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樂「掌門師太」郭淑珍:學音樂不刻苦,老師是神仙也不行!

2020-12-17 音教藝術網

音樂圈有句話叫:「一天不練自己知道,兩天不練老師知道,三天不練觀眾知道」。女高音歌唱家、聲樂教育家郭淑珍教授就曾在一檔訪談節目裡表示:「能不能學好聲樂的關鍵不在於老師,而在於學生。

郭先生還打趣的說,如果學生不努力、不刻苦,老師是神仙也沒用!

郭淑珍先生是我國第一代女高音歌唱家,也是我國聲樂事業發展的奠基人。作為聲樂教育家,她桃李滿天下,培養了一批又一批優秀歌唱家和從事音樂教學的工作者,被譽為聲樂屆的「掌門師太」。這樣一位泰鬥級的大師都在堅持每日歌唱,可想而知刻苦練習對於學習聲樂的重要性!

不僅是學習聲樂,所有器樂亦是如出一轍。如今已90歲高齡的周廣仁教授,作為當今中國在國際樂壇中最具影響和權威的鋼琴演奏家、教育家,她對於練琴的態度也是如此。

儘管周廣仁教授已經在音樂界具有如此突出的地位,鮐背之年的她還是保持著每天練琴的習慣,並且表示:你每天練跟不是每天練,這區別大極了!

那麼學音樂每日練習到底有多重要呢?

首先,練習是鞏固知識的階段。老話兒說的好:「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每周一節課所學習的新知識必須鞏固,通過反覆演奏演唱來加深記憶。否則記憶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淡化。

其次,不練習無法提升技術。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學音樂沒有任何捷徑可以走,只能靠不斷練習。不要只會羨慕舞臺上高超技術水平的的演奏家、演唱家們,先思考一下自己是不是付出了全部的努力!

雖然老師總是強調一萬句練習對於學音樂的重要性,可學生也總有一萬個不練的理由在等著你:

作業太多了,沒時間練

禮拜生病了,沒精神練

上周學校考試,沒顧上練

出去旅遊了,沒琴可練

......

學音樂是3分學,7分練!不練就肯定不會,請再好的老師都沒用!

就好比

老師課前準備了一桶水

學生上課只吸收了一盆水

回家沒好好練還剩下一杯水

等到下次回課就變成一滴水了

老師講的再多再好,自己不能像海綿一樣吸收,變成自己的東西,那才真的是浪費時間浪費金錢。所以決定進步與否的關鍵,唯有課後刻苦的練習,日復一日的堅持,切忌三天打魚兩天曬網

音樂的美感來自平日的慢慢積累,慢慢發掘。自己切身體會、感悟到的,才是真正屬於自己的。真正想要提高藝術修養,必須要通過不斷地練習。

---------------

如果喜歡我們的文章,就請關注我們吧!我們將持續輸出更多高質量的原創文章哦

相關焦點

  • 中國聲樂教育「掌門師太」郭淑珍憶「黃河情愫」
    中國聲樂教育「掌門師太」郭淑珍憶「黃河情愫」 2019-07-09那時,生活在天津淪陷區12歲的郭淑珍不會想到,《黃河大合唱》第六樂章《黃河怨》將會伴隨一生,是解不開的情緣。  《黃河大合唱》是一部以黃河為背景,歌頌中華民族源遠流長和中國民眾堅強不屈的大型合唱聲樂套曲。  「在北平藝專學音樂時,第一次聽到了《黃河大合唱》,只是覺得曲子好聽,能亮嗓子。」
  • 中國聲樂教育「掌門師太」郭淑珍
    傅冠齊張口就能說出一連串的細節:「每次帶著學生去演出,她都會在開場前上臺試聲,找到演唱效果最佳的位置;學生在臺上應該走兩步,如果多走了一步,她就會批評;去年到加拿大交流,演出前鋼琴擺放得靠前了一點或靠後了一點,她都要管;學生眉毛化了妝沒有、衣服有沒有褶皺,她都能挑出毛病……」  嚴師出高徒,是對這位中國聲樂教育「掌門師太」在教育成就上最貼切的描述。
  • 中國歌劇「掌門師太」郭淑珍鼓勵大眾愛上歌劇
    中新網北京4月19日電 (記者 應妮)當已86歲的聲樂界泰鬥郭淑珍老師出現在國家大劇院藝術資料中心時,現場掌聲雷動。這是19日晚出現在「歌劇愛好者沙龍」上的動人一幕。  郭淑珍是中國著名女高音歌唱家,一曲《黃河大合唱》中的「黃河怨」成為無法超越的經典,她年輕時留學蘇聯獲「第六屆世界青年聯歡節」古典歌曲比賽金質獎章,並在《奧涅金》《藝術家生涯》等劇目中擔任主演,歸國後將俄羅斯、歐洲的歌劇藝術帶到中國舞臺,並參與創建中央音樂學院歌劇專業,成為我國歌劇專業奠基人之一;她被譽為「掌門師太」,作為聲樂教育家,她為我國聲樂歌劇教育事業奉獻了60餘年,學生包括張立萍
  • 聲樂界泰鬥郭淑珍:社會音樂教育事業要從提高師資水平做起
    828音樂藝術教育聯盟成立現場,左五為92歲的郭淑珍教授 鍾欣 攝中新網北京8月29日電 828音樂藝術教育聯盟28日在京成立。92歲著名女高音歌唱家郭淑珍在成立大會上直言,社會音樂教育事業要先從提高師資水平做起。
  • 92歲「聲樂泰鬥」郭淑珍:一曲《黃河怨》,成就難以逾越的高峰,背後...
    家庭環境的薰陶與兒時莫名的喜愛在郭淑珍的心中埋下了一顆音樂的種子。郭淑珍演唱《黃河怨》這顆種子真正開始發芽始於北平藝專的悉心灌溉。「談到北平藝專,那可真是一波三折」 ,郭淑珍教授感慨道。那個年代學音樂。即便是開明、疼愛女兒的郭父,也堅決不同意郭淑珍。
  • 國家大劇院開歌劇沙龍 郭淑珍以歌會友
    「歌友會」人氣爆棚   「掌門師太」現場指點發燒友  每年歌劇節,除了精彩紛呈的舞臺演出,國家大劇院也致力於歌劇藝術的普及推廣與歌劇市場的培育,推出了主題觀摩、藝術講座、大師面對面、劇目導賞以及「百場歌劇活動進校園」等內容豐富、形式各異的普及活動,力圖覆蓋和兼顧更廣大的群體。
  • 郭淑珍現場講授聲樂藝術秘訣——
    5月24日,92歲高齡的郭淑珍教授現身延安大劇院,現場講授聲樂藝術的秘訣。當天下午3時15分,身著紅色長裙、黑色外搭的郭淑珍在熱烈的掌聲和歡呼聲中健步入場。她笑稱自己是「90後」,談吐高雅又不失風趣。在她的講授與現場指導下,一節精彩絕倫的聲樂藝術課開講。郭淑珍是中央音樂學院聲樂歌劇系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
  • 9旬女高音歌唱家郭淑珍喜獲國際成就獎 唱響好一朵美麗的茉莉花
    12月20日,第七屆海南廣電觀眾節系列活動之一的「第六屆奧斯卡國際歌劇獎頒獎盛典」在海口舉行,女高音歌唱家郭淑珍獲得職業生涯成就獎。圖為頒獎晚會現場。今年90歲高齡的郭淑珍,被譽為中國聲樂教育「掌門師太,其中孟玲、吳霜、李谷一、張暴默都是她的愛徒。
  • 郭淑珍,郭老師,郭阿姨
    對於郭淑珍老師,我一直有兩個稱呼。一是和其他學生們一樣地喊她「郭老師」,這是在公眾場合;而私下裡,在我和她私人對話時我喊她「郭阿姨」。記得有一次我在私底下也叫了一聲「郭老師」,她馬上聲音嚴厲地問我:「叫我什麼呢?」我馬上笑嘻嘻地改口喊「郭阿姨」。我當然是郭老師的學生,學生就該稱呼老師為「老師」的,天經地義。
  • 國家大劇院「觀賞文明大家談」 郭淑珍以書會友
    「掌門師太」坐陣:「歌唱讓我永遠年輕」 「沒想到郭淑珍竟然來了,想當年聽著她的《黃河大合唱》長大。」「郭老師上七十了嗎?真不好說,瞧她的身段和精神……」當天活動,郭淑珍老師往大家面前一站,立刻引起掌聲雷動和現場熱議。其實,她參加這個活動並非偶然。
  • 郭淑珍學生音樂會之 郭淑珍簡介
    郭淑珍 1927年6月1日生於天津,祖籍山東省長清縣。女高音歌唱家,聲樂教育家。 現任中央音樂學院聲樂歌劇系教授、聲樂教研室主任、碩士研究生導師、院學術委員會及學位委員會委員、院職稱評審委員會委員及專家組成員。應聘中國音樂學院任研究生導師、天津音樂學院名譽教授、文化部歷屆專業考評委員會委員,中國音樂家協會常務理事等。
  • 聲樂界國寶級大師郭淑珍要來延安為你講述聲樂藝術的秘訣
    現年已92歲高齡的著名女高音歌唱家郭淑珍被譽為中國聲樂界的國寶級大師,是中央音樂學院終身教授。此次中央音樂學院·延安「5.23」音樂節邀請到郭淑珍教授來延安,將於5月24日在延安大劇院音樂廳現場講授大師課——「聲樂藝術的秘訣」。
  • 前所未有的「神仙陣容」震撼齊聚——「莫華倫&王冰冰國際聲樂大師...
    學員張寧因為義大利語發音不標準而影響發聲,莫華倫老師帶著他跟著節奏一字一句地念歌詞。他指點張寧,義大利式的歌唱其實是用說話的方式,每個字都要很清楚、很輕鬆,義大利語是元音帶著輔音出來的,讀好義大利語更有利於唱歌劇時的發聲。 旅意十年的青年女高音歌唱家王冰冰,一直活躍在歐洲的歌劇舞臺上。
  • 郭淑珍學生音樂會-明星弟子張立萍等將集體亮相
    張立萍、王靜、么紅、鄭緒嵐、吳碧霞、王燕、謝天、柯綠娃、馮國棟……在這個簡化版中國聲樂界群星譜背後,書寫傳奇的正是一個重量級的人物:女高音歌唱家兼聲樂教育家郭淑珍。在名師從藝從教62周年之際,一幹星光門徒集體亮相,將於7月10日晚在人民大會堂共譜「郭淑珍學生音樂會」。
  • 著名歌唱家、教育家郭淑珍 為歌劇事業奉獻一生
    中西貫通探索民族聲樂  1927年出生於天津的郭淑珍,從小喜愛唱歌,中學時代曾積極參加業餘歌詠活動。1946年她考入北平國立藝術專科學校音樂系,隨美籍教師漢基夫人學習聲樂。1949年10月,她同藝專音樂系一起併入新成立的中央音樂學院,師從沈湘教授。
  • 2012北京市人民教師獎:郭淑珍教授主要事跡
    她如今雖已八十五歲高齡,還孜孜不倦地為學院的改革發展、為歌劇建設和聲樂教學在忘我地工作。她的華聲華望,她的業績,她的貢獻,為國家領導人所重視,為音樂教育界同仁所敬重,為同學們所景仰。 郭淑珍教授1953年被中國政府派出留學蘇聯,於1957年(大學四年級)就在「第六屆世界青年聯歡節」古典歌曲比賽中以極為優異的成績獲得金質獎章,當時轟動了全國音樂界,為中國贏得了榮譽。
  • 歌唱家郭淑珍做客胡同裡的百家講壇
    日前,「胡同裡的百家講壇」第四十二期在北下關街道大鐘寺社區活動中心舉行,本期嘉賓是著名女高音歌唱家、聲樂教育家郭淑珍教授。郭淑珍先生現場為觀眾們講述了她從貧寒丫頭到國際名人的傳奇經歷。可能有人不熟悉「郭淑珍」這三個字,卻必定熟悉《黃河怨》中的旋律,那段如泣如訴、撕心裂肺的歌聲就是出自郭淑珍。而《黃河大合唱》也是使人們記住郭淑珍的一次輝煌紀錄。郭淑珍,出生於1927年,中國聲樂界的國寶級人物,共和國培養的第一批聲樂演員,中國聲樂教育殿堂級大師,首屆中國「金唱片」獎得主,「金鐘獎」終生成就獎獲得者。中國歌劇教育的奠基人和開拓者。
  • 郭襄繼承人風陵師太,第三任掌門滅絕師太,周芷若法號是什麼呢?
    周芷若,倚天屠龍記的女主人公,萬安寺高塔裡她臨危受命,繼任峨眉派第四任掌門。眾所周知,峨眉派的創始人是郭襄,當年因為對楊過一見鍾情,而苦苦追需二十年,愛而不得心灰意冷之下出家為尼。為了紀念自己與大哥哥的相遇,為自己的繼承人大弟子取法號風陵師太;而風陵師太看盡了自己的師傅為情所困,不願下一任掌門步她後塵,所以賜號滅絕師太;那麼周芷若作為第四任掌門,她的法號是什麼呢?古代人收弟子,取名字都講究一個輩分排位,峨眉派也不例外,到了滅絕師太這一代,她門下的弟子都是靜字輩的,例如靜玄、靜虛、靜慧、靜迦、靜照等等。
  • 郭淑珍師生音樂會17日登場
    郭淑珍晶報訊(記者 邵登)么紅、鄭緒嵐、王宏偉、吳碧霞……這些中國聲樂界的明星均師從一人——女高音歌唱家兼聲樂教育家郭淑珍。11月17日,郭淑珍師生音樂會將在「建設銀行藝術心賞季——第十五屆深圳大劇院藝術節」中唱響「郭淑珍師生音樂會」,屆時王宏偉、吳碧霞等歌唱家將到深獻唱。現任中央音樂學院聲樂歌劇系副主任、教授的郭淑珍不僅是我國資深的女高音歌唱家,更是一名優秀的教育家。1952年畢業於中央音樂學院的郭淑珍師從著名聲樂教育家沈湘。
  • 郭淑珍:一曲黃河怨,一生黃河情
    女高音歌唱家、聲樂教育家   中央音樂學院聲樂歌劇系教授聲樂教研室主任   碩士研究生導師   1953年,郭淑珍和吳祖強、李德倫成為第一批被國家選派到蘇聯留學的音樂人才。留蘇期間,她萌生了在蘇聯唱中文版《黃河怨》的想法,於是便請比她晚一年留學的嚴良堃把《黃河怨》的總譜改成了鋼琴譜,方便平時練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