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校2019年度《內省》課程教學比賽在商學院九樓報告廳舉行,經過層層選拔,來自全校各個學院的6位素質導師在比賽中展開了激烈角逐,她們分別從成功、修身、勵志、協作、內化、人生六個不同的主題進行授課,展示了優秀的教學技能與教學水平。
此次活動由我校通識素質教育學院與學工處共同舉辦,全校內省課程負責人黃文姬老師策劃。出席的評委及嘉賓有校長助理、通識素質教育學院院長蔡賢浩教授,教務處詹明芳處長,學工處李金永處長,質管處蔣厚國督導,校團委李曼書記,馬克思主義學院曾曉輝副院長,通識素質教育學院督導徐時新教授,通識素質教育學院教師徐蓓教授等。各學院書記、副書記、全體素質導師、通識素質教育學院教師、學生代表等參會。
我校內省課程負責人黃文姬老師介紹,風雨十載,內省課程從2009年開始至今,經過了十年的實踐探索,內省教育對加強學生思想教育,樹立正確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提高學生思辨能力、演講能力、寫作能力等有著重要意義。此次比賽旨在提高教師教學技能與教學水平,每位參賽選手的時間控制住15分鐘以內,評委通過查閱選手上交的教學資料以及現場授課等情況進行評分,最後取平均分,根據名次頒發榮譽證書及若干獎金。
比賽伊始,我校學工處李金永處長致辭,他講道:「內省課是思政課的延伸,是開展學生思想品德教育的一個載體,它不僅是對老師知識儲備和對問題的深刻理解的一個挑戰,更鍛鍊了學生的兩個素質能力:表達能力以及對問題的深入思考能力。」
隨後比賽正式拉開帷幕,首先上場的是我校文法與外語學院李雅蘭老師,她的主題是「如何理解失敗乃成功之母」,她主要從學習、人際交往、活動開展三個方面進行授課,將學生分為兩個小組分享成功與失敗的經驗教訓,並總結出「失敗並不可怕」的結論。
第二位上場的是人工智慧學院素質導師蘆榮,她例舉曾子殺豬、商鞅立木為信、感動中國「信義兄弟」、翟天臨造假、長生假疫苗等例子,從正反兩個角度分析主題,從社會、國家等角度指明當代大學生應該怎樣做,精彩解讀了「為什麼說誠信是立身之本」。
第三位上場的是影視傳媒學院的駱心怡老師,她講課的主題是「大學生應該如何走出『高中拼命學,大學拼命玩的誤區』」。從「那些年高中老師『騙』過我們的話」輕鬆引入主題,她對「大學老師基本不管,可以隨便逃課 」等四個「謊言」作了分析,又從畢業難、就業難、生活難「三難」論述了為何要走出謊言的誤區,並提出了學會學習、學會思考、學會生活「三個學會」來解決問題。她邏輯清晰,幽默風趣,講課循循善誘,受到普遍好評。
第四位上場的是藝術設計學院的陳夢老師,她從協作的主題授課「團結就是力量」,她首先播放了《眾人拾柴火焰高》的短視頻,從而引出團結的力量是一種友愛、一種默契,並區別了團結的力量以及團夥和群體的差異,最後引用了「三個和尚」的故事。
接著上場的是商學院的熊文悅老師,她授課的題目是「如何理解學的真諦在於內化」,她從專業能力與綜合素質進行了論述,並舉了劉強成功的例子,從知識的內化,到能力的提升,再到學以致用,進行逐步分析。
最後一位上場的是來自城市建設學院的楊柳青青老師,她的主題是「如何理解格局有多大,舞臺就有多大」,她從「什麼是格局」「格局是怎樣影響著人生的發展道路」「如何通過培養格局意識,走向更大的舞臺」三個問題進行了逐一論述。
經過激烈角逐,影視傳媒學院的駱心怡老師榮獲一等獎,人工智慧學院蘆榮老師榮獲二等獎,文法與外語學院的李雅蘭老師榮獲三等獎,城市建設學院的楊柳青青老師、藝術設計學院的陳夢老師、商學院熊文悅老師獲得優秀獎。
比賽結束後,由評委徐蓓教授代表發言,她對6位參賽選手的表現表示肯定,也指出了問題,她講道:「老師授課應注意四點問題,一是要選擇典型、具有時代性的案例,二是要對授課題目有一個深入的挖掘,三是邏輯要清晰,四是重點要突出,老師做好領跑者,學生做好跟跑者。」「老師們都非常用心,比賽中講得也非常不錯,非常有高度,又貼近孩子們生活。」我校內省課程負責人黃文姬老師說,比賽雖然結束了,是階段的努力結果,但是課堂教學是持久的,希望每位老師真正可以在課堂內外、舞臺內外都繼續鑽研、學習,發揮內省課程對學生的教育作用。
記者採訪到榮獲一等獎的影視傳媒學院素質導師駱心怡老師,她說道:「來參加此次比賽的目的是為了能夠讓自己在授課方面有所提高,評委的點評以及和其他老師的溝通,可以讓我更全面地認識自己存在的問題,同時,經過兩周的準備得來的結果讓我明白了有付出就會有收穫。」