掌門師太」郭淑珍憶「黃河情愫」

2020-12-17 中國新聞網

中國聲樂教育「掌門師太」郭淑珍憶「黃河情愫」

2019-07-09 17:22:28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劉歡

    圖為郭淑珍(中)為年輕歌者指導發聲技巧。 艾慶龍 攝

  中新網內蒙古烏海7月9日電 (艾慶龍)「感情處理要有一個布局。聲音控制住,氣息要很長很勻……」9日,92歲的郭淑珍在排練現場,不顧工作人員勸阻,耐著性子指導著年輕歌者把握《黃河大合唱》的情感,娓娓道來跌宕起伏的「黃河故事」。

  當日,烏海市、蘭州大學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暨《黃河大合唱》首演80周年交響音樂會在內蒙古烏海市舉行,作為中國第一代女高音歌家和《黃河怨》一代主唱者的郭淑珍帶著傷腿,不遠千裡,現場聆聽指導。

  1939年初,在陝西延安的一個窯洞裡,作曲家冼星海正譜寫著詩人光未然作詞的《黃河大合唱》。那時,生活在天津淪陷區12歲的郭淑珍不會想到,《黃河大合唱》第六樂章《黃河怨》將會伴隨一生,是解不開的情緣。

  《黃河大合唱》是一部以黃河為背景,歌頌中華民族源遠流長和中國民眾堅強不屈的大型合唱聲樂套曲。

  「在北平藝專學音樂時,第一次聽到了《黃河大合唱》,只是覺得曲子好聽,能亮嗓子。」滿頭白髮的郭淑珍回憶初遇《黃河大合唱》說,1953年,她作為第一批被中國選派到莫斯科國立柴可夫斯基音樂學院的音樂人接觸到了俄語版《黃河大合唱》,便萌發了在蘇聯演唱中文版的《黃河怨》。

  留學期間,郭淑珍在聲樂演唱上已達專業水準,在第6屆世界青年聯歡節上,她演唱了歌劇《蝴蝶夫人》詠嘆調和《黃河怨》一舉獲得金獎。

  而「一戰成名」的郭淑珍再次登臺演唱《黃河怨》,卻是18年後紀念冼星海逝世30周年音樂會中。

  在此前選撥中,郭淑珍為尋求唱出「真感情」,「閉關」三天。郭淑珍坦言,以前對《黃河怨》的理解,僅限於婦女在抱怨,而在三天感情思索中,她回憶起了童年時在淪陷區當亡國奴的日子。

  對郭淑珍來說,那些痛苦經歷,讓她的演唱「觸及靈魂深處」,當唱完這首歌曲時,她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

  中國音樂評論家李凌生前評論說:「郭淑珍不是在唱,而是在用話語訴述。這些話都帶有強烈的音樂律動的感染力,使聽眾不知不覺中被藝術所徵服。」

  當年已不是聲音黃金年齡的郭淑珍,將感情二字,印刻在《黃河怨》裡。郭淑珍認為,《黃河怨》所唱的不僅是一個中國婦女的哀歌,更是被壓迫中華民族奮勇反抗的呼聲。因此,感情一定要深沉、飽滿,還要有起伏、有層次、有戲劇張力。

  此後,郭淑珍選擇「退隱江湖」,淡出舞臺,將時間和精力花在培養聲樂人才上。時至今日,92歲高齡的她依舊堅守在教學一線。而《黃河怨》也一直陪伴於她,被唱響了63年。

  王秀芬、韓芝萍、潘淑珍、宋祖英、方初善、孟玲、鄧韻、溫燕青、張立萍……如今,郭淑珍的弟子們早已是歌唱家或聲樂教授甚至還登上世界級音樂舞臺傳遞「中國好歌聲」。業界稱她為中國聲樂教育「掌門師太」。

  「少年強則國強,少年智則國智。」郭淑珍告訴記者,親身見證過民族水深火熱的她雖早已不是少年,但卻肩負著教育少年的職責,下一步,便是唱好、教好《黃河怨》這首民族經典曲目。(完)

相關焦點

  • 中國聲樂教育「掌門師太」郭淑珍
    隨著年齡的增長,如今已是中央音樂學院聲樂歌劇系碩士生導師、副教授的謝天,慢慢明白了郭淑珍對學生的良苦用心,「聲樂教育上,在學生需要突破、戰勝困難的時候,正是她這種嚴格的要求,幫助學生真正突破了自己。如果沒有她這種嚴格要求,學生需要付出更大的代價才會達到同樣的效果。」
  • 中國歌劇「掌門師太」郭淑珍鼓勵大眾愛上歌劇
    中新網北京4月19日電 (記者 應妮)當已86歲的聲樂界泰鬥郭淑珍老師出現在國家大劇院藝術資料中心時,現場掌聲雷動。這是19日晚出現在「歌劇愛好者沙龍」上的動人一幕。  郭淑珍是中國著名女高音歌唱家,一曲《黃河大合唱》中的「黃河怨」成為無法超越的經典,她年輕時留學蘇聯獲「第六屆世界青年聯歡節」古典歌曲比賽金質獎章,並在《奧涅金》《藝術家生涯》等劇目中擔任主演,歸國後將俄羅斯、歐洲的歌劇藝術帶到中國舞臺,並參與創建中央音樂學院歌劇專業,成為我國歌劇專業奠基人之一;她被譽為「掌門師太」,作為聲樂教育家,她為我國聲樂歌劇教育事業奉獻了60餘年,學生包括張立萍
  • 聲樂「掌門師太」郭淑珍:學音樂不刻苦,老師是神仙也不行!
    女高音歌唱家、聲樂教育家郭淑珍教授就曾在一檔訪談節目裡表示:「能不能學好聲樂的關鍵不在於老師,而在於學生。郭先生還打趣的說,如果學生不努力、不刻苦,老師是神仙也沒用!郭淑珍先生是我國第一代女高音歌唱家,也是我國聲樂事業發展的奠基人。作為聲樂教育家,她桃李滿天下,培養了一批又一批優秀歌唱家和從事音樂教學的工作者,被譽為聲樂屆的「掌門師太」。
  • 92歲「聲樂泰鬥」郭淑珍:一曲《黃河怨》,成就難以逾越的高峰,背後...
    其中一名92歲精神矍鑠的老人,一襲中國紅長裙,身姿挺拔,歌聲嘹亮,將一曲《黃河怨》演繹到極致。她就是不朽樂章《黃河大合唱》中經典曲目《黃河怨》的演唱者、新中國培養的第一代女高音歌唱家、聲樂教育家郭淑珍。郭淑珍,中國聲樂泰鬥,現任中央音樂學院聲樂歌劇系終身教授。從事聲樂教育幾十年來培養了孟玲、王秀芬、鄧韻、吳碧霞等數百名享譽國內外的優秀學生。
  • 聲樂界泰鬥郭淑珍:社會音樂教育事業要從提高師資水平做起
    828音樂藝術教育聯盟成立現場,左五為92歲的郭淑珍教授 鍾欣 攝中新網北京8月29日電 828音樂藝術教育聯盟28日在京成立。92歲著名女高音歌唱家郭淑珍在成立大會上直言,社會音樂教育事業要先從提高師資水平做起。
  • 國家大劇院開歌劇沙龍 郭淑珍以歌會友
    「歌友會」人氣爆棚   「掌門師太」現場指點發燒友  每年歌劇節,除了精彩紛呈的舞臺演出,國家大劇院也致力於歌劇藝術的普及推廣與歌劇市場的培育,推出了主題觀摩、藝術講座、大師面對面、劇目導賞以及「百場歌劇活動進校園」等內容豐富、形式各異的普及活動,力圖覆蓋和兼顧更廣大的群體。
  • 郭淑珍:一曲黃河怨,一生黃河情
    》   2015年,92歲高齡的指揮家嚴良堃和88歲的女高音歌唱家郭淑珍再一次讓《黃河怨》響徹了國家大劇院。   女高音歌唱家、聲樂教育家   中央音樂學院聲樂歌劇系教授聲樂教研室主任   碩士研究生導師
  • 郭淑珍現場講授聲樂藝術秘訣——
    5月24日,92歲高齡的郭淑珍教授現身延安大劇院,現場講授聲樂藝術的秘訣。當天下午3時15分,身著紅色長裙、黑色外搭的郭淑珍在熱烈的掌聲和歡呼聲中健步入場。她笑稱自己是「90後」,談吐高雅又不失風趣。在她的講授與現場指導下,一節精彩絕倫的聲樂藝術課開講。郭淑珍是中央音樂學院聲樂歌劇系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
  • 9旬女高音歌唱家郭淑珍喜獲國際成就獎 唱響好一朵美麗的茉莉花
    12月20日,第七屆海南廣電觀眾節系列活動之一的「第六屆奧斯卡國際歌劇獎頒獎盛典」在海口舉行,女高音歌唱家郭淑珍獲得職業生涯成就獎。圖為頒獎晚會現場。今年90歲高齡的郭淑珍,被譽為中國聲樂教育「掌門師太,其中孟玲、吳霜、李谷一、張暴默都是她的愛徒。
  • 國家大劇院「觀賞文明大家談」 郭淑珍以書會友
    「掌門師太」坐陣:「歌唱讓我永遠年輕」 「沒想到郭淑珍竟然來了,想當年聽著她的《黃河大合唱》長大。」「郭老師上七十了嗎?真不好說,瞧她的身段和精神……」當天活動,郭淑珍老師往大家面前一站,立刻引起掌聲雷動和現場熱議。其實,她參加這個活動並非偶然。
  • 聲樂界國寶級大師郭淑珍要來延安為你講述聲樂藝術的秘訣
    現年已92歲高齡的著名女高音歌唱家郭淑珍被譽為中國聲樂界的國寶級大師,是中央音樂學院終身教授。此次中央音樂學院·延安「5.23」音樂節邀請到郭淑珍教授來延安,將於5月24日在延安大劇院音樂廳現場講授大師課——「聲樂藝術的秘訣」。
  • 郭淑珍與嚴良堃:不敢忘卻的《黃河大合唱》
    在92歲高齡的指揮家嚴良堃的指揮下,88歲的聲樂教授郭淑珍再次唱響《黃河大合唱》中《黃河怨》這一樂章。  這是發生在中央音樂學院排練廳中的一幕。  這一幕,距離嚴良堃第一次指揮《黃河大合唱》已過去75年,距離郭淑珍第一次登臺演唱《黃河怨》也已經60年了。  1938年,在抗日救亡歌詠運動中,嚴良堃開始了指揮生涯,師從音樂家冼星海。
  • 92歲郭淑珍與《黃河怨》半個多世紀的不解情緣
    今年是大型音樂史詩《黃河大合唱》首演80周年,作為該曲第六段《黃河怨》的著名演繹者,中央音樂學院聲樂歌劇系教授郭淑珍日前受邀參加了由陝西省委宣傳部、延安市委宣傳部等單位在歌曲誕生地延安魯藝舊址舉辦的系列紀念活動,並以92歲高齡再度登臺演唱。
  • 黃河岸邊黃河人 記聲樂教育家李慶勳教授
    近日,央媒國際在線、鳳凰、網易、騰訊、搜狐、東方諮詢、企業時報、人民交通、中國教育、中國時報、今日資訊、焦點新聞、每日快訊、環球新聞、企業時報網、東方資訊、河南省合唱協會官網等多家網站和媒體都對原創清唱劇《黃河情愫》的試演做了報導,給予了好評。究竟是怎麼回事兒呢,讓我們來看看……
  • 《黃河大合唱》80周年成都唱響92歲原唱郭淑珍親臨現場
    郭淑珍接受採訪原唱郭淑珍:傳承「黃河精神」,忘記就是背叛92歲的女高音歌唱家、聲樂教育家郭淑珍,她不僅是宋祖英的老師,還是原版《黃河大合唱》中《黃河怨》片段的演唱者。在27日晚舉行的《怒吼吧!黃河》音樂會上,女高音歌唱家王秀芬和男中音歌唱家馮國棟將演唱《黃河怨》與《黃河頌》,他們同時也是郭淑珍的學生。在採訪中,92歲的郭淑珍向記者談道:「他們二位都非常優秀,得到了我的親傳,聽到他們就等於聽到了我。」當被問及自己是否還會上臺唱「黃河」時,郭淑珍笑道,「要將機會留給年輕人,我把技藝交給了他們,就是把『黃河精神』代代傳承了下去。」
  • 歌唱家郭淑珍做客胡同裡的百家講壇
    日前,「胡同裡的百家講壇」第四十二期在北下關街道大鐘寺社區活動中心舉行,本期嘉賓是著名女高音歌唱家、聲樂教育家郭淑珍教授。郭淑珍先生現場為觀眾們講述了她從貧寒丫頭到國際名人的傳奇經歷。可能有人不熟悉「郭淑珍」這三個字,卻必定熟悉《黃河怨》中的旋律,那段如泣如訴、撕心裂肺的歌聲就是出自郭淑珍。而《黃河大合唱》也是使人們記住郭淑珍的一次輝煌紀錄。郭淑珍,出生於1927年,中國聲樂界的國寶級人物,共和國培養的第一批聲樂演員,中國聲樂教育殿堂級大師,首屆中國「金唱片」獎得主,「金鐘獎」終生成就獎獲得者。中國歌劇教育的奠基人和開拓者。
  • 《黃河大合唱》明晚奏響 92歲歌唱家郭淑珍來蓉給學生扎場子
    26日下午,在四川交響樂團舉行的記者見面會上,《黃河怨》首唱、92歲的歌唱家郭淑珍,光未然兒子張安東,央視導演劉笑梅等齊聚一堂。「80年來,一代代人傳唱著《黃河大合唱》。」張安東動情地說,「2013年,我參加了父親誕辰100周年紀念音樂會,見到了許多至今仍舊熱愛《黃河大合唱》的人。
  • 2012北京市人民教師獎:郭淑珍教授主要事跡
    郭淑珍教授 郭淑珍教授為我國聲樂歌劇教育事業,卓有成就地奉獻了六十餘年,她是國際上知名的歌唱家,重大國際聲樂比賽不可或缺的評委。教學之餘,她還傾注心血參加撼人心脾的「黃河大合唱」的紀念演出,一曲「黃河怨」如泣如訴,出口入耳,至今還迴蕩在人們耳際。她對歌曲的理解,她的恰如其分的演唱,她的呼吸節奏的運用,聲音之美、無與倫比,奠定了她藝術歌曲歌唱的典範地位。她獲得了首屆「金唱片」大獎。 她在聲樂教學上的成就,也是同行中無可比擬的。
  • 著名歌唱家、教育家郭淑珍 為歌劇事業奉獻一生
    她的名字被鐫刻在莫斯科音樂學院的金榜上,成為唯一獲此殊榮的中國音樂家。1959年郭淑珍載譽歸國回母校執教,並成為中央歌劇舞劇院的一名歌唱演員。除了教學,郭淑珍長期活躍在音樂舞臺,她曾在國內多個城市舉辦獨唱音樂會,受到周恩來總理等國家領導人的高度讚揚;也曾隨中國藝術家代表團、中國青年音樂家演出團等多個國家文化代表團赴歐洲、美洲、亞洲的多個國家和我國港澳地區訪問演出,好評如潮。
  • 郭淑珍攜明星弟子來深唱經典
    吳碧霞(資料圖)【深圳商報訊】(記者 祁 琦)王靜、王宏偉、吳碧霞、王秀芬、柯綠娃……在這個簡化版中國聲樂界群星譜背後,書寫傳奇的正是一個重量級的人物:女高音歌唱家兼聲樂教育家郭淑珍11月17日,郭淑珍將帶領眾弟子來到深圳,在「建設銀行藝術心賞季——第15屆深圳大劇院藝術節」中唱響郭淑珍師生音樂會。郭淑珍是我國著名的女高音歌唱家、聲樂教育家,1952年畢業於中央音樂學院,師從沈湘。1953年作為我國第一批音樂留學生,赴莫斯科國立柴可夫斯基音樂學院聲樂系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