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胡同裡的百家講壇」第四十二期在北下關街道大鐘寺社區活動中心舉行,本期嘉賓是著名女高音歌唱家、聲樂教育家郭淑珍教授。郭淑珍先生現場為觀眾們講述了她從貧寒丫頭到國際名人的傳奇經歷。
可能有人不熟悉「郭淑珍」這三個字,卻必定熟悉《黃河怨》中的旋律,那段如泣如訴、撕心裂肺的歌聲就是出自郭淑珍。而《黃河大合唱》也是使人們記住郭淑珍的一次輝煌紀錄。郭淑珍,出生於1927年,中國聲樂界的國寶級人物,共和國培養的第一批聲樂演員,中國聲樂教育殿堂級大師,首屆中國「金唱片」獎得主,「金鐘獎」終生成就獎獲得者。中國歌劇教育的奠基人和開拓者。
作為著名歌唱家、聲樂教育家,郭淑珍早已是功成名就,桃李滿天下。然而,如今的郭淑珍仍任職於中央音樂學院,她似乎並沒有「退休」的意思,進入人生的第90個年頭,她仍不知疲倦地奔走於琴房與劇場之間,為國家培養了一批又一批音樂人才。對她來說,年齡似乎只是一個數字而已。
參加完活動,一位百家講壇的資深觀眾感慨地說道:「每次來胡同裡的百家講壇,我都是提前做足了功課的,郭淑珍老師那真的是走出國門,走到國際了。郭老師獲過很多國際大獎,還多次擔任國內、國際重大的聲樂比賽評委,可以稱得上是國際名人,是我們中國人的驕傲。方初善、孟玲、鄧韻、溫燕青、宋祖英等等,好多著名的歌唱家都是她的學生,那是真正地桃李滿天下。郭老師現在都九十多歲了,還能來到我們街道,我說啥都得來。」
胡同裡的百家講壇是由中共海澱區委北下關街道工作委員會、北京市海澱區人民政府北下關街道辦事處主辦的一個名人與百姓面對面分享文化見識和體驗的活動。該活動於2015年4月23日率先在北下關街道創辦,現由夠優機構承辦。該活動在線下開展的同時,還同步進行網上直播,由北下關數字文化平臺、社戲工坊等多個網絡平臺對本活動進行專場直播,每次線上人數可達數十萬人。
胡同裡的百家講壇將名家大師與普通百姓聯繫在一起,既能讓名師大家密切聯繫群眾,又能讓群眾近距離、零距離與名家大師面對面交流,形成良好的文化互動形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